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探讨

摘要: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侵蚀营力和不合理人为活动

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在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的资源量日渐增加,资源的大量开发

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突出,水土保持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引言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水土资源的损失与破坏,导致自然

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也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水土保持和

效益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也越发重要。

1 水土流失的特点

1.1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

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混合侵蚀。

1.2水土流失的危害

1.2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破坏土地资源,降低土地生产能力,使

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水土流失将会导致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导致河道严重淤积,降低了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河道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致使大量有机质和有害物质进入江河,加剧面源污染,恶化水质,

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化,沙尘暴频发,恶化生态环境。人地矛盾突出,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贫困加剧。

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原则及体系构建

只有对治理的结果进行效益评价,才能找出问题、缺陷,为下一步工作提供

依据。对效益评价时必须服从科学性、整体性、目的性、重点性、动态性等原则。在各个学科相互交叉的情况下,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的评价方法也在不断进

行归纳、总结、分类,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分析细致,归纳全面,分类合理。科

学合理的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提取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结合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系统

服务体系等要素确定生态系统的标准和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生态系统中的

土壤、生物、水和大气等敏感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各因素的评估指标

并建立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土壤侵蚀模数、植被覆盖率、CO2含量、地表径流系数和物种多样性是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中的重要指标。随

着对水土流失整治工作的不断加强以及人们对水土保持生态理念的深入认识,生

态修复工程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正逐渐发展。国内众多学者分别从

生态修复潜力、标准、区划、机制、技术措施、评价方法和修复范畴等领域开展

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因水土保持治理区域存在

一定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到目前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估理论

体系,对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缺乏充足的科学依据,故开展水土流失关键性技

术措施治理下的生态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效益评价方法

3.1 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是对小流域治理前后的各项效益指标进行对比后,通过确定增

减来分析评价效益情况。例如通过利用种植业年增产值、土地利用率、水土流失

面积和林草覆盖率等评价指标,对研究区综合治理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

了前后对比评价,通过指标增减及发展趋势来体现流域综合治理的效果。

3.2 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方法是效益评价时通过量化确定效益好坏的一种方法。目前,利用

较多的方法包括综合评价法、经济分析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定量评价往往是以

计算结果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灰色多目标决策理论和评价方法在生态效益评价

中也得到应用,但对动态效益评价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

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环境的总体评价,受自然、生态等多种因素影响,如地形地貌

构造、林地植被物种类型、土壤物理性质、降雨径流条件等,生态系统具有明显

的不完全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等不可预见的特征,生态效益评价对象其本质为

一个灰色系统。

3.3 综合评价法

首先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实际情况来确定指

标权重。在科学研究中使用比较多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基于熵的

确定方法和专家调查法。

3.4 经济分析法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繁多,利用货币等价宏观地反映不同

阶段的治理效果,是较为直观的一种方法。利用(时间价值)来研究经济投入与

产出效益关系的占比重较大,此方法可以判断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远期经济效益的

走势及趋势。

3.5 投入产出分析法

即为综合治理投入、能量投入情况与产出对比分析,利用此方法,分析小流

域生态建设特征,结果发现了部分问题,在治理小流域中生态系统投入与小流域

种植子系统难以建立关联性,同时客观的反应了农业生产环节和农作物投入结构

在目前的治理中还存在不合理因素。

结束语

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和研究区域的特征状况,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并基于相关理论对研究区在水土流失生态治理下的生态修复及效益进行客观、全面的综合性评价。文章对当前效益评价体系进行总结,在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形成一套新的效益评价体系,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

价提供参考。从基础效益、生态效益分析可见,评价区域的水土保持基础效益不高,表明区域水土流失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从社会效益、经济效

益来看,由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已取得了显

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未来还需要考虑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在内的多方面综合效益指标。

参考文献:

[1]张兴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225.

[2]胡世明.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就及其效益分析[J].水利经济,2010,28(01):19-23.

[3]秦艳雪.探讨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治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