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女书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化石”,对研究人类文字和文明的起源、女性文化和民族的起源以及文明的发展历程等方面,在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字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价值。

江永“女书”的流传,史书不载,方志不述,当地族谱碑文,可说无一蛛丝马迹,外界少有知晓。

关于女书文字的史料记载,至今最早见到的是太平天国发行的“雕母钱”。

该钱背面用女书字符铸印有“天下妇女”、“姊妹一家”字样。

史载太平天国曾过江永北上。

1931年《湖南各县调查笔记》的《花山》条中,有“其歌扇所书蝇头细字,似蒙古文。

全县男子,能识此种字者,余未之见”的说法。

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瑶文歌》序文也记载道:“一九四五年,何君晓南持猺文一纸,云是猺女读物,系得自田广洞陈中兴,转以赠余,此固求之数年而不可得者。

入手展玩,纸色红旧,纵横五百七十四字,字迹秀媚,行列端整,不知出自谁家女手,惜一字不可识,无以解其音义”。

“女书”文字记录的是江永土话基础上的妇女群体语,一般人认为它属汉文异形字。

但它是否属“汉字文化圈”,则有分歧。

有人以“女书”有近半数字符是从汉字蜕变而来为据,认定它是借源于方块汉字的一种“变异”的系统再生文字。

反对者则认为,笔画及其组合结构的异同,是判定不同文字之间有无源流关系的直接依据。

“女书”与汉字楷书相比,基本笔画不同,笔画结构和语言功能都迥异有别,而且“女书”中遗存的象形字、会意字均与甲骨系文字大相径庭,因此“女书”文字的源头绝非普通汉字。

“女书”究竟源于何时?何地?海内外众多学者的探索勾起人们久远的联想。

有人根据当地妇女赛祠的花山庙兴起在清代中期,目前发现最早的女书实物在咸丰年间,推测女书起源于明未清初。

有人以“女书”中存在与壮、瑶等民族织锦上的编织符号类同的字符为据,认定“女字的构成源于百越记事符号”。

有人根据女书中大量与出土刻划符号、彩陶图案相类似的字符,认为其起源的时间、空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形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之后。

有人依据女书文字与原始古夷文的基本笔划,造字法类同,认为它是舜帝时代的官方文字。

根据甲骨文和金文借字在“女书”字汇明显存在的特征,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与甲骨文有密切关系的商代古文字的变种。

还有学者认为,他们认定现代“女书”是古越文字的孓遗和演变。

此外,一些专家考察“女书”流行地区的地理,历史,人口民族成份和民风民俗状况,认为“女书”是受民族融和、移民文化影响的古老瑶族文字。

瑶族曾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否曾有自己的文字,这正是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网-传媒经济】湖南消息湖南省江永县是1955年将江华县部分地域划入永明县而改今名的。

位于湘南,湘桂边境,在萌渚、都庞二岭之间,这里山青水秀,但又十分闭塞。

古为百越人居住繁衍之地,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湖南仍是越民族集中分布的地方。

在江永县上江圩乡及其邻近一带,妇女中流传着一种奇特的汉文异形字,是独为妇女使用的性别文字,当地妇女们便把自己使用的文字叫做“女书”。

“女书”之名就是根据当地妇女的命名而命名的,它既指“女书”文字,也指用“女书”文字撰写的作品。

世界文化奇葩——女书习俗
湖南江永女书作为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1982年在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发现之后,才首次进入公众视线,其保护与传承历年来也引起社会各界重视。

“女书”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什么仅仅在江永县上江圩乡及其周围方圆不到百里的范围内流传,而且仅为妇女使用,现存的"女书"文本,最早的没有超过清代。

其传习均属家教亲授,世代相传,谁也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也不为外界知晓。

连著名的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听说“女书”后,也感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1979年江永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周硕沂执笔编写的《江永县文物志》中的“蚊形字”一节,专题介绍了女书,并附了《女书之歌》。

1983年7月《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3期发表了宫哲兵的《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

江永县上江圩一带,古为民族交融之地,因而流传在江永上江圩一带妇女中的“女书”文字。

女书叙述的事都是妇女的事,包括婚姻家庭、生产劳动、社会交往、女红艺术、文化娱乐、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多方面,系统地反映了上江圩乡及其邻近一带妇女的喜怒哀乐,她们在旧时代的卑贱社会地位及其对封建压迫所表现出的愤怒与抗争。

女书---世界记录“唯一女性文字”
“女书”是妇女所专用的一种特殊表音文字体系为内核的社会文化现象,在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的妇女中传承,并2002年4月,女书文献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5年10月,女书以“全世界最具性别特征文字”被收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2006年6月女书习俗列入中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名录。

女书作品多为七言韵文作品,少数为五言体韵文。

书写在精制的手写本、扇面、布帕、纸片之上,分别叫做纸书、扇书、帕书;女书作品有书信礼仪书、记事书、自传书、祭祀文等表现形式;独特而丰富的女书民俗如坐歌堂、贺三朝、结拜姊妹、斗牛节、过庙节等,为女书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女书习俗对语言学、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妇女学、民俗学以及民族文化史和民间文学等多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内看到,女书从整体上看,是一种由左至右略有倾斜的长菱形字体,它的书写方式是由上至下,由右向左,没有标点,排列整齐,字的笔画线条纤细一致,字体修长、秀丽。

江永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女性文字,主要在湖南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的妇女中传承,并为妇女所专用。

女书文化产业园---女书生态博物馆
但由于受“母传女、老传少”的传承方式和“人死书焚”习俗的制约,随着上世纪90年代江永女书自然传人一个个离世,女书的传承受到阻断,会阅读和书写女书的人越来越少。

为保护与改善女书文化的“活态”环境,江永县采取了大量的抢救措施。

如专门成立了女书文化抢救保护及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江永女书抢救保护规划》,确立了女书抢救保护目标;创办女书博物馆和女书网站,构建起专业的女书保护和传播平台;办起女书学堂,培养好女书新传人;开辟旅游线路,逐步发展女书文化产业等。

女书文化产业园座落于江永县上江圩镇,距江永县城15公里,其核心是女书生态博物馆(女书岛),总面积108.36公顷,是湖南省唯一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

加之岛外规划的300亩女书文化旅游产业功能配套区,构成了女书文化产业园,年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综合收入6410多万元,实现了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双提升。

2008年以来,江永县委、县政府实施《江永县浦尾村(女书岛)保护规划(2008—2030)》,将女书生态博物馆建设为女书文化展示区、女书民俗风情区、女书文化体验区、原生态田野观光区、沿河风光区等五个功能区,其中女书文化展示区中的女书园,始建于2002年10月,园内通过文字、图片、实物、音乐、影像等形式,全面展示女书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风。

(本网宗长义张新华)
驾游指南
广州→清远,上清连一级公路走169公里→连州午膳→过南岭,走60多公里→观百里画屏→飞驰萌渚山盘山路50公里→夜宿江永县或江华县均可(到了革命老区要找组织,此处经济不发达,最好的住地是县委的招待所)→次日早向广西贺州方向进发,86公里处是女书村,路边有指示牌
公共交通指南:
a 长沙出发,乘坐下午3:10分的卧铺汽车班车前往,次日凌最2:10抵达。

途中行车11
小时。

每天一班,票价约90元。

b、各地前往广西桂林、柳州、南宁的火车,至永州站下车,转乘依维柯中巴班车赴江永。

途中行车约5小时。

一小时一班,票价35元。

c、从阳朔乘从桂林至恭城的班车,每小时一班,途中约1小时,票价约10元。

由恭城再转乘赴江永的班车,半小时一班,票价约5.5元。

目前由于龙虎关至嘉会广西一侧在修路,车程约3小时。

三条路线中,推荐由阳朔北上这条线路。

作为游阳朔的延伸,既省时间和费用,又特别适合五一、国家7天大假的安排。

江永至景区的交通:为节省时间,主张包车。

在当地最适合包的是双排座农用车,约100元/天。

驾驶室可乘4人,后部货箱可乘6人。

县城再向北走上江圩普美村。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江永旅游观光!
普美女书文化村是江永县上江圩镇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县城的东南方,离县城18公里。

该村四面潇水环绕,风景秀丽,民风纯朴,是一个面积为0.2平方公里的倒葫芦形沙洲,同时也是女书传人高银仙的故居。

女书是流传于江永上江圩一带人类迄今发现的唯一性别文字,堪称中华文化之瑰宝,世界文字之奇观。

2002年,江永女书作为全国48件之一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请大家看咱们右前方的建筑,它是普美女书文化村的村牌,以折扇和方巾构成其造型。

这是因为女书作为女人之间传情达意的一种文字载体,通常是书写、记录在四种物件之上:一是布帛,二是纸片,三是折扇,四是方巾。

在上江圩一带妇女当中,又最喜欢将女书书写于手帕与方巾之上。

女书园是抢救、保护、开发女书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宣传女书文化的重要窗口。

该园建成于二○○二年十月,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女书园采用古朴典雅美观实用的仿明清式建筑,它的建设风格体现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园内有前厅后院,前厅是供游人休闲娱乐的场所。

后院设四厅一堂。

左边是综合厅、女红厅。

右边为女书书画作品展厅、女书工艺品销售厅。

园子的中间开办了女书学堂。

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为女书园题写了园名。

女书园通过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展示了女书原件文献、作品、工艺、书法、学术成果与民俗风情。

从女书的来源和传承方式到女书的社会功能,从女书的发现到女书在学术界的影响,从女书流传区的民俗民风到女书与妇女的关系,从女书艺术到女书书画,从对女书的抢救、保护到女书文化的发展前景,较为全面地介绍和艺术再现了女书文化厚重的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魅力。

自建园以来,海内外学者和游客慕名前来考察观光。

女书园不仅成为了女书文化研究发展的中心基地,同时也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

现在就请各位朋友随我一同走进神奇的女书世界。

一进入女书学堂,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中央这幅婆王画像。

“婆王”是江永妇女心目中的神,是集所有妇女美德于一身的一位女性。

她的地位就相当于福建、台湾同胞心目中的“妈祖”。

在女书学堂里悬挂“婆王”画像,是因为她与我们一个重要的女书活动有关,是什么呢?待会儿我再向大家解释。

看过了“婆王”像,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女书学堂”。

“女书学堂”逢双休日开课,由已故女书传人高银仙的孙女儿胡美月担任教师,向前来学习的妇女传授女书。

如果大家感兴趣,也可加入其中学习,听听女书悠宛的吟唱,并请老师、学员们把你们的名字用女书写在名卡上,带回家作个纪念。

各位朋友,这里是女书的综合展厅,在这里,大家可以了解到有关女书起源的传说、女书的社会功能、发展前景、女书的学术研究成果等等。

大家前面已经了解到,女书是妇女传
情达意的一种专用文字,可创造这种文字的女人究竟是谁呢?在这里,我先请大家听三个传说。

第一个传说,是“皇妃造字”说。

不知什么朝代,江永县有一个女子,山歌唱得好,女红做得好,有许多的结拜姊妹,大家在一起过得很愉快。

由于长得很漂亮,有一年被选到皇宫作了皇妃,离开了乡亲姊妹。

她在那个充满狡诈与杀机的环境中寝食不安、惊恐万状,日夜思念着自己家乡的亲人和结拜姊妹。

为了表达思念之情,她根据做女红的图案创造了一种文字,写信托人带回家乡,并转告给那些与她一起做女红的结拜姊妹,怎样去识别这些字的意思。

从那以后,这种文字就在江永县的妇女中流传开来。

第二个传说,是“盘巧造字”说。

很久以前,江永县桐口村出了一个盘巧姑娘,她3岁会唱歌,7岁会绣花,长到18岁没有一样不精通。

周围一带的姑娘都喜欢与她结拜姊妹,一起唱歌,一起做女红。

有一天,盘巧一个人上山割草,官府猎队发现她长得很漂亮,就把她抢到道州府去了。

盘巧在官府中过着奴隶一样的生活。

终于有一天,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她根据过去与结拜姊妹们一起织花边、做花样的图案,创造了一种文字,一天造一个,3年造了1080个字。

她用这些字写了一封信,带回到家乡,姊妹们最先认出这些字,知道她原来被关在道州府里。

她的亲人赶到了道州府,把她接了回来。

从此以后,这种文字广泛流行,代代相传。

第三个传说,是“九斤姑娘造字”说。

九斤姑娘的传说是这样:古时候,桐口村有个姑娘生下来九斤重,大家叫她九斤姑娘。

长大后,她女红做得好,歌唱得好,聪明能干,几十里以内的许多姑娘都是她的结拜姊妹。

结拜姊妹之间交流感情,互通信息,需要通信,但是大家都不识字。

九斤姑娘创造了女书文字,从此以后结拜姊妹之间就用女书文字书信往来。

这些故事都很优美,也很神秘,正如同我们的女书起源一样扑朔迷离。

现在专家学者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女书是唐朝以后起源的,一种说法是女书属于先秦文字,甚至比甲骨文还早出现,是母系氏族时期的产物。

但是女书究竟起源于何时?可以说这还是一个千古之谜,没有一位专家学者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女书有一习俗,就是“人死书焚”。

也正由于这个习俗,很多女书原件都已不存在。

现在我们发现最早的女书原件是宋朝时期的,最多的是明清时期的。

其中在南京发现了太平天国时期刻有女书文字的铜钱,在广西钟山县发现了女书“三朝书”。

考试大收集说到女书,就还得向大家介绍一下女书作品。

女书作品有两类,一类是当地妇女自己创作的,反映当地妇女生活、劳动、爱情家庭的,如《卢八女》、《杨细细》等;另一类女书作品,是将当地汉字叙事诗翻译成女书叙事诗,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王氏女》等,女书作品一般为五言和七言诗,多为吟唱作品。

女书的流传,其实与我们当地的一些民俗是密不可分的。

比如说“拜婆王”。

每年到农历五月初十,江永县的妇女和姑娘们会到花山庙去拜祭“婆王”。

在拜祭之前,她们会把自己的心事用女书书写在纸扇、方巾或宣纸上。

在给“婆王”烧过香纸后,跪拜在“婆王”像前吟唱书写好的女书,吟唱完毕,就将女书焚烧给“婆王”,希望“婆王”能不忘记自己的许愿,保佑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为什么“女书学堂”里悬挂婆王的画像了吧。

女书在另一个我们的民俗节庆当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斗牛节”。

农历四月初八是我们当地的一个节庆,叫“斗牛节”。

每到这一天,男子们会赶上牛牯到野外斗牛,看谁家的牛勇敢、凶猛。

而女孩子则会在这一天带上点心,或者柴、米、油、盐等等到野外“打平伙”,也就是聚餐。

同时也借此机会与自己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女子结拜姊妹,而女书作品,通常就是作为姊妹间的信物互相传送。

结为姊妹的妇女,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常以女书书信往来。

往往女书作品都会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

此外,女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记录女孩子在出嫁时长辈与朋友之间的教诲与祝福。

江永一带女孩子出嫁一般都要
“坐歌堂”。

歌堂要坐三天,第一、二天为小歌堂,第三天为大歌堂。

小歌堂时,新娘母亲、舅母、姑婶会用吟唱的方式教诲新娘为人妇后如何服侍夫婿、孝顺公婆、和睦妯娌;新娘的姊妹们会逐一回忆同新娘以往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到了第三天大歌堂时,新娘会一一回应长辈及姊妹,表达自己出阁后会继续孝顺父母、长辈,不忘姊妹情意的心情。

在这时,新娘的好友就会用女书把这三天吟唱的内容记录下来。

到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回门时姊妹们就会将“坐歌堂”时记录下来的内容装订成册。

封面、封底用蓝布、花边装祯好,制成三朝书送给新娘。

这三朝书一般为13页或17页,女友们只书写前4页,其余的留给新娘记录以后的婚烟生活。

现存的女书原件中,最精美的都是“三朝书”,而“三朝书”也是妇女们最珍爱的礼物。

这样一种深闺里的文字是如何走出闺门为专家、学者、世人所发现的呢?最早面世又是何时呢?那么最早研究女书的又是谁呢?他就是江永县文化馆前馆员、周硕沂先生。

他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收集、整理女书原件、研究女书文字。

现在,我国研究女书的主要专家学者有武汉大学的宫哲兵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赵丽明教授,国外主要有美国哈佛大学的史凯珊教授等。

她们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研究女书,长期居住在江永,与老一辈女书传人及女书流传的当地妇女们同起居、共劳作。

获得了许多详实而珍贵的资料,与她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现在整个普美女书文化村正规划建设为集休闲娱乐、购物、女书学习、研究于一体的度假观光胜地。

村里将兴建女书碑林、女书演艺厅、划舟场、垂钓场、瑶家小吃街、女书工艺品街等等。

各位朋友,咱们现在即将展开女书河之旅,旅途全程五十分钟,沿途大家可看到高银仙墓、荆田古村风貌、桐口鸣凤阁等景点,另外,还可以欣赏沿途参天古木的葱翠,青竹摇曳的婀娜,水下绿洲的摇曳,以及享受碧波身边荡,鱼儿水中游的美景。

现在就请船老大撑起竹篱,起程吧。

考试大整理
各位朋友,请往右边看。

在对面山头上,青柏掩映着的就是已故女书传人高银仙的墓地。

高银仙的墓地前矗立着两块墓碑,一块是后人为其立的汉字碑,一块是宫哲兵教授为其立的女书碑。

高银仙老人生前为保护江永女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现在她已与世长辞,但她的墓地面向着普美村,似乎她还在默默地关注着普美村的发展,关注着女书的流传。

经过三十分钟的游程,我们即将到达传说中皇妃造字的荆田村。

现在,在我们前面出现了长约1.5公里的竹林小巷,在这里请大家注意观赏清澈河底摇曳着的水草。

这可是一片美丽的水下绿洲,自由穿梭的鱼儿仿佛就是塞外草原上奔驰的骏马。

正是这么美的女书河才孕育出了这么灵秀的江永女子,才有了这千年神文── 江永女书。

穿过幽静的小巷,我们现在到达了荆田古村,荆田村是传说中皇妃的故乡,让我们踏上古村,去领略一下古村风貌吧。

各位朋友,是不是一上岸后就被眼前这株大树吸引了呢?这是一株古樟,已有六百多岁高龄了,现在仍然枝繁叶茂,是荆田村的“风景”树,镇村之宝。

它的直径需七个成年人环抱,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眼前的古村从宋时开始名叫荆田,现在大家看到的民居建筑大多是明时的建筑。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江永一带民居特点,等到咱们参观千年古村上甘棠时,我再陪同各位细细品味。

咱们现在先前往渡口,摆渡去桐口村,看看“九斤”姑娘的鸣凤阁。

眼前这座阁楼就是后人为传说中聪明美丽的“九斤”姑娘所建造的“呜凤阁”。

它共三层,高12米,为青砖木椽结构。

以前村里会读写女书的妇女就在这“鸣凤阁”里读写女书,制作女书女红。

现在,它仿佛就是一座纪念碑,在这里默默凭吊那些逝去的光阴。

到这里,咱们的女书揭秘之旅就暂告一个段落了。

感谢各位朋友对我工作的支持,希望女书秀美的风光,女书传奇的故事,女书河荡漾的碧波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印象,欢迎大家再到普美做客。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坐落于“女书复活岛”美称的浦尾岛上,离江永县城15公里。

四面潇水环绕,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这里是著名女书自然传人高银仙、胡慈珠、唐宝珍的故居地,是女书流传的核心村落。

女书园是2002年修建的,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
平方米,采用的是仿明清式建筑风格。

女书园是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记录、储存女书文化的资料中心,主要通过实物、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展示女书原件文献、作品、工艺、书法、学术成果与民俗风情,全面介绍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魅力。

女书,江永女书
女书习俗,主要在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的妇女中传承,并以妇女所专用的一种特殊表音文字体系为内核的社会文化现象,其中的女字(也通称女书)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唯一现存的性别文字,女字、女歌、女红及其传承的民俗构成了丰富而立体的女书习俗。

2002年4月,女书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录,2005年10月女书以“全世界最具性别特征文字”被收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2006年6月女书习俗列入中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名录。

女字约有原创字符700余个。

与其他文字相比,具有五大独特之处:一是妇用男不用;二是传女不传男;三是记录当地方言土语,并用当地土语唱读;四是字形奇特,右高左低,呈长菱形;五是人死书焚,陪葬送终。

堪称中华文化之瑰宝,世界文字之奇观。

女书,江永女书
女书作品多为七言韵文作品,少数为五言体韵文。

书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扇面、布帕、纸片之上,分别叫做纸书、扇书、帕书;女书文学是苦情文学,内容主要有自传、结交、叙事、婚嫁、祭祀、民间唱本等;独特而丰富的女书民俗如坐歌堂、贺三朝、结拜姊妹、斗牛节、过庙节、吹凉节、乞巧节等为女书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语言学、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妇女学、民俗学以及民族文化史和民间文学等多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女书岛景区。

江永女书岛旅游风景区地处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

在广东、湖南和广西交界的边陲之地——江永,在都庞岭山脉和萌诸岭山脉的山谷深处,几股深山峡谷中清凉的溪水汇成了女书河源头。

在源头上方,经常年累月的河沙冲击,形成了一个四面环水的寂寞孤岛。

清晨,水雾弥漫的孤岛中,辛勤耕耘的农民、沙滩上的牛马和时隐时现的树枝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流动的图画。

中午,置身岛上,踏着芬芳的泥土,迎着和煦的阳光,看着渔民们快乐的从河中拾起一条一条的鲜活的鱼,听着远处传来的阅耳的女书声,仿佛回到了久远的过去,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洗礼。

傍晚,暮归老牛的影子被西下的夕阳拖到了十米之外的女书河中,沙滩旁边的妇女用爱抚的声音喊着自己心爱的贪水的儿童。

转眼间,炊烟袅袅升起,女书岛归于平静。

由于这个小岛长期与外界没有接触,形成了自我封闭循环的文化系统,并且一直保留着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世界唯一女性文字——女书。

女书岛是一个美丽的水上绿洲,不足一平方公里,呈倒葫芦形,镶嵌在女书河下游。

女书河也像女人一样平静,河水青蓝,水平如镜,清澈见底,探则有数米之深。

到此地潇水分成两支,把普美村团团围定,而后,到一处山脚两水又汇合,水面平静而宽阔,好像普美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