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9
⑵用液体培养基获得纯培养
稀释法:
方法:接种物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顺序稀释,以得到高度稀 释的效果,使一支试管中分配不到一个微生物;
特点:工作量大,是否获得纯培养依靠统计学的推测;
应用:用于不能或不易在固体上生长的菌落;
Page 10
3、培养条件
项目 类型 细菌 放线菌 霉菌和酵母菌 温度 37℃ 28℃ 28℃ 培养时间 1-2d 5-7d 5-7-14d
缺点:操作相对麻烦,热敏感菌易被烫死, 特点:简单,多用于对已有纯培养的确 缺点:由于菌落形成在琼脂住中间,观 严格厌氧菌生长受限; 认和再次分离; 察和挑取困难; 注:取样液约1ml; 缺点:无法分离得到不可培养的内生细 应用:在缺乏专业的厌氧设备的情况下 菌;此法最简便,但可能遗落部分菌株; 对严格厌氧菌进行分离和观察;
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厚垣孢子 节孢子 分生孢子 孢囊孢子
同一菌丝体上产生有性繁殖结构 形成有性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无性孢子、有性孢子及菌丝断片都 能发育成新的菌丝和菌丝体
Page 20
2、菌落形态
霉菌的菌落大、疏松、干燥、不透明,有的呈绒毛状、絮状或网状。
菌体可沿培养基表面蔓延生长。 由于不同的真菌孢子含有不同的色素,所以菌落可呈现红、黄、绿、 青绿、青灰、黑、白、灰等多种颜色。 霉菌菌落正反面颜色呈现明显差别。 液体培养时的特征: 如果是静止培养,霉菌往往在表面 上生长,液面上形成菌膜。 如果是震荡培养,菌丝有时相互缠 绕在一起形成菌丝球,菌丝球可能均匀 地悬浮在培养液中或沉于培养液底部。
Page 21
举例
霉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的典型特征
霉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典型特征 为灰色菌落,有黑色孢子。
链霉菌
甘油硝酸盐琼脂:气丝微褐色。基丝无色至淡黄色,在大部分所 用培养基内无可溶色素; 葡糖天冬素琼脂:气丝初白色,后粉褐色。基丝无色至淡褐色; 淀粉琼脂:气丝白色至微褐色带微粉色彩。基丝无色至乳脂色带 淡褐色彩; 苹果酸钙琼脂:气丝白色。基丝无色。营养琼脂:气丝少,白色。 基丝乳脂色。
Page 7
⑵常用培养基
◆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肉汤培养基)pH7.2-7.4; 注意事项:
①在加入凝固剂之前调 pH值;②加酸碱要缓慢, 多搅拌;③加热杀菌后 pH值下降0.3-0.4。 ◆霉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查氏酵母膏琼脂培养基(CYA)、
◆放线菌——高氏一号培养基;
特定类群微生物的分离(定向分离); 获取新资源(分离未知菌); 分离“混合菌”(完成某种功能的一组菌);
二、分离的基本原则是:
获得目的菌; 排除非目的菌;
Page 3
总思路流程
采样
1、目的菌的富集培养; 2、减少非目的菌; 3、目的菌的充分释放; 1、微生物资源的分布; 2、样品的采集:2h、4℃;
麦芽汁琼脂培养基(MEA)、甘油硝酸盐琼脂培养基(G25N)、 察氏培养基(CA)、孟加拉红培养基、豆汁培养基、其他;
孟加拉红培养基成分: 察氏培养基成分: 蛋白胨5g、葡萄糖1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MgSO4· 7H2O) PDA培养基成分:
0.5g、琼脂20g、1/3000孟加拉红溶液100ml、蒸馏水1000ml、氯 硝酸钠3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MgSO4· 2O) 0.5g、 7H 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琼脂 15-20g、自来水1000ml、 霉素0.1g 氯化钾0.5g、硫酸亚铁0.01g、蔗糖30g、琼脂20g、蒸馏 自然PH约6.0 上述各成分加入蒸馏水中溶解后,再加孟加拉红溶液。另用少量乙 水1000ml 醇溶解氯霉素,加入培养基中,分装后,121℃灭菌20min
Page 8
2、分离方法介绍
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固体培养基分离方法 特点:操作简单,是常规方法;
1. 涂布平板法 2. 稀释倒平板法 3. 平板划线法 4. 稀释摇管法
缺点:易因涂布不均使某些部位菌落 不能分开,不易于计数; 方法:用接菌环沾取待分离菌或菌液在 注:取样液约0.1-0.2ml; 分离平板上划线分离; 特点:是稀释倒平板法的变通形式; 特点:菌落分离均匀,计数相对准确;
酵母菌
丝状真菌的统称。凡是在营养基质上能形成绒毛状、
霉菌: 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真菌(除少数外),统称为霉菌。
蕈xùn菌(大型真菌)
●分布相当广泛。 ●是各种复杂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菌。其是数量最大
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主要分解菌。 ●一般情况下,在潮湿的环境下易于生长,特别是 偏酸性的基质当中。培养温度28-32℃。
Page 22
斜面接种法
斜面接种法主要用于接种纯菌,使其增殖后用以鉴定或保存菌种; 通常先从平板培养基上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或挑取斜面的纯培养物 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称为斜面培养; 霉菌的斜面接种:适用于扩散型生长及绒毛状气生菌丝类霉菌(如毛 霉、根霉等)。常用点接法,即点接在斜面中部偏下方; 接种室避免碰到试管壁,防止污染;超净台酒精灯附近操作,注意灼 烧试管口及棉塞; 应斜持试管呈45度角,注意不要持成水平,以免管底凝集水浸湿培养 基表面,造成污染;
低等真菌特有
高等真菌特有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霉菌菌丝分成两种类型: 无隔膜菌丝:无隔膜,整团菌丝体就是一个单细胞,其中含有多个细胞核,这 是低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有隔膜菌丝: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体由很多个 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1个或多个细胞核。在隔膜上有1至多个小孔,使细胞 之间的细胞质和营养物质可以相互沟通,这是高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预处理
1、培养基设计原则;
初筛
1、获得纯培养;
2、分离方法介绍; 3、培养条件;
2、选择目的菌株;
复筛
1、霉菌简介; 2、菌落形态; 3、霉菌制片观察;
形态学观察
1、真菌的系统发育谱; 2、微生物快速鉴定技术; 18SrRNA
生理生化实验 分子生物学方法
Page 4
一、微生物资源的分布及样本的采集
根据目的菌的生理特性,加入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微量成分进 行诱导增殖,增菌;设计特定的有利于待分离菌株生长的环境。 ——为了分离铁硫杆菌,可将样品加硫磺后培养; ——为了分离分解纤维素或角蛋白等的酶产生菌,可以将样品与 高浓度的纤维素或角蛋白(适当加入其他成分)在适当温度 下保湿培养一段时间,再进行分离;
Page 12
初筛与复筛的区别:
◆
过检测得到一些较优菌株;
◆
初筛是指从大量的菌落中随机挑取进行摇瓶试验并通 复筛是指将初筛得到的较优菌株再进行多次摇瓶实验
将所得目标菌接入斜面中,4℃进行短期保存。
斜面保存
验证其效价和传代稳定性,并从中得到一两个或少数几个 最优的菌株;
Page 13
五、形态学观察 1、霉菌简介 ⑴ 真 菌
注:根据不同培养基性质等因素,培养条件有所差异,需视情况而定。
Page 11
四、复筛
将获得的单菌落接种于复筛培养基,给予一定条件进 行培养,对产物产率、性能等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即可挑 出所需要的菌株; 根据目标菌的性质进行设计: 分解淀粉 分解脂肪 透明圈 分解纤维素 耐高温低温 耐酸碱高渗透压 产糖产酶效率—发酵 抑菌效果:滤纸片法、牛津杯法
形态特征
曲霉 根霉
絮状 分生孢子 乳白色托 无 无 无 菌丝任何处可生
毛霉
青霉 犁头霉
有 圆形
有 有无 有
网状 灰褐色 分生孢子 棉絮状 灰白色 有 有 有 有 无 从假根处 匍匐枝弓背生 出 无 圆形,较大 洋梨形,较小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有
Page 19
⑷丝状真菌的生活史
菌丝
产生无性孢子 进行无性繁殖
霉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怎样鉴定微生物呢?
微生物鉴定主要是要回答两个问题:
一、它是不是某一种菌?
——针对性; ——规范的检测鉴定方法; ——如:致病菌检测;
二、它到底是什么菌?
——常规鉴定; ——大致的工作步骤; ——如:筛菌,潜在用途;
Page 2
分离资源微生物的基本原则
一、微生物可谓无处不在,获得什么样的微生物, 取决于分离的目的:
极端环境:
尽量存放在与采样环境相当的条件下至菌种分离;
植物和动物:
确保样品的完整性,迅速对植物切口进行消毒,并用石蜡封 住以防外来菌种入侵,用无菌装置带回;如动物粪便的采集应在动物 排便后马上收集其中间部分,避免外源污染,置于无菌袋内;
Page 5
二、样品的预处理
1、目的菌的富集培养
真菌:Smith、Alexopoulos、Ainsworth分类系统
Page 15
代表性霉菌:
①毛霉属 ②根霉属 ③曲霉属 ④青霉属 ⑤脉孢菌属 ⑥赤霉菌属
Page 16
⑶霉菌的形态结构
霉菌的菌体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 许多分枝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菌丝体。 菌丝是中空管状结构, 直径约2~10µm。
Page 17
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的霉菌菌丝可分为三部分:
①营养菌丝:深入培养基内,吸收营养物质的菌丝; ②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向空中生长的菌丝; ③繁殖菌丝:部分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分化 为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Page 18
几种常见的霉菌形态
鉴定主要依据
菌名
菌名
形态特征 菌丝 无性孢子 匍匐枝 假根 分生孢子有无横隔 孢子囊柄 孢子囊 顶囊 囊轴 囊托 足细胞 囊领
Pagபைடு நூலகம் 14
⑵分类
目前,真菌学仍然是微生物学的薄弱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深 入研究。在系统学方面,受到公认的分类体系不多。
真菌的类群:
接合菌纲:代表种—毛霉、根霉 子囊菌纲:代表种—酵母菌、羊肚菌 担子菌纲:代表种—鹅膏菌、伞菌 卵菌纲:代表种—异水霉属 半知菌纲:代表种—青霉属、曲霉属、假丝酵母
Page 23
3、霉菌的制片观察
⑴培养方法
①插片法 ②搭片法 ③玻璃纸法 ④印片法 ⑤小室培养
(1)开槽及接种:用无菌打孔器在凝 (1)制平板、接种 固后的平板培养基上打洞数个,并 (2)插片及培养:用无菌镊子取无菌 (1) 玻璃纸前期准备:以无菌操作用镊 ◆用镊子取洁净载玻片并微微加热, 将孢子划线接种至洞内边缘; 盖玻片,在已接种平板上以45°角斜 子将已灭菌的小块玻璃纸片铺在培养基 然后用此微热载玻片盖在长有待观 (2)搭片及培养:在接种后的洞面上 插入培养基内,插人深度约占盖玻片 表面,用无菌涂布棒将玻璃纸压平,不 察菌的平皿上,轻轻压一下; 放一无菌盖玻片,平板倒置28℃, 1/2长度。将插片平板倒置于28℃, 留气泡,每个平板可铺5-10块玻璃纸; 培养3~7d; ◆注意将载玻片垂直放下和取出, 培养3~7d; (2) 涂布菌液及培养:取0.l ml孢子悬液 (3)水封片观察:取一滴美蓝染色液 以防载玻片水平移动而破坏菌体的 (3)培养后的菌丝体生长在培养基 涂布在铺有玻璃纸的平板培养基表面, 置于载玻片中央,将搭片法培养皿 自然形态; 及盖片上。在缺少营养的盖片上菌丝 接种平板倒置于28℃,培养 5~7d; 中的盖玻片取出,将有菌面朝下, 稀疏, 且易产生抱子, 便于镜检。 ◆反转有印痕的载玻片微微加热固 (3)直接玻璃纸观察:于载玻片上放一 放在载玻片上,浸在染色液中,制 ◆可观察到菌体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 定,用石炭酸复红染色1min,水洗, 小滴蒸馏水,将含菌玻璃纸片剪下一小 成水封片,用高倍镜观察,并绘图。 征,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形态。 晾干; 块,移至载玻片上,并使有菌面向上, 注意不能有气泡。于显微镜下观察,先 ◆用油镜观察,并绘图。 用低倍镜观察菌的立体生长状况,再用 ◆印片法主要用于观察孢子形态、 高倍镜仔细观察。 排列及其形状等,方法简便。
土壤环境:
每年春季或旱雨季之交,一般在3-5月为佳;通常采集1040cm深处的土样;若要分离放线菌和真菌,土样应放到无菌牛皮纸袋 中,一般不放在瓶子或塑料袋中;如果要分离细菌,最好要保湿;
海洋环境及湿地:
0.5μm的滤膜过滤水样,以增加出菌率;Ekmann型采泥器或 重锤式取样器采集;样品装入无菌瓶内,不能密封,在3h内用于实验;
Page 6
三、初筛
设计选择性培养基,稀释涂布,挑选目标菌株。 1、培养基设计原则
合适的营养物质及浓度配比,如不同的C/N源;各无机盐比例适 当;合适的渗透压或水分活度;适宜的pH等;
⑴具体如下:
开发意图贯穿分离过程,使培养基“只”满足目的菌的要求, 而非目的菌不长;eg.寻找低温碱性脂肪酶产生菌 大剂量加入同类化合物;eg.酒精酵母 特殊成分;eg.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 真菌抑制剂:放线菌酮、制霉菌素等; 细菌抑制剂:青霉素、链霉素; 抑制剂: 萘啶酸可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 放线菌分离中,选用重铬酸钾做抑制剂能很好的抑 制细菌和真菌,几乎不影响放线菌的生长;
2、减少非目的菌
——若目的菌耐干燥,则可通过干燥减少非目的菌; ——若要分离高温菌,可在特定高温下震荡培养若干时间,以减 少非耐热菌的干扰; ——加入非目的菌的抑制剂;
3、目的菌的充分释放
——使目的菌与样品基质分离:加入活化剂或乳化剂;震荡及超 声波处理,DDC技术;酶法或研磨等组织破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