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伤肋骨骨折的X线检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外伤肋骨骨折的X线检诊
【摘要】 x线检诊是现代医学常用的体内观测方式,它不仅能对病变部位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还能帮助医师了解病变的大小、数量以及范围。

x线检诊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对肋骨骨折确诊提供了最基本的技术支持。

本文根据152例胸外伤致肋骨骨折患者x线检查资料对x线的检诊方法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肋骨骨折会使患者的行走方式出现异常,在进行诊断时很容易忽略普通胸部正位片的变化,如果在患侧左右斜位及透视下患处切线位片,就能有效的避免漏诊的情况,提高检出率,增加诊断结果的精确性。

【关键词】肋骨骨折;x线检诊;x线图像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程度的推动了医学技术的发展,神经微创技术、x线检诊等高科技医疗的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医学治疗的整体水平,其中以x线检诊的应用最为广泛。

x线检诊是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

胸部外伤导致肋骨骨折拉伤是外科临床治疗中最为普遍的疾病,在一些司法案件中也会经常涉及到肋骨骨折诊断,因此,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在当前的肋骨骨折临床诊断中,主用应用的是x线检查技术,该检查方法对专业性要求较强,不仅要求临床医师能正确操作该项技术,还要能结合x图形,具备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

本文对利用x线诊断为肋骨骨折152例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从中找出
提高肋骨骨折检出率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此次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

1 研究资料与实验方法
1.1 研究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包括152例肋骨骨折资料,患者的年龄在16-69岁之间均匀分布,平均年龄36.5岁,其中男性患者84例,女性患者68例。

152例患者的共同临床表现为:胸部间会歇性出现剧烈疼痛、压痛,平时胸闷、气促等不良反应较频繁,咳嗽时这些症状会加剧。

胸廓挤压试验测试结果显示为阳性。

病例致病原因分布比较散,其中交通事故导致的肋骨骨折有58个,拳击等外力重击导致的肋骨骨折有46个,挤压形成的骨折有24个,高处坠落导致的骨折有18个,还有3例骨折是因为其它因素引起的。

152例患者都是在受伤1h-2天内到医院进行的x线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存档。

1.2 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需要利用x线检测得到正位片、斜位和透视下点片三个部位的x线图像,所采用的拍摄机器为岛津800ma 和岛津dr医用诊断射线机拍片机,这是当前技术比较先进,最常用拍片机。

为了获得较好的拍片效果,应该区别对待每个检测部位的拍片条件:
1.2.1 正位片投照条件72kv,100ma,0.2s。

拍片时,患者要采取合适的拍摄姿势,站在胸片架前或仰卧在摄影台上,这种姿势可以充分结合病变部位的病重程度获得最理想的拍片结果。

另外,放置胶片时,要与中心线经第5胸椎呈现垂直状态。

1.2.2 斜位投照条件75kv,100ma,0.25s。

患者的拍片姿势要根据病变程度选择前后或后前斜位。

放置胶片时,要使得,中心线与胶片垂直,并且穿透被检侧肋骨中部位置。

1.2.3 透视下点片在拍片时,要根据患者的肋骨局部压痛点调整患者的姿势,进行多轴位的肋骨点位拍摄,要求患者用手指挤压最痛部位,观测局部的变化。

膈上肋骨要收集深吸气后屏气点片,而膈下肋骨要收集深呼气后屏气点片,拍摄完成后分开放置。

在本次的152例患者都采用的是胸部正位摄片,其中包括加照斜位片116个,床下滤线器投照50个,透视下指压法34个。

如果在经x线检测后没有发现肋骨骨折,但仍有不良反应,可在x线检测3周后来医院复诊,如果有骨痂或错位,则可确诊为肋骨骨折。

2 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中,确诊为单发肋骨骨折有48个,确诊为多发肋骨骨折104个,确诊为合并气胸、血胸的有30个。

其中,利用单纯胸部正位片、斜位和透视点片确诊的案例分别有82个和60个,另外,在复诊中还发现了5例骨折。

如果x线图像表现为骨折线与断端发生移位或者变形,则说明患者为肋骨骨折;如果x线图像表现为肋骨边缘局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则说明患者为不完全肋骨骨折;如果x线图像表现为肋骨上下缘均不连续的截断征或细微骨折线,则说明患者是裂隙骨折。

每确诊一个患者,都对其骨折分类进行了登记。

3 结果讨论
研究发现,肋骨共有12对,在人体内呈现自后上向前下斜行排列,前部肋骨比后部肋骨较细要厚。

对肋骨解剖后观察发现,肋骨形态细长、弯曲、不规则,骨结构单薄,呈半环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骨质结构。

第1-3根肋骨最短,一般在其周围有锁骨、肩胛骨和肌肉,对肋骨形成了有效的保护,因此,这几根肋骨发生骨折的可能性很小。

第4-7根肋骨细长,弹性差,是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

第8-10根肋骨的弓形结构决定了良好的弹性,因此,这个部位是发生骨折可能性相对较低。

第11-12根肋骨在人体内呈现游离状态,没有固定的位置,是发生骨折可能性最小的部位。

胸部x线图像是肋骨、胸膜、肺纹理、胸壁软组织及肺部病变的综合投影,这些结构彼此之间有一定的重合现象,不能完全显现全貌,因此,容易发生肋骨骨折或漏诊的现象。

在本次的152例观察案例中,只有82例在胸片正位呈阳性结果,只占了总体观测数量的一半。

如果检测时,翻动患者身体,在x线图片中显现出肋骨曲面,能很好的增加出骨折的检出率。

在拍摄x线图像时,多采用常规的膈上肋骨或膈下肋骨位、肋骨双斜位及肋骨透视下转位点片等方式。

检测时,如果发现胸部组织的密度和厚度两者之间的厚度差别比较明显,则采用膈上肋骨深吸气时屏气点片,膈下肋骨选深呼气时屏气点片。

针对心后、腋中线等部位比较隐蔽的问题,如果观测到胸腔脏器及肋骨自身重叠,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误诊,因此,要采用多轴位电视透视下点片,
透视下旋转不同的体位,让各肋骨伸展开来,便于拍摄完整、清晰的x线图片。

研究结果显示,严格执行上述的x线检测方法,能有效的避免误诊、漏诊的情况,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的同时,增加诊断结果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杜桂芝.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廓骨折中的作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21(2):43.
[2]张万凯.x线诊断肋骨骨折的注意点[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