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
摘要: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程度显著,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解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好学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等实质性问题,本人根据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根据学生的差异成因,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来改进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从而有力地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综合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分层次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教师要本着让学生“能飞的飞,能跑的跑,能走的走,不能走的推一把”的思想,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功”标准,坚持每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发展;每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提高;每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规格,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分层教学的理论支撑。一、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特质,设置多元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要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确定,设置分层目标要遵循“既要让全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使目标层次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让不同起点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标。例如,在“flash动画制作初步”单元教学时,面向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能够利用flash制作出一个简单的动画”
的教学目标,而面向学习较有余力的学生提出“制作出图文并茂、具有交互功能的小影片”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等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同时针对不同认知智能领域也适当提出一些发展要求。例如作品创作中不同学生在艺术表现、技术应用、表达与交流等方面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体现了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的可选择性。在确保每位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课堂上的分层导学应当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发展自己。
二、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因材施教分层导学
分层不光是学生分层学习,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都得根据学生计算机水平分层。如在教学powerpoint即幻灯片制作时,我所教的几个班中有两个衔接班,这两个班的学生都是从小学直接升上来的,经过了解发现在小学阶段他们已经如何制作幻灯片了,而其余几个班的学生来自全省不同的地方,很多学生根本不会。于是针对不同情况,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衔接班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的幻灯片知识我就不再重复讲解,直接给出一个综合性作业,比如以科技创新为主题,自主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某一方面制作一份电子报刊,同时把学长们做得好的作品展示他们看,让他们心中大致有个努力的目标。当然在这个制作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式各样没有见过的问题,比如模板的制作,等等。这
时我并不是急于给他们解决,而是首先让他们上网查找资料,或者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如果还不能解决,最后才给他们讲解。这样通过问题来引发他们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于其他班的学生我也进行了分层,已经学过幻灯片制作的学生直接进入电子报刊的制作,电脑不受老师控制,而其他学生则必须听老师讲解如何制作幻灯片如文字图片的插入,动画的设置,以及幻灯片的处理和播放,等等。同时我又把能力强的学生分到各个小组当小老师,辅导其他学生。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不仅每个学生都学习到了新知识,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在“文字编辑与排版”教学单元中,教师讲解对文字进行修饰的方法后,布置学生练习。此时,要重点指导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出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版式,通过设置出漂亮的版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学习兴趣很高的学生就可让其在掌握一般方法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三、分层次设计练习,给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
一般情况下,课堂练习每节课都有,有师生共同完成的,有学生独立完成的,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尽量分出不同层次,从作业量上设
计必做题、选做题,使学生练习具有弹性,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又“吃的饱”。从作业难度上又要设计难易程度有差异的练习,分为基本题、变式题和综合题,要求各层次学生都能完成基本题和变式题,达到大纲规定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完成综合题。总之,通过练习让各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查找文件》这节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以下四个练习题:
1、说一说桌面上“花.bmp”文件的属性。
2、在“我的文档”中用查看的方法把“雪景.bmp”文件找出来。
3、运用“资源管理器”程序把“雪景.bmp”文件找出来。
4、利用“查找”程序把“快乐的暑假.bmp”文件找出来,文件大小不超过1mb,并拖到桌面上。
对于上面四道题,都是侧重方法性的练习题。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少做、快做,对于个别已经熟练掌握操作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跳过,直接做有提高性及有发展性的题(第3、4题),同时也鼓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试做难度较大的题,适度加压,适时推波助澜,避免半途而废,在尝试中得到提高。在安排练习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信息技术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和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信息时代里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很重要,因此应重视方法性知识的练习。
四、分组活动,在协作中共同提高
心理学实验表明:多人合作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在教学中不断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合作,互
相启发,互相促进。
例:在学习excel数据计算这节课时,涉及到公式、函数等内容比较多,这样不便于学生去理解记忆,我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把这节课的内容分成了几部分,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每一小组讨论学习一部分内容。如:有的小组讨论怎样求和;有的小组讨论求平均分;有的小组讨论求优秀率等,然后让每个小组出一个代表,把讨论的结果讲解给其他同学,我借机提问这名发言同学:“你是怎样想到这样操作的?”;“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见解吗?”最后,我对整节课进行了总结,通过评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