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北平和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共北平和谈
关键词:国共北平和谈周恩来张治中《国内和平协定》
194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已成破竹之势,不仅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全歼国民党东北守军47万人,占领了东北全境,而且几乎在同一时间成功地发起察绥、荔北、济南及郑州战役,夺取了包头、郑州、开封以及几乎山东全境。
继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
15日,解放天津。
31日,平津战役宣布结束。
仅三大战役就歼灭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人民解放战争迅猛发展,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在长江中下游以北已基本被消灭,而人民解放军却更加强大,更加团结,士气更加旺盛,兵员和装备更加充实。
并且在经济上,国民党统治区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人民为争取生存权利,反饥饿斗争此起彼伏。
就在这土崩瓦解的形势下,国民党内部的矛盾,特别是蒋介石与桂系的矛盾急剧发展起来。
1948年12月25日,白崇禧向蒋发难,意在倒蒋。
而12月25日中共中央又公开宣布了“头等战犯名单”。
白崇禧等人的发难和中共的强硬态度迫使风雨飘摇中的蒋介石开始考虑下野。
1949年元旦,蒋介石在南京发表了新年文告。
这是一篇求和声明。
他宣布,愿与中国共产党商讨停止战争,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并且说:“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缅怀,而唯国民的公意是从。
”但是,却提出承认国民党法统和保全国民党军队等五项条件。
这充分表明蒋介石仍然试图左右政局。
随后,于1月21日发表了“引退公告”,宣布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
22日,蒋介石回到老家浙江奉化溪口。
蒋介石虽然宣布“引退”,但仍在幕后指挥。
在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的同一天,毛泽东在西柏坡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庄严地宣告:要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
1月4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撰写的评论《评战犯求和》,逐条批驳了蒋介石的所谓“和平条件”。
但面对和平之声四起,国民党内部分崩离析、反蒋势力积极活动的情况,并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1月14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见相关电文和条款),表示愿在八项条件的基础之上进行和平谈判。
这些条件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 《声明》获得了全国人民及各民主党派的一致拥护。
李宗仁是桂系领袖,与蒋介石的矛盾很深。
李宗仁、白崇禧想乘机扩大政治影响,并使桂系独立地发挥作用。
李宗仁一上台,迫在眉捷的问题便是与共产党和谈。
1月22日,李宗仁发表文告,宣称:“中共方面所提八项条件,政府愿即开始商谈”。
决定派邵力子、张治中、黄绍竑、彭昭贤、钟天心五人为和平谈判代表。
23日,白崇禧派黄绍竑、刘仲华飞往北平,表示“愿以最大努力促和平之实现。
”李宗仁还直接、间接地安排了由邱致中、吴裕后等组成的“南京人民和平代表团”和由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江庸四位七旬老人组成的“上海和平代表团”到北平洽谈。
中国共产党都采取了积极接待的态度,并达成共识。
中共中央这时开始对利用桂系力量解决江南和孤立蒋系势力寄予希望,因此极力催促李宗仁的代表。
开始时,李已决意和平,但只是希望中共给他时间。
但当他搞垮孙科、在国民党中稍占优势后,对于臣服于中共之下也并不甘心。
所以李宗仁制定了“对共和谈三项原则”:(一)和谈双方必须建筑在平等的基础上。
共方不能以战胜者自居而迫我接受屈辱条件;(二)有鉴于铁幕内各国之惨痛遭遇,政府断不应接受由中共作为执政党之联合政府。
政府为此应向共方
提议划江而治;(三)中共所提八条要求,政府决不能全面接受,只能在两个政府共存的原则下,以其为谈判基础。
中共中央于3月26日就关于举行和平谈判事宜通知南京政府:(一)谈判开始时间4月1日。
(二)谈判地点:北平。
(三)派周恩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为代表,周恩来为首席代表,以1月14日毛泽东主席对时局的声明及其所提八项条件为双方谈判的基础。
此时,南京政府也公布了其和谈代表团的成员:张治中(首席代表)、邵力子、黄绍竑、章士钊、李蒸、刘斐。
南京政府除公布了“和谈三原则”以外,又预拟与中共商谈之腹案(见相关电文和条款),作为一个最后退让的“原则性限度”,作为代表团谈判时的参考。
同时国民党政府国防部还对国共停战协定拟订了最低限度之要求(见相关电文和条款)。
南京的这一方案明显与中共的八条背道而驰,可见信誓旦旦地表示与中共和谈的李宗仁这时对和谈产生了一种不实际的幻想。
他多少希望谈判能够在比较体面的条件下达成妥协,从而在国民党中树立自己的地位,最终取蒋而代之。
他甚至试图在可能的情况下保持长江以南的实际控制,至少使中共的军队不致很快过江。
当然李还是意识到达到这一目的的难度,因此在代表团离开南京时,他私下对黄绍竑说,此次谈判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赴北平之前,3月29日,张治中到溪口,向蒋介石报告了有关情况。
4月1日,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由南京飞往北平。
随代表团同来的除代表外,还有顾问屈武等和工作人员共20多人。
下午三时到达北平。
到机场迎接的人有中共代表团秘书长齐燕铭、北平市府秘书长薛子正等人。
代表和工作人员一起被接到六国饭店。
因为张治中来北平之前先到溪口去见蒋介石,周恩来和中共代表团其他代表都没有去机场迎接。
当晚6时,周恩来、林伯渠等设宴招待他们。
饭后,周恩来、林伯渠和张治中、邵力子对谈。
周恩来一开始就表示对张治中到溪口去见蒋介石有疑虑。
张治中解释说,这是一种现实的做法,做做样子。
但周恩来表示对代表团的背景颇有怀疑。
关于和谈,周恩来提议以八项原则为基础,采取个别对话的形式,充分听取意见,然后提出成熟的东西,供双方讨论。
2日,按照前一天商定的办法,双方代表对应进行了个别交谈。
但是,关于惩治战犯和代表团的背景这两个问题存在严重分歧。
7日,李宗仁致电(见相关电文和条款)毛泽东,称决心谋和并且和谈问题采纳中共所提八条为基础。
毛泽东对张治中说可以作出让步,不在和平条款中提出战犯的名字。
并且和谈方案先由中共方面草拟。
同一天,毛泽东复电李宗仁,希望早日结束战争,恢复和平。
第二天,毛泽东又同南京代表团的邵力子、章士钊交谈。
第三天,同黄绍竑、刘斐谈。
为了促成和谈,毛泽东从4月2日至11日,分别致电总前委邓小平、陈毅,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领导人,作了许多相应的部署。
13日晨,国共代表团和平谈判进入正式阶段。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13日晨,周恩来即将《国内和平协定草案》提交张治中。
晚上9时,正式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
大厅中间横放着一张长条桌,两侧由双方代表分坐。
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由勤政殿东向进入会场,张治中率南京代表团由勤政殿西向进入会场,空气十分严肃。
会议一开始,先由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提出《国内和平协定草案》,并作一个概括的说明。
基本内容是基于八项条件分别列出的具体条款。
周恩来最后说,对以张文白先生为首的代表团寄予极大希望,
希望同意和签北平谈判图
订这个协定草案,使和平得以实现。
然后,南京政府首席代表张治中发言,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愿意以诚意承认错误,不过,对过分刺激的语气希望减缓些。
关于废除宪法与法统问题、关于军队整编、关于没收官僚资本,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卖国条约、关于召开政协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等,没有原则上的异议,但在具体表述上或步骤上希望作出调整。
张治中表示,他固然代表政府和中共商谈和平,但他本人向来是中共的朋友,希望国家富强康乐。
会议延至23时15分休会,双方同意会外继续协商。
14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总前委并告第二、第三野战军电报(见相关电文和条款),说明谈判的进程。
同日,南京代表团经过一天的研究,提出一个修正案。
词句力求和缓,避免刺眼的词句,同时对军队改编、联合政府两项也有若干的修正。
当晚,张治中把这个修正案交给周恩来。
两人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交谈。
第二天早晨,双方代表分别交换意见。
4月15日晚上7时,周恩来同张治中会面,把最后定稿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送给他,并定当晚9时在勤政殿举行第二次会议。
周恩来向张治中表示:这是最后的一个文件。
9时,仍在原地举行第二次会议。
会议一开始,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指出,中共代表团尽可能地吸收了南京政府代表团的许多意见,凡是与推进和平事业有利、与中国人民解放有利的意见,都尽量采纳。
接着,周恩来把定稿的修改之点,作了说明(见相关电文和条款),并表示这个协定是定稿,是不能改变的,南京政府同意就签订,但无论签订或不签订,到本月20日为止,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立即渡江。
周恩来讲完后,张治中只是简单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感想,并声明,明天即派人到南京请示,再行答复。
会议在10时20分结束。
南京代表团回到住处后,经过郑重地研究,认为中共作了重大让步,只有接受这个《国内和平协定》为是,并决定在16日派黄绍竑代表和屈武顾问带文件回南京去,劝告李宗仁、何应钦接受。
黄绍竑、屈武于4月16日由北平飞返南京,即往见李宗仁。
白崇禧在座。
他们听了黄、屈的汇报,看了《国内和平协定》全文,李宗仁表示犹豫,白崇禧看完《协定(草案)》,则极力反对,怒气冲冲地对黄绍竑说:“真难为你,像这样的条件也带得回来!”说完就站起来往外走了。
蒋介石看后拍案大骂:“文白无能,丧权辱国!”国民党中常会随即发表声明,表示:“绝对不能接受!”李宗仁、何应钦则立即于20日深夜给南京代表团来电,表示协定不能接受,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
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遵照毛泽东和朱德的命令,在邓小平担任书记的总前委统一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一举摧毁国民党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23日,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
和谈破裂后,在周恩来深情而坚决的劝阻和中共的挽留下,张治中和南京代表团其他代表经协商决定全团留北平。
和谈至此结束。
虽然同南京政府之间的谈判破裂了,但这次和谈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对绥远、湖南和新疆问题的和平解决及对其他地区的和平解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对加速全国的解放,减少民众在战争中的痛若,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
2. 余湛邦:《张治中与中国共产党:张治中机要秘书回忆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3. 杨奎松:《失去的机会?: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 张小满:《张治中与北平和谈》,《南都学坛》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