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听力策略及其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听力策略及其培养
提要传统的观点认为,学习者听力的强弱取决于教师对话语输入的加工上。近二十年来,随着学习者策略研究的兴起,人们逐渐意识到听者处理输入的方法,对于他的听力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对听力过程的分析入手,对学习者在听音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并提供了五项听力教学中训练策略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听力过程听力策略
一、听力过程
正如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不能脱离学习过程一样,对听力策略的探讨同样也不能孤立于听力过程之外。因此,探讨听力策略,我们有必要先剖析一下听力过程。听力过程是一个积极且复杂的心理过程,听力理解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这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话语作为构成基本意义的主题陈述的基础,使这些陈述先在短期记忆中得到鉴别,然后存储于长时记忆中。按照安德森(Anderson)的划分,听力理解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感知—解析—应用。这三个过程循环往复、相互交迭、不断修正。
在感知过程中,听者的注意力集中于口头话语,而口头话语是稍纵即逝的,加之人的注意力有限,这就使得听者所听到的声音只能暂时保存于形声记忆中,如果此时听者不采取相应的策略,那么旧的信息就很快被新的信息所取代。因而,听力强的学习者,在注意力集中于口头话语的同时,还会利用讲话者的停顿,不失时机地采用记忆策略和选择策略等将语篇中的关键性词和短语,以及支持全文意义的上下文因素,转入其长时记忆中。
在解析过程中,听者对口头话语的解析是以意义暗示或结构特征为基础的,而意义暗示和结构特征则是由单词和信息构成的。听者对信息单位的处理策略,决定其听力的强弱。听力强的学习者比较熟悉语段分割的规则,他能尽量把话语分成较大的单位,按意群听音,而且他还会运用句子或段落中的上下文,猜测这些句子和段落中不熟悉的关键性生词,以便准确理解整篇听音材料。
在运用过程中,输入到听者大脑中的话语意义和听者的现有知识相互联系起来,于是听者就对整个口头语篇产生丰富的先前知识,并能把先前的知识更好地组织起来,加以更策略地运用。
二、听力策略
在听音过程中,由于话语的输入与听者的现有知识之间很少存在着一种完善的配合,于是理解上就会出现困难和失误。要克服这种困难和失误,就要求听者在推断意义及获取新信息方面做出特殊的努力。这种在听音过程中,为获得和保留新信息而被激活的精神过程,就是我们将要探讨的听力策略。听力策略在听力过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监控策略
在听一篇口头课文时,不论是听力强还是听力弱的学习者,都会在听音中出现注意力瞬间终止的现象。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听力强的学习者会即刻意识到注意力的不集中,并很快能自觉地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听力材料上;而听力弱者则只顾前不顾后,一旦遇到生词,就会停止听音,陷入到对生词的苦思冥想中,无法使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所听的材料上。
(二)记忆策略
即使是听力理解能力很强的学习者,如果不采取一定的策略,也难以记住长段文章或会话中的全部细节。诸如年、月、日、星期、钟点、年龄、价格、人名、地名等。这无疑会影响听者对所听材料的理解。听力强的学习者,一般在听音过程中都善于利用英语特有的呼吸停顿、节奏,抓住有利时机快速记下有用信息。必要时,通过笔记即刻激起已有记忆,使音、形、义快速联系,从而对语篇做出正确的理解。而听力差的学习者则不善于作笔记,他们不知道应该记下哪些词句,而且常常抓不住作笔记的有利时机,听时不能写,写时不能听,两者不能兼顾。即使是有时力图作笔记,也由于速度过慢而顾此失彼。
(三)切分话语的策略
心理实验表明,听音者对不同长度的信号在反应时间上并无明显的区别,一个意群被感知的速度不会低
于因素被感知的速度。因此,听力强的学习者能把口头话语切分成尽可能长的意群,其切分的依据是讲话者的语调和停顿。这是因为不论什么样的讲话都要依据语段和意义进行停顿,如果听者的切分能与讲话者的停顿相吻合,就会大大地缩短听者对语言符合反应的时间,使听者有效地利用讲话者的停顿,对语段做出更准确的理解。相反,听力差的学习者总期望听清每个单词,而最终也只能记住几个支离破碎的几个句子,因此,不能对整个语篇形成整体概念。
(四)选择要点的策略
听语篇时,听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整个单词或句子听得很清楚。听力强的学习者在听语篇时善于通过预测选择要点,他往往能根据选择项推知听音材料大致涉及什么内容;会出现哪类专有名词;会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样便可争取主动,对即将听到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解题时也就得心应手了。此外,段首句和过渡性词语也是听力强的学习者捕捉的对象。这是因为段句首大都是表达段落中心思想的主题句,它简明扼要地告诉听者段落的内容,而过渡性词语则表现出出题人的思路、时间和空间、举例和例证、对照和比较、引申和转折、推论和总结等逻辑关系,它对整个语篇的理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听力差的学习者听语篇时,往往抓不住重点,跳不出单词或句子的圈子,常把注意力集中到词和句子的具体细节上,抓不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换句话说,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5、详细描述策略 详细描述策略是把新信息同先前知识或同新信息中的其它思想相联系的策略。它是一种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的高级策略。听力强者善于把新信息同先前的知识相结合。他不仅能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填补另一信息,而且还能通过把新信息与先前的知识类比来推测不熟悉的单词或词组的意思。此外,听力强者还善于运用个人经验,对新信息做出评论性的判断。而听力差的学习者则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现有知识,对新材料缺乏细致的体会,因此也就不能新信息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
(五)推理策略
推理策略是运用已有知识和口语课文中的新信息猜测意义或补充失去概念的策略。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大量信息的获取,不是单靠简单的输入词句结构就可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利用现有知识、联想讲话的具体环境和讲话者之间的关系等隐含线索对输入的新信息进行逻辑推理来实现。这项策略与上面所列举的几种策略有着密切关系。听力强的学习者,由于具备记忆听音资料、选择要点、解析资料以及将知识与经验相结合等能力,因而他极易在已有知识、主题句、关键句和具体语境的启发下,推断出陌生词语、语篇中心思想以及材料深层的隐含含义。相反,听力差的学习者,由于缺乏各种听力理解策略,因而在推理方面表现得十分无能,其理解水平只能停留在材料表面小词句结构上,不能对语篇作出准确、透彻的理解。三、听力策略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的听力教师只凭借信息输入或其它教学技巧进行听力教学,而对于学生策略能力的培养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实验证明,听力差的学习者通过训练是能够掌握听力策略的。以下是我设计的几项训练方法,用于听力策略的训练。这些方法曾在我的学生中使用过,实验证明它们是行之有效的。
(一)预先揭示提问法
从对策略的探讨中,我得知听力差的学习者缺乏自我监控能力。尤其表现在遇到生词或难题时,不能立刻放弃,把注意力集中到新的信息上。为提高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我采用了这样的做法,即在听前先给出生词,提示难点和关键词,然后再提出一些要求学生听后回答的问题。这样以来,对于听力差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另一方面能督促他们集中注意力。通过这样的训练,听力差的学生者的自我监控能力逐渐得到了提高。
(二)听写法
听写是培养学生听力策略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听写一些意义连贯的短小文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处理长篇文章把握全文关键的能力,而且还会使他们有机会注意以意群形式听出语段,以便在需要快速处理语言时,能迅速而准确地抓住时机,对输入的新信息作短期记忆处理,进而更好地理解所听内容。实践证明,听写训练能增强听者记忆和切分话语的能力。
(三)速读显现信息法
让学生快速浏览一下练习题中所提供的显现信息,对于训练听者选择要点的策略是很有帮助的。这是因为它能启发听者的思维,使他能准确地预测要听的内容和所涉及的问题,进而正确地理解口头语篇。对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