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官员致仕思想的成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an.,2010第39卷第1期Journal of Shaanxi Nor mal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Vol.39No.1■周秦汉唐文化研究

论唐代官员致仕思想的成熟

张剑光, 邹国慰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上海200234)

摘 要:唐代致仕制度日趋完善,官员致仕思想渐趋成熟。唐朝的大部分官员从国家利益和个人身体健康、伦理道德、礼法规范等方面,认为按规定致仕是十分合理的一种行为,因此到了70岁都会主动地递交申请致仕的报告。不少人一再上表,以表明自己的心迹。少数不肯致仕的官员,会受到舆论的严厉批评。大多数官员致仕后远离政事,回到老家静心养病,或者修池筑馆,游山玩水,生活在一种悠闲轻松的生活状态之中。这样的生活态度,是唐代官员对人生价值的选择。

关键词:唐代官员;致仕制度;退休;生活态度

中图分类号:K242;F24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0)01-0049-07

收稿日期:2009-10-30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项目(J50405)

作者简介:张剑光,男,上海市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国慰,男,浙江省宁波市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编辑。

官员到了一定年龄或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任职,辞去职务,退居养老,这种制度在中国古代叫致仕。致仕制度的实行,可以有效地保证官员队伍的正常更替,有利于政府机构增强活力,避免因循守旧,同时使年老官员能有一个舒适安宁的晚年生活,而帝王可以向全社会展示自己钦年敬德、尚老崇贤的意图,以此来教化百姓,使他们遵循伦理纲常。

自先秦以来,致仕制度已初显端倪。到汉代以后,这一制度初步完备,致仕的年龄和待遇等问题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作为对官员的一种管理制度,唐代致仕制度愈益完善,大致建立了一套运行模式,如为了尽可能地缩小在职官员和致仕官员在政治、经济待遇上的差别等,政府想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历来学者对唐代致仕制度十分重视,对唐朝在致仕制度上的规范和建设,如致仕的条件、程序和形式、待遇,致仕和国家政治之关系等问题作了许多讨论,取得了不少成果。①不过,以往研究大多是从制度层面上探讨,而对致仕所涉及的对象即广大官员对致仕制度的认识和态度,没有进行深刻的揭示。实际上,致仕制度在推行的过程中,官员个人的态度十分重要,官员对功名利禄和人生价值的取向决定了致仕制度能否顺利实行,官员退休后的生活态度也决定着他们对致仕制度是否支持,致仕制度的实行离不开广大官员的具体配合。本文试就唐代官员对致仕制度的认识以及致仕后的生活态度进行研究,力求从一个侧面对唐代致仕制度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94

①近年来,李翔《唐代致仕制度初探》(《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1期)、张羽琼《唐代官吏致仕与国家政治之关系》(《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郑春生《论唐朝官员致仕的形式和致仕后活动》(《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张剑光《试析唐代致仕官员的待遇》(《跬步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2003年10月)、许正文《唐代官员的退休制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唐代致仕制度进行了探讨。

一、对“七十听致仕”的认同与遵守

唐代官员的退休致仕制度继承了汉代的一些做法。《白虎通》卷2下《致仕》曰:“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所以长廉远耻也。”汉代人认为,一是年纪到了七十,二是身体健康不佳,有了这两点就该致仕。唐朝沿袭了前代致仕的规定,认为官员一般应在70岁的时候退休:“大唐令: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1]492因而官员七十致仕成了通常情况下的具体规定,唐朝官员对此都是能接受的。到了退休年龄,根据“五品以上奏闻,六品以下由尚书省录奏”的规定[2]1173,高级官员向朝廷主动递呈申请表札,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请致仕表”,然后由皇帝决断,官品低的由尚书省有关部门处理。一旦皇帝和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享受退休待遇,官员还得上谢表,感谢国家和皇帝。这里必须指出,在致仕的时候,一般是由官员主动提出来的,帝王只是象征性地作挽留。“七十听致仕”,只是一个大致的规定,是否一到年龄马上退休还得具体看官员的态度,倘若官员主动性不够,就能赖在位子上一段时间。如果年岁很大了还是不提出申请,偶尔政府也会强制性地勒令致仕。

唐朝大多数官员都认为,到了70岁,体弱多病,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继续工作,应该放下工作回家休养。开元二十年,刚到70岁的尚书右丞相宋璟以年老上表要求退休。在这个表中,他先是表明“力不足者,老则更衰;心无主者,疾而尤废”这个基本道理,接着谈到了自己年老体力不足,“积羸成惫,沈锢莫瘳,耳目更昏,手足多废”,因此“安可以苟徇大名,仍尸重禄,且留章绶,不上阙庭”。他说:“伏惟陛下审能以授,为官而择,察臣之恳词,矜臣之不逮,使罢归私第,养疾衡门,上弭官谤,下知死所。则归全之望,获在愚臣,养老之恩,成于圣代。”[3]3035按照宋璟的说法,养老是自古以来的一种好传统,官员到了年纪由于体力衰退,帝王应批准他退休,而大臣们不应为了名位俸禄而不肯退休,占着位子,而没有体力上朝。因此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他马上就上表要求回家养病。

多数官员认为,身体的这种变化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致仕退休是很正常的事情。唐宪宗时,兵部尚书高郢数次上表要求致仕,他对宪宗说:“臣闻劳生佚老,天理自然,蠕动翾飞,日久皆息。”[4]10649人总有年老的时候,因而主动让位闲养是十分正常的。一些官员认为致仕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是尊老养老的通常做法,“高年致政,前徽之彝准;仲秋授杖,绵载之通规,正以制逮乎桑榆,惕阴于钟漏”[5]697。

唐代官员大都是自己先主动上表请求致仕,这完全是取决于官员个人态度,因而无论是唐代帝王还是官员,都认为到了年龄主动向国家提出致仕是官员在展现自己的高尚风格和素质。唐宪宗在批准杜佑致仕的诏书中说:“宣力济时,为臣之懿躅;辞荣告老,行己之高风。”[3]3981大臣在位时为国尽力,年老时辞职告老,这是展现自己的高风亮节。太仆卿赵元楷提出自己要致仕,是“挹清风于国让,追盛范于阳元,效钓璜于渭滨,类飞星于河渚”[5]697。多次主动提出致仕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但人们一般认为是年老官员个人较高修养的体现。

从伦理道德考虑,官员们认为适时退休符合儒家礼教,遵循了社会礼仪法则。《全唐文》卷257苏颋《司农卿刘公神道碑》说:“公以休咎由人,动者悔之始;盛衰自我,息者机之先,故在物害盈谦而受福,及引年辞事老而得礼,于是乞骸骨,抗章疏者至于再三,朝廷嘉而遂之矣。”这位刘姓司农卿死于中宗景龙三年。苏颋认为到了适当年龄退休是符合了事物的盈谦规律,适时退休是遵守了礼法,他是带着对刘姓司农卿赞誉的语气,对他十分推崇。宋璟在退休表中也说自己如果赖在位上不退休,“仪刑此乖,礼法何设?”

实际上,一些官员年龄已至七十,但身体仍然不错,年虽老而没病,然而他们还是主动提出致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表达出他们对唐代法令的遵守,另一方面也可显现出他们与世俗不同的气质风尚。唐代后期,薛苹以左散骑常侍致仕,他“年至而无疾”,主动“请告”,“角巾东洛,时甚高之”,得到了一大堆的赞誉声。[3]4832滑州匡城县令杨灵崱天宝年间退休,常衮说他“知止足之分,有终焉之志,悬车告第,饰巾待期,浮云身世,脱屣轩冕,追先生于彭泽,继征士于太邱”[5]1898。及时退休,是有“知止足之分”,在时人的评论中是十分仰慕的。

官员致仕,经济上会带来较大损失。《通典》卷35《职官一七・致仕官禄》云:“大唐令:诸职事官年七十、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法律规定退休的官员只拿在职官员俸禄的一半,这对许多过惯奢侈生活的官员来说是难以忍受的。在巨大的待遇差距面前,也有官员害怕退休,但更多的人是选择了遵守国家法令的做法。玄宗先天年间,李日知罢知政事,频乞骸骨,请致仕,玄宗同意了。最初,“日知将

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