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作者:张明凡指导老师:朱进富副教授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宗教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和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基本的把握的基础上,以需要层次理论作为工具,对宗教信仰心理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在宗教心理学的范畴内,将宗教信仰的心理问题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用需要层次理论来阐释宗教信仰心理,这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角度,它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宗教心理的研究更加详尽和明确,而且具有独到的、创造性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宗教心理阐释
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在近代之前,学者大多是从神学、哲学入手对宗教信仰进行研究。近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宗教的研究的角度不但可以从文本、经典、哲学思维入手,也可以从人类的现实生活处境以及人类自身的心灵、心理状态去了解。由此,对于宗教的研究也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全面化。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可是遗憾的是,迄今人们并未予以充分关注。本文尝试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宗教信仰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宗教信仰心理作出一种有价值的创造性的阐释,从而弥补以往研究之不足。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宗教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基本的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宗教信仰心理作出阐释。
一、宗教心理学的相关概念辨析
宗教心理学,从通俗的意义来讲,是研究宗教信仰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宗教心理学涉及到很多概念,比如宗教的认同和宗教的皈依概念,还有作为宗教心理学研究主体的宗教徒和非宗教徒概念等等,在下文中我会着重进行阐述。
1、宗教的定义
一提起宗教,往往使人联想到上帝、大佛、神仙、真主,那些香烟缭绕的庙宇、庄严神秘的教堂,还有那些日日虔诚朝拜的信徒。那么宗教究竟是什么?如何给宗教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恐怕是绝非易事。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定义最纷杂、最令人莫衷一是的莫过于“宗教”一词。“宗教”一词的现代涵义源自拉丁文的“religio”,其意为“义务、约束”,特指“人与神明之间的约定”,①但这也只是宗教的字面含义。
许多学者都曾经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宗教进行定义,无论从定义的外延还是从定义的内涵来对定义分类,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复杂的宗教现象。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的长处。但如果非要在这里给宗教一个定义的话,我比较倾向于克利夫德·基尔茨对宗教所进行的象征性定义(后来也有学者干脆把这类象征性定义归入了功能性定义一类)。基尔茨认为:“宗教是一套信仰体系,旨在通过对生存的一般秩序观念的表率和以对事实的预言的形式来表现这些观念在人心中建立强有力的、普遍持久的情绪和动机,并使这些情绪和动机看起来似乎是唯一存在的。”②可以说,宗教不仅作为一整套公认的社会形态对人格的发展产生作用;另一方面,宗教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本身也反映了人类追求人格完善与心灵升华的倾向。③
2、关于宗教心理学
以上对宗教定义的概述我只是想对宗教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其实本文并不是希望把研究重点放在研究宗教本身或者其相关理论上,而是旨在宗教学体系中的宗
①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②[英]基尔茨:《作为文化体系的宗教》,塔卫斯多克出版社,1965年,第4页
③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
教心理学上。宗教心理学是这样一门兼有宗教学和心理学的学科,宗教心理学是对宗教的内在性、纵深性的或者说是关于宗教体验的所谓“内在性”或“深蕴性”的探究,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宗教徒(区别于非教徒的)和有宗教行为的人的心理特征。①
无论怎样评价宗教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都不可能不同意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宗教信仰乃是人的主观世界、人的心理、人的意识的现象。②离开心理分析既不可能正确理解宗教作用于人们的意识和行为的途径和渠道,也不可能理解其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由此,研究宗教信仰在教徒心理的根源就必须首要关注宗教的信教者。在本篇论文中,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宗教徒的心理上,特别是宗教信仰与宗教徒的心理之间的关系,而我的论文中建立这种研究关系的桥梁,就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在后文中会进行详细的阐述。
3、关于宗教徒
正如上面所讲,研究宗教心理学就必须要先了解宗教的载体——宗教徒,也就是那些具有特定宗教信仰及宗教行为的信教者身上。“宗教徒”这一概念作为信教者的同义词,其本身已经强调出“信仰”的心理现象在信教人生活中的作用。③在现实世界中有一部分是信教者(教徒),另一部分是不信教者(非教徒)。他们的主要差别并不在于政治态度和经济行为,而在于具有不同的信仰和由此产生的部分不同的社会行为。④研究到这里,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提供一份较精确的信教者或不信教者的统计数字,更不用说全球宗教徒的统计数字了。这无疑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我对此现象的理解是,我们似乎缺乏一个确切标准来区分教徒与非教徒,甚至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自己都无法清楚的界定自己是否属于宗教徒。那么,何为信教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容易。信仰首先应属于心理层面上的,当然我们无法忽视众多的宗教行为,但这些行为也无疑是受到每个人内在意识的驱使,所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是应从宗教徒的心理状况上来分析。⑤到这里,我想引出一个新名词——宗教认同。
①[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沈翼鹏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6页
②[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沈翼鹏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30页
③[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沈翼鹏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6页
④李德安著若水译:《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典范》,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第2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