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土壤的反应及缓冲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土壤的反应及缓冲性能

土壤液相是一种很稀的溶液,含有各种溶解的无机及有机盐类和气体分子,还悬浮着一些胶体颗粒。在土壤溶液中以及液—固(特别是胶粒)界面上,不断进行着复杂多样的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其中,土壤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就是土壤溶液中两种极为重要的性质,它们与土壤固相和气相密切相关,对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酸性或碱性是指溶液的反应,即土壤溶液中H+浓度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但是,由于土壤溶液与土壤胶体处于密切联系之中,因而它的酸碱反应要比纯溶液复杂得多。实际上,土壤酸碱性并不仅仅决定于土壤溶液反应(pH值),而主要是决定与土壤胶体上致酸离子(H+或Al3+)或碱性离子(Na+)的数量,也决定于土壤中酸性盐类或碱性盐类的存在。因此,不能孤立地研究土壤溶液的酸碱反应,而必须联系土壤胶体和离子交换吸收作用,才能全面说明土壤的酸碱情况及其发生和变化规律。

依据H+和Al3+的存在形式和测定方法不同,可将土壤酸度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两种。①活性酸度是指自由扩散于土壤溶液中的H+浓度直接反映出来的酸度,主要是由碳酸的解离产生。一方面,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其他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不断产生的CO2,在土壤溶液中解离产生H+。另一方面,土壤中的有机残体经微生物作用,在未完全分解之前可产生多种有机酸类,如草酸、醋酸、柠檬酸等中间产物,在通气不良和真菌活动的情况下能逐渐积累并释放出H+;②潜性酸是由于土壤胶粒上所吸附的H+和Al3+造成的,它们只有通过离子交换进入土壤溶液产生了H+时,才显示出酸性,它们是土壤潜性酸的来源。一方面,胶体吸附上的吸附性H+被其它阳离子置换而进入土壤溶液,土壤酸度就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在酸性较强的土壤中,胶体表面常常吸附着相当数量的交换性Al3+,可以通过阳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经水解能够产生H+引起土壤酸度变化。

土壤中的活性酸与潜性酸是处于同一平衡体系中两种不同存在形式:有活性酸的土壤,必然会导致潜性酸的生成;反之,潜性酸的存在也必然会产生活性酸。然而土壤酸度的产生,必先其实与土壤溶液中的活性H+,即活性酸是土壤速度的根本起点。因为只有土壤溶液中有了H+,并将胶体上

的盐基离子交换出来,又不断遭到雨水的淋失,才会使胶体上的交换性盐基离子逐渐减少,而吸附性H+逐渐增加。当吸附性H+超过一定饱和度时,粘粒就不稳定,导致晶体内铝氧八面体破裂,晶格中的Al3+成为交换性Al3+或溶液中液中的活性Al3+(并进一步成为其他胶粒上的交换性Al3+),而最终导致土壤潜性酸度增高。

当酸性或碱性物质施入土壤时,土壤胶体表面所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作用,使土壤溶液中的H+或OH-浓度变化很小或基本上不起变化。这种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固相缓冲)是土壤具有缓冲作用的主要原因。此外,土壤溶液中存在的多种弱酸(如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和其他有机酸等)及其盐类,组成了一个复杂有良好的缓冲系统,使土壤对酸、碱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这是土壤溶液的缓冲作用(液相缓冲)。对于pH<5的酸性土壤,还存在着铝离子对碱的缓冲作用。土壤的这种能够抵抗外加酸或碱性物质改变土壤酸碱度的能力,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或缓冲作用。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它影响着土壤矿物质的转化,土壤养分的形态及其有效性,对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酸碱度的测定对于改良土壤、指导合理施肥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参考意义。

一、方法原理

土壤酸度是由H+、Al3+等引起的。土壤溶液中的H+引起的酸性反应(活性酸)可直接测定,pH计是常用的测定仪器。由土壤胶体上吸附性H+、Al3+引起的酸性反应(潜性酸),用中性盐类或水解性盐类把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H+、Al3+交换下来,再测定溶液中的酸度,用总酸量来表示,其数值的大小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以及代换性铝离子有关。

二、主要仪器及试剂

1、主要仪器

pH计,磁力搅拌器,天平(感量0.1g),50mL高脚烧杯,量筒等。

2、试剂

1mol/L KCl 溶液:称取74.6g KCl (分析纯)溶于400mL 水,用HCl 、NaOH 溶液调节pH 至5.5~6.0之间,定容至1000mL 。

3.5% NaF 溶液:称取分析纯氟化钠(纯度98%)3.57g 加96.43g 水搅拌溶解即可,保存在塑料瓶中。

0.1mol/L HCl 溶液:移取0.9mL HCl ,缓慢注水,并定容至1000mL 。必要时需做浓度标定,如下(GB/T601-2002):

(1)反应原理:

Na 2CO 3 + 2HCl → 2NaCl + CO 2 + H 2O

为缩小批示剂的变色范围,用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使颜色变化更加明显,该混合指示剂的碱色为暗绿,它的变色点pH 值为5.1,其酸色为暗红色很好判断。

(2)仪器:

50mL 碱式滴定管;250mL 锥形瓶;瓷坩埚;称量瓶。

(3)标定过程:

基准物处理:取预先在玛瑙研钵中研细之无水碳酸钠适量,置入洁净的瓷坩埚中,在沙浴上加热,注意使坩埚中的无水碳酸钠面低于沙浴面,用坩埚盖半掩,沙浴中插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水银球与坩埚底平,开始加热,270~300℃保持1h 。加热期间缓缓加以搅拌,防止无水碳酸钠结块,加热完毕后,稍冷,将碳酸钠移入干燥好的称量瓶中,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

称取上述处理后的无水碳酸钠0.01~0.02g ,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新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10mL ,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待标定溶液滴定至溶液成暗红色,煮沸2min ,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暗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4)计算:

0529

.0)(100021⨯-⨯=V V m HCl c )( 式中,c(HCl)——盐酸溶液的浓度(mol/L );

m ——使用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