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山如此多娇》 中国画 现代 (傅抱石 关山月)
这幅空前的巨画高5米半、宽9米,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毛泽东为它亲笔题写了“江 山如此多娇”。两位作者将中国传统山水画避世的清高转变为紧密结合现实的歌咏, 成为山水画改造的典范。
《春牧图》 中国画 现代 李可染 《万山红遍》中国画 现代 李可染
《血衣》 油画素描稿 现代 王式廓 创作于1954年
《寒江独钓图》中国画 南宋 马远
《富春山居图》 中国画 元代 黄公望 (元代四大家之一)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 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 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 中国画 清代 石涛
愤世嫉俗,传达出一位落泊

怅然的文人形象,葡萄在徐

渭笔下,成了主体价值的象
征。
朱耷(八大山人)

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

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

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汉族

,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

后削发为僧,善画花花鸟竹木,以简略

见胜,独出新奇。书法古朴,有晋唐之
五代时期 的人物画,发 展了唐代以来 的世俗化倾向 ,但在内容上 那种盛唐时期 欢愉升平的题 材已日趋稀少 ,画家笔下呈 现出的更多的 是日常生活, 身边琐事,爱 的苦恼,闲的 寂寥 。
《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 (五代 ) 顾闳中
《溪山行旅图》后人评价他的画

风“峰峦雄厚,势状雄强”。画 面取景高远。
中国画 (北宋)王希孟
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 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 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 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 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 名画”之一。
油画素描稿《血衣》的作者为王式廓,尺寸为192.0厘米×345.0厘米。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 革命斗地主的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 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作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血衣》艺术风格质朴、浑厚,画家通过自己对艺术形象强烈鲜明的感受,对人物造型的准 确的把握,以精湛的艺术技巧,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鲜明地洋溢着作者对主 人公的深厚同情和热爱,对于这些受侮辱,受损害的善良农民的悲惨遭遇的不平。


清初四僧:石涛、八大山人(朱耷)、弘仁、髡残
《悬崖兰竹图》清代 郑燮
时代风采
-----现代中国画、油画
• 中国现代美术一般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的美术,这一时期中 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奠定了该时期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 现代绘画的变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⑴中国画发生激烈的演变。 ⑵西方绘画(素描、油画、版画)的引进并迅速发展。
画家以简练概括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沉着凝厚的色调,表现了船工们齐心协力搏 击于黄河浊浪之中的惊险场景。画家没有从正面表现人与激流搏斗的表情,而是通过飞旋激荡的 河水与沉着稳健的人物的对比,那如一叶小舟般的黄河渡船与大面积的汹涌奔腾的浓浆浊浪对比, 通过对水势的夸张表现反衬了人的力量和精神 ,翻腾着层层巨浪急驰而下的河水和一只全身十分 倾斜的木船,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的运动感。右下角一个大大的漩涡打破了自上而下的直线,活 跃了画面,也更加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寓意在生活的激流中,也只有稳掌舵、紧划桨,奋勇前进 才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画面抓住了五壮士跳崖的瞬间,人物的组织不是自然的真实,而是象征性地把人物和太行山连为 一体,具有纪念碑的效果。 作品既热情歌颂了英雄们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和英勇气概,又寓意和 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可战胜的坚定信念。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1963 杜键
创作始于1962 年,完成于 1963 年,历时两年。
《青蛙》(中国画 现代)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小名阿芝 ,名璜,号白石等,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 《群虾图》是齐白石其中最为著名的画作之一,另 有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牧牛图》等。画面的 下部有三只正在鸣叫的大青蛙,上部是一只被芦草 缠住脚的小青蛙,正在挣扎求助。画家借助这充满 戏剧性的画面,生的地表达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情趣 。
该画在表现上,于奇险中见雄浑,严谨处寓虚空。虽看似笔墨豪放,皴擦点染尽在 无意,而在整体上却把握了峰峦层次,云气走向及林木隐现的神韵。特别是,它的构 图虽然充塞满纸,却丝毫不失疏朗空灵,这的确是只有搜尽奇峰才能炼就出的本领。
石涛(1642一约170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明靖江王 后裔,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 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 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搜 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 在1951年为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画面上没有 蛙,却只有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地 游动着,而这蛙声也非是即时可“听”见的,运用了 这种特殊的联想手法,恰到好处,是绝妙之至的构思 。
蒋兆和《流民图》局部 中国画 1942——1943
蒋兆和的“流民图”作于民族灾难空前深重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占区,“流民图”是蒋兆和 的个人代表作,也是一个时代人物画的代表作。该画记录着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 灾难、充满血和泪的作品,高2米,长12米,称得上是20世纪上半叶最大的一幅真实反映民族 悲剧的人物画卷。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唐代 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 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 多病身”,《唐宫仕女图》系列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 生像。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步辇图》 唐代 阎立本
纵38.5厘米 横129.6厘米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 者。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 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 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阎立本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 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 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 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 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 墨
《墨葡萄图》水墨大写意 ,笔墨酣畅,布局奇特,老

藤错落低垂,串串葡萄倒挂

枝头,晶莹欲滴,茂叶以大

块水墨点成,信笔挥洒,任

乎性情,意趣横生,风格疏

放,不求形似而得其神似。

画面上方以行次敧斜的草书

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

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表达了画家的狂放洒脱和
美术作品赏析
《洛神赋图》 中国画 顾恺之(东晋)
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宓妃(洛神)的形象,描绘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地表 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以“美人香草”爱 情的抒发展示作者的政治追求,本是自屈原的《离骚》之后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 曹植的《洛神赋》正是政治斗争失败以后情绪的传达。 顾恺之(约344年—405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是中国东晋时代的画家,江苏无锡人, 尤其擅长人物画。现存《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均为唐宋人摹本。 《女史箴图》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走,收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父亲》(油画) 1979年 罗中立
20世纪80年代初,罗中立以一幅《父亲》 震惊中国画坛,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 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罗中立也由 此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该作品是“从艺术的天国向现实的复归”, 是“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
《狼牙山五壮士》油画 1959 詹建俊
《狼牙山五壮士》为詹建俊于1959年创作 的油画作品。尺寸为186×203厘米,现收藏 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五位满目仇恨的抗日战士,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峰矗立在狼牙山之巅,巍峨重叠的高山,悬崖峭壁 的险峻,悄然俯首于五壮士的脚下,使他们越发的高大,雄壮的身姿,庄严的神情,怒目于那贪婪矮小的 敌人.那大义凛然的,大无畏的英雄形象跃然于纸上,生动的刻画了5位高大的英雄形象.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现藏故宫 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 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 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 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捣练图》纵51.8厘米,横140.8厘米,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画家从现实主义出发,用黑白对比的手法,奔放粗犷的线条,对人物细节的虚实处理达到了 画面真实与现实真实的统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与内心世界浑然一体。
《开国大典》油画 现代 董希文
《开国大典》是中国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完成的著名油画,油画《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 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 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 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写实手法的 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 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 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 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千里江山图》[1] 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
溪 山 行






北 宋
范 宽
宋 代 风 俗 画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 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汉族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描绘当时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 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寒江独钓图》这幅画作者以严谨的铁线 描,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 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 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 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 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 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这 种诗—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 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 合而产生的结果。

风。写意花鸟画脱胎于明林良、徐渭等 人,笔墨精练,含蓄蕴藉,丰富多彩、

淋漓痛快、自成一格。画山水,大都是

荒岭怪石,表现了“残山剩水,地寒天

荒”的境界。画花卉多写芭蕉、枯荷、

古松;画鸟,多无名之鸟,画鱼,多无 名之鱼,大都形象怪诞,表情奇特,冷

ຫໍສະໝຸດ Baidu
酷逼人。表现出作者的高傲、冷漠和仇
视现实的精神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