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灵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灵动,乐趣的充盈

——浅析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学生,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孩子难免遇到挫折,难免产生怕学、厌学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孩子们正确面对学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的任务: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篇好的文章,它的教学过程各个环节都应该具有艺术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史记》记载:“孔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显然,孔子学习不止于喜欢,而是达到了一个忘却一切的崇高境界,真可谓“乐之者”也。足见提倡乐学悠久的渊源。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需要匠心独具的设计,寓教于乐,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又给这个目标的实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运用多媒体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拓展课堂空间,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把握教材关键,突破教

学难点;可以为学生创设课堂习作情境;可以使总结拓展,余味无穷。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导入突破;快乐学习;思维方式;快乐和谐

现在的语文教师大多抱怨语文难教,主要是学生不爱学。其实,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变"教师为本"转而"以学生为本",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去把握,多给权利让他们去选择,多给问题让他们去解决,多给是非让他们去明辨,多给疑难让他们去探讨……让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内在动机,掌握自我学习的本领,从而积极主动地求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诸多学科中,语文教学面广量大,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它不仅要突出工具性要素: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方法指导、思维训练,更要突出人文性要素:情思、审美、伦理、历史文化的教育。而这些必须在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中才能完成,即通过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悟,产生学好语文的内驱力,产生情感的爆发力,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从学生自主学习抓起,是十分必要的。

本人结合教学实际,把多媒体、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评价综合运用到每节课中,以学生快乐为根本,自学为方向,和谐为主旨,把握内容为目标,各种资源和手段进行整合,多角度、高维度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如沐春风,争当“主演”。

元人乔梦符在讨论如何写文章时曾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我认为一堂好课就如同一篇好文章。教学当中也一样存在着所谓的“凤头、猪肚、豹尾”,而多媒体则给这个目标的实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曾声称:由于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地促进了双赢目标的实现。下面就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来谈一下多媒体的运用。

1. 运用多媒体巧妙导入,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地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比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装》之前,我通过视频告诉大家一个故事:童话大师安徒生一次应邀参加宫廷舞会,一位小姐久闻他的大名,于是大献殷勤,不住的问:“我的这件衣服怎么样?颜色好吗?式样好吗?质料好吗?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都一样,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你觉得我穿什么颜色,什么式样,什么质料的好?”安徒生的回答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引得周围的人大笑不止。看完视频之后,我接着问:“皇帝的新装到底是什么样儿的呢?为什么安徒生的回答能使人大笑不止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写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教学情境,自然连贯,乐趣自然而生。

多媒体的运用,能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面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加活跃。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导入”工作做好了,整堂课就易于成功,在这里,“导入”扮演了“凤头”的角色。那么如何塑造好课堂的“凤头”呢?这其中采用多媒体导入是方法之一。如教《黄河颂》一课时,课前播放《黄河颂》flash课件,屏幕上出现波涛汹涌的黄河活动画面,上课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一边欣赏波涛汹涌

的黄河,一边倾听老师激情澎湃的导语:同学们,你们见过黄河吗?黄河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它与长江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样的导入新课,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是成功的导入,也就是课堂教学的“凤头”了。

2. 多媒体可以拓展课堂空间,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授课一节课紧紧巴巴,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的深一些的甚至要讲一个星期。多媒体在此则显示了其优越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成为可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情境,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适时地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文资料,随时展现在课堂上。这样既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又可以把课堂变为学生的艺术殿堂,45分钟的上课时间便被充分利用起来。

如讲授传统篇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有关节选,学生津津有味的看“电视”,热火朝天的谈感受,贾雨村的忘恩负义、门子的阴险狡诈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快速道、一座立交桥。再如教授《沁园春。长沙》一课,将另外两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曹操的《观沧海》,同时用多媒体打出,放在一起上比较文学课,让学生课前设计画面,课中进行比较,从诗人个性,语言风格、诗人的情怀进行比较,活跃课堂氛围,启动学生思维,开拓视野,增大信息量,再用多媒体播出《名作欣赏》中有关的比较文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有助于拓展教学空间,如传统的议论文教学囿于一篇课文观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而有些议论又存在陈旧这一问题,若用多媒体将有关报刊杂志上的新鲜时文,比照阅读,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进行比较,再制作有关的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同一论题多种观点,这样学生一方面培养了如何多角度写作,又使课堂洋溢着时代气息,学生始终接触到当今社会新的思想观念与文化知识,学习兴趣增浓,适合时代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达到从传统小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