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富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富强的“中国梦”与成人进步的“个人梦”
中国梦,2013年全国人民的共同话题,我们作为中国人更要把中国梦当做自己的梦坚持到底。“中国梦”与“个人梦”相互交织,关联。“个人梦”的发展与成功,与“中国梦”的实现更是密切相关。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人”无疑是关键要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如果说,“大河没水小河干”阐明的是命运共同体逻辑;“小河有水大河满”,则揭示了发展进步的动力机制。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体梦想的实现,正是国家梦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和目的。人民是由无数个体构成的整体,每个个人的发展和命运既是社会发展和历史命运的映照,同时也汇成了社会发展的主流,构成了历史命运的基调。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理想,其最高境界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民族梦必须同个人梦融合起来、统一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梦想才有根基,梦想才有力量。每个中国人都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所有父母都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都是虽很普通但却值得珍重、值得鼓励、值得保护的美好梦想。
“中国梦”要从历史上追溯。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到了18世纪我们落伍了,那时候西方已经走上工业化道路,我们还在封建社会徘徊。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了我们“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过程中,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但为什么这个美梦没有成真呢?因为当时缺乏一个真正能够担当革命重任的先进的领导阶级。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1921年发生了一个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把阶级的使命和民族的使命融于一身,勇敢地承担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新中国实现一个梦想而奋斗。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作为国家的一个根本政治制度奠基下来,毛主席庄严宣布要为建设一个富强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到1964年底的时候,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目标。在这个“中国梦”的指引下,新中国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中国梦是亿万人民的梦,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阶层的同心同德,任何梦想都是不能实现的。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中国梦能否实现,人民梦能否圆满,关键在党,在党能不能肩负起历史重任、经受住时代考验。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人民梦才能梦想成真。习近平同志担任国家主席,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庄严宣示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为人民造福,激发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障人民权益。这样才能让广大人民把中国梦当成是自己的幸福之梦、命运之梦、未来之梦,从而倾其全部热情、力量和智慧为之奋斗。党要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特别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限,人民的主体地位就能牢固确立,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就能极大焕发,就能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中国力量。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梦的实现,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一件一件具体事情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这个梦的好处,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感觉到这个梦和他们有关系,愿意为实现这个梦而付出、去奋斗。由此,这个梦也才能真正成为凝聚人民、激励人民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同志当初之所以要用“小康”这个概念来表述我们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每个老百姓都过上更加富裕、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正是基于这个认识。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
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们要把对中国梦的追求转化为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动力,必须继续谦虚谨慎、兢兢业业,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脚踏实地,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国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有了这种精神和力量,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已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们的宏伟目标,我们要继续为之奋斗。中国梦不再是梦,而是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定会梦想成真。当然追梦之路也绝非坦途。新兴大国崛起的烦恼,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压力,人民渴望公平的焦虑……有人曾说,今天中国不能是打网球,可以等球落地后再挥拍,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主动截击,否则就会输掉比赛。此话含有工作要有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系统性的启示。党和政府把民族复兴定为施政方向,把成就中国梦当作未来愿景,随时随地倾听人民的呼声,回应人民的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持续取得新进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国人民。使人人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与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已成为亿万人民的行动。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是磅礴之力,不可战胜,是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中国早已告别了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早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在世界上早已有了尊严。但是,要使中国变得更加富强、更加文明,中国人更受尊重,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两个百年的中国梦,第一个百年的任务我们已经完成,第二个百年也已行程过半。行百里者半九十,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历史的重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每一个共产党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为国家、为民族、为家庭、为孩子们脚踏实地作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所以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更要把国家富强的“中国梦”与成人进步的“个人梦”坚持到底,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