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精神:研究生应该如何培养起自己的这种精神特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
姓名___ 徐鑫_ ___
所在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_桥梁与隧道工程_
考试科目___自然辩证法___
考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
课程学时________________
开(闭)卷________________
什么是科学精神:研究生应该如何培养起自
己的这种精神特质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招生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从导师到学生的研究风气逐渐淡薄,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普遍下降。与此同时,纵观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其改革趋势,现在我国高级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方法欠佳,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实现“科教兴国”以及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对目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不足已经引起不少有识之士高度重视。
一、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
科学既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事物的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探索世界奥秘和追求真理的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科学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是求真。科学是一切的基础,是立世之基,是求实.科学的整体架构,主要由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构成。科学精神是本质和精髓,是始终贯穿存在于科学共同体之中,是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它蕴涵着深刻的内容,其中求真、质疑和创新是科学精神的内核轴心。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在导师的引导下的自主学习过程,运用一种科学的精神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将自身学术修养和个人修养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也只有如此才算是达到了研究生培养的目的。
科学精神是求真精神、求实精神,即追求真理。这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纯粹的追求真理,强调为知识而知识,即“爱智”精神(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另一种是求得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以造福于人类。科学的对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承认对象的客观实在性,避免主观任意性,是科学认识的前提。正是由于具有苛求和崇尚真理这一特质,科学精神导致了科学的昌盛,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从愚昧野蛮走向光辉灿烂的文明世界的漫漫征程,始终贯穿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要求辩证地思考一切。联系与发展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也必然具有辩证的性质。科学精神容不得片面性和思想僵化。
科学精神也是质疑精神,是一种理性的怀疑。批判精神首先源于质疑的勇气,因为世界乃至宇宙从来没有任何享有质疑豁免权的绝对权威。合理质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科学的质疑精神虽然也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相对的,都值得质疑。但它不是主观的相对主义,而是客观的相对主义。一部科学史就是科学通过它的质疑精神不断前进的历史。如果对什么事情都轻信盲从,如轻信盲从所谓的“世界末日”之类的荒诞不经之说,那就根本谈不上科学精神。质疑的目的在于:一是要从熟悉的现象进入未知的领域。这是科学史上常有的事,如苹果坠地导致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沸腾的开水把壶盖提升导致蒸汽机的发明。二是去伪存真,把原来不正确的东西逐步纠正过来。如原子模型从汤姆孙模型到卢瑟福模型,再到波尔模型,认识由不正确到正确,由不完善到完善。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精神是破除轻信和迷信,冲破旧传统观念束缚的一把利剑。通过科学的辨证质疑的检验使我们的科学精神进一步得到提升。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没有创新,科学将停滞不前。可以说,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延伸,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人们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敢于“标新立异”。创新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正因为有了科学的创新精神,人类才得以不断进步,社会历史长河才得以生生不息。
在人类社会,科学精神属于人文精神,或者说,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科学精神渗透着人文精神,包含着人文价值观。在当代,科学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主流,它广泛地渗透到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领域之中。科学归根结底是和人类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息息相关的。
二、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是伴随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进入人们的价值范畴的,培养科学精神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和基础。创新是科学精神的鲜明特点和活的灵魂,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之一。质疑与批判精神是研究生的美德之一,突破与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科学素养的最重要标志。
研究生教育阶段是走向科学生涯的重要驿站,大家都希望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成为品德高尚、学问高深、情趣高雅的人才,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才。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锻炼,赋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品质和潜在能力。
对于研究生群体,掌握具体的科学知识也许并不难,但培养科学精神则不是那么容易和简单,正如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拥有科学知识的人不一定具有科学精神”。研究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也取得了某些科研成果,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具备了科学精神。从严格要求的意义上说,研究生缺乏科学精神并不只是个别现象,在相当一部分的研究生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科学精神的各种现象。加强培育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一)培养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
要坚持科学精神,必须摒弃名利的诱惑,甘于淡泊,默默追求。现实生活中,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科学研究已不是一片净土。有的研究生为了名利,放弃对真理的追求,编造实验和计算数据,弄虚作假。这样的学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员。他们的学术是经不起科学的检验的。
追求真理之路布满了荆棘,求真的科学精神同时意味着勇敢的献身精神。马克思曾经借用但丁的诗句来说明这种献身精神:“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非常崇拜古希腊神话中勇敢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献身精神,并在探索科学的人生道路上实践了这种求真务实精神。我们要学习马克思这种求真务实精神,在我们的求学路中不断实践。
(二)学会批判和适度质疑的精神
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是个体创新的生命和精髓,批判既包涵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底蕴,是个体知识、情感、意志、行为、风格等综合素质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在个体的成长中更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创新主体进行创造活动,首先应该具有批判的意识,一个善于获取知识、积累知识但缺乏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创新人才。个体要想使自身成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新型人才,在获取和积累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中必须贯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