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文化研究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论述司马迁对侠文化的贡献。

答:1,为侠正名、定义。“侠”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中,说“侠以武犯禁”被韩非列为五蠹之一。直到司马迁在其著名的《史记》中放入了《游侠列传》,并描写这一特殊的群体,“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戹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给予了正面的评价,为侠正名。并在《太史公自序》中给“侠”下了明确的定义:“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赋“仁义”二字于“侠”身上,这是何等的赞叹!

2 ,为侠分类。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司马迁对当时以儒术取高位的“学士”颇不以为然,而大声疾呼:“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这段话为游侠鸣不平,同时也就对“侠”的内涵作了言简意赅的概括。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提出了“今游侠”、“布衣之侠”、“匹夫之侠”、“闾巷之侠”、“卿相之侠”等概念。这五个层面的“侠”,共同构成了《史记》中宏伟浩大的侠士阵营。

3,矛盾心态。在上自春秋下至西汉前期的这段历史中,侠开始出现并奋发勃兴先出现“游侠时代”。著名人物有鉏麑,其事迹见于《左传.宣公二年》和《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而侠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反传统的,当真正“大一统”的专制体制构建完成之后,游侠之路也就走到了尽头。秦汉以来,先秦“游侠”逐渐堕落为两汉的“豪侠”,司马迁就叹道“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之”。而两汉以后,侠已经不成为一稳固的社会群体,无确定的社会学标志,而是一种“气”,一种人格特征,一种心理学的标志。在《后汉书·卷六十一》中东汉廉范,就显示人们常将能特立独行,不惧生死以助他人的儒士称之为有“侠气”、“侠风”、“侠节”等。

2.历史文献(正史)中的侠意象与诗歌中的侠意象的重大差别(举例说明)。

答:在历史文献中:对侠客意象的表现大多是直白和枯燥的,缺乏必要的文学性和美感经验。大多是基于事实的文字,缺少有目的的文学加工。即使个别史传由于作者出色的个人文学修养而具有文学色彩,那么其中也缺少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意象。

在诗歌中:随着游侠诗的出现和繁盛,侠意象被充分开拓,变得丰富,具有浓烈的艺术色彩,从而丰富和扩大了侠客文学和武侠小说的表现范围。

侠诗歌中,在历史文献中原有的侠意象,如“行义”、“犯禁”、“带剑”等元素之外,增添了“醇酒”、“刀马”、“浪游”的元素。还创造了多个侠客的补充意象:美酒意象,如鲍照《结客少年场行》说侠客是“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仇”;刀马意象,如曹植《白马篇》写幽并游侠儿首先就是“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浪游意象等等。

3、白话短篇侠义小说有哪几种类型?

答:白话短篇小说分为话本和拟话本。唐宋两代,流行“说话”讲故事,其底本为话本。宋

元时,文人对话本编辑加工,进而模拟话本写作,形成拟话本。拟话本是古典小说向近代意义的小说转变的过渡形态,至今它仍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深受喜爱。

著名的白话文短片侠义小说《三言两拍》,就是冯梦龙广泛收集话本,拟话本加以整理创作,编成“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共一百二十篇,如《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宋太祖千里送京娘》等几乎家喻户晓。“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末短篇白话小说集还有十多种,比较有影响的还有《西湖二集》、《石点头》等。

4、二十世纪头三十年为何出现武侠小说热潮,有哪些重要作家和哪些重要作品?

答:二十年代是武侠文学由文言走向白话的嬗变的时期,从文白夹杂到渐以白话文为叙事语言,从以短篇为主转向长篇,在内容上仍以古代传奇为主体,以侠士为主角,可说是与宣扬新思想、新文化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分庭抗礼。二十年代武侠文学有了职业创作的倾向,向恺然、赵焕亭、顾明道、姚民哀、杨尘因等都为武侠文学界一时之选,其出版物又以绣像武侠小说为其特征,这是袭自明清小说的旧衣钵。三十年代则是旧派武侠文学蔚成气候的年代,出现了一代以专职写作武侠小说的作家,可谓群雄并起,将中国武侠文学推到一个高峰,这与中国新文学在三十年代中的大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这一代的武侠作家构成了旧武侠文学的主力,尤以北派五大家:宫白羽、郑证恩、还珠楼主、王度庐、朱贞木为其中的佼佼者。白羽的《钱镖》系列,还珠楼主的《蜀山》系列、郑证恩的《鹰爪王》系列、王度庐的《鹤剑珠龙瓶》五部曲、朱贞木的《神龙》三部曲及《边塞风云》等,各呈异彩,拥有大量的读者群。

5、唐宋武侠传奇有哪些重要作家和作品?

答:唐传奇中有著名的四大文言豪侠小说:杜光庭的《虬髯客传》、袁郊的《红线》、裴铏的《聂隐娘》、裴铏的《昆仑奴》。

宋代有著名的《太平广记》,吴淑的《江淮异人传》,刘斧的《青琐高议》,洪迈的《夷坚志》等优秀作品。

6、金庸武侠小说和古龙武侠小说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金庸武侠小说的特点:

1、金庸的武侠小说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格。它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的一面、诗情画意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上至儒、道、释教中的哲学原理, 下至古老中华的民俗民风, 无不深刻地、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2、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古代中国的兴衰历史为舞台, 从一个角度演绎、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沦桑岁月。

3、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也有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

4、金庸的武侠小说体现了作者娴熟的创作艺术和技巧。在金庸的14部武侠小说作品中, 不仅结构安排、语言修辞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而且熟练巧妙地运用了烘托、照应、冲突、悬念

等表现手法, 从而使小说情景交融、引人人胜。

古龙武侠小说的特点:

1、在小说内容上, 他的作品不同于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注重在历史环境中进行创作,演绎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古龙的小说不是注重于对历史的反思、回顾, 而是善于用如诗的意境, 以现代人的情感、观念, 描写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探索。

2、在人物的塑造及武打场面上, 他的作品也不同于金庸等的描写与塑造。人物上古龙淡化了历史背景, 但能在古代武林环境中塑造具有侦察、判断能力的人物, 同时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孤寂、深沉注入了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中。

3、在情节和环境描写上, 古龙不如金庸的优美与壮阔, 仅仅是淡淡的人景描写, 然其随意的环境及场景的描写, 为小说中的人物进入情境创设了条件, 同时, 以感情冲突制造出情节的高潮和人物的动作。

4、在语言技巧上, 古龙的武侠小说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家风格。他不似梁羽生、金庸那样传承传统, 而是大胆恣肆, 不守成规, 同时, 把现代文艺手法融进武侠小说当中, 语言句式短, 句法多变, 简洁洒脱, 力求新颖变化而又意蕴深邃。

7、试论述中国古代儒士与侠之关系。

一、儒与侠

(一)儒、侠的起源

儒:巫、史。

士:由武士到文士,“其学废,而闾里游侠兴”。

(二)儒、道互补:1,以道家精神,行儒家事业。2,进退、达穷、显隐。3,文艺

(三)儒侠互补

儒之侠:漆雕氏之儒、子路、澹台明灭;明君-贤相-清官-侠士;“世有大儒,固举侠士并包之,徒以感慨奋历,矜一节以自雄,其称名有异于儒耳”

1,人格结构、精神品性

2,上层雅文化与下层俗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四)儒士与侠气

1、儒士的变化:法家化、庄禅化、杨朱化、“学问化”

2、“侠气”儒:对最高权力说“不”、“民治”

8、论述侠文化的核心观念;义;勇;游;信;侠气;友;帮;武;

一、义:“侠非义不立,义非侠不成”。指陈蕴涵多值,边界富有弹性,疏通流转,历久弥新(一)“义”的内涵的演变:

古义“宜”:杀割,与“俎”字、“肴”字同根,见于甲骨文及《周礼》等上古文献。后起义:所安、合适、应当。“仪”:威仪,钟鼎文《尚书·康诰》中“用其义刑义杀”。《说文》:“义,已之威仪也”。

先秦及以后:《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墨子·贵义》:“义者,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