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心理应激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心理应激主要研究生活事件为什么会影响人的健康,应激源是怎样导致心身疾病的。
心理应激的理论尚不成熟,正在探讨之中,体系和概念比较混乱,教材中的这一章写的比较好,我们按照教材来讲。
第一节总论
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 )的概念: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我们可以将心理应激看作是以认知因素为核心的一种多因素作用过程。
在这里,对于所涉及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和心身症状等应激有关变量,可以分别从“应激源”、“中间影响因素”和“应激反应”这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其中中间影响因素按其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又可分为内部资源(认知、应对、个性等)和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等)。
(见下图)
图 4 — 1 应激处理过程的心理模式
心理应激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心理应激可以增强人的适应能力。
例如,运动员起跑时,精力集中,能量重新分配,以适应比赛的环境。
消极作用:过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应,会击溃人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导致心身疾病。
例如消化性溃疡。
第二节生活事件
一、生活事件的概念与分类
生活事件(life events)就是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即应激源(stressor)。
按事件的生物、心理、社会属性分类:
1. 躯体性应激源指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包括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和疾病因素。
例如寒冷、酷热、噪音、振动、毒物、感染、外伤、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疾病或健康问题。
2. 心理性应激源指各种心理冲突和挫折导致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各种消极情绪。
3. 社会性应激源指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例如战争、动乱、天灾人祸、政治经济制度变革、失业、竞争、生活节奏加快、喜庆事件等。
4. 文化性应激源指一个人从熟悉的生活方式、语言环境和风俗习惯迁移到陌生环境中所面临的各种文化冲突和挑战。
二、生活事件研究
生活事件的质和量都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系。
在质的研究方面,国外早已证明那些伴有心理上丧失感的生活事件对健康的危害最大,例如配偶的死亡。
研究表明,新近丧偶者在居丧之年,死亡率比同龄人高得多。
有人作过一个调查,美国5500 个丧偶女性在丈夫去世的半年之内,有213 人相继去世;另有人对903 名丧偶男性进行调查,并与同龄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在居丧之年其死亡率是对照组的12 倍。
在量的研究方面,1967 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专家Holmes 和Rahe 通过对5000 多人进行社会调查和实验所获得的资料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 )。
量表中列出了43 种生活事件,每种生活事件标以不同的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 ,LCU ),用以检测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
其中配偶死亡事件的心理刺激强度最高,为100LCU ,表示个人去重新适应时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最大,与健康的关系也最为密切。
其它有关事件LCU 量值按次递减,如结婚为50 ,微小违规最低为11 。
利用这个量表可以检测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CU 来度量。
表4 — 1 社会再适应量表
Holmes 早期研究发现,LCU 一年累计超过300 ,第二年有86% 的人将会患病;若一年LCU 为150~300 ,则有50% 的人可能在第二年患病;若一年LCU 小于150 ,第二年可能平安无事,
身体健康。
Rabkin (1976)研究发现生活变化单位的升高与突然的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结核、白血病、多发性硬化、糖尿病、运动创伤和交通事故有类似的相关性。
Holmes 早期研究发现,LCU 一年累计超过300 ,第二年有86% 的人将会患病;若一年LCU 为150~300 ,则有50% 的人可能在第二年患病;若一年LCU 小于150 ,第二年可能平安无事,身体健康。
Rabkin (1976)研究发现生活变化单位的升高与突然的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结核、白血病、多发性硬化、糖尿病、运动创伤和交通事故有类似的相关性。
第三节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sponse)。
应激反应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做出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是生物界赖以发展的原始动力。
应激反应涉及到个体心身功能的整体平衡。
目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当中,多数与心理应激因素的长期作用有关,这些疾病即心身疾病。
一、应激的情绪反应
1. 焦虑焦虑(anxiety)是应激反应中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是人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的事物时所表现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情绪状态。
2. 恐惧恐惧(fear)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有特定危险会受到伤害或生命受威胁的情景时的情绪状态。
3. 抑郁抑郁(depression)表现为悲哀、寂寞、孤独、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降低等。
4. 愤怒愤怒(anger) 是与挫折和威胁有关的情绪状态,由于目标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除阻碍或恢复自尊,常可激起愤怒。
二、应激的行为反应
1. 逃避与回避逃避(escape)是指已经接触到应激源后而采取的远离应激源的行动;回避(avoidance)是指事先知道应激源将要出现,在未接触应激源之前就采取行动远离应激源。
逃避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 1 )逃到另一现实中:例如,某大学生过去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由于某种原因考试失败而受到挫折后,他不仅不从主观上分析原因,而是一改过去刻苦学习的精神,转向消遣娱乐、谈情说爱,试图以学习之外的活动避开因学习压力给自己带来的焦虑与不安。
( 2 )逃向幻想世界:例如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小女孩幻想自己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国,和她祖母一起过着幸福生活。
现实中的挫折使人感到痛苦,幻想中的满足使人感到幸福,所以人们倾向于用幻想来应对挫折。
( 3 )逃向疾病: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是要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但若是一个病人则另当别论,不但会降低要求,而且还能赢得同情和关照。
因此,有人在遭遇挫折时,巴不得自己生病。
现实生活中还真的有人因此病倒了。
例如,某大学生在面临英语四级考试时,由于准备不足,害怕考砸了丢面子,又无正当理由提出不考,于是在临考前半小时,突然发高烧,被送往医院治疗,当这次考试结束时,他的高烧也奇迹般的消退了。
还有一些大学生会出现考前紧张性腹泻等疾病症状。
这一类病不是诈病,而是机能性障碍。
2. 退化与依赖退化(regression)是当人受到挫折或遭遇应激时,放弃成年人应对方式而使用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依赖(dependence)即事事处处依靠别人关心照顾而不是自己去努力完成本应自己去做的事情。
3. 敌对与攻击敌对(hostility)是内心有攻击的欲望但表现出来的是不友好、谩骂、憎恨或羞辱别人;攻击(attack)是在应激刺激下个体以攻击方式做出反应,攻击对象可以是人或物,可以针对别人也可以针对自己。
根据攻击对象的不同,攻击行为可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两种。
( 1 )直接攻击:是指受挫者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构成挫折的人或物。
例如,甲乙两同学在生活中产生了一些矛盾,甲同学就在背后散布乙同学的坏话,乙同学听说后又打了甲同学一顿。
( 2 )转向攻击:是指受挫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构成挫折的人或物,而是把愤怒情绪发泄向与挫折不相干的人或物。
即平时我们所说的“迁怒于人”、“迁怒于物”。
例如,有的同学挨了老师的批评,不敢和老师争吵,于是回到寝室摔桌子、砸板凳,借以出气。
再如,有的人在单位受了气,回到家里打孩子;孩子无端挨了打,憋了一肚子气,出去见到小朋友看着不顺眼,再打
别的小朋友。
有时转向攻击表现为攻击自己,某高校一名男大学生失恋以后,不忍攻击他深深爱恋着的女友,就用菜刀剁下自己的两节手指,留下了终身残疾。
4. 无助与自怜无助(helplessness)是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天由命、被动挨打的行为状态;自怜(self-pity)即自己可怜自己,对自己怜悯惋惜。
5. 物质滥用某些人在心理冲突或应激情况下会以习惯性的饮酒、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的行为方式来转换自己对应激的行为反应方式。
三、应激的生理反应
应激的生理反应以及最终影响心身健康的心身中介机制(mediating mechanism)涉及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1. 心理- 神经中介机制该心身中介机制主要通过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轴进行调节。
当机体处在急性应激状态时,应激刺激被中枢神经接收、加工和整合,后者将冲动传递到下丘脑,使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轴被激活,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导致中枢兴奋性增高,从而导致心理的、躯体的和内脏的功能改变,即所谓的非特应系统(ergotropic system)功能增高,而与之对应的向营养系统(trophotropic system)功能则降低。
2. 心理- 神经- 内分泌中介机制该心身中介机制通过下丘脑- 腺垂体- 靶腺轴进行调节。
当应激源作用强烈或持久时,冲动传递到下丘脑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H)分泌,通过脑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腺垂体,促使腺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是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的合成与分泌,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
3. 心理- 神经- 免疫中介机制一般认为,短暂而不太强烈的应激不影响或略增强免疫功能。
但是,长期较强烈的应激会损害下丘脑,造成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使内环境严重紊乱,从而导致胸腺和淋巴组织退化或萎缩,抗体反应抑制,巨噬细胞活动能力下降,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和阻滞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等一系列变化,从而造成免疫功能抑制,降低机体对抗感染、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的能力。
第四节认知评价
所谓认知评价(cognitive appraisal)是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做出估计。
对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因而是生活事件是否会造成个体应激反应的关键中间因素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通过改变认知来避免不良的应激反应。
例如,郑板桥——不公平的社会现实——“难得糊涂”——保持安宁。
相比之下,屈原就不如郑板桥聪明,没有学会糊涂,结果跳进了汨罗江,再也没上来。
Folkman 和Lazaraus (1984)将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过程分为两步:初级评价(primary appraisal)和次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
初级评价是个体在某一事件发生时立即通过认知活动判断其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
一旦得到有关系的判断,个体立即会对事件是否可以改变即对个人的能力做出估计,这就是次级评价。
伴随着次级评价,个体会同时进行相应的应对活动:如果次级评价事件是可以改变的,采用的往往是问题关注应对;如果次级评价为不可改变,则往往采用情绪关注应对(P.83. 图3-2 )。
第五节应对方式
一、应对的概念和种类
应对(coping)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应对概念的涵义是很广的,或者说应对是多维度的:
从应对与应激过程的关系看,应对活动涉及应激作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生活事件(如面对、回避、问题解决)、认知评价(如自责、幻想、淡化)、社会支持(如求助、倾诉、隔离)和心身反应(如放松、烟酒、服药)。
从应对的主体角度看,应对活动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如再评价)、行为操作(如回避)和躯体变化(如放松)。
从应对的指向性看,有的应对策略是针对事件或问题的,有的则是针对个体的情绪反应的,前者被称为问题关注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 ),后者为情绪关注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 )。
从应对是否有利于缓冲应激的作用,从而对健康产生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来看,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从应对策略与个性的关系来看,可能存在一些与个性特质(trait)有关的、相对稳定的和习惯化了的应对风格(coping styles)或特质应对。
例如,日常生活中某些人习惯于幽默,而有些人习惯于回避。
二、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当本我的欲望与客观实际条件出现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此时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就起到减轻焦虑的作用。
应对和心理防御机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应对属于意识层面,心理防御机制属于潜意识层面。
但也存在着内部联系:两者都是心理的自我保护措施。
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9 种防御机制,后来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发展了防御机制理论。
至今,已有数十种防御机制被提出。
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
1. 文饰作用是指人们在达不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时,常常想出种种理由来自我安慰,经过文饰,使自己的行为得到合理的解释,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 1 )酸葡萄心理:酸葡萄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说的是一只饥饿的狐狸,看到葡萄架上有很多成熟的葡萄,内心非常想吃,但因葡萄架过高,跳了三次都没有摘到葡萄,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狐狸就对身边的动物说:“葡萄味酸,非我所欲也。
”平时人们想得到某种东西但又得不到,就会故意说它不好。
这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得不到某种东西说这种东西不好,就是酸葡萄心理。
这种违背个人心愿的解释是很常见的。
例如,有的人谈恋爱,本来很喜欢对方,但被对方拒绝了,这时就会说对方不好,眼睛小、嘴巴大、个儿也不高,不值得爱。
这种解释虽然是违背自己心愿的,但它确实能减轻心理压力,维持心理平衡。
否则,对方越是不和自己谈恋爱,越想对方的好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超过心理承受能力时,将导致不良后果。
( 2 )甜柠檬心理:甜柠檬心理也是借助《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有只狐狸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觅不得,只找到了一只酸柠檬,这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但狐狸却说“柠檬味甜,正是我所欲也”。
柠檬明明是酸的,却硬说柠檬是甜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故意夸大所获东西的好处,借以减轻所失东西产生的痛苦。
例如,有的人没有考上大学,就会安慰自己到:没有考上大学,我可以去南方打工,打工挣钱比大学毕业生还多。
这样一想,也就减轻了高考落榜的痛苦。
2. 否认作用是指把已经发生的灾难性事件加以否认,认为它不可能发生,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例如,小孩打坏了东西,往往用手把眼睛蒙住,这与鸵鸟在敌害迫近时把头埋在沙滩里一样,否认当前可怕的现实。
再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去世的消息,他会反复说“不可能,不可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当事人在心理上有一个准备过程,来接受不得不接受的痛苦现实。
但是否认并不能使被否认的问题得到解决,长期否认也会妨碍对现实环境的适应。
3. 压抑作用压抑是指人们把自己意识所不能接受的心理内容,不知不觉地排斥到潜意识之中的过程。
由于压抑,痛苦的经历似乎被遗忘了,使人在现实意识中感觉不到焦虑和恐惧。
例如,某大学生一时糊涂偷了本寝室同学的几元钱,事后羞愧难当,内疚不已,可他又没有勇气向同学承认错误,心理冲突所带来的痛苦时时折磨着他。
过了一段时间,他努力把这件不光彩的事忘掉,恢复内心平静。
然而这不是真正的遗忘,而是压抑。
以后每当遇到同学丢东西,他就怕被怀疑,甚至在同学面前举止失常、词不达意,以致发展到怕见同学,把自己封闭起来,影响正常的交往活动。
压抑是行为主体的一种主动遗忘,它和由于时间延续过久而发生的自然遗忘不同,只是个体把不为社会接受的本能冲动、欲望、过失、痛苦经验等不知不觉地从意识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之不侵犯自我或使自我避免痛苦。
但是这些被压抑的东西并没有消失,它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觉地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一旦出现相似的场景,被压抑的东西就会冒出来,对个体造成更大的威胁和危害。
心理分析学派认为,一切心理疾病都是由于过度压抑造成的。
压抑原本是希望忘记可怕的刺激,结果反而会因潜意识的活动引起更多的相关刺激。
4. 反向作用一般情况下,人的外在行为与其内在动机是一致的,心里怎么想行为上就怎么做,心里的想法在行为上会自然地表现出来。
但在有些情况下则不是这样,一个人为了防止自认为不好的动机外露,往往做出与动机方向截然相反的行为。
这种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相反的现象称为反向作用。
它实际上也是对个人的冲动和欲望进行压抑的一种心理表现。
例如,林黛玉明明十分喜欢贾宝玉,但却常常表现出对宝玉的不满和挑剔。
有的同学对某个异性同学有好感,内心很喜欢对方,但在见面时反而采取冷淡的态度。
凡是在别人面前自高自大、自我炫耀的人,恰恰反映了他内心有害怕别人瞧不起的强烈自卑感。
“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未曾偷”都是反向作用的表现。
第六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在应激研究领域,一般认为社会支持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社会支持概念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一个人与社会所发生的客观的或实际的联系,例如得到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还包括主观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即个体体验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和满意的程度。
社会支持与应激事件引起的心身反应成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性作用,并进一步可以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
第七节心身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应激源)引起机体躯体功能改变,根据其强度和作用持续时间,可分为: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和心身疾病。
我国医学心理学家主张把心身疾病定义为“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
”
1.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图 4 — 2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2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 1 )心身疾病的诊断:包括躯体诊断和心理诊断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1)躯体诊断:在采集病史时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事件、行为方式、人际关系以及心理、人格发育情况、早年生活经历及遗传情况等。
在体格检查时,应想到某些病人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或者说是“心理、自主神经症候群”或急性心理应激反应。
2 )心理诊断:常用方法是晤谈、心理测验、心理生理学检查、行为观察等。
3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常用方法有:眼心反射、皮肤划纹征、皮肤温度测定。
( 2 )心身疾病的治疗: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生物医学手段在躯体水平上处理现存的病理过程,另一方面必须在心理和社会水平上加以干预或治疗。
具体方法有:适应环境、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3)心身疾病的预防
1)个体预防:应遵循培养健全的人格;锻炼应对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储备社会支持力量3项原则。
2 )社会预防:从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保健和不同群体的心理保健着手,维护人们的心身健康。
3 .常见的心身疾病
( 1 )原发性高血压
1 )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应激与冲突明显的社会、职业性质、生活变故及创伤性生活事件、 A 型行为。
2)心理治疗:主张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认知疗法、自律训练、生物反馈疗法、气功、太极拳等心理治疗。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CHD)
1 )心理社会因素有:A 型行为、生活应激事件、不良行为习惯(如吸烟、缺乏运动、过食与肥胖等)。
2 )心理综合防治:心理咨询、生物反馈治疗、运动治疗(如练习气功、书画、听音乐等)。
(3)消化性溃疡
1)心理社会因素有:生活事件刺激、人格特征及行为方式、不良情绪反应。
2 )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方式的调整和不良情绪的消除。
( 4 )支气管哮喘
1 )心理社会因素有:情绪因素;人格特点(如过度依赖性、敏感性、过于被动性);早期习得经验。
2 )心理治疗:①提高对病理心理状态的认识并给予积极的处理;②采用放松训练法、系统脱敏法、生物反馈法等,消除消极情绪,解除呼吸困难与焦虑情绪间的恶性循环;③改变与支气管哮喘有关的不良行为方式和家庭教育模式;④指导和鼓励应用最好的自我照顾,提高安全感。
( 5 )恶性肿瘤
1 )心理社会因素有:心理应激(生活变故事件引起的慢性心理压力和高度的情绪应激)、人格特征(多疑善感,情绪抑郁;易躁易怒,忍耐力差;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漠;性格孤僻,脾气古怪)、抑郁等消极情绪。
2)心理治疗与预防
自我心智重建:①相信肿瘤是一种疾病,它是可以攻克的;②相信体内的免疫机制是恶性肿瘤的“克星”,能将其杀伤、消灭和消除;③深信抗癌治疗的巨大作用;④正确对待“充满紧张压力的事件”,具备健全的“消除紧张压力”的方法。
给予心理支持:①主动接近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②消除病人的自卑心理;③同病人进行积极的交谈,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自我放松训练:包括瞑想法、气功、催眠法、生物反馈治疗等。
心理预防:①正确处理生活变故事件,避免强大的心理刺激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压力;②积极协调、正确处理和保持协调的人际关系;③积极参加社会、文娱活动,消除心理疲劳,增强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