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外国人眼里是个什么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和xx人在外国人眼里是个什么印象xx大为
刚入学的时候,一次和一个吉尔吉斯的同学闲聊,我也忘了是怎么说起来了,反正她突然对我说:
“中国是发达国家,不是发展中国家。
”我很奇怪她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一直认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总量上来了,平均水平还很低。
我就问她为什么这么说。
她回答的也干脆:
“你看现在什么东西都是中国做的,中国人世界哪儿都有。
”我当时以为她开玩笑,后来觉得可能她真是这么想的。
我们的国际协力研究科是个留学生院,学生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
在和同学们的学习交流过程中,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其他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也能了解到中国和中国人在他们心目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形象,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的。
在比较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这些课上,有时候需要对不同国家的数据和指标进行比较。
在课堂讨论,学生们也常常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
由于是第一次出国,开始我不知道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什么不同,既然同是发展中国家,应该都差不多。
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我们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很多指标明显在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之上,有的指标甚至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可以说,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又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有所区别。
比如说,在教育、卫生等指标中,我们的人均期望寿命、入学率、识字率等指标很高,而产妇死亡率、新生婴儿和幼儿死亡率等指标很低。
在经济金融领域,无论是在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失业率、外贸、国外直接投资、政府财政,我们都和发达国家表现出较强的相似性,经济发展没有大起大落,比较稳定。
而很多发展中国家展现出和发达国家明显的不同,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很多指标表现出大起大落和很强的对外依赖性,尚未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例如:
每年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导致市民财产被所谓的通货膨胀税悄无声息地夺走;20%或更多的利率,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抗衡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但也给金融业带来较高的运行成本;
高于两位数的存贷款利差,导致企业贷款成本很高,限制了社会投资;
由于常年外贸逆差和严格的汇率管制产生汇率扭曲,以及官方和黑市汇率相差上百倍;出口片面依靠初级产品,原材料和服装加工产业等占出口额的绝对多数;
国家财政支出中,国外援助甚至超过一半,没有财政自主性可言,也无法执行长期统一的发展规划;
很高的失业率;
互联网覆盖率很低;
电力不足,甚至较大的城市也是常年经常断电。
你可能觉得以上很多现象似曾相识,的确,很多我们都曾经经历过。
但幸运的是,现在我们的经济已经步入了正规。
翻开任何一本经济学教科书,对中国最近这段时间的经济发展都是肯定的。
发达国家是怎么看中国的。
我们来看看日本吧。
对中国的崛起,日本开始由轻视转向重视,寻求合作。
日本经济目前是比中国好,但是它的国内投资也好,市场也好,已经饱和,长期找不到有效的可以大幅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日本把自己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寄托在中国的发展上,希望通过参与中国崛起,支撑本国经济发展。
日本已经在经济领域开始向中国靠拢,日本媒体天天报道中国的事情,中国国内新闻在日本报纸成为头条已经是家常便饭,国内一有什么新闻,立刻就在日本媒体上播出了。
日本媒体时不时就报道中国人到日本来买电子产品,买古董,买楼盘。
一位东京的商贩略带夸张地对记者说:
“你想象不到中国有多少有钱人,日本人口有1.2亿,中国光有钱人就有1.2亿。
”中高收入国家是怎么看中国的。
眼前正好有个例子。
爱沙尼亚波罗的海三国之一,和同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其他国家相比,经济水平很高,被世界银
行归为高收入国家,已经先后加入欧盟和欧元区。
这样一个国家的人,是怎么看中国的呢?这学期有个爱沙尼亚的学生作为交换项目和我们一起学习6个月,来了不打算学日语却张罗要学中文。
她有她的理由:
“我和我的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
再过20,30年,日本可能还是这个样子。
但是中国就不一样了,它必然变得更加强大,中国的生意遍布世界各地,影响力越来越大,到时候汉语一定变得越来越流行,成为国际生意场上的重要语言。
”她曾经在投资银行工作过,习惯用经济眼看问题。
这就是这些国家人眼里未来的中国吧。
我真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到时候中国人也能像现在的老美一样,就凭教语言就能在世界各地轻易找份活做,还被人高看一等。
非洲国家是怎么看中国的。
非洲的朋友说,中国人在非洲到处都是,他们在开采矿山、石油,在修路,在经商,在开餐馆,甚至买农田去种粮。
虽然比那些旧的殖民国家,中国和非洲在历史和文化上的联系比较少,但当前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在逐渐提高,相对于殖民国家掠夺式的开发,中国的方式更加容易让人接受。
比如说手机通讯,很多欧美国家因为担心基站建设成本过高和条件过于艰苦,想参与非洲一些国家的通讯建设,却建不了覆盖全国的通讯网络,而中国一些公司克服困难,把基站建到各个角落,使一些非洲国家的边远地区开通了手机通讯。
日本NHK拍摄的纪录片中,当非洲的一个村落开通手机的时候,村民们真是载歌载舞欢庆,对中国的建设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发展中国家中,对中国发展最诚恳、最由衷的,还是那些东南亚和东盟国家。
由于和中国地理上比较近,经济合作相对容易,背靠中国这棵“大树”,他们能更方便地搭上中国经济腾飞的便车。
它们希望将本国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崛起当中,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主流对与中国合作是十分欢迎的。
在他们的印象里,中国是繁荣之国,中国的兴盛能够带来他们的兴盛。
例如对于中国正在修建的从云南经老挝、越南、泰国等国的高铁工程,东南亚很多国家计划了很多年,由于缺乏足够财力,缺少一个核心国家牵头,迟迟未能落实,对于中国开始修建
这条高铁,他们是真心期待,如果路由经过本国就很高兴,如果没有就很担心被边缘化。
中国也在和他们共同建设港口、道路、运动场等。
可以说,类似的工程建设,的确实现了双赢的效果。
由于和中国联系越来越紧密,汉语在当地越来越成为热门,汉语学校不断增多。
汉文化的影响也在加深,中国的历史和武侠电视剧,在东南亚有一大批拥趸;中华料理和在世界各地一样也广受欢迎。
很多人谈到自己曾经去过的中国一些城市,言谈之间流露出自豪感。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对我们在他国人眼中究竟是怎样的,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以此为基础,思考我们以何种姿态去与外国人打交道。
坦率的说,由于近代积贫积弱,加上近段时间为了吸引外资,我们对外国人实行超国民待遇,再加上相对封闭的文化,导致我们对待外国人,不管他来自哪里,都像是对待财神爷一样毕恭毕敬。
其实,我们的经济发展已使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位次发生了变化,“只要是国外的就比我们好”这一点已经不成立,能和国外沾上点边,不一定就是一件值得沾沾自喜的事情。
很多国家中国已经表现出尊敬和重视,我们现在可以以一种比较平等和自信的,不卑不亢的方式和他们打交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