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奏出古诗教学美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部曲,奏出古诗教学美韵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悠久弥珍的瑰宝,自从古诗文引入小学课本中后,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思想蕴涵,一直为一代代学子所折服。但同时又是给予我们教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对我自己而言,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获得了一定的启迪和感悟,但在古诗文教学的瀚海中,难免有捉襟见肘之感。故此撰文,愿与同行们商榷。在教学中,我将古诗文教学大体分为“三部曲”。

一部曲:“读”占鳌头,读出诗味,读懂诗意

《文心雕龙》言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而达到“批文以入情”的境界,必须突出“读”这一手段。但是,如果只是让学生为“读”而读,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懈怠,很难达到这一目的,无法引导学生去真正体悟诗歌的内涵。为了激发学生这一兴趣,教师可以找一找学生的主观意愿,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发挥学生读书的主观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读书、喜欢读书、爱上读书,并能在读诗中读懂古诗的内容,读出古诗的感情。

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既可以渲染诗文情境,又可以调动学生朗读的情趣。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曲慷慨激昂的古琴曲,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美丽的意境,如配上舒缓明丽的曲调,吟诵起来,更具有强烈的表现力;《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背景音乐应选择低沉哀婉的曲调,使人感觉如歌如

泣……这样,为学生朗读文本有效地酝酿感情基调,初步调动学生读的兴趣。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继续挖掘学生善读的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将诗文读流畅,更要求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初步品味出诗人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内心深处的情感。这样,就对教师的指导和调动息息相关了,从朗读时候节奏和停顿的把握,从高低声调的斟酌到语速的快慢,无不体现出教师个人对文本的领悟。有句老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文中的句子经过反复的、高质量的诵读,有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但是要领悟诗人在文中的思想内涵和寄托的情感,学生一时难以做到,那么就需要经历一番细细的品读了。

二部曲:“品”在心头,品出诗情,品出画面

古诗以意境深远,内涵丰富著称,在教学中难免觉得诗词的文化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脱节,对学生的“品”会产生无形的障碍。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诗词的表象逐步向深层次内延,通过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在脑海中产生联想,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分析其内涵,在脑海中生成相关的画面,这样将文字语言的描述转化成诗文内容的一幅幅画面。诗中有画,画中品诗,诗画悟情。品文成画,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如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浮现:日薄西山之时,诗人荡舟入荷塘深处,鸥鹭惊飞之境。想到这里,优美的画面,诗人的心情,不难体现和品味了。

三部曲:“延”外之音,延出深度,延发新意

诗词海洋的博大浩瀚,恰可以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活水源泉。教学中,教师的旁征博引和引经据典,可以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因为“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要给学生乐学、求思的境界,可以适当地给予和诗文情境有关的内容资料,可以是古代故事、历史背景或作者的一些生平资料。将这些“活水”引入到解读诗文的过程中,丰富了诗文的语言和画面,有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提升,便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句。当然,事先收集资料必不可少,并学会从中汲取最具价值的资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领域。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引入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在赤壁与曹操鏖战的情景,并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片段,展现周瑜的风流潇洒,“樯橹灰飞烟灭”的场面。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了解,更好地体会词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在探究古诗文教学之路上,我始终是个学习者,怅惘于古典和现实的脱节,穿梭于“障目”和“知秋”的疑虑,只能留下这点滴的顿笔,以襄同行们一道向更深处探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