后殖民主义历史与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边缘到中心——后殖民主义的历史与现状
【摘要】后殖民主义是在近几十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思潮,它最初在西方国家出现,并不断扩展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殖民主义的思想家大多是西方世界中具有东方血统的文化精英。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特殊性,再加上后殖民思想家的尴尬身份,造成了后殖民主义思想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东方学;文化霸权;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07级社会工作本(1)班 70113014 陈兵海 29
【正文】
后殖民主义,也称“后殖民理论”,是一种以前殖民地国家与前宗主国之间的文化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思潮。安德森指出,大约五十年来,在各种运动中,“后殖民”表明了是一个非常有歧义的智力场所。它已经被用于指代一个时期(殖民之后);一个区域(曾经是殖民地的地方);一种对殖民主义合法性的批评;对新建国家的意识形态支持;对西方知识与殖民计划合谋的证明;抑或揭露出了西方思想与实践中深层的矛盾、焦虑和不稳定性。 这样一个宽泛的界定,也说明了后殖民主义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模糊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对它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一、后殖民主义的兴起
对后殖民的“后”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代时间,也就是从二战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国家得以建立,全球殖民体系瓦解,新兴民族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进入了后殖民时期;二是指对殖民主义的批评,它可以追溯到在殖民主义之初就已经出现的批评殖民主义罪恶的作品,例如对贩卖黑奴、种族屠杀的揭露和批判等等。
虽然,殖民批评很早就已出现,但是,一方面东方学者很难进入西方的学术圈内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即便是持此思想的具有西方身份的学者也很难得到普遍的认可;因此,他们都属于被忽视的角落。只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西方普遍的反本质主义思潮的发展,后殖民主义才得以迅速的崛起,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出现了一大批后殖民主义的思想大师。
有人认为,后殖民主义最早可追溯到弗朗茨·法农,特别是他在《黑皮肤,白面具》一书中,将精神分析法应用于殖民主义,从而使那些被压迫者的精神个性政治化。“法农描述了通过殖民实践——包括医学——产生的并不稳定的摩尼教式的两分法是如何塑造了殖民者和被压迫者的身份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这种身份和关系进

一步发展,便成为了被压迫者心灵底部
的烙印。这很容易使黑人在灵魂深处产生一种自卑情结和一种劣等民族的痛苦,从而使得黑人被扭曲的心灵之上再交叠上更大的苦难,使黑人成为没有文化地位,也没有自主和民族自尊的“原始野人”。更多人则主张以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作为后殖民理论的开端。他认为,客观化的西方知识在殖民权力关系中是共谋的角色,西方学术,也许是无意地与殖民机构勾结在了一起。这奠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思想方法和研究基调,此后的后殖民研究也正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
 二、后殖民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尴尬身份
在后殖民主义的研究领域中,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个人,即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
萨义德的主要代表作是前面提到的《东方学》, 以及后来的《文化与帝国主义》。萨义德认为,西方人对东方的认识,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标准的,也是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总结的。因此,东方学是西方对东方的“言说”、“书写”和“编造”,在这套话语中呈现出来的东方,只是他们所认为的东方,而绝不可能是真正的东方。这是他们凭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权力而获得的认识上的权力。知识蜕变为权力,其原因在于知识本身就是与权力联系在一起的。知识的定义是什么,检验知识“非知识”反知识的标准是什么,这背后都隐含着文化的背景进而成为权力的运作。西方人在认识东方的同时,把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检验标准扩展到东方。因此,东方学所言说的并不是真实身份的东方,而只是西方人所希望它成为的某种状态,是使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文化论据。
斯皮瓦克是一位女权主义者、新马克思主义者和解构主义者。她选择强调坚持本土知识中迄今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到的异质部分,通过给予那些在殖民主义中被迫沉默的人们即贱民以发言权,来重新找回那些失去的文化。在斯皮瓦克看来,失语者无非包括三类,种族(前殖民地民族)、阶级(贱民)、性别(女性)。如果说萨义德揭示出了东方学的真相从而引起人们对真正东方的关注,那么斯皮瓦克则指出了被压迫种族、阶级、性别并不是如人们以前所书写、所言说的那样,这些都是压迫者“认知暴力”的产物,从而使人们对这些被压迫者的真相产生了一种关怀。
霍米·巴巴是近来比较活跃的一位后殖民主义思想家。他认为,任何理论并不是单纯的逻辑推演,而是从活生生的现实中建构起来的。因此理论就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而只能跟现

实一样,是一个多方面的矛盾体,这其中包含着很多的差异、歧义和悖论。或者说
,理论不论在表面上有多单纯的形式,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混杂或者杂交。同时,他强调文化差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在叙述者的叙述过程中,在面对与“他者”的文化交往中产生的。“文化差异则是这样一种过程:宣布文化是可知的、权威的,可以充分构建文化认同系统。”! 文化差异导致了从单纯的民族文化到互动式的杂交文化的确认,反映了两种文化在交往过程中的互变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语言之间的翻译工作,因此西方文化和殖民地文化的纯洁性便被彻底破坏了。可见,在这样一个开放式的互动场所之中,单纯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过程中,通过与其他文化的相互规定、相互影响来认定其身份的,身份也就成为了多种文化的“共同制造物”。因此,帝国主义的霸权话语也是一种混杂物。殖民机构对自身话语进行不断地宣传,而对其它文化则进行规训并使之成为其本质,从而实现了西方话语的霸权地位。霍米·巴巴通过将文化霸权用一种动态的过程描述出来,使人们更加真实地了解到了霸权话语与土著话语之间的关系。
当然,我们在分析后殖民话语的时候,也不能脱离其社会语境。在此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后殖民主义学者的身份问题。在分析以上三位思想家的时候,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少数族裔身份,或者说他们具有双重身份,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血统身份也表现在他们的思想归属上。萨义德为美籍阿拉伯裔,曾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斯皮瓦克,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达,后移民美国并成为美国知名学者;霍米·巴巴则是牙买加裔。但是,一方面他们的民族身份并不是那么明显,另一方面在西方占主流地位的白人文化中,他们也觉得自己处于边缘地位。同时,他们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一方面具有了西方的文化理念,同时又有非西方的思想背景。从而也就使得他们能够以其独特的视角来审视西方文化,以一种旁观者的眼光来改造西方文化。但应该看到,他们在本质上仍然是西方知识分子,或者说是仅仅具有东方人外表的西方人。他们借助于东方的文化资源,建构有别于西方的思想体系,这实质上只是一种学术权力或者学术资源之争,只是西方文化内部的批判和改造,西方文化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而他们的改造,也只是为面临困境的西方文化寻找新思路的尝试,是西方文化内部的自救行为。而且当他们从边缘进入到中心时

,为了维护自己的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形象,他们便止步了。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总是消极而又谨慎的对待第三世界国家对自
己思想的回应的一个原因。不过,在客观上,他们的思想对促进东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促进对主流文化和霸权话语的反抗还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
三、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及现实困境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领域,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许多难题。首先,任何理论都会涉及到话语表述的问题,后殖民理论自然也不例外。第三世界文化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一个前提就是要熟悉西方的一整套的理论话语和思维方式,这样才可能使得自己的思想进入到西方文化圈内。然而,如果只用西方的话语模式来介绍和诠释本土文化,那么就很可能使得大量本土特色的或异质于西方文化的部分被抛弃。进而,这仍然只是西方话语下的东方或者说仍然是西方话语的自言自述,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东方。霍米·巴巴认为,一种文化在用“他者”的语言进行叙述时,首先会遇到在话语转换中的语言翻译问题,翻译者在寻找自己语言的过程中,必然会使得本土文化具有翻译语言的特质,从而不可避免的带有了异质的东西,包含了霸权话语的因素。这也是当前学术界争论很多的问题,即西语写作和母语写作的问题。
另外,西方话语在取得对非西方地区的话语霸权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带有新的地方性的特色,或者说,这时的西方文化不再是单纯的西方文化,而是霍米·巴巴所说的混杂物,所以在民族文化的认同上也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因此,在反对西方话语的同时,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是全盘否定西方文化还是把西方文化本土化?西方文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本土化或者西方文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单纯政治上的激进态度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在这里只有坏处。人们需要做的是从学术上讨论多种文化结合的可能性,探索有益于民族文化的新道路。如果只是一味抱守传统,只能是陷入一个故步自封的境地;并且也会带来偏执的民族主义的膨胀,正如霍米·巴巴指出的,“被殖民者成了本土的世界主义者”!。这一点也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等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给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
四、结语
因此,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形势下,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处在封闭的状态中,都会不可避免的与其他文化发生冲突、融合。我们应该放弃那种静态的观点,采取动态

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文化差异和文化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对中国而言,也要在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真正做到让西方文化中国化,
使之包含在中国文化的框架内,或者说,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中国文化了,而是一种与西方传统合理部分结合的新的中国文化。对学术研究而言,后殖民研究也只有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权力话语的动态的关系网络之中,正视自己的视域局限性,进入到全球化的真实的世界图景中,才可能更加有效的研究和繁荣多元文化,才能真正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霍米·巴巴:献身理论[A]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C],罗钢、刘象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生安锋:《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和少数人化——霍米·巴巴访谈录》,外国文学,2002年第6期。
3、蔡仲:《后现代相对主义与反科学思潮——科学、修饰与权力》,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
5、[美]萨义德:《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
6、[美]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