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积水的原因及防治

城市积水的原因及防治
城市积水的原因及防治

城市积水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暴雨积水现象日益突出。本文在

深入分析积水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几个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积水;原因;对策

【 abstract 】 :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rain water increasingly prominent. based on thorough analysis based on the cause of the water, and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 key words 】 : the city water; reas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近2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城市地区由于人

口密集,物资和财产密度不断加大等特点,高强度暴雨积水形成的洪涝灾害对城市化地区产生的威胁和带来的损失愈来愈大。灾害一旦发生,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严重的话还可能危及人民和集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破坏城市整体形象,使人明群众对城

市镇府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及时可靠地制定城市排涝减灾对策和措施是日前城市防汛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1.城市积水原因

1.1土地硬质化

社会发展与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城市不断扩张,使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等不渗水的面积越来越大,而树木、农作物、草地等渗水面积逐步减小;同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使相当部分的流域被不透水地面所替代,不仅使径流总量增大、滞留容量急,而且使汇流时间大大缩短,雨水汇流速度大幅度提高。洪峰流量增大、洪峰出现时间提前是城市化对暴雨径流的影响特征。洪峰流量增加后,使排水明沟、管渠、桥涵、河道等的过水能力明显不足,引起城市下游洪水泛滥,造成交通中断、地下通道淹没、房屋和财产受破坏和损失,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硬质地面的增加,不仅增加径流量,而且使地区的入渗量减小,地下水补给量相应减少。同时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造成城市地面下沉。据有关专家考察,我国中东部地区有50多座城市出现地面下沉,太湖流域有些城市地面在20年间下沉1米,给城市水灾带来了隐患。

1.2排水设施抵御暴雨能力不足:

1)较多老城区的设计暴雨重现期标准偏低,当遭遇超标准暴雨时,容易造成暴雨时积水,特别是道路低洼和下穿段,更是易积水的地方。一些老城区的道路设计暴雨重现期,基本是一年,只有极个别的道路为三年,老雨水泵站基本为三年设计暴雨重现期。

2)一些系统泵站和主干管线虽已建成,但收集支管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完善,造成实际排水能力达不到系统标准。系统中一些地区

管道处排水系统的末梢,或下游管道管径偏小造成瓶颈导致积水。3)排水系统的改造,使得原有系统的服务区域范围发生变更,存在泵站与管道系统排水能力不相配套的情况。

4)泵站周围道路的改造,是泵站的服务范围增大,使泵站的排水能力不足。

1.3缺乏城市排水管网的有效管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不完善。缺少排水管理规范,市政排水管理无章可循。市政排水设施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仍沿用过去几十年陈旧不变的粗放型管理机制,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

对城市现状排水系统的排泄能力、影响因素未做到心中有数。缺乏完善的城市现状排水管网的数据资料及现有管网的负荷能力,无法确定不同降雨条件下管网的薄弱点及瓶颈位置,致使排水管网的运行养护、更新改造时,只能采取局部性措施解决眼前的问题,无法明确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缺乏全盘管理、解决措施及排水管网改造优化方案。

缺乏排水系统的专项规划。排水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开发建设,排水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相脱离。存在着现状不明,规划滞后的尴尬境界。

缺乏排水管网数字化资料。排水管网数字化工作不普及,目前在

全国还只是少数城市开展了城市排水管网数字化的工作,绝大部分城市还停留在保留纸质资料档案的阶段,管网数字化的工作并未全面展开;对于已经建立管网数据资料,同样也存在着排水管网数据不完整、不准确,对排水管网资产状况掌握不全面的现象,而且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水平低,缺乏完善可靠的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技术规范,各个城市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水平和技术标准差异较大;大部分城市排水管网数据资料管理方式分散不系统,数据存储方式多种多样等状况,无法应用高效的查询分析方法以体现复杂排水管网的网络特征和上下游关系,使得分析决策水平还停留在主观判断和简单推理的层次,缺乏排水管网的水力分析、调度分析、布局优化分析、事故应急处理分析和管网动态分析的科学依据。

缺乏有效的管网状态评估和运行监测手段,不能及时掌握管网排水负荷和运行状况的变化,以及基于实时在线数据的全管网系统分析和动态模拟分析。

1.4人为因素:

1)市区面积逐年扩大,且市区不透水面积比例迅速提高;下渗量减小,产流增大,汇流加快,形成暴雨洪水。

2)长期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形成一些排水不畅、地势低洼区,容易造成暴雨积水。

3)城市发展,施工建设管理不善造成建筑垃圾或居民生活垃圾堵塞或淤积管道,造成排水不畅,局部地面积水成灾。

4)突发因素的影响,如泵站故障停泵导致的积水。

2.防治对策

2.1加强城市规划

加强城市综合规划,尽可能使高楼、街道、绿地、河道、湖泊合理布局,做到城市发展和减灾同步。进行排水系统现状普查,编制城市排水专项规划,使规划的排水系统与现有排水系统合理、有机结合。通过管网水力模拟,分析管网系统在不同状况下水力负荷状况,以及管网的临界负荷。遵循开发建设的时序性,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制定近期和远期排水规划。同时,在雨水管道系统设计、用地规划和地面覆盖上考虑雨水渗透。充分、合理地利用雨水涵养地下水源,缓和城市水资源危机,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和调节气候,以减少雨水管渠的容量,降低雨水管渠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2.2依据规划,结合实际、合理设计

2.2.1 严格按设计标准进行设计,特别是道路下穿的立交泵站。依据新的设计标准,主干路雨水管线设计重现期5a,次干和支路为3a,立交雨水泵站为10a,对老泵站改造没有条件的,可按5a

设计,做10a调蓄池。

2.2.2综合考虑,减小径流系数

①整体合理设计,尽可能增大绿化面积。

②设计渗水结构(如渗水路面、渗水步道),采用绿化生态停车

场。

③在有条件地方设计生态排水沟。如堤路、乡村路和公园里的路。

④在小市政设计时,考虑设计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重利用轻排除。

⑤有条件的地方做屋顶绿化,减少屋顶径流。

2.2.3立交排水遵守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

①下穿式立交的地方是城市暴雨积水的地方,设计遵守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一方面设计好高出的排水问题,令一方面做好高处截水问题,减少汇水面积。道路设计时,下穿段道路纵坡宜采用最大坡,高点处设反坡,挡墙要高出地面30厘米,下穿段尽量不开路口等。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论文【精选】

大气环境被破坏,很难恢复,因此防治大气污染就愈发重要。那么大气污染有哪些防治措施呢?下面是整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论文的,欢迎阅读! 一雾霾概念、组成成分 1、雾霾概念 “雾”是指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情况下接近地面空气冷却至一定程度时空气中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现象;“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使大气层形成浑浊状态天气现象。雾与霾主要区别在于水分含量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叫雾,水分含量低于 80%叫霾,80%—90%之间是雾和霾混合物(但主要成份是霾)。 2、雾霾组成成分 细颗粒物即 2.5是形成雾霾天气最大元凶。 2.5包括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主要于两个一是各种污染源和发生源向空气中直接释放细颗粒物(包括烟、粉尘、扬尘、油烟、油雾和花粉等);二是部分具有化学活性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生成细颗粒物这些前体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 C)、碳氢化合物和氨等)。 细颗粒物化学成份十分复杂,由于其表面积大, 2.5比和 10 更容易吸附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各种金属化合物及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由于细颗粒物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难以沉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降低空气能见度。 二雾霾天气危害 雾霾天气中 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富集空气中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其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直接吸入沉积到肺泡甚至于可通过肺直接吸收而到达体内其他器官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及生殖系统。 2.5能在肺泡区沉着溶入血液作用于全身不溶性部分沉积在肺部诱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2.5刺激肺内迷走神经造成主神经紊乱从而波及心脏并可直接到达心脏发生心肌梗塞; 2.5可引起血液系统毒性造成血栓形成还可能造成凝血异常血粘度增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 2.5上附着了很多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直接影响胎儿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潘小川调研结果显示 2.5超标后每增加 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急诊及死亡率要增加 6%-7%高血压病急诊要增加 5%左右,除此之外 2.5所携带重金属和苯系物增大了患癌症风险。 三雾霾成因分析 雾霾发生有两个条件一是长静风、逆温极端不利气象因素使大气逆温层以下污染物难以稀释和扩散;二是较大污染物排放量即细颗粒物排放量较大在对外扩散时污染物浓度大大超过环境容量而实现空气自净,因此雾霾污染产生根本原因还是由细颗粒物排放造成。 细颗粒物污染问题复杂性远远高于传统工业污染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在环

暴雨出行宝典 7招助你安全“游”过积水示范文本_2

文件编号:RHD-QB-K6216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暴雨出行宝典7招助你安全“游”过积水示 范文本

暴雨出行宝典7招助你安全“游” 过积水示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初下雨时切忌猛赶路 夏季的雨,说来就来。当刚刚下雨时,有的司机心急赶路,以为早到早安全,殊不知此时轮胎的附着力是最低的——地面上还没有被雨水冲洗干净的泥沙、油渍等,如润滑剂般将轮胎与地面隔离,导致车辆的制动距离明显增加。如果此时加速赶路、左冲右突,只会埋下更大的安全隐患。 2、涉水时勿松油门 最好不要轻易涉水,如果真的要涉水,可以先等大型车过去,看看深度。如果涉水深度接近前大灯,

行车时应该多警惕。稳住方向盘,低挡行驶,不要换挡和停车,缓慢均匀前进即可。 切记涉水时油门不要松。如果水进入进气口,导致发动机熄火了,那就应该在原地等待救援,千万不要再试着启动了。如果涉水深度超过发动机舱盖,建议不要再行驶,立即熄火停车,否则容易发生“气门顶”。 过水后,车主可以踩几脚制动。这样做可以用制动产生的热量把附着在制动器上的水汽给蒸发出来。 3、雨天行车稳字诀 见到积水处不要左闪右避。看到水就闪,或者马上踩刹车放慢速度,这两种方法都非常危险。当然,也不要高速过水沟、水坑,这样会产生飞溅,导致实际涉水深度加大,容易造成发动机进水。而且如果路旁刚好有行人,高速过水也会显得低素质。由于雨天

城市暴雨积水成因分析与雨水系统设计

城市暴雨积水成因分析与雨水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暴雨积水现象日益突出。本文在深入分析积水成因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雨水管网的设计,总结指出了雨水系统设计与运行中的问题与国外先进经验。 关键词:城市暴雨;积水原因;城市排水;雨水管网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柏油马路、城市广场、立交桥、停车场等等,市区内的裸露土地越来越少,一旦下起雨来,雨水很难渗入地下。遇到大雨、暴雨,雨水来不及通过下水道流走,就形成径流,汇积成了了积水,特别是在市区内地势比较低的地区。虽然现在许多现代化城市、包括我国新建的不少城市都有比较现代化的排水和下水管道系统,但遇到降雨量过大时,仍然会发生排水不及形成积水,同样的情况国外许多现代化的都市也难以避免。积水的多少与降雨的强度、降水量的大小以及下水系统的设计有很大关系。 城市积水首先危害的是城市交通,即便是20分钟的暴雨也能使公路立交桥下造成严重积水,导致涉水车辆的熄火,就可能形成交通的堵塞。更为严重的积水就可能使城市的街道、民房、商业用房、仓库、地下停车场、工厂、机关、学校等受到影响,其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现代化城市人口密集,商业区集中,受危害严重。如果处置不当或救助不及时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 例如:2003年12月3日在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在十几个小时内降雨120多毫米,使市内部分地区积水,许多驾车的市民不得不弃车而逃,或站在车顶或站在马路边的高处求救,相关部门收到的手机求救信号就有上千次,当地警察及时派出一批橡皮船出来救助,才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经济损失严重;1个多月后,2004年1月29日晚,仍然在墨尔本,一场雨下了不到2个小时,降雨量不到70毫米,在该城东北部被水淹,水深约0.5米,不仅造成交通混乱,许多商店、居民住宅及车辆被淹,损失超过100万澳元;2004年3月31日,香港下雨不到70毫米,洪源路等地水深及膝,汽车被水半淹,木屋居民纷纷报警求救;2004年4月1日上午在广州出现降雨天气,时间1小时左右,降雨量也只有37.6毫米,但造成多处浸水,海关学院对面马路100多米长的路段浸水约0.7米,相关的报警和求救电话大增;2002年7月30日我国成都市的一场暴雨使市内部分地区受淹,五福立交桥和五块石大道立交桥下的积水达1.5米,交通中断达8小时,市区共有13处出现积水,西城角低洼处水深齐腰,经民警救助153人得以脱险。类似的例子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城市都曾发生过。 造成这些灾害的降水的特点是:时间短,可能只有几个小时,有时甚至不到一个小时;降雨强度大,1个小时就可能下三五十毫米,但降雨总量到不一定很大;降水范围较小,只是城市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几个街区;灾害持续的时间不长,一般几个小时、最多一天就过去了。 近2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城市地区由于人口密集,物资和财产密度不断加大等特点,高强度暴雨积水形成的洪涝灾害对城市化地区产生的威胁和带来的损失愈来愈大。灾害一旦发生,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严重的话还可能危及人民和集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破坏城市整体形象。通过对暴雨积水形成原因的分析,可以找出防汛工作中的薄弱点与空白点,由此加以改进,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如何对城市地区地面积水的发生区域及形成过程进行预测,以有效地分析涝情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时可靠地制定

环境污染及其治理论文

摘要 工业革命以及其后的技术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世界经济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时代,同时,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加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土地、生物乃至外层空间不断受到破坏。环境问题也相应超越国界,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即国际环境问题。 而国际环境法作为环境法与国际法的边缘学科,可见其意义重大。 国际环境保护立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有关国际环境方面的公约和条约的数量与日俱增。从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到1997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尽管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国际社会已先后制定了许多相关的环境污染防治法,但世界局势毕竟是纷繁芜杂的,环境问题仍然层出不穷:跨国界环境污染的法律责任问题,国际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保护、执行监督问题,发达国家在国际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应承担的义务等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各国签订的各个公约、条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国际环境污染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进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在下面的章节中,将进一步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国际环境污染,污染防治,法律责任,发达国家 一、国际环境污染的严峻现状 1、国际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环境问题自古就有,但是大规模环境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则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工业革命以及其后的技术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世界经济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时代,同时,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加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土地、生物乃至外层空间不断受到破坏。环境问题也相应超越国界,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即国际环境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类在发展中遇到的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是国际环境问题的首要表现。由于人类的毁林开垦、围湖造田、乱挖滥采、超载放牧与捕捞、不合理的灌溉等行为,引起了土地的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植被的破坏、淡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以及一些病虫害的流行等。这些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如下特点:范围不断扩大、时间延续长久、问题发生频繁,一些问题已超出自然界的自净与自救的极限,引起一系列生态危机。二是环境污染,18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从纺织工业开始,以建立煤炭、钢铁、化工等重工业而告完成。煤的大规模应用产生烟尘、二氧化硫和其他污染物质,而冶炼业生产排放的有害物质更对各地区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是生产中分离出的氯化氢、硫化氢等排入大气,亦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如污染大气,侵蚀衣物,损毁建筑物,使树木枯黄、庄稼受害、河鱼中毒等等。此外,水泥工业的粉尘,造纸工业的废液,及染料、炸药、石油、酸碱精致等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失等,也给环境带来污染。20世纪20年代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急剧增长,石油在燃料中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使石油污染日趋严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环境问题有了新的变化,局部地区的问题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问题;暂时性的问题演变成长远的问题;潜在性的问题进

城市内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城市内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姓名:学号班级:)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也涌现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城市排洪问题。近几年,国内城市内涝频繁发生。包括北京、南京、长沙、广州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屡次遭遇内涝。深入分析引发城市内涝的原因,提出应对城市内涝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城市内涝;排水系统;城市径流 引言 2010 年,住建部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过对351 个城市的调研,调查表明在 2008-2010 年的 3 年间,将近有 62% 的城市都曾发生过内涝事件,内涝发生 3 次以上的城市有 137 个。基本上是逢大雨必涝,面对全球气候异常,频繁出现暴雨,部分城市出现一定程度的内涝也属正常,但我国大中城市广泛、频繁受淹,显然说明城市现有的排水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 1 受涝原因分析 1.1 排水设施建设滞后 频繁出现的内涝凸显了城市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地面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竖立起来,城市硬化地区面积大量增加,使得城市径流增大,但是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却与其发展严重脱节。城市建设档次提高了,排水设施还依然沿用几十年一贯制的标准和做法;有的城市道路建成了,而排水设施还未配套;有的城市排水设施已列入建设规划,但很不受重视,项目经常受到排挤,久久不能实施;有的城市降低规划排水系统标准,仅解决当下面临的短期问题。排水系统滞后于城市发展,不匹配城市建设水平,不适应特殊气象条件,已是较为普遍的问题。 1.2 局部地段排水建设标准偏低 当前城市排水设施规划设计中,按照《城市排水规划规范》要求采取 1-3 年的重现期标准,重要地段采取 3-5 年的重现期标准。而大部分城市早期建设的排水系统执行的还是较低的标准,很多省会城市是 1 年的排水重现期标准,地级城市是 0.5-1 年的排水重现期标准。 1.3 排水系统老旧 在城市发生的内涝中,老城区往往是受涝的重灾区。由于大部分城市的老城区仍在使用早年建设的排水管道系统,这些管道当年的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都比较低,管沟规格小、雨水口少、管道破损淤塞严重,排水能力大打折扣,在遭遇强降雨时就不堪重负,再加上地面坑洼,雨水泄流路径不畅,很容易形成成片积水。

关于城市道路积水现象的研究分析与建议

关于城市道路积水现象的研究分析与建议 现象: 2011年10月,海南琼海经历了强台风的影响过后,道路积水现象严重。金海路,银海路等重要交通要道均积水严重,图为琼海市某地台风后积水严重。

远处积水达1~2米,只能靠船通行。 (图为当时实地考察所拍。) 海口方面,10月6日上午,在盐灶路、海甸二东路、海甸五西路看到,由于受海水潮位上涨影响,这三条道路积水严重,其中盐灶路积水最深达到50厘米。为避免海潮位继续上涨,造成该路段民宅和财产受淹,海口供排水管理处紧急组织有关人员通知居民转移。 水害是使城市道路破坏的最主要病害之一。道路路面积水,会降低车辆的运行能力,甚至使车辆产生液面滑移,对交通安全极为不利,同时路面长期积水会浸润路基,降低路基土的强度,甚至造成路基整体破坏,混凝土板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陷。造成断板、错台、开裂等,最终导致路面早期破坏。

分析: 一. 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 从海南省气象台获悉,受南海辐合带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海南岛东北部地区从10月4日晚至6日出现强降水,海口日降雨量最大达333.6毫米,已突破1951年以来日最大降水量极值(1996年9月20日327.9毫米)。持续强降雨天气已造成海口市部分城区受淹,部分交通线路中断。海口市气象台于5日14时23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5日18时51分和6日8时10分又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据气象部门监测,10月4日20时至6日8时,海口、文昌、定安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据乡镇自动站资料统计,共有35个乡镇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13个乡镇雨量超过200毫米,海口市区、西秀镇、城西镇、龙桥镇、永兴镇和文昌铺前镇雨量超过300毫米,最大为海口市区477.7毫米。5日20时至6日8时,强降水区域扩大到定安和琼海,共有10个乡镇雨量超过100毫米,最大为文昌铺前镇207.1毫米。 由于之前没有遇到过短时间内会有如此大的降水量,下水道系统无法承受,无法应对如此大的降水挑战,导致排水不及时,排水量不及降水量,造成道路积水严重。 二.城区道路、管道的不均匀沉降。 商贸发达,几个大型市场设在主城区,进出城区的大型货运车辆较多,在未实行管制时道路往往都是超负荷使用,导致很多道路出现不均匀沉降,路面沉降后,排水管道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断裂和移位。导致排水不畅,造成积水。 三.原有排水管口径偏小,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或缺失 国外有些城市的地下排水涵洞可以行船,而我们的排水管道直径只有几十厘米,近几年采用的新管道直径也不足2米 随着海口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原本担任城区蓄水功能的众多水塘和湖泊被埋平硬化,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加大。最明显的现象就是,由于城市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口市早期建设的排水管道(沟渠)口径显得越来越小,造成城市积水点增多,排水不畅。 以海甸岛为例,过去那里并没有太多居民住宅区。台风带来的大暴雨,很多都可以经过鱼塘或河流排入大海,但是现在随着居民区的增多,雨水径流增大,原建设的排水沟偏小,一下雨就出现了积水现象。 老城区配套设施建设较早,排水标准较低,甚至有些区块无排水设施。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些地方的排水设施已不堪重负,已无法承担暴雨时的排放要求。 许多城市沿用的暴雨强度公式还是30年前的,30年前的极端天气远没有现在多,当时的经济没有现在发达,排水量也没有现在大,排水管道设计管径,也就停留在30年前,与现今实际雨量不相适应。由于旧城新区开发步伐不断加大,海口现有的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开发建设的步伐。市政排水设施建设滞后于地区发展,或由于规划路未建设排水出路,造成积水,目前尚未消退的椰海大道积水属于这种情况。老城区配套设施建设较早,排水标准较低,甚至有些区块无排水设施。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些地方的排水设施已不堪重负,已无法承担暴雨时的排放要求。 四.人为破坏或雨污水管道混接

最新【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生态形势压力也与日俱增,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大问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城市生活污染物未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未得到严格治理,农业污染日益突出,部分河段水质受污染严重,河水发黑发臭,完全失去水质功能。本文主要对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水环境质量;污染防治;对策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宜居水平评价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水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受传统经济发展理念的影响,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在城市扩建过程中还造成了大量周边湿地的消失,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从城市规划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恢复城市周边湿地环境、改善城市水环境与生态环境。 一、城市水环境的基本特点 1、城市用水的特点 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是城市用水的主要类型,由于城市人员密集、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所以,城市用水需要较高的质量、较大的供水量、稳定的供给,这对城市采水、供水和用水来说有着不同于农村的特点。

2、城市用水的依赖性强 城市由于用水量大、供水要求高,所以,单纯依靠城市区域的供给和开采往往难于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大众城市往往需要从城区周边或外地调水来满足城市的用水需要,“引滦入津”、“南水北调”就是这样的举措。 3、城市水环境脆弱 在我国北方,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大都在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之中,在日积月累的大量污染的影响下,城市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并且这一现象有蔓延和恶化的趋势,造成水环境的脆弱和生态的破坏,影响城市深入地发展。 4、城市地下水环境恶化 城市地下水环境恶化来源有两个,一是,城市生产和生活中大量污染源渗入地下,造成对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破坏;二是,城市地表硬化导致城市地面下渗量的减少,在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同时,没有必要的补充,出现水环境的恶化。 二、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法 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浅谈城市低洼积水及对策分析

浅谈城市低洼积水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急剧增加,需水量也随之增大。与此相并存的背景是全球变暖导致短时特大暴雨频繁出现,引发局部洪涝现象频发,杭州城西一带的积水是典型现象,除了气候因素外,更与现有的雨水排放系统密不可分。出现问题的地区雨水排放系统不完善,道路及周边公共设施也缺乏有效调节功能,难以应对高强度暴雨所带来的考验。 关键词:低洼地积水雨水排放 一西湖区积水现状分析 ⑴区域气候降水量影响。杭州市西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每年3月到5月各月雨日都有半个月左右,6月中旬开始进入雨水集中的梅雨期,历时约1个月,8月下旬到9月中旬,杭州受台风活动影响,雨水显著增多。冬天降水量并不多,但从12月至次年2月,各月平均都有9到10天的雨雪天气,偶尔还会出现冰冻现象。 ⑵流域地理水文特征影响。西湖区地处平原边缘地带,临近山丘,一旦遭遇强降雨,大量雨水从集雨面较大的山坡汇流而下,若不能经河流及时排出,便加剧了这些地块的积水程度。长期以来,因河道缺乏疏浚,淤泥沉积,严重影响了其行洪能力。近年的河道整治工程,使情况有所改善。但整治河道河底标高普遍较高,同时为了满足景观水位,该区域河道常水位长期偏高。强降雨时,受外河水位托高影响,水位进一步上升,上下游水位趋向一致,河道流速减慢,造成地块雨水排放能力不足,导致地块积水,甚至引起河水倒灌。 ⑶雨水排放系统现状问题①地面雨水收集系统不完善。根据现场调查,曲荷巷、文北巷、留下等地块,地面雨水口较少,特别是曲荷巷横路,雨水口数量严重不足,再加上淤堵情况的发生,使雨水不能迅速进入雨水管道,这是造成雨水排放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②雨水管道排水能力不足。由于现有管道系统建成年代较早,在多年的运行中,又出现淤积、破损等情况,使雨水管过流能力不足,削弱了排水能力。当区块雨水管道标高低于市政道路管道标高时,该地块积水就更为明显,文北巷就属于这种典型情况。③地块雨水排放形式单一。据调查,文三、九莲新村等地块内的雨水均通过雨水管道以重力流形式直接排入河道,排放形式单一。在强降雨情况下缺乏水泵提升、临时雨水收集存储或雨水回用等应急措施,从而造成地块雨水汇流集中迅速,骤然增加了市政雨水管道压力;当重力流排放的雨水系统某一段出现问题时,该区块雨水就无法排除,从而增加了受灾的可能性。 ⑷雨水设计重现期。雨水设计重现期是雨水排放系统的重要、关键参数,直接影响管径的确定。根据历年暴雨积水情况来看,造成暴雨积水的原因与设计标准偏低、管理滞后、收集系统不完善、系统管道达标率低等多种因素有关。

市政排水系统应对暴雨积水的措施

市政排水系统应对暴雨积水的措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城市的排水设施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造成汛期暴雨后发生内涝灾害,如: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等城市一度成为内涝频发的“名城”。本文主要对市政排水系统应对暴雨积水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排水;暴雨积水;排水系统;解决措施 引言 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常在积雨云中形成。中国气象局规定,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对全国351座城市的调研表明,2008-2010年的3年间,全国有62%的城市发生过暴雨内涝,发生3次以上暴雨内涝的城市有137座。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直接影响了城市运行、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已经到了不能不正视,不能不做长远打算,采取减轻对策的时候了。 一、暴雨后形成积水原因分析 1、全球变暖,水循环速度加快,城市暴雨强度加大 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加速水循环过程。水循环速度加快,导致暴雨过程增多。暴雨天气也与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有关。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同时,大气中含水量增加,雨量增大,大雨、暴雨的发生概率呈抬头之势。 2、城市不透水面积不断扩大,设计排水设施能力不足 目前中国城市化模式表现为非农业人口的增加、土地的硬化,其带来的结果是城市(流域)不透水面积增加。土地硬化后,一方面地面摩阻减少,水流速度加快,地面径流快速汇集,洪峰提前;另一方面,下渗量减少,地面和树木冠层的截流作用变差。雨水无法渗透,只得靠排水管道外排,但设计上的一些不合理因素为城市排水埋下了后患,遭受强降雨时水流就会在此汇集,形成倒灌,加速内涝的形成。 3、雨水管道长期的超低标准设计 雨水管道设计标准60年来一直采用超低标准,什么是超低标准?就是在设计暴雨重现期使用低标准;流量计算方法用沟道空隙容积利用法,耗尽了沟道调洪潜力,没有安全系数,也是低标准,两者同时并用叠加,形成了超低标准。而且排水管道多建于20世纪50、60年代,使得排水管径普遍偏小,过水能力严重不足,再加上管材质量及管道坡度控制不严格等问题,造成雨季路面积水严重,平

关于解决城市道路积水问题的建议

关于解决城市道路积水问题的建议 今年以来,经历了“天兔”“菲特”等强台风的影响后,暴雨天气让本市部分道路积水现象严重,对居民的生活及出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水害也是使城市道路破坏的最主要病害之一。道路路面积水,会降低车辆的运行能力,甚至使车辆产生液面滑移,对交通安全极为不利,同时路面长期积水会浸润路基,降低路基土的强度,甚至造成路基整体破坏,混凝土板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陷。造成断板、错台、开裂等,最终导致路面早期破坏。分析: 一、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 强台风导致的暴雨量大,由于之前没有遇到过短时间内会有如此大的降水量,下水道系统无法承受,无法应对如此大的降水挑战,导致排水不及时,排水量不及降水量,造成道路积水严重。二.城区道路、管道的不均匀沉降。 进出城区及工业园区的大型货运车辆较多,在未实行管制时道路往往都是超负荷使用,导致很多道路出现不均匀沉降,路面沉降后,排水管道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断裂和移位。导致排水不畅,造成积水。 三.原有排水管口径偏小,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或缺失 国外有些城市的地下排水涵洞可以行船,而我们的排水管道直径只有几十厘米,近几年采用的新管道直径也不足2米。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原本担任城区蓄水功能的众多水塘和湖泊

被埋平硬化,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加大,不堪重负,无法承担暴雨时的排放要求。 四.人为破坏或雨污水管道混接 施工管理不善、人为占压、破坏或雨污水管道混接等诸多原因,造成排水不畅。人为因素造成的管道破损、堵塞。以下两种情况比较突出:首先是基建工程在打桩、基坑开挖作业时,造成管道移位和施工泥浆直排雨水管道;其次是一些小餐饮、小饭店未按规定设置隔油池,油污直排雨水管;加上一些居民和环卫工人直接将地面垃圾泥粉扫入雨水井,导致管道堵塞。 五、部分其他因素 目前出现城市积水,许多下水管道不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这主要是缺少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导致。另外,有关部门没有按时清理管道,部分路面垃圾泥沙过多,导致降水时管道堵塞,排水不畅。部分地区管道设计只注重该地的排水,没有顾全区域性的排水,也是强降雨时多地积水的重要原因。 建议: 1.新建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暴雨重视期为一年一遇即35.3毫米/小时的暴雨强度,如能结合经济能力,重新设计,会更有利于城市排水,同时按新的标准对旧有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则市区积水现象可望得到明显改善。 2、加快市区排涝泵站的建设。

环境污染论文3000字.doc

环境污染论文3000字 城市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推动社会进步,创造并使人类享受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社会失序等负面影响。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环境污染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浅析城市环境污染与防治》 摘要: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危机,特别是在当今的城市,生态问题更为突出,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莫过于城市化历史,城市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推动社会进步,创造并使人类享受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社会失序等负面影响。 关键词:城市化与城市问题生活垃圾大气污染 一、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如何建设一个清洁、高效、健康、平等的城市社会。"生态城市"正是上述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众所周知,主要的城市居民的环境问题如下:生活垃圾的处理不当、大气污染严重、如何清洁有效地利用水资源等。以下将分别详细的介绍这些问题,在城市环境中的危害与防治,通过这几个重要方面的突破缓解城市环境问题。 二、居民生活垃圾的新旧处理方式对比

居民的生活垃圾若处理的不当,其间所含的有害成分将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和人体,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大概通过以下途径污染环境:对土壤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对水体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危害。这些城市生活垃圾长期露天堆放,其有害成分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冲刷、渗透作用下通过土壤空隙向四周和水源地扩散。生活在环境中的人,以大气、水、土壤为媒介,可以将环境中的有害废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摄入人体,使人致病。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美国的拉夫运河污染事件。对当时的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地危害。 国内的垃圾处理原则是"无害化、减量化"。集体的处理方法分为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其中的填埋法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处理途径,因为垃圾填埋将会浪费大量土地。在目前尚难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的情况下只有将垃圾混合填埋,即使今后有条件将垃圾分类处理后,仍然有部分经减量、缩容后的残余物和一些难以回收的垃圾需要填埋。这些方法在固体垃圾处理的方面发挥过重大的功效,但是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也不利于环保,迫切需要可以再利用的方法。 随着科学激技术的发展,垃圾已被证明具有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价值。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就着手研究垃圾资源化问题。到目前,西欧各国垃圾资源化率已超过50%。通过高温、低温、压力、电力、过滤等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垃圾进行加工,使之重新成为资源。目前,这项技术在国内才刚起步,需要

市政排水系统应对暴雨积水的措施

市政排水系统应对暴雨积水的措施 发表时间:2018-10-18T17:19:57.3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黄龙江 [导读] 摘要:市政排水系统在城市防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在暴雨天气,如果排水系统的功能难以保证,易发生积水问题,所以需要强化市政排水系统的设计效果和管理效果,以提升排水能力。 乌鲁木齐水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市政排水系统在城市防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在暴雨天气,如果排水系统的功能难以保证,易发生积水问题,所以需要强化市政排水系统的设计效果和管理效果,以提升排水能力。 关键词:市政排水系统;暴雨;积水;排水管理 城市的发展需要排水工程,而排水系统施工质量的效果不仅会对城市功能的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环境保护和城市防洪排涝。虽然市政排水系统的建设施工的工艺难度相对不太大,但是要求施工质量高,作用可以保证。但是部位城市的施工技术力量薄难以保证,特别是对于大口径管道施工,施工质量控制效果不好。部分城市在夏季的降水量较多,特别是由于暴雨天气的发生,城市路面地面的水量会快速增加,如果排水不畅就会发生多种问题,由于积水的存在影响到道路交通,积水的长时间存在也会对建筑物造成腐蚀作用。因此强化排水系统的设计管理有利于提升应用应对暴雨天气的能力,有利于降低暴雨的影响。 1.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 1.1强化对基础设施的设计 我国由于地域广阔,地理条件差异性大,不同城市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也不相同,在有暴雨发生时,容易发生灾害的问题,会城市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城市的排水系统要结合城市的特点进行设计。在当前的城市建设发展中,对于地形和气候的特点没有充分考虑,特别是在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中,排水系统的设计的缺少针对性,所以排水的效果受到影响。比如部分城市的道路两侧缺少相应的排水系统,在发生暴雨时道路的积水比较严重,给道路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保证市政排水的效果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实际,设计前要进行实地的考察,结合城市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的特点进行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如果当前在用的排水系统存在缺陷,要进行必要的改造,通过改造后市政的排水系统的效果可以提升,发生后暴雨后可以实现雨水的快速疏导,消除积水的发生。 1.2注重排水窗孔的设计 排水窗孔对于保证排水通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排水窗孔的设计要结合道路的情况进行设计,在易发生暴雨的城市,设计时要尽量选择大孔径窗孔,以保证排水的顺畅,此外不易发生堵塞。已建好的排水窗孔如果影响排水效果,施工人员可以对窗孔进行扩大,提升水的流通效果。排水系统如果设计在斜坡的位置,排水窗孔也要有一定的角度,这样可以保证水的流速,提高排水效果。对于易发生暴雨城市还要注意排水井盖的设计,可以设计为多孔式,增加孔的数量以保证排水效果。 1.3街道排水孔道的合理设计 为了有效降低暴雨对城市的不利影响,并保护城市的街道,要注意街道两侧排水孔的设计,设计时要考虑到排水孔的流量,排水孔可以采用圆形,这有利于雨水可以快速流走。在发生暴雨时,街道两侧的排水系统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排水作用,并且可以持续进行排水。城市内的排水系统设计要保证分布的合理性,设计中结合区域特点保证分布的合理性,要有利于降低城市排水系统中局部存大的排水压力,斜坡处的孔径可以适当增大,这样排水系统可以分担更多的雨水。 2.原有设施的改造 因为暴雨发生会对城市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一些人会认为当前的排水系统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所以提出了对现有的排水系统实施重建,但是排水系统的不仅会影响到城市的总体规划,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增加了城市财政负担,原有排水系统的处理方式也是问题,会造成许多材料的浪费。其实现有的排水系统是具备功能的,在日常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在暴雨条件下,在极端条件下雨水导致的排水困难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对原来的排水系统进行必要的改造,通过改造的方式以提高排水的效果,这种方式还以降低资金的投入,避免资金的浪费,同时可以提高排水能力,这种方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借助对排水设施的改造,排水系统可以保证功能性。在实施改造前,施工设计人员要全面分析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明确哪些区域的排水性比较弱,哪些区域比较强,这样改造更具有针对性,消除改造存在的盲目性,通过调查和科学的论证,制定出城市排水系统改造的具体方案,依据方案进行相应的改造施工。在发生暴雨时,排水系统的功能性增强,可以保证排水效果。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可以应用技术措施实现排水系统管理的技术进步,其应用原理是如果水位达到危险条件时,电子设备会发出信息,然后会自动调整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这一技术措施在无人值守条件下特别有效,特别在是暴雨容易发生积水的区域,比如地铁通道,低洼地段等。自动化排水系统可以通过技术改造的方式加以可以设置。自动排水系统通过感应系统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在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如果也易发生积水,有必要采用专人负责的方式,建立和实施暴雨应急动态响应机制,可以预防积水导致的隐患。 3.强化市政排水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由于当前各地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持续加快,城市规划发展中比较注重地面建筑物,对于地下排水管网的维护和改造容易被忽略。在长时间累下,排水系统如果存在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暴雨发生时会增加水势,加重灾情。所以市政排水系统的管理要注重日常的维护改造工作,这些工作要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管网的日常维护保养要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排水系统的管理要有相关的保证措施,定期检查排水系统可以及时明确排水功能发生的改变,保证排水的效果。在发生积水后,排水需要大量的设备,排水设备的稳定高效会直接影响到排水的效果。针对排水设备,要有健全的设备管理措施,设备管理的立足点是设备的稳定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按照相关的维护保养规程。此外,部分管网在长久使用后,管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管网的检查要制度化。管网的管理要有专人定期进行检查。管网检查中发现损坏的,要及时进行修理。此外,还注意解决管网发生的堵塞问题,部分管网在长久使用中,容易受到杂质的影响,管网内存在杂质后管网易发生堵塞,影响排水效果,所以相关的管理部门要注重排水系统的动态管理,强化巡查的效果,对管网中的水质和管网本身的变化情况加强监测,以保证排水的效果。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提升排水系统的管理效果,可以保证排水的效率,及时获得排水系统运行情况的相关信息。排水信息管理系统的数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论文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论文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论文 摘要: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地标,也是国家发展的象征,是国家的经济、文化、行政中心,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位置。近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城市都忽略了环境问题,不断恶化 的环境问题,让城市的环境受到破坏,污染问题也阻碍着城市的前 进步伐。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防治对策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的品质要求也不断提升,同时,人们对现况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关注,一个好的生态空间能 给人们身心健康,心情愉快,这是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城市环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和破坏,这种趋势还日月加重,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现况下,很多地方在不断追求 经济的快速成长,忽视了环境的保护意识,使得城市生态环境失去 平衡,造成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 影响,这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关注重点,对此,怎样处理好城市环 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话题。 1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 1.1空气污染 在城市污染中,空气是最为突出的问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步,交通工具的增多,家用汽车数量普遍应用,于是,汽车尾气的排放 量大大增加,不管国家出台多少政策缓解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它还 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来源。大量的汽车尾气污染引起人们的关注。除此之外,工业废气、煤气燃烧污染、工地扬尘等也是城市污染的 主要因素。在我国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雾霾污染严重,空 气质量严重下降,给市民带来生活上的安全隐患[1-2]。

1.2噪音污染 (1)交通工具带来的`噪音,机动车是城市的交通噪音的主要来源,即调查40%以上的噪音都来源于交通工具。 (2)工业生产的噪音,在工业生产中,在使用设备时,会给周 边带来很大的干扰噪音。声波很大,一般在20Db-125dB之间,也是 形成职业耳聋的主要原因。 (3)生活噪音,也就是除交通噪音、建筑工程的噪音、工业噪音,人们的活动也是导致身边环境的噪音来源因素。 1.3水污染 在城市水污染中,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是人们集中生活所产生的废水、垃圾、废气所造成的。工业废水主要 来源于化学工业、造纸业等行业所产的废水,还有违规的加工厂,如:酿酒、印染等小作坊,这些是废水排放量在化学水体中污染较 为严重的污染来源。给城市带来很大的生活安全隐患。 1.4土壤污染 城市的土壤污染严重影响着景观植物的生长。还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增加,使城市土壤面积不断减少,以前合适种植环保类植物的 土壤现在已退化。有些城市因为水污染严重。大量的铅和汞等重金 属渗透到土壤中,使城市土壤受到二次污染。还有,建筑物的改造 造成大量的垃圾遗留问题,使得种植绿化环保植物要外出去买土壤。 2城市环境污染的预防措施 2.1大气污染的预防措施 首先,应用新能源,对燃料进行预处理,从而减少产生大气污染。引进燃烧设备,提高燃烧效率。再次,健全资源结构配置,应用科 学先过技术工艺,净化机动车及工业的污染源。从污染性高的机动 车着手,重抓排放源的消减。机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排掉污染、 能耗高的企业,减少工业的废气排放量。最后,可以应用植物生化 措施,使用城市绿化来预防大气污染,这样能起到氧气与二氧化碳

2021版暴雨出行宝典 7招助你安全“游”过积水

2021版暴雨出行宝典 7招助你安全“游”过积水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48

2021版暴雨出行宝典 7招助你安全“游” 过积水 1、初下雨时切忌猛赶路 夏季的雨,说来就来。当刚刚下雨时,有的司机心急赶路,以为早到早安全,殊不知此时轮胎的附着力是最低的——地面上还没有被雨水冲洗干净的泥沙、油渍等,如润滑剂般将轮胎与地面隔离,导致车辆的制动距离明显增加。如果此时加速赶路、左冲右突,只会埋下更大的安全隐患。 2、涉水时勿松油门 最好不要轻易涉水,如果真的要涉水,可以先等大型车过去,看看深度。如果涉水深度接近前大灯,行车时应该多警惕。稳住方向盘,低挡行驶,不要换挡和停车,缓慢均匀前进即可。 切记涉水时油门不要松。如果水进入进气口,导致发动机熄火

了,那就应该在原地等待救援,千万不要再试着启动了。如果涉水深度超过发动机舱盖,建议不要再行驶,立即熄火停车,否则容易发生“气门顶”。 过水后,车主可以踩几脚制动。这样做可以用制动产生的热量把附着在制动器上的水汽给蒸发出来。 3、雨天行车稳字诀 见到积水处不要左闪右避。看到水就闪,或者马上踩刹车放慢速度,这两种方法都非常危险。当然,也不要高速过水沟、水坑,这样会产生飞溅,导致实际涉水深度加大,容易造成发动机进水。而且如果路旁刚好有行人,高速过水也会显得低素质。由于雨天汽车的刹车距离会加长,所以行车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前车之鉴辨 车道雨中视线不好,路上到处是浅浅的积水,分道线难以看清。但是交通法规并不因下雨而暂停使用,变线或超车后,车辆一定要回到车道内。降低发生擦挂的可能,万一出现刮蹭事故时,车身不在车道内的车辆则会承担事故的责任。如何判断车道就显得很重要。

解决城市积水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解决城市积水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摘要:为提高城市防涝减灾能力要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对城市排水、洪涝控制、雨水资源利用、径流污染控制、园林景观等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施,以使我国城市建设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城市积水问题措施 前言 我们对城市提供给市民的幸福感指数和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城市在土地使用、气候变化、水资源匮乏、垃圾处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积水等方面却面临着严峻考验和挑战。改善城市民生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以及城市积水,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既是各级政府的执政要务,又是城市建设工作者面对的问题。 一、原因分析 城市内涝或积水可归咎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对一般性大到暴雨和中雨造成的积水,人们似乎难以理解和接受,究其积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低洼地段或地下通道排水设施不配套城市道路的低洼地段,往往处于排水的最低端,路面下雨水管道难以自排,一般安设泵站进行抽排。处在这些低洼地段的路面雨水井的设置往往与一般路面雨水井的设置距离和尺寸相同,即每25~50 m 设置一个雨水井,由于这些低洼地段雨水汇水面积集中,完全靠路面两侧的雨水口收集路面雨水,当地面雨水较集中,暴雨强度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时,雨水口无法快速收集和排泄,继而形成积水。有的因管网管径偏小,或因管道淤塞,或因雨水收集的设置不合理等,地面雨水快速汇集,而地下管网或抽排泵站满足不了雨水的排泄,最终形成路面积水。 2、排水体制不健全,管网未形成系统 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现阶段修建的排水管网,一般将雨水和污水分设,即雨水和污水实行分流。而老城区的排水管网大多为合流制系统,即雨水和污水合流,排水管径较小,在老城区服务性用水和生活用水,以及环境用水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原有管网承载着污水已处于满负荷排放状态,一遇到大到暴雨或持续时间稍长的中雨,管网就无力承载雨水和污水同时排放了。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的地面硬覆盖,使地面雨水泾流系数增大 现在,在城市地域范围,直接裸露在外的地表越来越少了,地面大都被水泥、沥青、步道砖等路用材料所覆盖。大量拓展的公共建筑、城市广场、居住小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