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现代散文教学研究
课程名称散文创作与研究
课程名称:散文创作与研究课程编号:10543课程类型:校考课学时数及学分:每周4课时,总72学时;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艺术散文创作论》,张国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第1版。
本大纲审定人:院学术委员会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文学创作之一的散文,在中学阶段更多地表现为记叙文的形式。
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完成散文阅读与写作的基本训练,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散文的阅读、鉴赏、写作(包括创作与评论)能力作更科学、更规范的训练与提高,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文科生既用脑又动手(笔杆子)的实际需要。
该课程的学习重点旨在对初高中阶段零散的散文阅读写作知识作科学的梳理与归纳,并给学生以规律性的散文写作理论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散文写作习惯,以达到提高散文写作技能技巧的目的。
课程目的:设置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对散文这门学科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从而能够从总体的、系统的、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散文创作,并由此大幅度提高散文写作的实际运用能力。
培养相关专业学生具有必要的散文写作理论知识以及对于一般常用散文的分析、评价和实际写作能力。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散文写作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散文分析和鉴赏能力。
课程任务:识记各章节中的概念性知识;理解各章节中文体的审美特点、写作要求等方面知识。
善于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提高鉴赏能力。
能够将写作知识、写作要求,范文中的写作技能技巧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艺术散文之障:人的心灵遮蔽(自学)一中学语文教育对人的遮蔽(一)作文教学问题严重(二)范文教学问题严重(三)韩寒现象(四)关于语文二大学中文教育对人的遮蔽(一)审视“产品”(二)反思“生产”(三)反思自身三人与散文第二章艺术散文之要:用形象说话(1课时)一认识文学(一)文学(二)文学的特任三认识形象(一)形象(二)形象的作用(三)文学创造形象很难(四)想象(五)虚构第三章艺术散文之源:感受(1课时)一“无话可说”现象分析二感受与艺术感受(一)感受力(二)艺术感受力(三)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四)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第四章艺术“散文”之意:廓清概念(1课时)一“散文”一词的由来二古代的散文(一)散文概念的本义(二)散文概念的新义三现代的散文(一)嬉变的原因(二)嬉变之第一步(三)嬉变之第二步(四)嬉变之第三步四当代的散文(一)对现代散文观的继承(二)当代散文概念的含混与错杂(三)当代散文概念的重新界定五关于“大散文”的讨论第五章艺术散文之本:特质(3课时)一质疑既有观点(一)形散神聚说(二)诗意说(三)有我论二艺术散文的特质(一)表现的艺术(二)无规矩的艺术(三)精粹的艺术第六章艺术散文之术:描写与叙述(3课时)一艺术散文的描写·(一)关于描写(二)白描与细描(三)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四)肖像描写(五)行动描写(六)细节描写二艺术散文的叙述(一)关于叙述(二)散文叙述的要求第七章当代艺术散文之写人(上):宗瑛《哭小弟》(2课时)(一)艺术散文的写人二《哭小弟》(一)结构(二)细读第八章艺术散文之写人(下):牛汉《祖母的呼唤》(2课时)一关于牛汉二《祖母的呼唤》(一)结构(二)细读第九章艺术散文之记事:唐韵《生命从指尖消失》(3课时)一艺术散文的记事二《生命从指尖消失》(一)结构(二)细读第十章艺术散文之状物(上):林希《泪的重量》(2课时)一艺术散文的状物二《泪的重量》(一)结构(二)细读第十一章艺术散文之状物(下):刘亮程《走向虫子》(2课时)一关于刘亮程二《走向虫子》(一)结构(二)细读三刘亮程的其他散文第十二章艺术散文之绘景:季羡林《幽径悲剧》(自学)一艺术散文的绘景二《幽径悲剧》(一)结构(二)细读三、复习要点第五章到第十一章为学习复习重点四、教材、教学参考书1.课程指定教材《艺术散文创作论》张国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版2.课程参考资料《散文创作艺术》佘树森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版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笔试(闭卷)。
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 为主的 环境保护工作的 新道
中 字
值 群
路 。为此 ,必须大力普及环 境科学知识 ,提高人们 的环 境保护意识 。 生物学科的特点 ,决定 了生物学科 的教育在培养学 生环境保护意识 中占有重要 地位 。它 同物理 、化学等都 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的主 要学科 。教学大纲 中也 明确 提 出,生物教育应培养学生 关心 自 然、 关心社会 的情感 ,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 的
力。
产活动。例如,城市 的空气 污染造成空气污浊 ,人 们的 发病率上升等等 ;水 污染使 水环境质量恶化 ,饮 用水源 的质量普遍下降 ,威 胁人的 身体健 康 ,引起 胎儿早 产或 畸形等等。严重 的污染 事件 不 仅带来 健康问题,也 造成 社 会 问题 。 随 着 社 会 的 发 展 ,环 境 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 国策已经越来越 受到人 们的 普遍关 心与重视。发达 国家 曾经走过一条先 污染后 治理 的弯路 ,并为此付 出了高昂 的代价 。我们作 为发展 中国 家 ,现代化建设才刚刚起步 , 理 应 吸取 发 达 国 家 的经 验 和 教训 ,在进行现代化建设 的 南 同时,尽量减少 污染 ,走一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对生态系统有 害的物 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系统造成 的干扰和损害 的一种现象。除了给生态 系统造成直接 的破 坏和影响外 ,污染 物的积 累和迁移转化还会 引起多种衍生的环境效应 ,给生态系统和人 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 境效应的危害 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 害更大 ,
运用情境教学进行 现代散文 阅读教学的研究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 中介绍 或涉及到的环境保 护内容 ,将环境教育寓于 课堂教学之中 ,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 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 教育 的 目的。例如 ,讲 森林 在保护改善环境 中的作用时 ,要突出生 态效益 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 1 株5 O年龄的树木 ,1 年产生的氧气价值 3 . 2 万美元 , 吸收有毒气体 、防止大气 污染价 值 3 . 7 5万美元 ,各种生态效益达 1 9 . 6 9 5 万美元 , 而该树被砍伐后 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 , 进而介绍我 国森林覆 盖率仅 1 2 . 7 %,远远低 于国际标准 3 0 %的要求 。而毁林速度却处于 世界前列,联 系我 国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 水灾害 ,其 中最重要 的原 因就是因为长江上 游近年来掠夺式 的砍伐树木 ,有些县财政收 的9 0 %来源于木材 ,昔 日的青山绿水 ,变成 荒山秃岭,水土流失 ,河床升高 ,这次特 大 洪灾 给国家造成几千亿 的损失。与此同时 , 也介绍 日本人爱树成癖 ,长期坚持植树造林 , 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 6 8 %,逐步变成森林 大 国的事实。通过 以上事例及对 比,可大大激 发学 生的民族 自尊心和植树造林 、绿化祖 国 的热情 ,使学生能从身边小事做起 :爱护花 草树木 ,阳台养花种草 ,植 树节每人 争栽一 棵树 ,把爱护 、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 由衷 的 自觉行 为 。 二、在 课外 活动或 兴趣 小组 中,开展 环境 保护活动 要教育学生在 日常生活 中, 从 自身做起, 从一点一滴 的小事做起 ,时刻牢记环保使命 , 充分利用节约能源 ,如节水 、节电、充分燃 烧煤气 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 ,不使用 污染 环境 的物 品,敢于同浪费资源 、污染环 境的不 良 行为作斗争 ,努力将环境 污染 降低 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 园。 三、在 综合 实践活 动 中培 养学 生的参 与意识 可 配合 世 界 环 境 日、地 球 日 、植树 节 等 节 日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 ,开展校内植物分 类 、树种挂牌活动 ;还可以引导学 生对对周 围的环境 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 行调查 、 水质污染源调查、 农贸市场环境调查、 森林公 园植被群落结构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 活动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使 学生接触社会 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 中去。这 样不仅 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激发其参 与环境保护的愿望 , 同时更增强了教育效果。 我国的环境保护并不容乐观。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等已经给人 们的生产和生 活带来 了灾害性的影响。城市的酸雨、近海 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 ,早巳不是什么新闻。 这些难 道不 是在 自然对 人类 的报 复 吗? 因 此 ,提高全 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 ,已经摆在 了国民教育 的重要议事 日程上。而中学生正 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环保 意识一旦形成 ,对其 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
新课标下的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
崔 华
唐山 0 6 3 0 0 0 ) ( 唐 山市第二 中学 , 河北
现代文阅读考查 一直是高考 内容之一 . 虽然 考查 的篇 章 出 自课外 , 但阅读能力则是来 自于课 内的训练和培 养 . 因此 .
利用好教 材 中文 质兼美 的文章进 行 阅读能 力 的培养是 必不
的. 但教师绝不 能为了贯彻新理念 而摒弃 一些 传统 的好 的教
法 。现 代文虽然基本上不存在 阅读 方面的障碍 , 但 有些地 方 还需要 教师精讲细说 . 否则学生在 “ 自悟 ” 中很可 能得不到要 领 。例 如鲁迅的作品 , 因为句义深刻 , 含 义丰 富 , 不 精讲细 说
能行 吗?相反 , 应该 大讲特讲 . 作精要点拔 。“ 能 说会讲” 也 是 对语文教师 的一个基本要求 。
1 4
《 我与地坛》是选录在高中教材中的一篇情感非常丰富
细腻 的散文 。这篇课文没有生字词 , 不存在 阅读 障碍 , 高一 的 学生应该 能够读偕 。但 是这个“ 懂” 也只是建立在泛泛而读 的 层 面上 . 对 于史铁生 残疾后 的心理感受 以及 对母亲 的挚爱之 情。 可能并无情感上的共鸣。如果从考试 的角度 讲 , 只要 编几 道和该文有关的 习题也 就过去 了 , 但这样 做可 能就会消解 掉 学生对语文学习 的兴趣 。 “ 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 的养 成就会 被 弱化。基于这样 的考 虑 , 我在深情 的亲情 告 白后放 起 了声 情 并茂的录音。 学生们静静地趴在课桌上 , 聚精会神地听着 。 录
五、 以兴趣作重难点突破 口
《 语文课 程标 准》 中明确指 出 : 要 注重开发学 生的创造 技 能,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 陶行 知说过 : “ 盖治学以兴趣为主 。 兴 趣 愈多 , 则从事 弥力 ; 从 事弥力 , 则成效愈著 。” 创设 一种使学 生主体参 与 、 兴趣 浓厚 的课 堂教学 氛 围 , 是唤起 和增 强学 生 主体参 与意识 的前提 和保障 . 也是培养 提高学生 独立思 考 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 第二单元 精读《新纪元》教学设计
《新纪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领悟作家的开阔眼界和博大胸襟。
2.感受文章中饱含深情的理性力量。
【教学重难点】感受文章中饱含深情的理性力量【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随着时间的脚步,新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新年到来之时我们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如果把我们说的话形成文字那叫做什么呢?本文其实就是一篇新年贺词,那么为什么作者要将文章命名为“新纪元”呢?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大钊的《新纪元》。
二、理性认知“新纪元”(第一到第五自然段赏析)(一)咬筋“新纪元”。
要进入“新纪元”首先要了解“新纪元”的涵义,下面我们就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下“新纪元”。
首先我们来看看“新纪元”在字典中是怎么阐释的。
1.“新纪元”的字典阐释(幻灯片展示)明确:“纪元”指的是“(1) 历法中顺序纪年的起算年份。
(2) 历法中顺序纪年的体系。
”“新纪元”指的是“新历史阶段的开端。
亦指某种具重大意义的新的开始。
”那么文章中对“新纪元”是怎么阐释的呢?2.新纪元的文本阐释。
(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话进行阐释,老师总结)明确:“新纪元”指的是为别开一种新局面而进行的发轫。
(二)话说文章中“新纪元”的历史背景。
作者为什么将1919年称为“新纪元”呢,1919年别开了一种什么样的新局面呢?明确:作者站在世界的高度综观历史,指出1919年之所以能被称为“新纪元”是因为它是1914年以来的一系列世界大事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用鲜血洗出来的,它给我们带来了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
三、理性的畅想(第六自然段赏析)(一)引导学生梳理第六段的主要内容。
用第五段中的话来说就是这种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和以前“大不相同”,这种不同在文章中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明确:列表如下(二)作者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明确:作者在这里所描绘的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阶级、生产制度、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民族独立……。
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一、情境教学的概念及意义情境教学是一种基于现实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使知识在具体情境中得到综合运用,并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情境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和认知特点,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情境教学正是符合这一理念的教学方法。
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现代散文是一种以自由散漫的方式表现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它融合了散文、诗歌、小说等多种文学元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
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现代散文的阅读兴趣不高,理解能力有限,无法真正领略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学生缺乏对现代散文的了解和认识,也缺乏对文学鉴赏的训练和指导。
其次是传统的散文阅读教学模式陈旧僵化,缺乏创新和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再次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实际练习和指导。
三、基于情境教学的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模式在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尝试基于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品味。
1.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演讲、文学展览、实地考察等形式,创设具体的文学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现代散文的魅力。
组织学生到社区书店、文学馆等地方参观,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现代散文作品,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 结合实际,促进思维升华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赏析。
让学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一篇散文作品,从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和创作一篇关于现代生活的散文,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体验和思考,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现代散文的艺术魅力。
例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
例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围绕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展开讨论,探究现代散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文章首先从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入手,分析现代散文在其中的地位,接着探讨教学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教学实践,最后展望未来的教学发展。
结论部分将总结现代散文教学的重要性,讨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为教师们提供更好的教学参考,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展望、教学策略、重要性、挑战与机遇。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的不断更新,语文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拓展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符合时代潮流和学生的需求。
新课标的出台,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意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们需要重新审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引入现代散文这一具有时代特色和接地气的文体,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现代散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它不仅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思想的交流和艺术的表达。
通过教授现代散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增强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教师们需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现代散文,启发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知识和智慧。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代散文作品,帮助他们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提高对文本的把握能力。
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教学更加生动和有效。
在教学案例分析部分,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分享成功的教学案例和经验,探讨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为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史铁生散文的语文教学研究
史铁生散文的语文教学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史铁生散文的语文教学价值,通过对史铁生散文的细致解读,挖掘其内在的教学资源和启示意义。
史铁生,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其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史铁生散文的文学特点、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入手,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这些优秀散文作品引入语文课堂,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概述史铁生散文的基本特点,包括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多样化的主题选择。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特点,使读者对史铁生散文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本文将探讨史铁生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史铁生的散文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铁生的散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
本文将提出具体的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结合史铁生散文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目标,探讨如何将史铁生的散文作品引入语文课堂,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史铁生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
二、史铁生散文的文学特色史铁生,一位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他的散文作品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展现出独特的文学特色。
他的散文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史铁生的散文语言平实而富有感染力。
他善于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
他的文字不张扬,不浮华,却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种平实的语言风格使得他的作品既易于理解,又富有深度。
史铁生的散文情感真挚而深沉。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这些思考和感悟都源于他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深刻观察。
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摘要】本研究探讨了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在正文中,重点探讨了情境教学在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如何促进学生对现代散文的理解与欣赏,以及设计有效的情境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等。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经验,展示了情境教学的实际效果。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情境教学在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情境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现代散文阅读能力,对学生阅读现代散文有积极影响,同时也呼吁未来研究在该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拓展。
【关键词】关键词:情境教学、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理解、欣赏、设计活动、案例分析、实践经验、影响、评价、作用、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现代散文的阅读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阅读兴趣,导致学生对现代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限。
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如何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探讨情境教学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阅读素养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情境教学在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总结。
1.2 研究意义研究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意义在于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研究情境教学在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可以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深入探讨情境教学对学生阅读现代散文的影响与评价,有助于了解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朱自清散文《背影》教学研究
朱自清散文的另一个特色是富有诗意和音乐节奏感。他常常使用比喻、拟人、 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节奏更加鲜明,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在《背影》 中,朱自清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使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例如,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 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文字通过具体的描 绘,生动地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爱,使读者深受感动。
总的来说,朱自清的散文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深情回忆和怀念的主题、 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民生活的视角以及富有诗意和音乐节奏感的文笔。这些特色 使得朱自清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朱自清的散文特色,我们可以更好地领 略到散文的美感和思想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谢谢观看
为进一步优化朱自清散文《背影》的教学效果,教师需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教师应在教学中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通过扩展课外阅读、开展读书交 流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接触和欣赏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其文学素 养。
同时,《背影》所运用的白描、侧面烘托等手法,也是学生们可以学习和借鉴 的。这些写作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结尾处,《背影》与父亲的通信,更是将全文的感情推向了高潮。作者用泪水 洗尽心中的离愁别绪,用晶莹的泪光折射出父亲的背影。这是一种幻觉,但更 是一种实情。这一刻,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被深深地打动了。
3、深化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教师需建立更为科学、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机 制,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的反 馈和指导。
散文教学的优化关注学生的起点状态——以部编本和苏教版教材《老王》一文为例
摘要现代教学理论主张教学从学生角度出发,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起点状态分析就是其中一个。
将起点状态分析运用于散文教学中,可优化教学过程,处理好由于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相符而导致的教学效率不高、质量欠佳等情况。
以部编本和苏教版中的《老王》一文为例,从知识水平、情感层次、生理特点三个维度,比较分析初一和高二两个不同学段的学生起点状态之不同,旨在引起教师对学生起点状态的重视,制定出合“识”、合“情”、合“理”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起点状态;散文教学;《老王》作者简介:马骏骙(1996-),男,安徽宣城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研究。
收稿日期2020-03-30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散文教学的优化:关注学生的起点状态——以部编本和苏教版教材《老王》一文为例马骏骙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进行有序的安排,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案和计划。
但一直以来,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参考更多的不是水平不一的学生,而是课标的统一要求,这反映出一种以教师为主体而忽视学生的传统教育观念。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说,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就学到什么程度。
由此,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矛盾:老师自认为学生知道,而学生实际上不知道;老师自认为学生不懂,其实学生几乎都懂。
产生这种教学设计和学生实际水平错位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仅仅是备教材,而没有“备”学生,即忽视了对教学对象特点的分析。
所以,如何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应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学生身上,“量体裁衣”,而非简单地根据课标“一概而论”。
而一线教师如何分析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就牵涉到学生的起点状态。
起点状态是现代教学理论基于建构主义思想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当代建构主义认为任何学习都不是白纸上画画,都需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起新的知识和信息;教学也不再是传递现成的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
高中语文_散文的梳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散文的梳理·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这种新的教学论,通过老师的诱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与交换。
教材在编写时总能体现设计者力图教给学生的某种方法,但寻找的路径却需要学生自己探究。
教师应组织学生对体裁相同的课文进行梳理,引领学生思考、碰撞、交流,从而使学生在梳理中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语文素养,获得生命的成长。
【学情分析】新教材按照话题编写学习单元,散文的学习零零散散见于不同单元,大部分学生对经典篇目的理解停留在熟知“语料”的层面,何以成为经典,同类文字有何异同,则不甚了了。
同时,单元教学模式的固定使学生在关注共性知识的同时,弱化了文体知识,从而导致课堂文本学习与阅读、写作相剥离的局面。
因此,“语文知识的重构,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构应是一件踏踏实实的事情”(王荣生)。
【学习目标】1能独立阅读并分析散文的文体知识,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
2.体验文本的内涵,洞悉文本所承载的价值观,促成文化品格的生成。
【梳理内容】《现代文诵读》(三级达标教材)精选散文篇目《藤野先生》《背影》《荷塘月色》《白杨礼赞》《家》《敬畏自然》《跨越百年的美丽》《文天祥千秋祭》《我不是个好儿子》《都江堰》《谁是最可爱的人》《听听那冷雨》【重点与难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梳理,梳理掌握散文的特点是教学重点。
结合散文的特点指导课外阅读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一级梳理阶段(明确任务)1.通读规定篇目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给这些文章分类。
2.试感知每一类文章的大致特点。
重点明确:1.什么是散文?散文,是指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语文课教案现代散文欣赏
语文课教案现代散文欣赏教案主题:语文课教案现代散文欣赏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魅力。
2.培养学生欣赏现代散文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水平。
教学准备:1.散文选读资料:《人间草木》、《我的母亲》等。
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通过播放一段现代散文朗读音频,呈现散文的韵味和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鼓励学生做个人反思,分享与散文内容相关的感受或经历。
二、教学重点(讲解现代散文的特点):现代散文的特点:1.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情感。
2.写实性与想象力的结合,展现真实生活的同时又有艺术的构思。
3.篇章结构灵活多样,常采用抒发内心情感或思考问题的手法。
通过举例分析和讲解来自现代散文的片段或段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取一篇现代散文作品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理解。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不同角度解读散文。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所选的现代散文作品,并展示出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拓展(扩宽学生的阅读视野):1.教师推荐一些优秀的现代散文作家,如余华、韩寒、马家辉等,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解读作品,并在班里进行分享和交流。
2.组织学生参加现代散文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尝试撰写自己的散文作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总结(总结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话,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再次强调现代散文的特点和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阅读和欣赏现代散文,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这样的教案结构可以通过对现代散文的解读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能够互相启发、交流思想,共同感受现代散文的魅力。
教案中避免了冗长的说明,力求简练明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空间。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现代散文的有效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现代散文的有效教学摘要: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具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取材广泛等特点,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深化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思维培养、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等方面具有着独特的教学优势。
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对现代散文的教学给予充分的关注,并积极的进行多元化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实施,以此提升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有效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的提出对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发布了更加新的任务。
在这种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就应积极的进行新课标的解读,在充分重视现代散文教学的基础,从语言、意境、情感、构思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审美意识以及思维品质的引导,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视现代散文的有效教学是新课标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应积极的进行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策略的多元化探究,使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下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一、注重多元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升学生情感感知散文作为一种抒发情感、记录思想的文学体裁,其取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在对其进行阅读时,常常会从中寻找到自己熟悉的场景,这样就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因此,在高中语文现代散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散文的体裁特点,通过相应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情感、深化学生对散文中思想情感的体验与理解,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诵读情境,使学生在富有情感的反复诵读中感受散文中的情感意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散文教学中,诵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对文章情感进行深刻理解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诵读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的诵读和深刻的理解。
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现代散文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新型体裁,其体现了现代人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情感,对于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高中语文教育的改革,散文阅读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选好散文、怎样理解散文、如何写好散文等问题已经成为教师们和学生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课题旨在研究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散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以下目标:1.探讨高中现代散文阅读的内涵、形式和意义,展示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2.分析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困难和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3.研究不同的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方法,对比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和实施步骤,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三、研究的内容本研究将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形式和意义。
2.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困难和问题。
3.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
4.教学实践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四、研究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资料法主要用于阅读散文资料和教学相关文献,了解和掌握散文阅读的内在要求和特点。
案例分析法则是通过选取一些典型的现代散文,探究其中的主题、情感和文学技巧等,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而问卷调查则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散文阅读教学的认知和需求,以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研究,预计达到以下效果:1.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散文阅读的内涵和意义,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
2.查找并解决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和质量。
3.探讨多种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方法,使教育者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散文阅读和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现代散文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第二 ,教 师应把握幼 儿的年龄特 点。根据幼 儿不 同年龄 特 点,在 渗透音 乐元 素时 ,注 重选择 小班年 龄 段适合 凸现人物个性 的、简单 的节奏和烘托 气氛 的背 景音 乐 。中班选 用 的音 乐对 比鲜 明,个性 突 出,有 简 单 的配 唱。随着 选用 教材 范围 的扩大 ,内涵 的延 伸 , 大班配置 的音 乐 内容更宽泛和复杂 。
社 ,2004.
[2】卢 家楣 .情感教 学心理 学 [M】.上海 :上海教 育 出版 社 ,2000.
50
教 学 研 究 .案 例 分 析
I! ! 苎 l
养 的 全 面 提 升 。
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现代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它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通过对人性、社会问题等进行描写和探讨,传递出深刻的思想和感悟。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现代散文可以开阔视野,增强阅读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
现代散文的阅读需要学生理解文章背后描绘的情境,即故事情境、情感情境、社会情境等。
情境教学就是基于这一点设计的。
情境教学可以通过打造情境,带领学生走进现代散文的世界,感受文章的氛围,理解作者的语言和文字。
情境教学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个好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领悟文章中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眼光。
1.创造情境教师可以根据现代散文的内容和主题,设计适合的情境。
比如,要教学生阅读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现代散文,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听一段美妙的音乐,看一些图片和视频,再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下一篇与这些素材相关的文章,以此来引出现代散文的阅读。
2.让学生投入情境在创造好情境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投入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情境的真实性和吸引力。
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情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思考和批判能力在学生投入情境后,教师可以以小组形式探讨故事情境、人物性格、文章情感等,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在探索中深入阅读。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发表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
4.启发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通过情境教学启发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情境和思路,写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
要求学生结合已学的写作技巧,提高文章的结构性和可读性。
三、实验结果分析在教学实验中,情境教学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对教学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积极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中学现代散文鉴赏教学研究
一
散 文之 美 就需 要 用 心地 去 体会 语 言 的 内涵 。 杰 出的 散 文家 善 于用 不 同 的 风 格 去 塑 造散 文之 美 ,
如 朱 自清 的 散 文 清 新 隽 永 , 金 散 文 质 朴 优 美 , 心 的 巴 冰 散 文委 婉 明 丽 , 迅 的散 文精 炼 深邃 。 盾 的散 文 朴 素优 鲁 茅
现 代 散 文鉴 赏教 学 已经成 为 了中学语 文 教 学的 一 个 重要
内容 。 文 主 要 分 析 了 中 学 现 代 散 文 鉴 赏 的 重 点 . 提 出 本 并 了一 些 鉴 赏的 方 法 。
关 键 词 :中 学 现 代 散 文 鉴 赏教 学 教 学 方 法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和花 上 , 薄 的青 雾 浮起 在 荷 塘 里 ” 两 句 极 为 朴 实 , 薄 这 却 直 为 人 所 称 道 , 别 是 “ ” “ ” 的 运 用 。 泻 ” 于 特 泻 和 浮 字 “ 富
、
中 学 现 代 散 文 鉴 赏 的 重 点
中 学 的 散 文 一 般 可 以 分 为 四 大 类 :一 ) 事 散 文 。 ( 叙 这 类 散 文 主 要 是 以 写 人 记 事 为 主 ,在 写 人 叙 事 中 表 达 作 者
的 真 情 实 感 , 许 地 山 的 《 花 生 》 鲁 迅 的 《 百 草 园 到 如 落 , 从 三 味书 屋 》 -) 情 散文 , 类 散 文或 直 抒 胸臆 , 借景 。( 抒 这 或 抒 情 , 达 强 烈 的 情 感 , 茅 盾 的 《 杨 礼 赞 》 朱 自 清 的 表 如 白 , 《 》 ( ) 景 散 文 。这 类 散 文 主 要 是 通 过 借 景 抒 情 、 春 。 三 写 寓
高中语文_葡萄月令(汪曾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一、导入课前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用一句话写出读此文的感受,同学们是这样分享的:读着读着,心情突然好起来!12个月的画面如在眼前,他给了葡萄生命……种葡萄好有意思,我也想去种,从1月到12月……汪曾祺是散文大家,他的散文被称为“散文中的散文”,而《葡萄月令》又是作者自己特别得意的一篇,可以称为“散文中的极品”,同学们有这样的阅读感受,可以说是散文鉴赏的行家,很识货!二、学习目标阐释这节课我们要达成如下两个学习目标:1.品味本文的语言,说出本文的结构特点。
2.分享作者的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我这里有汪曾祺的一本精品散文集《人间有味》,本节课解读最好的同学,有优先借阅权!三、品读语言说说你感受最深的语言,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1.亲切:语气词——哎,呢,哦,啦第二人称——你,心中始终有葡萄,有读者,和读者,和葡萄之间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口语——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吧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
生动具体:动词——树枝软了,树绿了比喻、拟人——大量细节——汤碗口粗、饭碗口粗、茶杯口粗、五个指头一样地伸开、扇面似的伸开有文化气息——《图经》《说文解字》简洁有韵味——短句(一月、二月)四、精巧构思1.月令——12个月的时间线索2.学生的疑问:本文是《葡萄月令》,为什么写葡萄花时要写梨花、苹果花?——衬托,丰富内容,使行文摇曳生姿为什么七月追肥时要加一句“汉朝是不会有这次追肥的,汉朝没有硫铵”?——调侃,行文曲折幼稚有人说是“随意”,汪曾祺说是“苦心经营的随意”五、情趣1. 写出这样的《葡萄月令》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内心丰富,懂文学,热爱生活2.听老师读汪明的《葡萄月令》遭遇退稿》,记录关键词,思考汪曾祺是什么样的人?豁达,超脱3.有学生问:我看了八月的葡萄都垂涎三尺了,为什么汪曾祺不写“吃葡萄”?在他笔下,葡萄不是水果不是食物,如果把汪曾祺和葡萄的关系打个比方,葡萄是他的什么?孩子!文中能找出这样的根据吗?六、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葡萄一样的语言,葡萄一样的结构,葡萄一样的心灵,葡萄一样的人。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研究以《故都的秋》教学为例
三、教学策略
1、背景介绍
在散文教学中,背景介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背景介绍,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在《故都的秋》的教 学中,教师可以先介绍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再引导学生了解北平的历 史和文化背景;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介绍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 创作背景,再引导学生了解清华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四、引导学生生活实际,体验情 感
《故都的秋》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因此,在 《故都的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生活实际,体验情感。例如,可以引导学 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秋天场景,与文章中的描写进行对比;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自 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类似情感和体验,并尝试用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达自 己的感受。
一、背景介绍
《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都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这两篇散文 的作者分别是郁达夫和朱自清,他们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们的 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主题思想
《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都是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散文。前者描绘了故 都北平的秋天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者则以清 华园内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追求自由的心情。 两篇散文的主题思想都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具有深 刻的感染力和启示作用。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散文是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使得散文阅读教 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 散文,其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 及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本次演示将以《故都的秋》教学为例,探讨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高中现代散文教学研究吴欣歆(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讲座的主要内容:第一,现代散文研究最新成果。
这部分主要选择一些对教学有影响的散文研究成果跟大家分享。
第二,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这部分主要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第三,现代散文教学流程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的使用。
这部分主要分析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使用教学策略。
一、现代散文研究成果长期以来,影响中学现代散文教学最主要的理论观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这一观点的提出者肖云儒近期发表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的当初、当年和现在》,指出“二十来年的散文创作,随时代生活的变迁,随着一代一代作者观念的变化,早已远远超出了‘形散而神不散'那个时代的话语场和欣赏场”,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应对散文之‘神'作更宽泛的解释(如意蕴、情绪、甚至一种心理场)”,而不仅仅是主题和中心思想。
对于这个观点的争论与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流程的设计都密切相关,它提醒我们思考,在现代散文的话语方式和写作手法都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现代散文的教学是否还能够沿着“概括内容——提炼主题——分析手法”的路径行进?刘锡庆教授曾撰写《当代散文创作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文,从大和小、外和内、实和虚、文和野、热和冷等十个字、五对关系总括了当代散文创作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指出散文在表现人、人性的深度上,大体有五个层面,即“实生活”层面,“情感”层面,“性灵”层面,“心灵”层面,“生命体验”层面。
从这五个层面来看,我们教学中对解读散文的角度是否过于单一?能否从这样五个角度去解读散文,设计我们的教学活动?著名的散文研究理论研究者陈剑晖提出要将“诗性”作为散文理论建构的核心词,他认为散文的“诗性”是“建立在人的个体存在、人的生命本真和丰饶的内心世界,是建立在事务的本原之上的诗性”“是散文最具心灵性的表达和情绪起伏的内在旋律,是人对社会生活,对大自然的总体性感受”“是流荡于万事万物和人的心灵深处的一种纯真的美质”。
在这一论述的基础上,他推演出精神诗性、生命向度、人格智慧和文化本体性等层面来具体阐释“诗性”内涵。
进而,他进一步指出“散文是极自由极潇洒的文体,它的规矩就是没有规矩,它的形式就是没有形式。
所以作为一个散文研究者,他要做的事就是以纯正的精神去接近散文的精神,以自由的心态去感受散文的自由,以炽热的心去拥抱散文的心。
”陈建晖的观点提醒我们,在散文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散文的诗性非常重要,散文的教学应该是挥洒诗性的教学,过于理性的概括、分析、阐释恐怕并不合适。
如何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感受更为重要,而并非仅仅知道。
与其他文体的理论研究来说,散文研究相对薄弱,上述研究成果未必能代表散文研究的最新成果,但与教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这些研究成果启发我们反思现代散文的教学内容该如何选择,如何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下面,我将用课例分析的方式跟大家交流一下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二、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一般来说,选择教学内容要考虑到课文特点和学生需求。
不同教材版本中选入的现代散文篇目不同,根据选文的特点其学习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
基于这三种学习方式,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
学生阅读现代散文主要存在三类问题,一是阅读目的不明确,没有根据文体特点确定阅读目标的能力;二是阅读意识不到位,文本细读的能力不强,该读到的地方没有读到,该读出来的东西没有读出来;三是生活体验的积累不丰厚,无法感受到文章的妙处。
综合考虑课文特点和学生需求,确定教学内容要重点从两个方面分析:(一) 课文应该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什么;(二) 根据学生需求,实际确定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下面结合教学案例具体分析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过程。
【教学案例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课文,看似浅显的文字背后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地方,适宜采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
对于这篇散文的阅读,学生的阅读意识很明确: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要弄清楚写了什么事,这些事情能够表现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者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境、情感。
学生有过听演讲的生活体验,也能够体味到作者描写的演讲过程的精妙。
基于上述分析,文本研习过程中老师的着力点应为强化学生文本细读的意识,帮助他们读到那些尚未读到的内容,关注那些尚未关注的细节。
基于这种认识,确定教学内容前的学情调查尤为重要。
怎么调查学情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做批注的方法。
先给学生两个批注示例,请学生阅读课文后用批注的形式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批注示例如下:批注示例( 1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批注:排比的句式突出了语言的节奏感,让人感觉先生演讲时的动作多、幅度大,用连续的动作表现出难以描摹的情态:讲到“入境”激情迸发,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
这样的动作表现出梁任公先生的率性而为。
批注示例( 2 )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
批注:“敲秃头”,一个极具个性的记忆启动模式,丝毫没有常人遇到这种情况时的尴尬,这样的动作细节表现出梁任公先生毫不遮掩的真性情。
批注示例( 3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
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批注:“二十年”“不禁”“顿时”,说明先生朗诵的这首诗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已经与我的情感融为一体,“二十年”后我见到与诗歌相同的情境“不禁”哀从中来,“顿时”想起这首诗。
侧面写出了梁先生演讲的精彩。
这三个批注示例都体现出文本细读的倾向,从具体的词句出发分析形象、挖掘情感。
学生阅读课文后完成自己的批注,这些批注能够呈现出他们学习的起点。
例如:学生批注 1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倒不是”、“也不是”、“实在是”三个词在表现出梁任公先生政治成就的同时,突出了他在学术上的巨大影响。
“戊戌政变”和“云南起义”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梁任公先生在这样重大的政治事件中是“主角”和“策划者”,可见其地位与影响之大,但青年学子关注的不是先生的政治成就,而是他的学术业绩。
学生批注 2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有”一词说明梁任公先生也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将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与其他人的演讲作对比,突出了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精彩绝伦。
学生批注 3他的演讲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读优美的文章已经是非常好的事了,但与听演讲比“趣味”相差很多,突出的是人的“趣味”,听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像看戏一般丰富多彩。
学生批注 4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课楼上大教室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步履、眼神都聚焦在人物的气质和气度上,“宽下巴”显出的坚毅,“肥大的长袍”展现的飘逸,“步履稳健”中的潇洒,“左右顾盼”中的亲和,正所谓“风神潇洒,光芒四射”。
学生批注 5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口张口大笑了。
一个“竟”字,展现了先生的行为真是超乎常态,完全不顾下面坐满了观众,深深沉浸在悲情之中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表现了先生的真性情。
“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又”字表现了先生情绪的大逆转,悲则痛苦流涕。
喜则张口大笑,情感十分豪放。
由以上 5 个学生的批注,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问题。
学生写的批注是“散点”,尚未关注到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例如批注1-3 ,涉及课文的 1-3 段,这三段联系极为紧密。
第一段先用政治成就和学术业绩做对比,再用其他叱咤风云的人物和梁任公先生做对比,第三段用讲稿和讲演做对比,突出了梁任公先生。
这样的开头和京剧人物出场很相似。
人物出场之前锣鼓先响起来,然后是胡琴,然后人物在幕后叫板、幕后起唱,大幕拉开,主角还是不出来,先出来两个龙套,又出来两个龙套,官越大龙套越多,然后你觉得主角该出来了吧,不,中军出来了两边一站,一层一层地烘托之后大将才出场亮相。
作者就是用了这样的方法让读者对梁任公先生充满了期待,对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充满了期待。
这样散点式的批注说明学生能够一个一个词句地品味揣摩,但还没有建立联系、再整体感受的意识。
我们再来看看批注 4 ,批注 4 表明学生能抓住人物肖像和动作神态来感受梁任公先生风度、气势和作者的仰慕之情,但抓住了这一段的核心内容就不再继续研读、继续发现了。
弗罗伊德说,“你不要说话,你的表情、动作、衣着都在向我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你的内心世界”,品人如此,品文亦如此,文章中的每一个词句都在讲述着作者的情感,“我记得清清楚楚”,“坐满了听众”,可见这次演讲对于我的影响大,印象深刻。
我甚至记得当时的天气是“风和日丽”,环境是“坐满听众”,表现出记忆的深刻。
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地方,也有研究的价值,也有值得品味的东西,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抓住段落的核心部分去揣摩、品味,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到边缘的部分,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每一次读书都有新的收获,引领他们品味鉴赏就得更细致、更全面、更深入。
批注 5 表明学生能够抓住文中的词句来分析人物的情和形象,但还没有联系课外内容的意识。
这一段文字中《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内容与人物的情感关系极为密切。
《桃花扇》表面是写爱情,实际是写历史。
崇祯皇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立刻铲除魏忠贤的阉党势力,希望国家能够强盛起来,但最终未能改变现实,是一个可敬可悲的人物;光绪皇帝十七岁登基,一心想变法图强,重用康有为梁启超,但以失败告终,自己也被幽禁。
梁任公先生这份悲痛里融入了自己的经历,融入了很复杂的情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现出杜甫看到失地收复的喜悦,把这两个内容联系起来,再结合梁任公先生的经历,我们就能帮助学生感受到梁任公先生的悲和喜都表现着他对祖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