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乡土小说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阎连科乡土小说探讨
作者:陈浩然
来源:《名家名作》2019年第07期
[摘; ; ; ;要]中国乡土小说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最为典型的还是鲁迅和沈从文为主的写作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逐渐开放,中国文化开始向着国际化发展,很多西方思想逐步深入中国,因此我国乡土小说的写作手法发生了转变,同时揭示了更多的文化意义,阎连科就是典型作者之一,对其文学观念和写作手法进行探索,分析他的乡土小说特点,希望能对当代乡土小说的研究给予一定的启发。

[关; 键; 词]阎连科;乡土小说;文学研究
我国的乡土小说经过了几个发展时期:“鲁迅时期”“沈从文时期”“新时期”等,这几个时期的乡土小说各具特色,都反映了每个时期一定的社会现象和文学特色。

从其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是受到一定限制和约束的,不能大胆直接地反映一些社会现象,表达方式也都是若隐若现。

但是阎连科的乡土小说却能独树一帜,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地域代表性,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一、阎连科乡土小说文学特点
阎连科属于新时代的乡土小说作家之一,他勇于探索,不断尝试文学创新。

他的写作风格既包括了莫言等现代小说家的写作特点,同时也有自身特色。

人们称之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因为他的小说敢于揭露现实社会的真实性,既有看似荒诞的故事情节,同时也深刻描绘了中国苦难的社会现实。

他利用仰视的姿态去揭示平凡而真实的乡土世界,从民间最基础的人和事物出发,关注人性、生存状态,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去描述他眼中的乡土世界。

此外,阎连科的小说充分利用了语言和感官双重体验进行创作,描述性语言比较多,因此给读者一种色彩冲击力和触碰之感,将乡村中富含的模糊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阎连科的乡土小说是兼具绝望和无奈、痛苦和同情的。

二、阎连科乡土小说的艺术世界
阎连科的乡土小说揭示了一个特殊的艺术世界,通过《我的现实我的主义》《发现小说》这两部理论著作,可以透视出阎连科的文学观,即“神实主义”。

1.阎连科艺术世界中的文学观
阎连科是一个善于挑战、勇于揭露现实社会的作家,很多最底层、最丑陋的社会现象经常在他的创作中得以凸显。

他曾经说过:“现实很重要,真实更重要。

”但是现实中很多作家都碍
于现实主义磨灭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夹杂了很多社会关系、社会因素,因此并不是“真实主义”。

传统现实主义中小说的叙事方式都是模式化的,叙事路线也是按照一定时间和故事情节而来,很多人物形象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因果关系。

阎连科经由对 20 世纪文学创作经验的借鉴和反思,尤其是对胡安·鲁尔福写作方式的借鉴,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找到了另一种被遮蔽的真实,形成自己的神实主义创作观,去发掘和展现这种真实。

他在创作中不扮演高高在上的启蒙者,而是对作品中的人物采取旁观甚至仰视的姿态,并坚持“在创作中摒弃固有真实的表面逻辑关系,去探求一种‘不存在’的真实,看不见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

神实主义疏远于通行的现实主义,它与现实的联系不是直接的因果联系,而是更多的仰仗于人的灵魂、精神(现实的精神和实物内部关系与人的联系)和创作者在现实基础上的特殊臆想”。

阎连科在创作乡土小说中不断地进行尝试和创新,虽然他所描述的故事情节都比较怪异,但其多变的故事发展思路,结合得恰到好处的虚实描写却别具一格,在中国乡土小说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代表价值。

2.怪异且真实的情节
阎连科的创作手法与传统现实主义不同,但这种不同也是经过了一定的发展才形成的,例如在《两程故里》等早期著作中仍然可以寻到传统现实主义的写法,这其中夹杂了丰富的个人经验,很多人物形象也具有一定的指明性。

因此,这个时期的作品虽然也是以农民的艰苦和坚强为主题,但是与现实的贴切程度还是不够的,因此可以说这个时期他的乡土小说并不具有代表性,还是有一种“随波逐流”的感觉。

但到了后期,阎连科在创作乡土小说过程中开始描述一些深刻的、不可思议的情节,怪异但却又充满了真实性。

例如,在《情感狱》中,他将里面的主人公名字命名为“连科”,这就是一种将自身代入错位叙事视角的荒诞意味的体现。

故事情节为一个山村小男孩生活凄惨,不断挣扎着向理想中的生活做无用功的努力。

近乎无限循环的努力,又失望地轮回和封闭在永无出头之日的闭塞空间,构成了一种消解现实的荒诞,村民们对权威的反抗是如此虚无、沉重,在轻飘飘的发泄中被消逝得像空气般无影无踪。

3.扁平化的群体画像
之所以阎连科的创作手法与传统的现实主义不同,就是因为他所生长的环境和看到的社会现象激发了内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希望通过作品发泄这种不满和愤怒。

因此,阎连科一直不断地尝试写作手法,希望能够创新和突破,因此他發现了神实主义,挖掘了一种真实传达人物情感和现实状况的方法和语言。

阎连科擅长塑造一些扁平化的群体画像。

这些人物拥有单一而强烈的人生追求和人生理想,执着而倔强;这些人物活动的舞台也基本固定在耙耧山下的小村庄。

如《天宫图》中一生只为还媳妇欠款的路六命,《年月日》中誓死守卫住最后一棵带着希望的玉蜀黍苗的先爷,《耙耧天歌》中终身忙碌为痴傻儿女办婚事和治病的尤四婆等。

这些
人物都是福斯特所说的扁形人物,都是现实主义作家们所贬低的人物,但正是在这些人物身上阎连科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可爱、坚韧,他们对命运苦难的承受。

阎连科小说的读者在回忆起小说中的人物时,多数感到这些人物就是自己家乡那些坐在村头石头上端着饭碗聚堆儿吃饭的朝廷三爷、宰相六伯、皇后四婶、路六命、尤四婆、李贵、连科、苗家四女儿等数不清的左邻右舍。

因为这些人物就是散落在中国豫西山村里的农民大众。

阎连科的创作并不是要为了表现小说中的哪一个特殊人物,而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他倾尽心血关注的对象。

陈思和曾这样评价阎连科小说中的人物:“于‘天命’的盲目抗争而谱写的可歌可泣的人类斗争故事,使阎连科的小说创造出类似古希腊悲剧意义上的英雄群像。

”因此,阎连科乡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集群性的,既有惧怕权力而默默无闻的人,也有不惧权贵而努力奋斗的人,还有一些悲壮的承受苦难的人,这些群体画像显得格外真实和具有代表性。

4.创造真实感的语言
乡土小说所传达的情感和塑造的人物形象都离不开语言,阎连科亦是如此,作为新时期的乡土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阎连科就尝试改变叙述风格,深入基层,以仰望的姿态去创作。

例如,他把自己当成耙耧山村的人,从而更加贴切地进入到人物形象中,这种写作十分注重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

当然,这种感受的传达要深深依托于语言,阎连科在创作过程中善于运用方言俚语,这样的说话方式会更加贴近现实人物,可以瞬间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的真实情景如何。

此外,阎连科还在语言方面进行了创新,加入了一些特定的历史词语。

例如《受活》中的“入社”“退社”“社教娃”等,这些语言虽然不是作者本身接触到的,但是却可以很现实、很直白地阐述一些重大事件和重大时期,从而更好地让读者了解故事的发展路线。

此外,初读阎连科的乡土小说会给人一种语言生涩的感觉,甚至会让人感觉他的语言会比较荒诞甚至缺乏实际依托性,但是细细读来就会发现,这些语言的存在具有很强的价值。

例如,其地域色彩和时代色彩,不但新鲜而且容易让读者深入情景,感悟在特殊时代和特殊地域下的风土人情。

当今时代,人们享乐意识比较强,因此那些处于贫困境地始终坚忍奋进的基层群众显得异常可爱和珍贵,文学创作可以让他们这种形象和坚强得以凸显,因此这个时代更加需要敢于揭露事实、弘扬朴素精神的作家。

阎连科就是这样的作家,他勇于透視中国基层群众的现状,善于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去体现文学素养,塑造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和群体,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分析了他的乡土小说所代表的文学现象和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希望借此能对乡土小说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培.土地的风骚:试论阎连科小说中的“土地文化”特征[D].泉州:华侨大学,2006.
[2]蒋建华.民间苦难的现代性寻思:阎连科创作论[D].济南:山东大学,2007.
[3]谢文芳,陈国和.阎连科乡村小说的生命寓言[J].学术探索,2008(3).
[4]黄发有.“长篇崇拜”与文体关系[J].文艺研究,2014(10).
[5]南帆.文无定法:范式与枷锁[N].光明日报,2014-07-17.
[6]雷惠玲.阎连科短篇小说的批判意识解读[J]. 芒种,2015(2).
[7]张连义.论阎连科小说的民间叙事[J].文艺争鸣,2016(2).
作者简介:陈浩然(1997—),男,汉族,江苏省扬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