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29No.1

Jan.2013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9卷第1期(上)

2013年1月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目前,创新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研究课题,也是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主要实施环节和核心目标.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只有通过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改革,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求知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满足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要求.1

高校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与分析

目前大多高校学生对体育课不重视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应付体育课的考试而被动接受体育锻炼,对体育课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着较大的惰性和娇气,这种现象在高年级学生中为数不少.如果体育课不是必修课的话,他们就不可能参加体育锻炼,对他们来说,体育课堂教学的结束,就意味着体育锻炼也随之结束.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学习体育知识,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甚至逃避上体育课,不参加体育健康标准的测试,他们虽然是少数,但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不容忽视.因此这些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所表现的处理方式、方法以及相应的身体素质和必要的心理负荷与要求都不理想,离目标相差甚远.他们自身所体现出来的运动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等也不尽人意.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的一个致命问题是忽视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能力和锻炼习惯.学生学了十几年的体育,走出校门后竟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这与体育教学直接相关,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很少传授给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和锻炼身体的知识造成的;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不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和特点,不同的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与要求是不同的.教学内容也缺乏灵活性,很多内容中小

学都学过,到大学后又从头教起,学来学去总是老一套,使学生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而影响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传统的体育课评价以运动技评、锻炼标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身体锻炼效果的检查与评价.2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的因素

2.1

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水平低.

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水平却不容乐观,被调查的

400名大学生(男生278人、女生122人)中,男生愿意上课的126人,占45.32%,不愿意上课的109人,占39.21%;无所谓的43人,占15.47%;女生愿意上课的26人,占21.31%,不愿意上课的79人,占64.75%;无所谓的17人,占13.93%.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很低,虽然男生略好于女生,但真正自愿上课的也仅占45.32%.这说明现行体育课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致使学生对上体育课目的模糊,没有明确的目的,学生被动接受所谓的体育知识是不会有所创新的.2.2

体育课教学观念落后

因长期受“智育第一”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以传授技术为主,以课堂教学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地影响着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这种教育观念的存在使体育课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宽松、

和谐、愉快的本色,导致少部分学生害怕上体育课,厌倦体育活动,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更谈不上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2.3

体育课教学竞技化

体育课把技术动作的学习作为教学目的,而不是教学手段.长期以来受传统的竞技教学影响,技能、技术教学包揽体育课堂.这种体育课教学内容使高校体育工作沿着竞技体育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疲于应付考试,极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2.4

师资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学生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认为好的学生126人,占31.5%;认为一般的学生271人,占67.75%;认为差的学生3

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陈立欣

(南阳理工学院

体育教学部,河南南阳

473004)

摘要:对大学生体育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提出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关注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师生互动,进行体育创新教学.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教育;培养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1-0155-02

155--

人,占0.75%.从现阶段来看,教师的政治思想,师德水平、改革创新精神、学识水平、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和心理素质都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

2.5学生的体育创新精神受教育部门的教育思想限制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兴趣的发展与学校领导的素质教育思想和周边的体育氛围密切相关,如果高校的领导以及各教育部门真正摆正了德、智、体的关系,那么高校的体育工作将得到迅速发展,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自然会得到提高.同时其创新精神也会得到鼓励、被激发.

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

3.1教学法目标的确定要创新

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应重视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上,要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散性思维、联想能力放在教学法目标的首位.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加强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其能自由选择相应的目标,既量力而行又不随心所欲,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2改变体育教学形式和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无论是大学、中学、小学,均为一贯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基本相同.经过12年体育教育的大学生,对中小学那种被动式学习已经厌烦.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形式应当改变,逐渐过度到半开放、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要锻炼大学生创造性地处理好教学内容,锻炼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转化与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体育教学形式.例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设计各种准备活动方案,并让学生分组轮流带领准备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这样,即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体育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教学方法要废除“注入式”,采用“启发式”;改变“训练式”,运用“诱导式”.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不断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创造情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3.3激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求知欲望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经常对教师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有的教师感到这样的学生难教,这正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表现,是动脑的结果,这种心理倾向将推动学生不断带着疑问去思考、研究.因此,课堂上教师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质疑,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质疑问题,发现不同意见、看法,即使答错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妥善地加以引导和分析,不要挫伤其自尊心,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思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特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新意识,完成自己的创作体验.3.4培养学生竞争和自我锻炼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参于与实践,不仅改善了学生机体的质量,更改变他们怯懦寡言的性格,孤僻抑郁的气质,树立起勇敢、自信的人生态度,使他们敢于接受挑战,勇于竞争.如教师经常要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比赛或阶段小测验,引导学生的积极心理.另外,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要建立一种激烈的竞争的机制,使成绩好的学生做得更好,较差的学生产生一种危机的感觉,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同时,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首先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使其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方法,并加强学生独立运用方法进行实践锻炼.因为这时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中后期,无论生理上、心理上都趋于成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随着知识的丰富与积累,已显示出不同的志趣与爱好,具有独立探索能力和驾驭自己的可能.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让学生轮流担任助理,对某一个新的技术动作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并组织一段时间练习,学生基本掌握后,让学生成为某一部分组织者,包括课上的准备活动,课中的组织练习等,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课上教师认真观察,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利用适当的时机进行讲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我选择或自我设计、自定学练目标,自发组成小组或单个自主锻炼.

4结语

体育教学实践中,同样式的教学内容,经不同的教学处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我们体育教师要站在全面发展学生健全结构素质的高度,认真研究材料内容和方法,将教学内容和拟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创新教育的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体育课教学中各个环节,才能培养素质结构健全的优秀人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

——

——

——

——

——

——

——

——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曲宋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郝剑.对科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0

(1).

〔4〕魏平.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4(4).

〔5〕郭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J].甘肃科技纵横,2005(4).

1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