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教材课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面损害的分类
根据路面损害现象的肇因、其危害性以及对使 用性能的影响,可以把沥青路面的损害划分为三类:
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随着通车年限的增长 以及交通量的不断增加,沥青路面各种病害也接 踵而至。为了保障畅通与提高公路的服务质量, 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通行环境,必须对高速公 路的各种病害进行及时的处理,保障过往车辆的 行车安全。
沉陷处治方法:
确定修补范围并划线,用液压工作站切开沉陷范 围四周的沥青面层和水稳层部分实施修补, 其挖补工艺流程为:划定维修范围→沿范围四周 锯缝→凿除病害层→清除废料→高压吹风机将修 补界面吹净→重新添加级配料→整平压实→洒粘 层油布满界面→分层填筑(厚度不大于6 cm)→分 层压实,压实度达到96%以上→冷却到50℃以下时 开放交通。
坑槽预防措施:
➢沥青面层应具有足够的设计厚度;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宜选用具有较高粘结 力的较密实的级配; ➢混合料拌制过程中,严格掌握拌制时间、沥 青用量及拌和温度,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 ➢摊铺面层前,下层应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 粘层沥青; ➢当路面出现松散、脱皮、轻微网裂等可能使 雨水下渗的病害,或路面被机械刮铲受损,应 及时修补以免病害扩展。
规范控制摊铺、碾压温度等。
Page 18
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
见的病害之一,按其形状又基本分 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 缝和反射裂缝四种。
a.横向裂缝
现象: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
缝长有贯穿整个路幅的,也有部分路幅的。
原因分析:
➢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良; ➢沥青未达到气候条件和使用条件的质量Leabharlann Baidu准; ➢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反射缝; ➢桥梁涵洞两侧的填土产生固结或地基沉降。
➢基层强度不足导致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结构破坏,或湿 软时摊铺沥青; ➢溶解性油类泄露,雨雪水渗入,降低了沥青的粘结力。
预防措施:
➢酸性石料,掺入抗剥落剂或生石灰粉、干净消石灰、 水泥; ➢混合料生产中,选用符合要求的沥青和集料;控制 各个环节中的温度; ➢沥青混合料到工地后应及时摊铺、及时碾压,达到 规定的压实度; ➢路面出现脱皮等轻微病害时应及时修补。
松散现象:面层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或基本丧失,
路表面可观察到成片悬浮的集料或小块混合料,面层部 分区域明显不成整体。干燥季节,在行车作用下可见轮 后粉尘飞扬。
松散原因分析:
➢沥青针入度偏小,粘结力不良; ➢混合料沥青用量偏少; ➢矿料潮湿或不洁净或含风化石; ➢拌和时温度偏高,沥青焦枯; ➢沥青老化或与酸性石料粘附性不良; ➢摊铺时未充分压实,或沥青混凝土温度偏低;或雨天 摊铺;
坑槽指在行车荷载等
外力作用下使得路面骨料 局部脱落而产生的深度大 于2.5 cm,面积大于0.1 m2(约0.3 m×0.3 m)的坑 洼。
松散和坑槽形成机理:由于面层材料组合不
当或施工质量差,结合料含量太少或粘结力不足 或外来油的侵蚀及重载情况下,面层混合料的集 料间失去粘结而成片散开,成为松散。松散的材 料被车轮后的真空吸力以及风和雨等带离路面, 便形成大小不等的坑槽。网裂的后期,碎块被行 车荷载继续碾碎,并被带离路面,也会形成坑槽。
❖预防措施:
➢ 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尽量减少冷 接缝;
➢ 充分压实横向接缝;选取优质的适用于本地区气 候条件的沥青;
➢ 桥涵两侧填土充分压实。
❖治理方法:
➢ 细裂缝(2-5mm)用乳化沥青灌缝; ➢ 大于5mm的裂缝,可用改性沥青罐缝。罐缝前,
清缝;罐缝后,表面撒粗砂或3-5 mm石屑。
➢粗集料应粗糙具有较多的破碎裂面;
➢根据气候条件选择优质沥青,优化配合比设 计;
➢施工时按照规范碾压,保证压实度;对特殊 路段,要采用改性沥青或高性能沥青;
➢道路结构设计时,每层厚度不超过集料最大 粒径的4倍。
车辙
车辙治理方法:
➢ 仅轮迹处凹陷,两侧无隆起,凿去面层,凿 毛凹槽,涂刷粘层沥青,修补;
桥面推移治理措施
由于桥面推移已经影响到行车安全,为了保障过往车 辆的行车安全,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把桥面推移铲除, 然后凿毛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提高水泥混凝土与 沥青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然后重新加铺沥青混凝 土磨耗层。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在拌和 沥青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拌合质量,适当降低沥青和 细集料的含量,提高混合料中多角碎石颗粒的含量, 摊铺时避免离析现象,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松散治理方法:
将松散的面层清除,重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如涉及基层,则应先对基层进行处理。
轮迹处深度大于10 mm的纵向
带状凹槽(辙槽)称为车辙。
车辙是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产 生永久变形和塑性流动而逐渐形成 。
车辙
形成原因:
级配设计不好 沥青对温度太敏感 施工质量差 水损坏 施工后期车辆挤压
预防措施:
坑槽原因分析:
➢面层厚度不够,沥青混合料粘结力不佳,沥青加 热温度过高,碾压不密实,在雨水和行车等作用下, 面层材料性能日益恶化松散、开裂,逐步形成坑槽; ➢摊铺时,下层表面泥灰、垃圾未彻底清除,使上 下层不能有效粘结; ➢路面罩面前,原有的坑槽、松散等病害未完全修 复; ➢养护不及时,当路面出现松散、脱皮、网裂等病 害时,或被机械行驶刮铲损坏后,为及时养护修复。
b.纵向裂缝
现象: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
➢ 若轮迹两侧同时隆起,应先将隆起部位凿去, 波谷处原面层凿毛,涂粘层油,铺筑与面层 相同的混合料;
➢ 因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不好引起,则对基 层进行补强或挖除损害的基层重新铺筑。
桥面推移是由于桥面水泥混
凝土铺装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 摩擦力小,沥青混合料在行车荷载 的作用下沿桥面的纵向发生位移, 形成推移。
危害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病
害种类很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有 沉陷、松散和坑槽、车辙、桥面推移、裂 缝、水损坏等。
沉陷指路基压实度不够或地基 土质不良,在地下水的浸入、路基 不稳定因素和行车荷载等作用下产 生的不均匀的竖向变形而导致路面 局部下沉的现象。 在JTG 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标准中将大于10 mm的路面局部下 沉定义为沉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