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与
困境
————————四川阿坝羌族自治洲文化调查
姓名陈骏云
学号09011052
院系(部所)法学院
专业法学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2010年8月14 日
四川羌族特色民族文化
摘要:羌族是我们四川省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现有人口19.8万人。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黑水等地。

羌族文化历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时代,今天的羌族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后裔,他们具有独特的历史民族文化,具有不同寻常的生活习惯和最具
特色的食物、习俗、服饰、歌舞等。

关键词:阿坝州羌族历史习俗歌舞发展现状
一、羌族历史发展
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历史中悠久的民族之一,秦汉以来,古代羌人中的冉、龙部落就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带。

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是最大的羌族聚居区,据1990年人口普查公布,羌族人口为198252人。

羌族历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时代,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

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

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

秦汉以来,古代羌人的部落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带。

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另一部分同化于汉族。

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现在有人口19.8万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黑水等地,为四川省独有的民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

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夏代始祖大禹都是羌人,今天的羌族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后裔。

羌人中的一支约在春秋、战国时从甘肃、青海地区络绎迁居于岷江上游一带生息繁衍,与当地居民相融合,逐渐形成为今日的羌族。

羌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由来已久,除汉朝在岷江上游设置汶山郡外,从隋到宋都设过羁縻州。

元明推行土司制度,清朝实施“改土归流”,经过改土归流,羌族的土司制度基本废除,羌族社会发展到封建地主社会。

羌族富有革命传统。

他们曾以各种方式进行过多次反抗统治阶级和外来侵略的斗争。

鸦片战争期间,羌族人民曾经和藏、彝等族人民组成2000人的军队开赴浙江前线,在宁波镇海战役中,重创英国侵略军。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羌族地区增粮增税,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羌族人民不堪其苦,终于爆发了各种武装反抗,推翻了清政府在当地的统治。

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时期,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再加上额外的敲诈勒索,更加重了羌族人民的负担。

反动政府为牟取暴利,强迫羌人种植鸦片,严重地破坏了羌族社会的农业生产,摧残了羌族人民的身心健康。

帝国主义的入侵及同反动官府的相互勾结,对羌族人民进行残酷迫害,大肆掠夺珍贵药材和其他土特产品,更加深了羌族人民的苦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羌族地区的实际,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大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1958年7月7日建立了茂汶羌族
自治县,实现了当家做主的自治权利。

古老的民族焕发了青春。

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其他各业也有相应的发展。

工业从无到有,已兴建起制革、造纸、木材、水泥、化肥等工业,涌现出凤仪、威州、漩口等新兴工业城镇。

水电站的建设成就尤为突出,在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内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97%的人家用上了电灯,结束了羌族人民靠火把、松明照明的年代。

过去,羌族地区没有公路,运输全靠人背畜驮,如今岷江江面上架起了大型混凝土公路桥两座,钢索桥三十六座,全自治县几十个乡镇通了公路。

羌族地区的文教、科技、卫生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

全自治县现有中学几十所,小学几百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羌族已经有了自己一代的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在国家的航空、航海、地质、冶金、机械、化工、建筑工程领域里,也有羌族第一代的科技人员。

医院、卫生所分布自治县各地,对历史上流行的疾病进行了普查普治,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船,鞋帮上剪贴挑绣有彩色云纹图案,所以称之为"云云鞋"。

二、羌族舞蹈
“一夜羌歌舞婆娑,不知红日已瞳瞳。

”羌族人民能歌善舞,不论是在劳动生产、节日聚会、婚丧嫁娶时都要唱歌跳舞。

其民歌音韵悠扬,自成一格;舞蹈节奏明快,热情奔放。

歌舞时常常以民族传统乐器羌笛以及小锣、手铃、羊皮鼓等伴奏或独奏。

羌笛是一种古老的六声阶双管双簧竖笛,历史文献中许多关于羌笛的记载。

羌笛音色高亢,富有表现力,深受羌族群众的喜爱。

羌族的羊皮鼓舞必须由少数民族羌族的巫师——“释比”来主持。

在少数民族羌族文化中,释比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不仅要主持各种节日的祭祀活动,还要为各家各户许愿还愿,消灾祈福,每一种仪式都会有特定的舞蹈。

释比手中的羊皮鼓,不是一件乐器,而是法器,祭祀都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的,整个祭祀的过程十分庄重严肃。

“同样是祭祀,同样是敲羊皮鼓舞,不同的地方释比的动作、神态都会不同,演唱的段子也不一样。


羌族的“萨朗”在藏语中,是“锅庄”的意思。

萨朗种类很多,但都是围成圆圈状或者开口的半圆,“不同的萨朗动作不同,风格也不同。

有的摆胯,
有的动脚;有的男女各半圈,有的男女间隔。


萨朗一般都是自跳自唱,很少有乐器伴奏。

每一种萨朗都以第一句或者呼号命名,于是出现了像《夸耳环》、《情歌》这样的名称。

站在圆圈两端的人是领舞,他们主唱并控制节奏。

领舞的男女可以对话、共舞,形成双人舞的形式。

演唱的曲目是固定的,但主唱可以即兴填词,语言十分幽默、风趣。

如萨朗《夸耳环》,男领舞唱道:“那天我到集市去,给你买了一对耳环,你喜欢不喜欢?”女领舞答:“你的耳环真好看,我戴了……”
羌族舞蹈最大的特点,是保持了最原始的圆圈状。

“最古老的舞蹈都是从圆圈状开始,幼儿园的小孩一起玩,就会拉成一个圆圈,这是人的本能。

排直行要发展很长时间”。

当然,羌族舞蹈中也有排直行甚至于复杂的游戏型萨朗,如黑水的“前多”,“跳法很复杂,同行中学舞蹈的人很难学会,主要是脚底下太复杂。

而且它不断变化,不仅是一个人发生变化,而且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变化。


目前,羌族的卡斯达温舞和瓦尔俄足节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少数民族羌族舞蹈之丰富,羊皮鼓舞和萨朗加起来有上百个舞蹈形式,但仅有两项进国家级‘非遗’名录,不得不说太少了。

少数民族羌族文化为其他很多民族提供了文化养分,但我们对它却重视不够。


三、羌族的音乐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男女老少大都会唱本民族的民歌,不论是在劳动生产、婚丧嫁娶,都要唱歌跳舞。

歌舞时伴奏的乐器主要是羌笛。

这是一种古老的六声阶的双管竖笛。

此外是小锣、手铃、唢呐、羊皮鼓、胡琴、口弦等乐器。

这些乐器能吹、奏、弹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乐调,使节日的人们异常欢乐。

民间歌曲有山歌、劳动歌、风俗歌及巫师歌;歌舞有喜庆歌舞和丧事歌舞两种。

酒歌:是年节时"咂酒"对唱的一种传统的歌唱形式。

唱时主客并排而坐,轮流对唱,节奏缓慢而旋律优美,声音高吭,拖腔婉转,具有典雅朴素的优美风格。

歌词长,多表达吉祥,祝贺与酬谢谢意或叙述家史与追忆祖先业绩。

山歌:羌语称"拉那"或"拉索",多在劳动场合或山间田野中唱,节拍比较自由。

由两个乐句或4个乐句组成,有的带有曲头或曲尾衬句,从而形成3乐句或5乐句。

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

传统歌词中苦歌很多,反映了旧社会羌族人民的苦难生活。

1949年以后,羌族人民编了不少歌唱新生活的新山歌。

劳动歌:有犁地歌、收割歌、薅草歌、撕玉米皮歌、打场歌、搂柴歌、打房背歌等。

有的节拍自由,近似山歌,有的节拍规整,接近歌舞曲。

劳动歌有独唱、齐唱和词曲相同的重句对唱等形式。

劳动歌中数量最多的是撕玉米皮歌,有的节奏明快,衔接紧凑,气氛热烈,有的节奏舒缓,曲调悠扬。

风俗歌:专用于传统风俗仪式活动,包括婚嫁歌、酒歌及耍山调。

婚嫁歌包括嫁歌及喜庆歌。

嫁歌又称姊妹歌,姑娘出嫁前夕,由陪伴新娘的妇女们和新娘唱。

喜庆歌则是新郎家为庆祝喜事而唱的歌曲。

内容有赞颂新娘的美貌和服饰以及祝贺之辞等。

婚嫁歌的演唱形式多为两人对唱及重句对唱,也有齐唱和集体重句对唱。

酒歌是婚丧节日宴客时唱的歌。

一般由4—6个乐句为一首,节奏徐缓,曲调悠扬,风格古朴。

唱词为多段体,内容有客主间互相祝贺、应酬之辞,有的叙述家史或赞颂古代英雄人物。

耍山调是一种体裁自由的抒情歌曲。

按羌族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五,青年男女上山游玩,俗称耍寨子。

耍山调是在这种场合所唱的歌曲。

巫师歌:是巫师在请神送鬼时唱的歌。

其中保存着一些古老的民间故事传说。

如《泽祺格布》、《木姐珠》、《大战戈几人》等。

说唱相间,并有敲击羊皮鼓的间奏。

四、日常食俗
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

下午收工回家吃晚餐。

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

经常食用的面蒸蒸是将玉米粉放在甑子内蒸成颗粒状,即可当饭食用,有时将洗净的大米拌到玉米粉里,或将玉米粉拌到大米中蒸,称为“金裹银”或“银裹金”。

用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做成馍放入火塘上烤熟,也是羌族日常主要食品之一。

许多地区的羌族还喜食用玉米粉加推豆花的连(米+查)浆水发酵,蒸成豆泡子馍馍,或将嫩玉米磨碎做成的水粑馍馍。

用麦面片加肉片煮熟称为“烩面”;沸水加玉米粉煮成糊状,称为“面汤”,继续加玉米粉
搅稠,以筷子可拈起为度,称为“搅团”,都是常吃的主食。

在食用搅团时,要同时吃用白菜、圆根(芜菁)泡成的酸菜作的酸菜汤,能开胃。

常用玉米、小麦、豆类先炒熟,再磨制成炒面,一般多在旅行或放牧时食用。

在食用马铃薯时,羌族民间喜将马铃薯整个煮熟,然后去皮,再舂成泥状,做成糍粑,称为洋芋糍粑,用油煎或炸后,拌蜂蜜吃。

也可用洋芋糍粑切片加酸菜、肉片煮汤吃。

因吃鲜菜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常年多食用白菜、萝卜叶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腌菜。

肉食以牛、羊、猪、鸡肉为主,兼食鱼和狩猎兽肉。

散居在山区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鲜猪肉,都是将猪宰杀后去毛,剖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吊在房梁上熏烤制成“猪膘”,存放时间一般为一年,食用时一是与蔬菜同煮,熟后捞起猪膘,切成长方形大片盛入碗中即可食用;二是将生腌猪膘切成小块同菜一起炒,作用是以猪膘代油,还要加些花椒和辣椒提味。

在宰杀年猪时,羌族喜将猪血等充填到猪大肠内,煮熟后称为血肠。

血肠也是宴客吃酒时的一种上肴。

有的还将猪血与荞麦和在一起做成血馍馍食用。

羌族还常把新鲜的猪肉放在新宰的猪肚子里加盐、花椒等扎紧、风干,作成“瓤肚”久存不坏。

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茂县羌语称“日麦希”,意为羌人酒。

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

羌族饮咂酒,不用酒具,而是将酒坛开封,用一根细竹管咂吸,咂饮时以长幼为序,轮流咂饮,并不断地注入凉开水,直到味淡为止。

羌族日常灶具很有特点,常在火塘上支起一个铁三足,做饭时将铁锅放在上面加热,或烤制食品,考究的铁三足还要在上面镶制银饰。

节日、礼祭食俗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正如一首羌谚所云:“无酒难唱歌,有酒歌儿多,无酒不成席,无歌难待客”。

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

另一种被称为蒸蒸酒的饮料是将玉米面蒸熟拌酒曲酿制而成,饮用时既有酒香又能顶饭,类似汉族的醪糟。

无论年节或待客,羌族都以“九”为吉,故宴席时都要摆九大碗,菜肴
与川菜相同。

炖全鸡,习惯于用竹签撑起鸡头,使之昂起。

以鸡头飨上宾(如舅父等)。

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

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

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要用荞麦粉做成一种馅为肉丁豆腐的荞面饺,有的还要用面粉做成牛、羊、马、鸡等形状不同的动物作为祭品。

次日,设家宴,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进行各项节日活动。

祈祷丰收的祭山会是全村寨的一种祭祀活动,除已婚的妇女不准参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带上酒、肉和馍去赴会。

会首由全寨各户轮流担任。

届时会首要备好1只黑公羊、1只红公鸡、1坛咂酒、3斤猪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馍和香蜡、爆竹、纸钱等,按规定摆好,由“许”(巫师)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年丰,并将山羊宰杀后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给各户,称“散分子”。

最后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尝各自的祭祀食品。

羌族结婚操办喜事,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备好“回门酒”,亲友要向新婚夫妇馈赠礼物,并致词祝福新娘新郎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羌族民间有的地方还有“逗新郎”的习俗。

即在回门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给新郎用四尺长的筷子,而且还要在筷子的后面加几个用马铃薯做的筷子坠,要新郎使用这种筷子,隔着几盏油灯去夹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为筷子长,夹不起菜,或油灯烧着下巴,就要被罚酒,这种活动既是节日聚餐,也是一种娱乐。

五、羌族舞蹈的现状
2002年,为了筹备“2002古羌学术研讨会”,名族学家巫允明再次回到四川茂汶地区。

这次回来,让巫允明十分惊讶。

汽车直接把她从成都送到了理县,免去了长途奔波之苦。

路边的小卖部应有尽有,不断开发的旅游给这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1983年,我到羌区时,这里的少数民族羌族人都穿民族服装,我还因穿得怪异,被当地人当大狗熊一样指点了半天。

但2002年再来时,牛仔裤、T恤衫已经随处可见,再也没有人议论我的打扮了。

”巫允明不知道这种变化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

但在少数民族羌族舞蹈的保存上,她明显地感觉到传统文化在急剧地流失。

“电视给民族地区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视。

过去的祭祀舞蹈和自娱舞蹈全都被搬上了舞台,离开了原有环境和氛围的少数民族羌族舞蹈,只能称为表演。


为了筹备会议,巫允明拿着当年拍摄的照片到理县文化馆寻求帮助,想找一些群众来表演两个少数民族羌族舞蹈:对衣角舞和黑虎将军舞。

“我看到这两个舞蹈时大吃一惊,根本不是我当年看到的样子了。

”巫允明十分遗憾地说。

“对衣角舞原本是年轻人表达爱情的舞蹈,相恋的情人相互对衣角来示爱。

但在他们的表演中,男孩的前襟掖在腰带上,女子想对却无处可对。

更何况他们都是临时拉郎配,根本不是恋人,怎么能传递恋人之间那种感情?”
而老释比的羊皮鼓舞,也面临失传的威胁。

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释比舞蹈,很多人出去打工了。

即使留下来的人也不再信神,根本不愿意去学释比的东西。

“少数民族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地震之后才提出来的命题。

地震以前少数民族羌族传统文化就已经在不断地流失了。

”而地震之后,这种文化传承的危机就更为明显。

少数民族羌族没有文字,其民族文化都是靠口传心授,一旦搬到城里来,住在高楼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很多传统就无法延续。

六、参考文献
《羌族史》、《羌族文学作品选》、汶川地震后征文
七、致谢
感谢阿坝洲当地羌族政府和羌族人民对我调查提供的资料和无私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