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思辨”演绎精彩课堂 参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动思辨”演绎精彩课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跃起来,使它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这是近年来教师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不过,有关此问题的教学模式研究还是空白。为此,我们借鉴相关课题经验以及信州区“预学、互动、思辨”教学模式,在这一方面作了一些初步探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合作的精神。思维能力的发展决非思维本身的教学,它涉及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很多方面,因此我们提出的问题讨论式思维教学模式具有一般综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方便快捷的信息技术手段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主战场,是师生思维交流的主要平台。也是教师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场合。学习离不开思考,数学学习就更离不开思考。学生在预习中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将问题带上课堂,加强了学习的针对性。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导学提纲的编置可日趋简要,直至最后让学生摆脱导学提纲的帮助。还应当鼓励学生创造符合自己个性的预习方法,培养超前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二、师生互动,思辨课堂

(一)情境引导,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喜欢多变、宽松的教学环境。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则满足不了学生比较活跃的心理需求,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

例如《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复习导课,分为两部分,首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接着请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该怎么分?第二部分是数格子求三角形的面积,学生根据学习材料可以解答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接着课件出示三角形池塘,老师接着问:“现在有一个很大的三角形池塘,你来用数方格求它的面积”。学生小声笑了起来。为什么笑?老师问到。学生说数方格太麻烦了,池塘也不好划分方格。师:“嗯,看来数方格求面积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由数方格方法的局限性这一认识的困惑与冲突,有效地引发了学生探究面积计算公式的生长点,使学生有了探究发现的空间。

(二)问题引领,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既然要“主动进行”,那么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搭建一个可以“主动进行”的平台。问题引领,创设教师和学生自我的“提问”形式,有利于学生产生“认知内驱力”,进而产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新授课,教师设置预学方案:你想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梯形行吗?为什么?三角形怎样才能转化成这些图形?学生在小组长的

带领下,开展生生互说、互动,并利用手中学具,通过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利用转化成这些图形来解决问题。这里把“新”问题转化成了“老”问题来解决,有效地把学法指导融入到了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了更广阔、更真实的自主空间,无疑有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学生课前完成学案的三个动手设计,分别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拼摆,要求画出拼摆好的图形,并完成拼摆问题:1.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什么图形进行拼摆?拼成一个什么图形?2.拼成的图形怎样计算面积?3.计算面积的条件和三角形有什么关系?4.三角形的面积和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请写出来?5.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你能写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三)小组展示,互动学习。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内派出代表进行问题展示。展示时要遵循“展、思、论、评、演、记”六原则。问题展示形式要灵活多样,尽量满足学生的展示需要。在小组展示时,各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积极思考并及时质疑追问,要科学评价别人的发言,适当保留个人意见,及时反思交流活动中的表现。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及时点拨提升,给予评价。

例如在《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中,学生根据自己学案完成合作学习后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老师安排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讨论、提问,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出每一种拼摆情况,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拼成图形的面积÷2,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要用拼成图形的面积÷2?在学生的互动与思辨中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教学中,老师把探究的权利充分的交给学生,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折、移、拼、剪,得到了不同的图形,学生完成以上活动和学案后,老师适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学案,学生代表边展示边汇报自己的想法,信息技术设备的优越性极大展现,有效展现学生的推导过程,虽然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法,但达到了同一目的,在互动与思辨中得到了正确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思维个性得到了发挥。

(四)问题训练,评价指导

课堂练习是指系统地梳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既在学生构建新知之前起到铺垫作用,又在学生获取新知的薄弱环节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将所学的知识构成一个整体。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设计好的课堂练习,既能使知识上下贯通,在学生强化学习效果的过程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又能反馈学生学习新知的情况,便于教者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层次,问题训练应该围绕基础性、变式性和综合性地问题进行练习。利用课件可以准备各种类型的习题,节约师生的抄题时间,加强学生的知识巩固

学生的探究是数学课堂生命的全部,让真实、有效、互动生成成为培养和发展每一个学生能力的桥梁,是我们永恒的期待;课堂是一面镜子,在反映出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同时,也反映出活动是否具有实效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数学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由于数学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其它学科形象、生动、具体。学起来容易让人感到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无疑给数学教学的改革带来了一片生机!有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的活动丰富了,教师能以有效的方式表达,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的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