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李清照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欣赏
• 这是一首闺情词。易安结婚不久, 赵明诚就到远处去上学,李清照 “殊不忍别,觅锦帛,书《一剪梅》 以送之。”(引自元人伊世珍《嫏 环记》)
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呢?
1、“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 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红藕香残”,荷花凋谢,点明时令,渲染 了冷落、萧条的环境气氛;“玉簟秋”,虽然是 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其实,也含有“人 去席冷”之意,与她独守空房关系密切,衬托出 诗人的冷清和孤寂,
}
此词特点
• 特点: • 1、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 相印的,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 大异其趣; • 2、大胆歌颂自己的爱情,象蜜甜、象水清, 磊落大方; • 3、浅俗清新,明白如话,也多用偶句,琅 琅上口,声韵和谐。
知 识 面 扩 展 :
练习:试比较《如梦令》《一剪梅》《声声 慢》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


下阕 以抒情为主 抒发了女词人寂寞 相思之情
全诗小结
• 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 下片由以抒情为主,全词主要抒写作 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翻译
•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 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 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 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 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 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 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 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 头。
他们的书籍堆满十余间大屋,李清照称自己的屋子为 “易安室”,把放书和研讨学问的地方叫做“归来堂”。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 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 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 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1129年赵明诚在赴外地途中染病,临终前取笔作诗, 绝笔而逝。自此以后李清照写了大量的诗歌怀念自己的丈 夫。这些诗歌都很伤感。 多年的背井离乡,李清照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 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gòu)渲染,受到了更 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 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花自飘零水自流
• 这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 • 回答:承上启下。承上,与
“红藕香残”,“独上兰舟” 呼应;启下,引出“相思愁”。
移情于物,借景抒情。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通过这句你是如何 领略词人“一种相 思,两处闲愁”中 所表露的旖旎、纯 洁、心心相印的爱 情的?
•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 身推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 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相印。 • 在古典诗词中,写思夫之作的不少,但大 多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萍洲”(温庭筠《忆江南》);或 是“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 《生查子》)一类文字。象李清照这样从 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极为鲜见。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 回雁——思及谁寄锦书来 谁——赵明诚
谁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 回,锦 书无有;无边的月色正如无边的相思。
• •
云中: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鸿雁从空中飞来,故称“云中”。
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被誉为
• 李清照的词在群花争艳的 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 自名一家,人称“易安 体”。 “易安体”雅而 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 息浓厚,是宋代婉约派的 典范。 •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 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 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 故称词家三李”。 “清照已一妇人,而词格 乃抗轶周柳,虽篇轶无多, 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 家一大宗矣”
花自飘零水自流
花自飘零水自流” 蕴含的意 义是什么?

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 藕香残”、“独上兰舟”相拍合,花 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 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 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 地流逝。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 情、离别——与晏殊的 “无可奈何花落去”有异曲同工之处。
语言特色:清丽含蓄 感情风格:缠绵婉转
请欣赏歌曲E:\歌曲\月满西 楼 邓丽君 与 古代名媛才 女 萃频精选.flv《月满西楼 》
你能将全词改写成情景连贯、意境 优美的抒情散文吗?
粉红的荷花已经凋谢,铺着的竹席也生秋凉,
轻轻解下丝绸披肩,独自登上木兰小舟。 天边飞来队队鸿雁,是谁捎来了远方的佳音? 西楼洒满月光,思念的人啊也该早日归来。 花儿自管飘落,水儿自管流淌, 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却只能独自愁闷 各天一方。 这样的相思愁苦,哪儿有办法可以消除, 皱着的眉头方才展开,涩涩的味儿却又 涌上心头!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红藕香残”——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 “玉簟秋”——从主观感受表达秋的到来。 景、情;主观、客观
2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
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 吗? 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 用作船的美称。 独:为了排遣心中的冷漠孤寂,我换上秋装,独自 荡舟水上。 一个“独”字用的好,一个人的世界,牵挂的是远 方。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背面敷粉的 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 该多好啊! 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击 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
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
记载,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 诗》,寄给他的丈夫,后来用“锦书”指 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这里是反其意而 用之,指在外的丈夫给妻子的信。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 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 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
上阕 :写女诗人 的独居生活(舟 中所想,虚实相 生)
红藕香残玉簟秋,
勾勒环境
叙写情事 神驰遐思 借景抒情 直抒胸意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中意象
上片:写女词人独居生活——舟中所想 (虚实结合) 红藕香残 兰舟 云中锦书 月 西楼 下片:写女词人由想象回到现实 ————愁更愁 流水落花 眉头、心头 揭 示 主 旨 ( 相 思 之 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名句赏析:“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句式 “才——却——”的运 用有什么妙处?

“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无计可 消除”,可知其深。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 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李清照将这句化得出奇了:对愁的描写极其 形象,把愁说成是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更 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 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思之情无法排 “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 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 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诗人感情在短暂中的变 幻起伏,真实形象,给人以遐想。
电视中的一剪梅

一剪梅,词牌名,亦称 “腊梅香”,得名北宋 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 梅花万样娇”。又韩淲 【biāo】词有“一朵 梅花百和香”句,故又 名《腊梅香》,李清照 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 句,故又名《玉簟秋》。 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 六句,四平韵。
走进作者
•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 祖籍山东济南,我国宋代杰出的女 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的 女作家。李清照的作品集曾有《易 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漱 玉集》等,但都均已亡佚。从小就 受到词的熏陶,她的父亲李格非是 当时的著名学者。李清照的丈夫赵 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 与赵明诚是一对在追求上在生活上 的恩爱夫妻。他们结婚后曾在青州 居住十几年,其间李清照创作大量 文学作品,而赵明诚也在妻子的帮 助下完成了《金石录》。
她的作品主要有《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漱玉词》
读懂《一剪梅》: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诗 作。
一剪梅
李清照
结构特点:①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 与七律相似,节奏整齐。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 四字。 诵读节奏: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练习:试比较《如梦令》《一剪梅》《 声声慢》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
《如梦令》 不同 时期 不同 基调 《一剪梅》 《声声慢》
少女时期 少妇时期 晚年寡居
明快开朗 细腻深婉 凄凉孤寂
婉约派风格 题材内容: 离愁别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