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过敏体质致抗菌药物频发过敏反应病例分析

闫虹

摘要: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有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给药方法及其他因素等。药物热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与用药有关的发热反应。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临床医生要仔细询问既往史,全面了解、掌握药物的常见和少见不良反应,要随时观用药后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考虑到不良反应的可能,提高对ADR的认识,及早诊断,及时停药并积极做出应对,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特别要注意的是:联合用药中每种药物都有致ADR的可能,鉴别时在停用全部药物,症状恢复正常后,要逐一试用,顺序是先试用最不易引起药物热的药物,以构成新的方案,避免长期延误治疗。

关键词:

过敏体质;抗菌药物;过敏反应;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0岁。发作性喘息7年,加重20余日。1天前气促、喘息明显加重,不能活动,咳嗽剧烈,痰不多,无下肢浮肿,就诊于急诊室,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后,喘息略有减轻,为进一步明确诊治于2014年7月2日住院治疗,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差,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食物过敏史,对头孢哌酮过敏。入院查体:T:36.4℃;R:21次/分;P:82次/分; BP:120/70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唇紫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弥漫性的呼气性哮鸣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及湿啰音。急诊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12.43×109/L,中性粒细胞比78.51%,血小板278×109/L,电解质示:血钾4.00mmol/L, 血钠141 mmol/L,血氯96 mmol/L。住院后初始药物治疗方案为:抗感染治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Bid静脉滴注);抗炎治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 QD静脉滴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mg Tid 氧化雾化吸入);解痉平喘治疗: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溶液(2.5mg Tid氧化雾化吸入),茶碱缓释片(0.1g Bid口服),孟鲁司特钠片(10mg QD晚饭后口服),酮替芬(1mg Bid晚饭后口服),多索茶碱(0.3g QD静脉滴注)。

2014年7月3日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3时,患者出现面部、颈部潮红,全身发痒、憋胀,可耐受,输注完后,潮红情况逐渐消退,全身发痒逐渐好转。2014年7月4日在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五分钟后,患者再次出现全身发热,尤其是面部潮红,全身发痒难耐,急停哌拉他唑巴坦,一小时后,患者全身发热发痒情况渐好转。考虑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过敏所致,遂换用氨曲南2g Bid 静脉滴注。2014年7月5日在输注氨曲南半瓶后,患者再次出现全身发热、发痒,皮肤发红,考虑是氨曲南过敏反应所致,遂停氨曲南,改用夫西地酸,0.5g Bid 静脉滴注。患者全身发热发痒情况在停用氨曲南后渐好转。2014年7月7日患者气促较前明显好转,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偶闻及散在的呼气性哮鸣音。患者输注手臂部出现散在的皮疹,并有出血点。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胸部彩超正常。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014年7月8日患者仍觉皮肤发痒,患者四肢散

在皮疹,且出血点增多,考虑与使用夫西地酸有关,结合患者肺部感染好转,遂停用抗菌药物,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014年7月10日患者偶有气促,无咳嗽、咳痰,精神、食欲好,皮肤散在皮疹渐好转。2014年7月12日患者皮肤散在皮疹消失,四肢出血点渐消退。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考虑患者目前病情稳定,予以出院。

2.讨论: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有:药物因素,如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附加剂的影响等;机体因素,如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给药方法及其他因素,如环境、生活、饮食习惯等。药物热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与用药有关的发热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的评定方法要遵循五条原则:①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②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③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④再次使用可疑药品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⑤是否可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治疗等影响来解释。

由于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重度哮喘,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呈正比例关系,所以对于合并感染的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应更为积极,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应用应该足量、足疗程。必要时可联合应用抗生素。应选择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的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患者入院急查血细胞分析,示白细胞增高,提示可能有感染存在,遂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选择了可以覆盖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血嗜血杆菌等的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先后在皮试阴性的前提下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夫西地酸。在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时出现全身发热,尤其是面部潮红,全身发痒难耐,考虑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不良反应所致。根据2010版临床用药须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常见的不良反应(≧1%)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皮疹,静脉炎,较少见的不良反应(﹤1%)有发热、眩晕、口腔念珠菌感染,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一过性的肝酶升高、白细胞减少等。患者两天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时,均在输注较短时间内出现全身发热、发痒的情况,停药后,症状缓解,符合不良反应的评定原则的前四条原则,遂很可能的认为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所致的全身发热、发痒,遂停用,改用氨曲南。氨曲南与青霉素类、头孢类等其他β内酰胺类交叉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低,且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谱大致相同,但患者再次出现了全身发热、发痒,皮肤发红,考虑是氨曲南过敏不良所致。氨曲南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静脉炎,注射部位肿胀、疼痛或不适,恶心,呕吐,皮疹以及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等。患者使用氨曲南出现全身发热、发痒,皮肤发红,停药后,症状缓解,符合不良反应的评定原则的前三条原则,遂认为可能是氨曲南所致的全身发热、发痒,遂停用氨曲南,改用夫西地酸,0.5g Bid 静脉滴注(夫西地酸主要是用于治疗葡萄球菌属,未能覆盖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G-菌,个人认为此处换用夫西地酸是不合理的)。夫西地酸静脉滴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局部疼痛、静脉炎等,偶见严重过敏反应、皮疹等。患者使用夫西地酸出现了输注手臂部出现散在的皮疹,并有出血点,考虑是夫西地酸不良反应所致,符合不良反应的评定原则的第一、三条原则,同时综合患者病情,患者病情好转,遂停用抗菌药物。

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频繁出现不良反应,一方面考虑是药物本身所致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屡次出现过敏反应,考虑可能是患者本身体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