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回流问题的影响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回流问题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许多企业经营困难,东南沿海地区打工的农民工大量回流,这将直接导致回归地财政收入减少、耕地紧张;农民工大量回流对社会稳定也有一定的影响;对农民工自身而言回流即意味着失去工作、失去经济来源,会增加回归地的土地负担。
为了有效解决农民工回流问题,应该采取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同时实施有序转移,建立必备的社会保障措施,革新培训内容等方式,多管齐下转移安置回流农民工。
关键词农民工;回流;影响;对策
1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回流
据统计,仅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就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
只要1/10的农民工就业受到影响,绝对值就将达到2 200万人。
我国农民工主要的打工地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随着东莞、深圳、温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的不景气,许多企业不得不采取限产、押产、歇产等办法度过危机,而限产或停产的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的建筑、纺织、服装等行业,这恰是外来农民工最集中的岗位。
因为出口为主的制造企业大批停产,沿海地区许多农民工出现返乡潮。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中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
香港工业总会会长陈镇仁近期表示,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中,年底可能会有1/4,即1.75万家倒闭,以1家企业倒闭引起500人失业计算,1.75万家倒闭就将引起87.5万人失业,而这些工厂所聘用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农民工。
自2008年10月份以来,广州、合肥、重庆、武汉、长沙、南京、南昌等地的火车站反常地迎来大批客流,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年关未至却提前返乡的农民工。
2农民工回流的影响
2.1对回归地的影响
(1)随着农业税减免和国家各种有利于三农的政策陆续推出,诸如政策之类的外生性因素使得土地重新成为农民最重要的保障,于是在很多地区出现了抢地潮。
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1.2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900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所以,农民工的回流,使本已稀缺的土地再次告急。
土地承载人口的增加,又将参与有限农业产出的过度分享。
(2)农民工返乡潮的多米诺骨排效应,导致四川、甘肃、重庆、湖南、湖北等11个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输出地区,将直接承受打工经济收入锐减的压力。
农民工数量的减少,将使其在资金的二次分配或者说当地消费中贡献比例下降。
同时,当地省市政府不但财政来源减少,还将面对如何安置剩余劳动力当地就业的后续难题,这也无疑对缩短南北及城乡经济差距造成间接影响。
(3)“80后”加上70年代出生的第2代农民工,占据了赴沿海就业的主流,大约占到60%~70%。
这次返乡潮,他们也是退回农村的主流。
对于融入城市,他们很难逾越横亘在面前的制度、文化之墙,又因为技能不够而只能从事低端制造与服务业。
一旦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经济滑坡,他们只能返乡。
但回到家以后,由于不懂农活,同时也丧失了他们父辈所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
如果这些被迫返乡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又没办法帮其找到出路,这些农民工很可能成为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4)11月份正是农村秋播秋收的季节,农村普遍缺少劳动力,回流的农民工正好可以缓解此状况。
而且许多内地省份劳动力市场长年缺工,特别是小型、微型、私营企业招工难,再加上近几年大量新生企业增加了就业容量,回流农民工正好可以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
2.2对农民工自身的影响
(1)由于金融危机致使我国大量企业减员,导致农民工大量失业。
农民工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不仅仅是因为失业,还因为他们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基本保障。
迄今为止,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得到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一旦失业也就意味着他们失去了经济来源。
(2)再就业的影响。
随着用工需求呈下降趋势,农民工大规模回流,劳动力过剩。
用工单位在选择劳动者上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因此,在劳动关系中会出现对劳动者不利的情况,如不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雇劳动者、降低工资等,使农民工在劳动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
(3)农民工回流,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市民化过程的中断。
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有一部分人参加了社会保险,他们一旦回乡,由于二元经济制度的限制,缴费必然中断,造成无谓的损失。
同时,子女教育等问题也会受到影响。
3解决农民工回流问题的对策
世界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急剧萎缩,直接牵涉到农民工就业市场。
当前,必须解决好农民工回流后的出路问题。
(1)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农民工不仅是打工者也是技术工人,农民工返乡可以给乡村带回一些创业资本,是一股潜在的创业力量。
当地政府应出台更多有利于农民工就业的政策,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可以探索建立资金互助组织,规范运作民间借贷行为。
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对返乡农民
工创业,安排专人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其选择项目并可以给予相应的土地、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
这样既增加了经济总量,减少了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还扩大了税源,是一种成本较低的小城镇发展之路。
(2)政府在鼓励自主创业的同时,要实施有序转移。
相对而言,企业用工需求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同时,一些新兴产业崛起,劳动部门可以搜集岗位就地安置返乡农民工。
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切实有效地把农民工问题解决好。
(3)支持农业生产,继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返乡的农民有事可做。
同时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普及农业生产科学知识,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4)努力为回乡创业者提供各种便捷的服务,尤其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为创业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积极探索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利益沟通和表达机制,通过这个机制了解和平衡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把社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缓解冲突的升级,解决资薪拖欠问题。
(5)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
培训要有针对性,而且应与市场紧密联系,能够适应甚至预期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避免受训人员再就业的盲目性,提高就业率。
未来世界市场将更注重环保产品的制造,随着经济技术发展对劳动者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以及终身学习需求的提出,就业培训应更加关注失业者个体的需求和发展。
培训内容需要加强失业人员核心能力的培养,使年青人和从业人员不断提高就业能力,抵御工作不稳定带来的风险,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环境的变化。
同时加强就业理论研究,制定相应的就业、培训政策。
一方面,要不断拓展就业培训内涵,提供更加丰富的培训服务;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就业培训模式,加强培训内容、时间、方法、支持体系的灵活性、开放性改革和人性化设计。
(6)中国目前正在酝酿新一轮的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也需要这些有知识、见过世面的青年农民工加入进来。
第2代农民工年富力强、见多识广,属于农村精英行列。
如果能够引导一部分人参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乡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局面将有望焕然一新。
第2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以其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为基础的。
这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千万不能消极坐等经济回升。
(7)改善农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条件,建立失业预警系统。
在大规模基础建设中,可以更具体地明确农民工就业指标,给予吸纳90%以上的民营中小企业提供包括税收在内的多种优惠扶持,也可以考虑以降低个人所得税与增值税转型的办法拉动内需,使农民工不至于成为土地与工厂之间的无巢候鸟。
让有实力的企业进行适当的人才储备,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如果与职工达成一致,愿意降薪,就可以避免裁员,让农民工与企业共渡难关。
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些沿海城市政府要求工厂为农民工缴纳社保,农
民工一旦返乡,这笔钱将成为地方政府的又一笔收入。
笔者认为应将这笔钱划拨给其回归地政府,减轻其财政压力,做好配套失业保障措施。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成立医疗保险基金,设置一个基本的条件,让有大病的人能申请报销就医费用。
维持农村全体社会成员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这对于我国收入水平低、贫困程度高的广大农村尤为重要。
4 结论
由于地理、资源、社会文化的差别,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工人口分布不均衡,客观地存在地区性就业现状的差异。
因此,不能用“一刀切”的模式来解决所有地区的农民工回流问题。
又由于各个行业的就业情况千差万别,统一的就业政策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只能用不同的就业政策来指导不同的行业,才能促进结构调整战略的顺利实现。
因此,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就业状况,研究实行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就业政策。
5参考文献
[1] 刘铮.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农民工回流”的成因及效应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5-129.
[2] 高强,贾海明.农民工回流的原因及影响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7(4):66-68.
[3] 石伟平,付雪凌.发达国家就业培训政策的历史沿革与走向[J].职教通迅,2007(11):22-26.
[4] 邢梅.让农民工回流就地市民化[N].经济参考报,2008-5-29(4).
[5] 车志敏.迈向2010年的云南[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