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专题四 第一课 知能综合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能综合提升]
(时间:20分钟满分: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B.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
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
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解析:本题属材料式选择题,解答的关键是首先读懂材料。材料中,孙中山强调的是各地分散的斗争迫切需要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根据这一理解,本题就很容易判断选B。
答案:B
2.之所以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因为()
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解析:中国同盟会具备了政党的基本要素:明确的纲领三民主义、公认的领袖孙中山和全国各地的组织。
答案:D
3.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民主反对的就是封建专制,因为它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答案:D
4.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三大政策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劳资矛盾,说明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为防患于未然,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答案:C
5.对于民生问题,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的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下列各项最能反映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的民生主义思想的是()
①平均地权②核定地价③反帝④节制资本
A.①③B.①②
C.①④D.②③
解析:备选内容①②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备选内容③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备选内容④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此项迷惑性最大,极易误选。
答案:B
6.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民主共和制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解析: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是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
答案:A
二、非选择题(16分)
7.(2011·新课标全国卷)材料一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刊、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10分)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6分)
解析:本题通过人物的观点评价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第(1)问态度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不难看出“革命前全盘肯定、革命后全盘否定”。评价
时注意对每种态度既要看到其积极之处,又要看到其局限。第(2)问要从辛亥革命后社会的变化、民族危机及思想解放运动等方面去做全面的分析。
答案:(1)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
(2)辛亥革命胜利,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