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四课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四课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四课第二次科技革命

一、教学目标: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以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引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科技革命。它以电的发明和运用为特点,还涉及内燃机、化学工业和钢铁业,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引起了社会和思想的重大变革。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起至年代,主要涉及的领域,以及它的影响。

(2)了解电的发明和运用,它给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

(3)了解内燃机的发明以及在交通运输领域引起的变革。

(4)了解化学工业的兴起,烈性安全炸药的发明,以及它的正反两方方面的作用。

2.能力与方法

教师可以尝试训练学生以下能力和方法:

(1)大机器工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加安全、效能更高的动力机;电学理论的创立又为电的发明和运用奠定了基础。内燃机、化学工业的发明和运用也必需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

(2)电的发明使人类真正战胜了黑暗;新兴电力工业和电器工业的出现;内燃机的推广运用,使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方便了人的远足。这些均说明,任何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引起生产、生活和社会甚至思想的巨大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电、内燃机和新兴化学业的发明对经济、生活及社会的重大影响,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70年代,而电学、热力学和新的炼钢方法的发明远早于此。因此,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理论对技术发明的重要性,更应使学生知道,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科学技术只有产业化,才能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的前进。

(3)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瓦特兄弟试飞飞机成功、诺贝尔发明烈性安

全炸药都是经过了反复试验,数百次甚至上千万次的失败之后才取得的,让学生明白,必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百折不挠,才能攀登科学技术的顶峰。

二、教材过程

本课导言

本课导言描写了1931年10月31日,美国人民为了纪念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自愿将电灯关闭一分钟,造成整个美国陷于一片漆黑之中。说明了电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如此的重要,从而引导学生去了解电的发明为主要内容之一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主要内容: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冶金业的大发展。

产生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引起产业结构、生产组织和企业管理的变革;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电的发明

电发明的前提条件:

实践的需要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蒸汽机的热效能低,机身笨重,加之蒸汽机使用高压锅炉,在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材质的情况下,危险性较大。据统计,英国仅在1862年至1879年17年中,就曾发生过万余起锅炉爆炸事故。这些情况说明蒸汽机日益不适合工业时代大机器生产的需要,尤其是机器创造业更呼唤效率更高,更轻的新型动力机。

理论基础 19世纪上半叶,电磁学理论获得重大突破。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做实验时发现电流磁效应,即电的流动会产生磁力。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反复实验,发现了感生电流,即磁力线运动时能产生电。此后,电磁感应的理论日臻完善,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自激式直流发电机(暂见课文小字);是第一台有经济意义的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被用来带动机器。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成功地进行了远距离高压直流输电

试验,他将米斯巴赫水电站发出的电用1.5-2千伏的电压输送到57公里外正在举行国际博览会的慕尼黑,带动电机,驱动水泵进抽水表演。但直流发电机变压、输送成本高。1889年俄国工程师多里沃造出能实际使用的三相异步交流发电机。从而使电真正成为远处亦可使用的能源。

电作为一种新的能源较旧的蒸汽动力有许多优点,因此被迅速推广,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

电的应用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意义。

电的发明推动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出现。

内燃机

内燃机的发明:1876年德国工程师造出了第一台用煤气作燃料的内燃机。

优点:热效应高、功率大、体积小、用途广泛。

新交通工具出现:汽车和飞机,提高人们出行的质量,促进区域间的交流。

1885年,戴姆勒将汽油发动机装在自行车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摩托车。同年,本茨发明了三轮汽车,用链条传动,最高时速20公里,这辆汽车现在被收藏在慕黑里科学技术博物馆,保存完好,仍可以开动,还标有说明;“这才是第一辆汽车。”1886年本茨获得专利权。戴姆勒也在1886年发明了四轮汽车。因此,通常将1886年定为汽车诞生年,本茨和戴姆勒同被称为“汽车之父”。此后,载姆勒一往情深地致力于内燃机的研究和改进;本茨则专心于对汽车部件和工艺的改进。先后采用水循环冷却系统和齿轮传动变速装置,还采用了充气轮胎作车轮。在此期间,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生产汽车的公司,成为汽车商品化的第一人。

早期的汽车是由枝工单件生产的,主要供富人游乐消遣。此后,随着需求增长,虽进入成批制造阶段,但每批产品只是相似,并不完全相同。使汽车真正成为供大众使用的标准化产品是同享利·福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福特最早提出“大规模生产”理念。大规模生产的最基本要素是部件标准化和流水作业。福特在生产中明确提出并采用了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工艺和标准化材料生产标准化部件的方法,并在装配汽车时推行流水线生产,提高了劳动效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汽车成为真正大众化的产品。

内燃机在农业中的使用,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黄色炸药

19世纪下半叶化学工业蓬勃发展。

化学工业化学工业作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部门是在工业革命后,在生产、生活的推动下,伴随着化学科学的成长而建立的。化学科学理论,以及无机,有机化学工业的实验,早在工业革命之后就已经有了重大突破,如道尔顿的原子论,维勒人工合成了尿素等等。但在理论的指导下从事生产,产品从实验室转向工厂生产;即科学技术发明的产业化,是在19世纪六十年代之后。所以人们通常把化学工业的建立作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无机化工业建立,人们以氨为媒介生产纯碱和利用氧化氮为催化剂生产硫酸,使这两种化学工业的最基本的原料的产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与此同时,有机合成化学工业也有了突破,八十年代人们开始从煤焦油中提炼氨、苯等化学物品,并以这些化学品合成染料、药品、人造纤维、塑料,形成了有机化学工业。诺贝尔发明并生产炸药,则是化学工业中最壮的篇章之一。

传统工业以加工天然原料为主,生产出的产品品种有限,合成有机化工业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工业生产所受的这一限制,新产品层出不穷,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多种需要。如人造染料工厂化生产后,迅速排挤了植物染料,纺织品也因人造染料较天然染料更加丰富多彩而增色不少。

1876年诺贝尔发明安全烈性炸药。这一发明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安全炸药既造福人类,也给人类带来灾难,说明人类在运用科学技术成果时也有两面性。

工业革命促进了冶炼业的发展。冶炼工业的新发展成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又一重要内容,世界也由“纺织时代”进入“钢铁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首先,它推动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其次,它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产生了重大变化,发展方向从轻纺工业为主转向重工业为主,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为

整个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再次,第二次科技革命在生产管理方面也引起了深刻的变革,科学化管理开始兴起。泰罗制以定额为标准选择合适的工人,教育培训后上岗,并通过超额有奖制度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对管理者则强调责任感和管理方法的科学化。但是,泰罗制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现代企业管理的某些方面也可追溯于此。

流水线最早出现在美国中西部的屠宰业。但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由于竞争加剧,企业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标准化和流水线进行生产。

再次,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生产关系的调整。股份公司遂被广泛采用。在股份公司的形式下进行的联合和吞并活动,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更有需要、也有能力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生产组织、企业管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由此大幅度提高,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排挤中小企业,导致生产和销售的垄断。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逐渐发展成一种普遍现象。

第二次科技革命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变革。完成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伴随工业化而来的是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人们也最早享受到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他们生活的影响,电和白炽灯泡的发明,使人们摆脱了黑暗造成的困境,电车、地铁和汽车的使用,使人们的出行、远足更加方便和舒适,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的研制成功,减轻了人们,特别是妇女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留声机、电影、照箱机和无线电广播的使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当然,第二次科技革命造成的工业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贫富差距继续存在,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由于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意识和长远眼光,滥砍滥伐和过度的开采矿产,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和环境污染;由于大量农业人口短时间涌入城市,对大都市形成缺乏准备和疏于管理,贫民窑、卫生状况恶化和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也是随之而产生的弊端。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及答案

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 2.电话的发明者是A.法拉第 B.爱迪生 C.赫兹版本D.贝尔 3.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发明于() A.英国 B.法国C.德国 D.美国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着的成就是 A.电的发明和应用 B.化学工业的兴起 C.石油工业的兴起 D.钢铁工业的发展 5.下列重要发明的先后顺序是①汽油内燃机②汽车③飞机④柴油机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D.资本家对企业的兼并和联合 8.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9.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属于后者的发明是①蒸汽机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1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经济走向全球化的结果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3. 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里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蒸汽机的改造和利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C.发电机的制造成功 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1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B.人类跨入电子计算机时代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 15. 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作业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时加餐拔高练 |课后加餐练|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退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普遍确立 解析:选D 英国在19世纪仍是世界霸主,经济实力急剧衰落的叙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作用下的产物,不属于前提,故排除B项;自然科学研究出现重大进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特点的成因,故排除C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其前提条件是英国代议制的确立,由此推断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的政治前提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故选D项。 2.1882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交流电,在当时,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这反映出( ) A.特斯拉电的技术领先爱迪生 B.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步履艰难 C.高频率交流电缺陷影响运用 D.时代需要呼唤电气时代到来 解析:选B 材料体现的是交流电问世后,受到传统技术和观念的抵制,被爱迪生攻击,故B项正确。 3.《全球通史》曾经这样形容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下列发明属

于“定制”的是( ) A.珍妮纺纱机B.电灯 C.汽船D.蒸汽机车 解析:选B 珍妮纺纱机、汽船和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属于“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属于“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故B项符合题意。 4.导致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发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远洋轮船的出现B.飞机的出现 C.汽车的出现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解析:选D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创制并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出现汽车、飞机、远洋轮船,带动了石油开采和化工产业的发展。 5.近代以来,世界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下图中虚线所示的交通工具是( ) A.轮船B.火车 C.汽车D.飞机 解析:选C 轮船和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交通工具,故A、B两项错误;结合图示中的时间限制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和速度变化可以判断虚线表示的交通工具应是汽车,故C项正确;飞机虽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但是速度明显与题干虚线不符,故D项错误。

第4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邳州市八路中学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重要发明及其影响。 2、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重点和难点 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预习准备:诵读课文,把本课重要的语句划出来。 三、小展示:(根据课文知识填空,并在课文中相应划出) 1、导读:19世纪 ________ 年代,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了 _____________ 。 2、珍妮纺纱机:18世纪60年代,英格兰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了可同时纺8根线的纺织机,他用 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这部纺纱机为___________________ 。 3、瓦特改进蒸汽机:英国机械师__________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____________ 。它的普遍使用,成为 工业革命的 ___________ 。从此,人类进入了 _________________ 。 4、交通工具的革命:美国人_______________首先制造出了以蒸汽机作动力的_________________ 。英国人 _________________ 于1814年发明了_______________ 。 5、冶铁技术的革新:1709年,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了用煤焦冶铁的方法,推动了冶ye铁业的发展。 6、工厂的出现:瓦特发明蒸汽机后,以___________ 为动力的工厂建立起来,规模逐渐扩大。 7、工厂的特点:在工厂中,有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_ 。工厂的工人,进厂、 ____________ 和吃饭,都按 的时间进行。车间内,每个工人都有_____________ 的岗位,都要按时完成任务。 8、工业革命的完成:1840年前后,在英国主要的工业部门,_____________ 基本取代了手工劳动,_______ 取 代了手工工场,__________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_ 。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的局面。 四、大展示:(★:重点?:难点) ★ 1、根据课文说说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2、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说说蒸汽机有什么优点? ★ 3、蒸汽机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发明有何意义? ★ 4、根据课文,列举在工业革命时期,有哪些重大科技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精品优质课教案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

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 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1870年以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得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本课主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大科技成就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目“人类迈人‘电气时代’”重点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同时也阐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科学研究成果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目“垄断组织的出现”、和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发展”,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的发展两个方面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此外,教材运用大量图片、文字说明等资料,既充实了教材内容,又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与知识性。教学时,要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中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对垄断的评价。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以“启发一发现”教学法为主。通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对重点、难点作必要的阐释。为使教学过程更具形象性,更有互动性,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图片、表格等形式来丰富课题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就本单元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2)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

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2)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复习导入 师生互动:什么是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 过程评价:所谓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18世纪末以后,先后在欧美、日本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扩展。它的影响十分深远:(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 (4)改变了世界面貌,密切了各地联系,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过渡: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自然科学同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 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列举电力广泛应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初步认识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将科技成就制成图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科技革命的发展领域及方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一、重点: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法、启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过度)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英国,一系列机重要的发明创造,把人类带入到工业文明的新时代。在大机器生产的推动下,19世纪末,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工业革命再次跃上一个新台阶,人类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又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呢?这些发明创造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了这节课你就会明白。(出示课题:第2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新课学习)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电力的开发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我们先学习教材第一目。(出示第一目标题:一、电力的开发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一、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要点岳麓版

第19、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是何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1)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2)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市场不断扩大;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应用于生产领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标志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重大成果)是什么? 答:(1)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2)电力的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 3、实际可用的发电机是何时由哪国哪位科学家发明的?实际可用的电动机是何时、哪国、哪位科学家发明的?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电力的是哪一种机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什么? 实际可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他们的的发明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1)1866年;德国;西门子。(2)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3)发电机(4)电动机(5)电磁感应现象。(6)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变成了现实。 4、电磁感应现象是哪国科学家谁何时发现的?它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答:(1)英国;法拉第;1831年(2)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5、在电能的利用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它是哪国人?他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他的重要发明有哪些?如何评价它? 答:(1)爱迪生;(2)美国(3)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发明(4)电灯泡、留声机、电影摄像机、碱性电池等共2000多项发明(5)发明大王 6、“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谁的名言?电灯泡是他何时发明的? 答:(1)爱迪生;(2)1879年 7、20世纪三大能源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什么?人类跨入电气时代是由于哪种新能源的出现?使石油成为新能源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答:(1)电力、石油和煤炭(2)电力和石油(3)电力(4)内燃机的发明 8、在电能的利用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是哪些?电力的开发、电器的发明和应用有什么重要影响? 答:美国和德国;使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考点同步解读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 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结构,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工业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世界经济格局,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德实力超过英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能源结构,人、畜、风、水、煤、电、石油。 (2)政治: 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侵略方式的变化(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民族民主运动:促进了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3)思想文化: 垄断主义;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观念. (5)环境问题: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 2.浅析垄断组织的形成原因、类型、实质及其影响 形成原因: 垄断组织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企业趋于集中和联合;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在竞争中壮大起来的企业之间,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19世纪60、70年代,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出现垄断组织,但它们还仅仅处于萌芽状态,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 二是1873年经济危机之后,垄断资本有了大发展,但不巩固,还只是一种暂时现象。 三是到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生产高涨,尤其是1900至190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垄断组织开始对经济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自由资本主开始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 类型: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卡特尔是在德国最先出现的一种垄断组织,其垄断程度较低。通常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通过签订关于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协定而形成的垄断组织,参加这一组织的企业一般拥有一定的生产和销售的独立性;德国的卡特尔有电气总公司、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等。辛迪加主要是在俄国出现的垄断组织。它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通过签订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形成的垄断组织,参加该组织的企业保留法律和产品上的独立地位。托拉斯是由若干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大企业合并而成的垄断组织。参加该组织的企业在生产、销售和法律等各方面都失去独立地位。1879年美孚石油托拉斯在美国首先成立,

最新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汇编

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一)、电力的发明与应用 (二)、电讯技术的兴起(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 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一)、动力----内燃机的发明 (二)、汽车、飞机的发明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发明大王”----爱迪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1).新能源(2).新机器和新产品(3).新交通运输工具(4).新通讯技术和设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电 交通工具的新动力:内燃机(新能源:石油) 德国的卡尔·本茨——汽车之父 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1844-1929),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汽车鼻祖”。 辨一辨:汽车发明的利弊?美国的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飞机 三、“发明大王”爱迪生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著名发明有:留声机、活动电影机、电报、电话、第一架实用打字机…… 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 三. 影响 从经济角度看----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社会生活看: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促使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从国家来讲(历史教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从学生个人讲: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高科技知识,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经济学上讲: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充分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 发明来源:科学与技术结合的更加紧密。 2 范围不同: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开始部门不同:开始于重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4 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石油化工工业等 5 进程不同: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日本、德国 不同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使用 生产部门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力、汽车飞机、电讯、石油化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本课所学的知识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作为新能源被人类所利用,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讯技术的兴起,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大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类之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说课稿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刘晓艳 一、说教材 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近代史上作用非常重要。纵向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猛发展,工业文明扩展;横向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全球化进一步扩展。所以学好本课能起到三点作用:一是使学生建立全球史观;二是增进理解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三是能明确科技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 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第1课时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含义、背景和成就。 2.过程与方法:授课过程主要分课前、课中和课后,着力点主要在课前的师生准备上。首先教师研读大 纲确定使力点,采用比较中美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差距的方法使学生明确“科技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其次,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任务,精心指导预习;第三,制定几种预案,以确保对 课堂生成性问题有效掌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着名论断;激励学生崇尚科学、勇于创新,并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二、说教法 本课的设计总思路是以教师引导、点拨为主线,学生展示、质疑和释疑为中心,比较法贯穿始终的“双主互动教学模式”。 三、说学法 根据学生基础弱,涉猎的知识有限而又自信心不足的学情,本次公开课仅在基础知识层面展开合作探究,但能力要求却不低:使学生学会如何搜集、整合资料,

提炼有效信息;如何动手制作并播放课件;历史语言的表达能力;运用比较法找出 知识比较点。 四、说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播放《大国崛起》之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剪辑。 提问:从这段视频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由此导入新课。 2.学生展示环节:大概在10——15分钟内,给2或3个小组展示他们集体备课的内容。教师视实际给 以及时点评。 3.建构知识体系: 其一,运用比较法,梳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具体知识结构: 一、含义 二、背景 (一)前提 (二)条件 三、成就 (一)电力的广泛应用 (二)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三)石油、化学工业建立 (四)以钢铁为主的传统工业的进步 其二,围绕课堂生成的重点、难点,师生互动质疑释疑,完成教学任务。 预设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预设难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合作探究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创设情境:在1911年的某一天,有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商人查尔斯,他要取道法国赴美国洽谈生意,他打电话给美国的朋友预约好到达的时间,然后穿上时髦的涤纶面料做的衣服,坐电车到码头,乘汽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当他达到法国时,已近日暮,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第二天,他便搭乘飞机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到达机场时,他多年的朋友威廉热情地从一辆汽车中迎了出来,把他接到家中,吃过晚餐后,威廉热情地邀请查尔斯去看电影。闲聊中,查尔斯告诉威廉,他这次洽谈的是一笔塑料制品和化肥及电脑配件生意。如果谈成就马上给自己的合伙人发短信报喜,并准备用远洋轮船将货物运回曼彻斯特。 让我们穿过时空去看一看英国商人查尔斯先生的生活,请同学们判断哪些行为可能是真实的?哪些不可能?为什么?比一比哪个同学发现多?以此来抓住重点,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合作探究2:比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美两国社会状况 学生分组展示所搜集的资料阐述中美两国的差距。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2019年春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列举电力广泛应用的史实,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 掌握发明家爱迪生的主要发明成就,了解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3.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学习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影响。 学习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材,梳理本课知识体系并完成知识提纲) 【展示拓展】(学生巩固记忆,展示自学成果;教师针对本节重难点知识进行提问并作适当拓展)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特点?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类开发和利用了哪两种新能源? 3、被誉为“发明大王”的谁?他是哪国人?有哪些重大发明?

4、在交通工具方面的重要发明、发明者、国家?这些交通工具所依靠的动力是什么?他们的发明和应用有何影响?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化学工业有什么新成就? 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们在新材料方面有什么新成就? 【重点探究】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哪些新特点?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影响? 3、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以及给我们的有益启迪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 《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A. 珍妮机的发明 B. 蒸汽机的改良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信息时代的到来 2. 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电磁学理论,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奠基人”。他是() A. 法拉第 B. 爱迪生 C. 诺贝尔 D. 本茨 3. “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人类由此进入()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网络时代” 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得到开发和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有() ①水力②原子能③石油④电力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5、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这一时期美国的科技成就包括()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能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能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荷特点;能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深刻影响;特别是能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重、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1870年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 【讲授新课】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问题: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试分析一下?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 1)政治前提: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科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4)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 5)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1)电力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问世。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 A、内燃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 B、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汽车(1885年,卡尔·本茨;1896年,亨利·福特)和汽车工业兴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1903年,莱特兄弟)等相继问世。 C、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3)化学工业的发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4)钢铁工业: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钢铁工业的发展 1、生产力领域:促进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 2、生产关系领域:垄断组织的出现 1)垄断组织出现原因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2 中华书局版

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在使学生掌握史实的情况下,通过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有重点有选择的教学,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九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也普遍突出,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儿童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富有趣味性,最怕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已初步具备接受系统的知识,理解一些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属于科技革命史,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教学中我选择插入了视频和动态图,增加课堂的饱满度,让学生快乐轻松的学习。 3重点难点 (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生尚未进入状态,为引出课题,猜谜语(电灯、电话),进而引出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自主学习、史料分析,落实重点;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本课的内容包括四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方便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活动3【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对垄断组织的形成,表述错误的是 A.是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 B.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C.避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一定范围内缓和了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 B.石油成为新的能源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D.电力取代蒸汽机广泛用于生产 3.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A.电 B.水力 C.石油 D.太阳能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带来交通工具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电力的广泛应用 5.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6.第二次科技革命爆发的背景是 A.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的胜利 B.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C.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 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7.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进步,主要是指 A.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增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8.两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 A.亚非拉国家大都成为殖民地或保护国 B.资本主义国家地位提高,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C.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D.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不平衡加剧 9.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B.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10.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B.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D.垄断组织的出 11.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②化学工业的建立③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④新通讯手段的发明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B.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是其主要形式 C.是对生产关系作了根本性的调整 D.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侵略扩张步伐 1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影响上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B.社会财富大大集中 C.西方各国加紧扩张 D.工业国家差距拉大 14.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经济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开始占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逐步上升 C.交通运输业获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1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 B.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广泛运用于生产 C.人类跨入电子计算机时代 D.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16.制成世界上第一部发电机的是 A.比利时的格拉姆 B.德国的西门子 C.英国的汉斯 D.德国的卡尔·本茨 17.与第一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说明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过程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及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认识电力的应用是其的重要标志。理解科技的推动作用及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发展过程及工业革命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科技的推动作用,使学生再次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及探索精神。 【预习导学】 一、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1.下半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2.电磁学理论的提出:1831年,英国著名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19世纪70年代初,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成了带动机器的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跨入了。 3.1876年,发明了电话;19世纪90年代,发明了无线电报。 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1.的创制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条件。 2. 1885年,德国人利用驱动车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896 年,美国人制造出更加先进的四轮汽车。 3. 1903年,美国人兄弟利用内燃发动机驱动螺旋桨,进行飞行实验。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 三、“发明大王”爱迪生 1.爱迪生的主要发明有、、、等,最重要的发明是,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 【问题探究】探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例题精析】 例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 )

A.内燃机创制和使用B.电力广泛应用 C.电讯事业迅速发展 D.交通运输业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考察的是“显著”特点,四项内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但最显著的是B项,因为在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并得到广泛应用,把人类历史带入了“电气时代”。答案应选B。举一反三:1.下列科学家中,不属于在电力方面做出贡献的人物是()A.爱迪生 B.卡尔·本茨 C.西门子 D.法拉第 2.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的是 ( ) A.水力 B.蒸汽 C.电力 D.原子能 【目标检测】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是() A.新交通工具创制B.电力广泛应用 C.化学工业建立 D.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2.当汽车已成为当今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时,当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轮子上行走如风的快乐时,我们不应忘记汽车的发明者是 ( ) A.哥白尼 B.富尔顿 C.本茨 D.史蒂芬孙 3.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使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像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就是( ) A B C D 4.19世纪晚期,在交通领域里引起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B.电动机车的运转 C.汽车的制造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B.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C.电机的发明和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 6.下列用于工厂机械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