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为武汉师范学院外语系,创建于1973年,已有30年的办学经历。

1984 年改制为湖北大学外语系,1999年11月组建为学院。

经过42年的建设和发展,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发挥综合性大学所拥有的多学科交叉的通识教育平台、历史悠久的校园文化、多学科的第二专业选择的优势,努力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
中文名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创建时间1973年前身武汉师范学院外语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现任校长谢红星
目录
1 简介
2 师资力量
3 领导班子
4 环境
5 教育水平
简介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为武汉师范学院外语系,1973年开始创办英语专业,是湖北地区最早开办英语专业的三所院校
(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之一。

经过42年的建设和发展,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发挥综合性大学所拥有的多学科交叉的通识教育平台、历史悠久的校园文化、多学科的第二专业选择的优势,努力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科实力日益增强学院现有英语、日语、法语和大学英语部四个系部,设有英语专业(英语教育方向+商务英语方向)、翻译专业、日语专业、法语专业四个专业,拥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等3个硕士点和教育硕士(英语)专业学位点,建有校级研究基地——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

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校级重点学科,英语专业为校级品牌专业,“基础英语”为湖北省优质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为湖北省精品课程,“英语阅读”、“英汉口译”、“高级英语”、“语言学”等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为校级优质课程。

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学院现有在岗专任教师9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3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4%;中级职称者45人,占43%;获国内外博士学位和博士在读的有1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2%;获硕士学位的教师59人,占总人数的57%。

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学院坚持开门办学,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有30余名教师到国外攻读学位、进修或讲学,还常年聘有英、日、法外籍专家。

2000年以来,学院教师共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科研和教研项目67项,其中国家、省、部级项目共28项,出版学术著作、译著、教材及教学参考书63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院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教学场所布局合理,现有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视听室、自主学习中心、同传实验室等25间,地面卫星接收系统1套,专用教室面积达1868平方米,各类教学仪器设备(价值800元及以上)470余台(套),学院专业图书资料室拥有外文藏书3万余册,各类报刊杂志近300种,各类声像电子资料(含录像、录音和光碟)9000余盘(盒)。

计算机信息网络已进入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并与英特网联通,可共享国际信息资源。

学院所属的各个视听室、实验室及各专业系办公室均可通过学院独立设置的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直接接收8套英、日、法语境外电视节目。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65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3名。

学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倡导并实践“一专多能、一主一辅、一凭多证、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原则,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英语专业建立了“英语+专业方向”、“英语+专业”(英语+经济学双学位)等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中学院积极倡导并实施交互式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多媒体网络学习、自主学习、第二课堂活动为辅,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努力构建立体化互动式的学习环境。

2007年学院英语专业接受了教育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并被评为优秀等级,是湖北省内已接受英语专业评估的单位中唯一获得优秀等级的单位。

2008年,我院申报的翻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2009年开始正式招生,湖北大学成为全国第三批获得翻译本科专业招收资格的高等院校,湖北地区仅有两所高校获得翻译本科专业申办资格。

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根据社会需求并遵循综合类大学外语专业的办学规律,学院强调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积极探索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语言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外语人才,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4000余人,其中在高校任职的就有500多人,且大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教学或管理骨干。

三年,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超过全国和综合性院校的平均通过率,最高超出综合性大学30%;英语专业八级通过率均超过全国和综合性院校平均通过率,最高超出综合性院校33.72%。

三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
在94%以上,不断有优秀本科毕业生被美国、英国、法国、香港的知名大学录取并攻读文学、翻译、新闻传播或市场营销方向的硕士学位。

学院一直非常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如外语文化活动月、英文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比赛、新生讲故事比赛和英语配乐朗诵比赛等。

通过开展这些参与面广、专业性强的社团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学生连续三年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特等奖。

学院多层次高质量的社团活动走在了湖北高校的前列,SOMA剧团被教育部思政司授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被团省委授予“湖北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该剧团选送的英语话剧多次在全国大型比赛中夺得大奖。

[1] 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雄厚该院现有教师近90 人,其中具高级职称者30人,占37.5%,中级职称者34人,占42.5%。

已有30余名教师先后出访美、英、澳、加、日、法、德、俄、新等国攻读学位、进修或讲学。

具国内外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的有8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0%;具硕士学位的教师38人,占总人数的47.5%。

还聘有数名外籍专家。

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

科研成果丰硕2000年以来,我院出版学术著作、出版译著和教材33部,共发表学术论文206篇。

领导班子
林二友书记主持党委工作,分管院办、宣传、工会、统战及老协等工作
张庆宗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分管人事、财务、学科建设等工作
罗超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和研究生德育等工作
杨元刚副院长分管研究生(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科研等工作
陶涛副院长分管教学(专业、大学英语)等工作;继续教育等工作
郭熙煌副院长分管科研、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建设工作[1] 环境
办学条件先进教学场所布局合理,宽敞明亮,干净整洁。

“九五”期间,学院先后投入经费近100 万元,建设教室、语言室、多媒体教室、资料室等。

专用教室面积近1000平方米,共有各类语音、视听、电脑和多媒体实验室(教室)十余间,各类电脑教学仪器设备970余台(套),其中直接面向学生服务的有870余台(套)。

现有外文藏书2.5万余册,各类报刊杂志100余种,各类声像电子资料(含录像、录音和光碟)9277盘(盒)。

计算机信息网络已进入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并与Internet联网,共享国际信息资源,直接为教学科研服务。

全院所有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可通过卫
星地面接收系统直接接收外台节目。

对外交流活跃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派出教师赴国外大学学习、访问、讲学。

教育水平
我院学生参加全国英语辩论赛
学生素质较高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语言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社会欢迎。

学生在校内外有很强的竞争力。

2002年,我院学生社团选送的节目《简爱》(英语)获得全国比赛一等奖,还有英语、日语、法语学生都获得了一些全国、全省比赛大奖。

近三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4%以上,充分说明了我院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全院师生员工信心百倍,决心在学校党政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办学水平和增强综合办学实力为根本目标,为把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建设成为一流的外国语学院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