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不同文体的教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不同文体的教学研究(八)——小说及小说
教学
收藏本文分享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具体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选入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的小说有10篇。这些优秀的小说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古代的,也有当代的。考虑教材的容量,篇幅长的小说,采用节选的方法。为了适合教学,有的还对原文作了改写。小说有三个突出特点。1以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一般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揉合,使之典型化。例如《小英雄雨来》刻画了雨来这个小英雄形象。雨来并非实有其人,而是概括革命时期的少年儿童共同的优秀品质,并加以个性化。小说与故事比较,有其共同的特点,但作为两种文学形式,还是有区别的。区别之一:故事中的人物一般是真人真事,不要求个性化。区别之二: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比故事细致,手法更多。除了用直接描写外,还可以用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等方法刻画人物性格。《小英雄雨来》刻画人物就是如此,通过多种描写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2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小说的情节与故事相比更完整,更复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且别说长篇小说,就是短篇小说刻画人物虽是某一侧面(本文共计1页)......[继续阅读本文]
以真诚的心态自然阅读小说——关于《船长》的解读
分享到:收藏推荐
我理解的“语文味”是指“文化语境里的语言味和文学味”。文学在语文现行教材中有其相对独立的地位,不同类型体裁的课文在教学时是有区别的。我们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应该有“文学意识”,重视文学作品内在的情感性、审美性,用文学的方式阅读文学,使文学作品本有的文学品性在解读中得以彰显。小说是文学诸多门类中极具审美价值的体裁。孙绍振曾说,教学生读小说,当“以真诚的心态,像倾听朋友谈心似的,听其自然的阅读”。阅读小说,其本质就是打破时空的界限,与作者、与世界文学巨匠进行精神对话、心灵交流与撞击的过程。文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把文学当做生活生存的方式,文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
感的培养,用“艺术的魅力”来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博大的胸怀。《船长》(苏教版六上)的作者是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一生坚持正义,讴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船长》是一个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细腻生动地描绘了诺曼底号被玛丽号巨轮划了一个大口子后,面对即将下沉的船人们
的各种表现,通过人物语言突出描写了哈尔威船长的沉着冷静、果断机
浅谈初中语文小说的教学
一、了解概念、特点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应根据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小说教学也是如此。所以首先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概念及特点。小说是指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与社会思想。人物、情节、环境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三要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小说教学的核心,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都是为刻画人物形象而服务的。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根据小说的特点,我在小说教学中一般采取三步骤:即先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接进而分析人物形象,然后在前两者的分析基础上学习小说的环境描写。
二、理清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虽然是小说的核心,但也是建立在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的,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因此,阅读鉴赏小说必须从故事情节这个环节开始,只有细读小说,熟悉故事情节,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由小说线索贯穿起来的,所以阅读鉴赏小说的第一步应该是理清小说线索。如鲁迅的《社戏》以“到赵庄看戏”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全文以“看社戏→看戏中→看戏后”来组织全文的故事情节;大多数小说全文只有一条线索,而有的小说则有两条线索组成。文似看山不喜平。平辅直叙,简单平淡,
读者就会生厌。而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就会产生无穷的魅力。这就是情节的曲折性。所以有些小说,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委婉动人,展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了深刻的主题。由此可知,小说学习首先必须理清线索,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而小说的故事情节并非千篇一律地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构,这是小说鉴赏必须使学生明确的问题。
所以在具体的小说教学中,我与学生介绍完有关小说的知识后,让学生自由阅读小说内容,注意把握故事情节,在找到小说线索的基础上抓住情节的人物、时间、地点、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大概复述故事情节,这一环节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小说主要是写什么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掌握描写手法,分析人物
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紧接着是走近小说人物,分析人物形象,这是小说教学的核心环节,掌握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而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有哪几种呢﹖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描写手法多种多样,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手法刻画人物的?如《社戏》中众多的人物,都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后一课》中主要是通过语言、特别是细腻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揭示韩麦尔先生激动、沉痛、依恋、悲愤的复杂心情,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除了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以外,有些小说较多地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如《最后一课》中对小弗郎士主的刻画要运用心理描写,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弗朗士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又真切地反映了爱国主义感情再他幼小心灵中的萌芽滋长,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孙犁白洋淀小说《芦花荡》中刻画的老头子形象也用到了众多心理描写,刻画出老头子的“自信”、“内疚”、“高兴”的心理,进而体现老头子的爱憎分明、机智勇敢、不畏牺牲英雄精神。在《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