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教材中外国散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高中教材中外国散文教学
经历多次语文学科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比重不断增加,选文内容也更多体现文化共性,目标指向上也更倾向于情感和审美方面的熏陶。然而,在教材及文本的实际处理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确有值得商榷之处。其中小说因其情节、人物形象及主旨表现都相对集中与显豁,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也比较容易培养,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也相应较小。散文则不然,本身文化上的“隔”,翻译语言上的“隔”,学生阅读兴趣难以维系以及散文文体本身极富张力等诸多特点,造成了散文教学上失之太粗,失之太浅的局面。也正因此,教学中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处理存在问题的,笔者以为散文尤甚。
一、我们试以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全套教材共有课文139篇,其中外国文学作品20篇(11篇精读课文,9篇自读课文)。这20篇外国文学选文各体裁的分布如下(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故未列上诗歌、戏剧两个类别,只统称为“其他”):注:标*的为自读课文
教材中入选的20篇外国文学作品,小说8篇(精读6篇),散文11篇(精读4篇)。从精读的数量上来看,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小说上。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接受度以及翻译可能造成的后果来看,这样的安排应该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对教材中本就“稀罕”的散文,它实际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二、据笔者长期的调查了解,对教材中的外国散文一线教师的处
理方式可能有三种
1.采取所谓“学生自读”的方式,教师不指导阅读,不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自己去翻一翻”。一般《音乐短章》《草莓》《密室的生活——评安妮?弗兰克著〈安妮的日记〉》等属于此列。
2.采取“学生自读,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式。交流的论题可能是学生自定,也可能教师确定。一般《获得教养的途径》《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等属于此列。
3.采取常见的课堂“精讲”方式。例如课改的保留篇目《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都是课堂教学中学习的重点篇目。外国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如今在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可以发现,课改进行到现在,无论在教学大纲的编订,还是教材(教学参考用书)的编写,都淡化了意识形态对学科的渗透,包括现在的教师都或多或少接受了比较“学院”的文学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学重点与遭到诟病的几十年的语文课堂没有本质的不同。
笔者一直对《获得教养的途径》这篇文章有所偏爱,一直不能理解它为何在教学中备受“冷遇”。这篇文章在主题上暗合东西方传统,在文气上融理论分析与鲜活情感于一炉,在语言上富于诗意,有丰赡的美感。我们试举文本中的一段话:
他们儿时便在课本里发现了诗和故事。但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们,而是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最初,他们把这个
世界当成一所小小的美丽幼儿园,园内有种着郁金香的花坛和金鱼池;后来,幼儿园变成了城里的大公园,变成了城市和国家。变成了一个洲乃至全世界,变成了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永远以新的魅力吸引着他们,永远放射着异彩。昨天的花园、公园或原始密林,今天或明天将变为一座庙堂,一座有着无数的殿宇和院落的庙堂;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都等待着新的召唤和复苏。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这个从童话和印第安人故事出发,继续摸索着走向莎士比亚和但丁;那个从课本里第一篇描写星空的短文开始,走向开普勒或者爱因斯坦……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
如果面对这样的散文,在教学观念及具体实施上一味重“知识传授”不重“文化内涵”;在鉴赏上不突出学生差异与个性,浅化、窄化文本,就篇论篇学习;整体理解上不能对西方散文中的人文情怀加以关注,我们的外国散文教学无法取得真正的突破。
三、西方散文有着与中国散文不同的涵盖和意蕴
它们一般长于思辨,且极具理性色彩,这与其丰富悠久的哲学传统是分不开的,其语言一般自然从容、崇高凝重、富于张力,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就以教材中几篇散文为例,帕斯卡的《人因为思想而伟大》探究人的精神形式和精神归属,其语言崇高庄重;
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赞美读书的作用,劝说世人研读经典,从而完善自我,其语言充满诗意,极富张力;梭罗的《瓦尔登湖(节选)》细腻描写自然,沉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其语言简练平实而又极富画面感……
深究这些世界杰出的作家作品,其思想深处无一不是人文主义精神。在教材中,“人文”二字可以体现为杨绛《老王》里一个“知识分子的愧怍”;也可以体现为葛剑雄《邂逅霍金》中世界对一个有点特殊的杰出人物“充分的尊重”。它更可以体现为对人类自身的崇高认识,对个人完善的不断追求,对自然与人关系的充分观照,对社会与时代富有责任的思考与担当。而我们的教育者往往厚前者而薄后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种遗憾或将影响我们的社会。美国的高中语文教材非常重视教材内容的人文化,凸显课本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的功能。我们试看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某中学教师对《瓦尔登湖》这篇文章的处理(以下摘自《语文建设》2009年第4期刊登的任为新先生的论文《〈瓦尔登湖〉:中美语文教师的“同课异构”》)
第一模块:导读(lead-in)略
第二模块: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略
第三模块:文学与生活(literature and life)
师生讨论,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梭罗为什么住在森林里,最后又为什么离开了森林?
2.梭罗对普通人提出了怎样的忠告?他如果活在今天,会对我们
说什么?
3.根据你的经验,说说独自长时间地生活在森林中的利弊。
4.联系我们的生活,谈谈科技到底使生活方便了还是复杂了。作者提出的“简化生活,和自然
建立密切联系”在今天可行吗?
第四模块:文学技巧关注(literary skills focus)略
第五模块:延伸阅读(extension reading)
梭罗的《论公民的不服从》
阅读时注意:
1.概括梭罗对于政府作用的看法,列出几件他以为政府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2.什么样的政府能够赢得你的尊敬?
3.结合当今具体事例,论述梭罗的名言:“最好的政府是管理得最少的政府。”对政府的本质、作用等问题的讨论,对梭罗及其作品的理解非常重要,而《论公民的不服从》这样的材料被编进教科书,灌输给学生们,让他们知道公民权利和精神独立的重要,已经超越了语文陶冶性情的范畴,这对我们来说比较难以想象。
第六模块:作业
给报纸或杂志写一封信,提倡人们简单地生活。
第七模块:社会拓展(social further development)
1.社会调查:现在许多人都想在假期“回归自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机,然后为旅行社设计一条能受人欢迎的“回归自然”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