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及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市场经济的法治秩序:核心是贯彻法权原则。
4、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 核心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道德观 ——诚信即信用经济
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 (公有;计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斯密 (私有;市场)
现代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为社会主义社 会准备条件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
计划经济
‚社会化的人,联合起 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 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 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 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 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 己……” 卡尔· 马克思《资本论》
‚……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 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 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进公共利 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 自己的利益。在这样做时,他 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 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 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 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 于本意的 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 社会的利益。‛ 亚当· 斯密《国富论》
二、市场经济作用的再认识
事后调节的变异 两极分化的变异 社会动荡的变异 利益最大化的变异 非公平性的变异
三、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1、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 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 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 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 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 是人民共同富裕。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
计划经济
资源配置 方式 行政手段
市场经济
价格机制
优势
劣势
强有力的动员资源能力
高信息成本和缺乏激励 导致的过低经济效率
激励和创新 信息成本低
市场失灵
思考: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条件?
再认识:圈地运动的历史评价
16—18 世纪,英国发生了大规模
的圈地运动。资产阶级化的大地主
‚大跃进‛的序幕,在1957年就已 拉开。史料记载,1957年毛泽东主席 多次严厉批评了反冒进。在毛泽东的 指引下,《人民日报》在这一年的11 月13日发表社论,号召批判‚像蜗牛 一样爬行‛的保守思想,要求‚发动 全民,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 ‚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从 而最早吹响了‚大跃进‛的号角。
中国梦: ---1921—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49-2049年实现现代化,民族伟大复兴 • 如何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领导方式转变
---总体依据:
处于初级阶段发展阶段 ----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发达 ---总体布局:
建设什么内容---以人为本
把原来属于农民公有的土地占为己 有,从事商业化养羊。Fra Baidu bibliotek
析企业主争当人大政协代表 “公 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 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
征用,并给予补偿”
缺陷:市场失灵 垄断
外部性
公共产品 收入分配不公
所有 :GDP即包括有形的物品(食物、衣服、汽车),又
包括无形的劳务(理发、看病、清扫房屋)。
什么活动不计入GDP?
2)GDP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
根据产品是否最终进入消费者手中将产品划分为:
市场中性论: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 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 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都会经历的初级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
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
定阶段。
案例分析:大跃进——“一天等于20年”
1958年元旦,《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社论,提出要扫
除消极、怀疑、保守的暮气,争取当年农业生产的大跃 进;同年5月,中共中央又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 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就注定 195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按照过去的说法是‚战斗的
一年‛。
这一年,毛泽东 还在对《人民日报》的一则社论的
批语中写道:‚建议把一号博士头衔赠给发明‘跃进’
这个伟大口号那一位(或者几位)科学家‛;中央的计 划指标也一再调整,提得越来越高,最后确定‚二五‛ 期间农业年均增长30%,到1962年粮食总产达到7.5亿
1958年8月27日,《人民日报》用 通栏大标题发表署名文章《人有多 大胆,地有多大产》,文章宣称: 山东省寿张县‚提的5000斤指标已 经很少。至于亩产1000-2000斤, 根本没有提的了。‛当时的报纸上 还说,农村的墙壁上到处贴满了宣 传画:玉米长到月亮上,惊扰了寂 寞的嫦娥小姐;水稻亩产万斤的卫 星腾空而起,连太阳也黯然失色; 棉花堆成的高山耸入云端,山顶的 娃娃笑哈哈地遥指珠穆朗玛峰。
大炼钢铁计划(万吨)
年份 1958 1959 1962
计划生产 实际生产 1070 3000 10000 800 1387 667
2、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总体目标的形成
四、中国市场化进程面临的制度性问题
1、市场经济的主体秩序: 回答的是谁在交易与竞争,核心是产权制度。 2、市场经济的交易秩序: 回答的是怎样交易、竞争,核心是价格制度。
专题二:总供求与宏观经济形势 一:总供求
1、总供给--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是在某一特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 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1) GDP衡量的是市场价值,是将经济中生产的多
种不同物品按市场价格计算后的市场价值加总。 GDP=P ×Q
MBA(2017)
社会主义建设
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艳 E-mail:nmgyxz@163.com
教学内容
专题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专题二:总供求与宏观经济形势 专题三:需求管理政策与供给侧改革
考核办法 平时成绩40分 开卷考试(60分)
专题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 二:市场经济作用的再认识 三: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四:中国市场化进程面临的制度性问题 五: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