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3:第6课 鸿门宴 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2)积累文言字词句,重点掌握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了解文言虚词用法及辨别文言句式

(3)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训练翻译能力

(4)培养初步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先作预习,初步了解课文情节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

(3)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刻画和场面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地分析、理解,做出对文中人物的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多元价值观念。

【教学设计】

《鸿门宴》相对浅显,且故事性强,因此可以学生自学为主。具体方案是设计成三课时:第一课时重在作家、作品的介绍,在把握课文情节的基础上,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二、三段,同时归纳整理相关的文言知识,重在让学生掌握常见文言现象,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课时学习课文最后三段,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达技巧,重点是讨论评价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课后还可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二、了解《史记》及作者司马迁

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世家、书、表、列传,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的体例:

①起始年代——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

②文章篇数——130篇,共计五十二万余字

③史书体例——书(8),表(10),本纪(12),世家(30),列传(70)

④体例释疑——重点明确“本纪”“列传”“世家”的记述对象

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可从“绝唱”与“离骚”入手,明确《史记》在历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绝唱:①指具有最高水平的诗文作品②生前最后的歌唱离骚:①屈原作品②浪漫主义的开山之作③与“国风”并称,泛指文学作品。

古人写司马迁的对联: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三、《鸿门宴》背景介绍

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刘邦多次进攻项羽都被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足以跟项羽抗衡,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在张良、陈平、韩信等人的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刎。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四、朗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

2.快速通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

课文中的难读字:

飨(xiǎng)说(shuì)美姬(jī)鲰(zōu)生卮(zhī)酒有郤(xì)

玉玦(jue)瞋(chēn)目目眦(zì)跽(jì)曰参乘(shèng)彘(zhì)肩

不胜(shēng)刀俎(zǔ)

五、讲解翻译课文第一段

学生轮流翻译,老师适当点拨、启发、纠正。

第1自然段中应注意的重点词语、句子:

1.“军霸上”、“王关中”:军,驻扎;王,称王。名词用作动词。

2.沛公居山东时:在函谷关以东地区,古今异义。

3.范增说项羽曰:劝告

4.财物无所取:对财物。名作状,表动作对象。

本段小结:

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几件事?(展示连环画图片)

1.无伤告密

2.亚父定计

第一部分(第1段)写项羽大军压境,刘邦处境危急。

——故事的开端

六、布置课后作业:

继续熟读全文,自学后面几段。

第二课时

一、课文导入

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谈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学习文言文更应如此。因时间关系,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意及语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归纳整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检查昨天学习情况:老师可随机抽查,争取字词句内容皆有

三、继续讲解翻译课文第二段

第2自然段中应注意的重点词语、句子:

1.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友善)。形容词作动词用。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驰,骑马快奔;之,到,动词。

3.具告(之)以事:具通俱,全部;应译为“以事具告之”,“以事”作状语后置;“之”代词,代“张良”,省略句。

4.为之奈何?:应译为“奈何为之”,为:对付;怎么对付这件事。

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译为“替大王出这条计策的是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谁”,“者”语气助词。

6.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7.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形容词作名词。

8.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交往;活,使……活,使动用法。

9.孰与君少长?:他跟你相比,谁大谁小。“与君孰少孰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