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窑洞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 游牧文化 游牧文化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在长期游牧中所 形成的与其生活方式相匹配的文化,其主要特 点是逐水草而居,因此流动性较大。
黄土高原窑洞分布区北邻毛乌素沙地,与北方 的游牧民族接壤,因此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游牧 文化的影响。
游牧民族在逐水草而居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 部落,四面游走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于居住环 境要求不高,但力求安营扎寨的便捷。窑洞挖 掘方便,可适应多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并且不 需要太多工具和材料而成本较低,是合适的选 择。在汉族和游牧民族长期混居的条件下,游 牧民族彪悍的民风和朴素的居住理念对此地产 生了深刻影响,构成了窑洞普及的社会基础, 因此陕北遍布的窑洞与游牧文化的影响有很大 关系。
中国建筑史课题研究
洞 ——窑
1.陕北窑洞民居的自然与文化环境
1.1陕北的地理区位 陕北位于陕西省北部, 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 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 涉及25 个县区,总面积 92521.4 平方公里,约 占全省面积的 45%,东 临黄河与晋西相望,西 至子午岭与甘肃、宁夏 两省毗邻,南与铜川相 连,北接内蒙古,从古 至今都是窑洞的集中分 布区之一,内含了窑洞 的各种类型,堪称窑洞 研究的素材库。
2.1.3 地坑院
地坑院又称“下沉式窑 洞”,是指在平坦的丘 陵和黄土塬上先垂直下 挖出正方形的院落,待 平整四个窑面后按照靠 崖窑的步骤掏挖窑洞, 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依靠 天然崖体,院落低于地 平线。
地坑院村落(来源:《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
四面围合的地坑院具有很 强的聚敛性,可以有效地 隔绝噪音,且防卫能力较 好。地坑院内的窑洞数量 相对靠崖窑更多,一般每 个面都不少于两孔,总体 不少于八孔,其平面布局 也更加多变。
陕北பைடு நூலகம்位
1.2陕北的自然环境 陕北窑洞民居的形态和文化特征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紧密联系,包括地区的地质构造、地理 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其中尤其以土壤和气候对窑洞的影响最为深刻。 1.2.1土壤 根据形成时期的不同,黄土层 可划分为古黄土(午城黄土)、 老黄土(离石黄土)、新黄土 (马兰黄土、次生黄土)和新 近堆积黄土,不同的黄土层具 有不同的结构特性,适用于建 造不同的窑洞类型:
宝鸡金台观三丰洞
3.陕北合院式窑洞民居形态和文化内涵
3.1陕北合院式窑洞民居的定义
合院式窑洞民居是将中原地区传统四合院格局与陕北传统窑洞相结 合的一种民居样式,是窑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产 物,其最早出现于明代并在清代得到较大发展。因合院式窑洞民居集四 合院和窑洞于一体,其既包含了陕北窑洞因地制宜的特点也继承了传统 四合院丰富的建筑伦理与风水理论,因此蕴含的建筑文化丰富多样,有 较大的研究价值。 由于坐落环境和建造者的不同陕北合院式窑洞民居也呈现出不 同的空间形态,根据院落格局可将其大体分为单院式和多院式两类。
毛乌素沙地区位
1.3.3边塞文化 黄土高原窑洞区南依关中平原与农耕文化水乳交融,北接毛乌素沙地与少数民族接壤,从战国至 明代的两千多年间这里一直是中国北方的交通咽喉和军事要地。黄土高原地区便长期处于拉锯战 的状态,汉民族与匈奴、突厥、党项等少数民族也在此地长期混居。拉锯战争为人民带来了无尽 的苦痛,也无意中促进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间的交流,并在这一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边塞文化。 为了防范少数民族的进攻,陕西北部的城镇建设极为重视军事防御性能,城镇往往会依托自然山 水构筑防御工事,利用山势增加城墙高度或作为城墙外围的防线,利用河流作为一部分护城河等, 一方面可节省人力物力,另一方面有时山体较城墙更为稳固。 陕北窑洞在选址时也多利用自然山水以加强建筑的防御能力。经年的军事战争威胁着此地居民的 生命财产安全,防御工事的建设理念和形态也自然对民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又称黄土平台,表部平坦,或微 有起伏,黄土堆积厚度较大
黄土塬
黄土梁
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梁长一 般可达十几公里
呈孤立的黄土丘,浑圆状形如馒头。 大多数峁是由黄土梁进一步侵蚀切 割形成的
黄土峁
一户人家常见三、五孔靠崖窑洞 并排而立,如受经济条件限制只 能先修建二、四孔窑洞,也会在 一旁留出空余的位置,待经济条 件允许时补齐为单数。靠崖窑受 地形的影响较大,每户并不一定 在同样的高度,往往呈现出高低 不同的落差,再以羊肠小路串联 其中,便宛如楼房一般。
1.2陕北的自然环境 1.2.2气候 气候也是影响窑洞形态与选址 的重要因素。 黄土高原地处平原与高原间的 过渡地带,从南向北纵跨暖温 带和中温带,从东向西横跨半 湿润和半干旱两个干湿区,是 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
其年平均气温位于 3.6 ~14.3℃之间,年降水量位于 150 到 750 毫米之间,从东南 向西北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 差逐渐增大、降水量逐渐减少、 干旱度逐渐升高。由此,陕北 所在的黄土高原西北部较东南 部更为适合建造窑洞。
米脂县桃镇村靠崖窑与沟谷的位置关系
2.1.2 独立窑
独立窑是指人为在平地 上夯筑、箍砌起来的窑 体,常用的材料有夯土、 砖、石,其建筑特点是 不需要依靠太多自然土 层,不挑剔建筑地点, 耗费的人力,物力也较 大。因这种窑洞四面都 无所依靠而暴露在外, 民间也称之为“四明头 窑”。
米脂县寺沟村的独立窑民居
1.3.1 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指长期以农业耕种为主要生产生活 方式的地区所形成的与生活相适应的文化,其 主要特点是定居在一定的区域春耕秋收,遵守 四时轮回,也导致了民众安贫乐道、眷恋土地、 不好战争的品格。黄河流域是典型的农耕文化 区,其土质肥沃疏松、气候温暖、降水较多且 地下水位低,自然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因此 农耕文明在这里繁衍生息。
陕北气候条件
1.3陕北民居的文化环境
适宜的自然环境无疑是建造窑洞民居的必然条件,而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则 直接促进了陕北窑洞民居地域特征的形成。 陕北属于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区,历史上一直是中原王朝驻边防御和游牧民族内迁 掠地的军事冲突之地,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在此地相互影响和融合,形成了以农 耕文化为主体,融汇游牧文化、边塞文化的社会环境。
总而言之,陕北的自然环境满足挖掘黄土窑洞的基本要求,农耕文 化、游牧文化和边塞文化共同构成了此地的社会环境,窑洞民居便在这 种复杂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下生长起来。
2.陕北窑洞民居的形态与历史沿革
2.1陕北窑洞民居的形态 陕北窑洞民居所在的黄土高原原因受到流水冲蚀、风蚀、冻融等外力 的综合作用呈现出塬、峁、梁等复杂地貌条件
2.2.3 人工窑洞 继人工穴居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和文化环境的变革,人工窑洞 所需的技术与文化积淀日益成熟,因而早期的窑洞开始出现。
石峁遗址皇城台、内城、外城的格局(来源:《陕西 神木县石峁遗址后阳湾、呼家洼地点试掘简报》)
夏、商、周时期人类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 了奴隶制的阶级社会,阶级伦理主导了社 会的秩序规范,文化环境的巨大变革直接 作用于建筑使其伦理性得到进一步凸显, 不同形制的住房便承担了划分阶级的功能。
到西安仰韶文化时期,打猎不再是获取食物的唯一方式,畜养牲畜已经较为普遍,人工种植活动开始 出现,人们随之有了定居的需求,因此建造耐用且舒适的居所变得更加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半地穴的 营建方式逐渐发展成熟,人们不仅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挖掘半地穴,并掌握了运用木料和干草搭建精 致木结构棚顶的技术。
半坡遗址 F37 半穴居平、剖面
2.2.1 原始穴居
那时的陕北还是植被茂盛、气候温润的 水草丰茂之地,适宜的自然气候条件给 古人类提供了生存必备的物质材料,如 巢居的树木和穴居的天然洞穴,以及充 足的植物果实和动物。一直到秦汉后, 由于各朝代的垦边和战争等人为干预, 陕北的生态环境被逐渐破坏。
2.2.2 人工穴居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的生产水平得到了一 定提高,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祖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打制石器在松软的 黄土地上挖掘洞穴,人类因此脱离了原始穴居的生活方式而进入了人工 穴居和半穴居时期。 人工穴居初期由于技术水平不高,还难以在黄土中挖掘横穴并长期使 用,因此穴居以竖型半地穴为主。如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和裴李岗 文化遗址中的“竖穴”和河北武安磁山遗址中的“窖穴”,这些斜坡 门道半地穴一般呈圆形、椭圆形、圆角长方形和不规则形,深近 1 米, 直径约 2 米,穴顶上覆木棒、芦苇、草泥制成的顶盖,洞穴内设炉灶, 是典型的早期人工半穴居。
此时的奴隶主居住在夯土地面上的版筑墙体 房屋中,而从事炼铜和制陶的奴隶则居住在 级别较低的长方形半穴居住所内。此时畜牧 和耕种已经成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游猎 则相对退居次要位置,因此在一定区域内定 居生活的需求得到加强,建筑更加追求装饰 美感。以家庭为单位的居住方式成为主流, 最早的四合院“岐山凤雏村四合院”便于此 时诞生。
受农耕文化影响的陕北乡村窑洞区遵循田宅相 依的生活方式,居住区与耕作区相距不远,民 众常年定居在一片固定的区域内,家庭之间的 独立性较强,因此有修建稳固的宅院的需求。 对土地的亲近也催生了掘地而居。
田宅相依的陕北窑洞 农耕文化所特有的儒家和道家信仰对陕北也有深远的影响,其中道教在唐代之前已传 到此地,元、明时期尤为兴盛。儒教的传播则更为广泛。农耕文化对窑洞选址、布局、 形制、装饰等方面都有影响。
陕北黄土的层叠节理
1.2陕北的自然环境
老黄土是最适宜挖掘靠崖窑的土层,因其“土质密实,力学性能好”。由于老黄土埋藏较深, 上部为 10-30 米左右的新黄土所覆盖,一般只有在土梁、土峁及丘陵地形深切冲沟的两侧才会 暴露出来,因此靠崖窑多见于此类地形。 马兰黄土的土层较薄并且土质均匀、柔软,呈现出垂直节理,大孔发育,有一定的湿陷性。与 老黄土相比其地质条件不利于窑洞的稳定,它的优势在于距离地面较近,不易受地形的限制, 因此下沉式窑洞多分布于马兰黄土层。 古黄土由于埋藏地过深,并且土壤钙质胶结,过于坚硬、紧密,不适宜挖掘土窑。次生黄土新 近堆积黄土的深度太浅,并且结构过于松软,也不符合挖掘窑洞的要求。
米脂县岳家岔村阶梯式的靠崖窑组团
靠崖窑洞普遍沿河谷阶地和冲 沟两岸分布,依靠着因黄土层 的垂直节理而形成的断崖而面 向沟谷,一般在沟谷的向阳面 挖窑,尽量呈面南背北之势, 因地形的具体要求可向东、西 向偏转一定的角度,民间称之 为抢阳、抢阴。也有少部分窑 洞民居因为田宅相依的需求或 用地紧张的限制,在沟谷的背 阴面挖窑。相应的,当侵蚀沟 呈南北走向时,靠崖窑则沿侵 蚀沟东西向分布。
东晋陕北子长钟山石窟
到了隋唐之后,窑洞的建筑样式被普遍应用。 宋代的《巩县志》载:“曹皇后窑在县西南塬良保, 宋皇后曹民幼产于此”,说明窑洞也早已普遍用于 民居。 从元代起已有半圆形拱圈的门和全砖券的窑洞了, 宝鸡市金台观的张三丰元代窑洞遗址建于元代延祐 元年(公元1344 年),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窑洞。 清代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使得地域间的文化沟通较 多,陕北窑洞民居广泛吸收了关中、山西、北京等 地的建筑样式,集四合院和窑洞于一身的合院式窑 洞民居出现。
凤雏村西周四合院平面图
秦汉以后砖瓦出现,陵墓墓室已经发展出了砖穹隆 顶,拱圈砌筑技术不断发展,可一券一伏或多层券 砌拱。此时的古籍中便出现了最早的“窑”字: “张宗和,中山人也。永嘉之乱隐于泰山……依崇 山幽谷,凿地为窑,弟子亦窑居”
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凿石窟之风盛行,同期的陕 北钟山石窟表明此时的石工技术已经非常高超。
2.2 文化视野下陕北窑洞民居的历史沿革
窑洞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其建造材料先是利用原始的黄土,后发展到利 用石材,最后到使用烧制的砖;建筑形态经历了从粗糙到精致,从简单到复杂的动态变化。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窑洞的建造技术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建造窑洞使用的材料与当 时的社会发展阶段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窑洞的形态也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从原始人类开始 陕北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经历了从游猎到农耕、畜牧的变化;社会精神场域从最初的原始崇 拜主导发展到以宗族阶级伦理为主;生存威胁从动物演变为战争。
3.2陕北合院式窑洞民居的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