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市政道路的低影响开发(LID)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市政道路的低影响开发(LID)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10T15:03:53.36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林依豪
[导读] 本文着重介绍SL路海绵工程的设计要点,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11)
摘要:项目以低影响开发(LID)理念为设计依据,改进排水防涝的措施和方法,充分发挥道路绿化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达到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本文着重介绍SL路海绵工程的设计要点,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关键词:生物滞留带透水铺装
1项目概况
本工程新建道路为南宁市SL路的延伸段,南起于Y大道,北止于L路,路线全长919m,设计起终点的Y大道和L路均为现状道路。设计横断面形式为双向4车道,红线宽度36m,其中车行道宽11m,人行道宽4m,中分带宽6m。
2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称“指南”)的要求,本工程设计应在满足城市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设置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达到相关规划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参照《指南》及海绵城市总体规划,南宁市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关系曲线对应表如下所示。
南宁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设计标准:双向4车道或红线宽度大于30米的新建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不低于50%。
3主要单项设计及措施
3.1生物滞留设施
结合道路横断面布置,人行道的1.5m宽绿化带采用生物滞留带形式设计,设置开孔路缘石和消能碎石,路面径流可通过路缘石开孔进入滞留带进行蓄渗、净化。分段设置溢流式雨水口与市政雨水管道系统连接,保证暴雨时超量径流能溢流排放。生物滞留带自上而下设置蓄水层、植被、种植土层和砾石层。相邻的路基侧面设置防渗膜,避免雨水渗透对路基造成不良影响。蓄水层深度根据土壤渗透能力、植物的耐淹性能及径流控制目标综合确定,一般为0.2m~0.3m,并设0.1m的超高。植物配置结合地域景观特点,优先选择具有一定耐淹耐污能力的常绿植物搭配(3种以上)种植,提升生物滞留带的景观功能及生物多样性。种植土层厚度根据植物养护要求设置0.6m~1.5m。原状土满足渗透能力>1.3cm/h,有机物含量>5%,pH6~8及阳离子交换能力>5meq/100g等条件时,可作为种植土使用。采用换土时,通常由85%水洗粗砂、10%细沙和5%有机物进行级配,土壤的d50不宜<0.45mm,磷浓度宜为10~30ppm,渗透能力为2.5~20cm/h。土层底部设置透水土工布或≥100mm的砂层,防止土层介质流失。砾石排水层层厚250~300mm,地基渗透能力<1.3cm/h或底层采用防渗处理时,在砾石层中增设管径为DN100~DN150mm的PVC穿孔渗排管,就近接入溢流式雨水口。
3.2透水铺装
人行道面层采用透水砖铺砌(厚度60mm,透水率≥0.1mm/s,抗压强度≥Cc50,抗折强度≥Cf5,防滑等级R2,防滑性能指标BPN≥70),结构层考虑机动车停靠标准,自上而下设置50mm厚干拌粗砂,200mm厚C20无砂大孔混凝土(基层孔隙率≥15%,间隔5m~6m设置横向缩缝,缝宽10mm)和150mm厚的级配碎石垫层(重型压实度≥95%)。基层采用砂类土或改良土回填(渗透系数>7×10-5cm/s,重型压实度≥93%),保证一定程度的深层渗透能力。
4指标分解计算
根据《指南》对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进行分解计算确定本工程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
根据《指南》,透水铺装仅参与计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其结构空隙容积不计入总调蓄容积。生物滞留带蓄水层深度设0.3m,实际控制雨水量为618.90m3,因此采用透水铺装和生物滞留带两项措施控制的调蓄总量为618.90m3。
规划新建道路工程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不低于70%,相应的规划调蓄容积为582.26m3。工程实际措施的调蓄容积为618.90m3,反算设计降雨量得24.13mm,根据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关系曲线确定本工程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2.10%。
5结语
通过透水铺装和生物滞留带的组合措施对道路径流雨水的蓄渗、净化作用,本工程低影响开发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污染物去除率均满足规划控制目标的要求,有效削减了城市径流的污染负荷,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参考文献:[1]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2]梁国伟,市政道路设计中低影响开发(LID)的实例应用探讨,建筑科技,2017。
作者简介:林依豪(1982- ),男,广东番禺,工程师,主要从事给排水工程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