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视野下的国内聚落研究综述_浦欣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浦欣成 王竹

Pu Xincheng Wang Zhu ABSTRACT

本文以国内聚落研究的检索文献为资料源,对建筑学与其他学科在学科交叉视野下的聚落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Under an interdisciplinary vision among Architecture and other fields, this article gives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ettlements research in China, which i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related.

作者简介

浦欣成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讲师

王 竹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教授 博导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178410)KEY WORDS

聚落研究,文献,学科交叉

Settlements Research,Literature Retrieval,Interdiscipline

The Overview of the Domesticsettlements Research Under an Interdisciplinaryvision

学科交叉视野下的国内聚落研究综述

1.文献的检索与统计

通过中国知网以“聚落”为题名进行文献检索,得到期刊论文726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43篇、博士学位论文17篇、会议论文70篇1。对这些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列表如下2:(见表一)

除去建筑学及其相关学科,在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与人类学、考古学以及历史学范畴内也存在大量的研究文献,占总量的42.7%。这些文献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该学科领域内学者的专业研究文献,其次是建筑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内学者所进行的学科交叉研究文献。我们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分学科综述。

2.学科交叉视野下的聚落研究

2.1生态学

生态学领域的聚落研究,着重从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角度论述乡村聚落的结构、功能及演替过程。周秋文构建了农村聚落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等级分为一至五级3;徐明将生态修复与聚落建设相结合,提出了四种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建设相关联的模式,即集聚发展模式、小流域发展模式、整体式发展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4

建筑学及相关领域的聚落生态研究,主要从传统聚落的生态适应性出发,研究传统聚落中有益的经验,论述其现实借鉴意义5,也有学者称之为聚落生态文化6。华亦雄从“水”这一要素着手,从中国古代传统生态低技术产生的原因及相关理论入手,探讨低技术生态应用的具体方法,总结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水的生态应用原则以及传统生态低技术在当代住区中运用的可能性及其新发展。7

2.2地理学

地理学领域中,金其铭对我国农村聚落的房屋形式、聚落位置、型式、规模及分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我国的村落按地域划分为十一个聚落区8。范少言、李瑛、陈宗兴等学者从农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内容、演变、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9。张京祥认为农村聚落体系规划应以建设中心镇实现乡镇的合并与重组,以建设中心村实现农业空间的集约化经营,以完善配套支撑体系来优化农村聚落10。此外,

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广泛涉及人口、地名、土地利用、

人地关系、灾害控制等问题。

建筑学及相关领域中,朱炜提出了以自然地理视

角研究和分析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从系

统论、拓扑几何学、分形学等相关理论获得启发,通

过对乡村地理条件尤其是地形地貌特征的分析与梳

理,寻找自然地理环境与乡村聚落互动发展的机制

11。杨阳应用三个乡土聚落实例来说明人文因素在乡

土聚落中产生的作用,对乡土聚落中的交通运输线、

文化和自然地理环境这几个受影响最多的人文地理因

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2

2.3社会学与人类学

从社会学角度对农村聚落区域分布和形态变迁的

研究,主要是将农村看成是一个有多种要素组成的复

杂系统,通过研究农村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社会组

织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来解读农村出现的种种社会现

象,并在解读现象的基础上来综合性地研究农村社会

整体发展的规律。主要集中在农村人口迁移、农村基

层社会结构以及农村土地问题等几个方面13。此外,

王铭铭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将大量的地方文献纳入人

类学研究之中;刘晓春对客家村落的研究14,管彦波

对西南民族聚落的研究15,也都比较具有代表性。

建筑学及相关领域中,常青讨论了建筑人类学的

概念和意义,以及与当代建筑思潮、建筑实践的关系

16。张晓春进一步阐明了建筑人类学的定义,并且探

讨了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的关系17。陆元鼎、余英考

察了民族学、地理学、建筑学领域的聚落研究,提出

了东南聚落研究的基本框架:自然生态系统、经济技

术系统、社会组织系统、文化观念系统,进而建立人

类聚落学18。还有学者探讨了家族制度、族权、人地

关系等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4考古学

聚落形态(settlement pattern)研究是伴随着

60年代新考古学的变革,即聚落考古而出现的。所

谓聚落考古,就是以聚落为对象,研究其具体形态及

其所反映的社会形态,进而研究聚落形态的演变所反

映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轨迹19。美国考古学家戈登·R·

威利(Gordon R .Willey)于1953年首次引入了聚落

形态的概念;到1970年代,美国考古学家欧文·劳斯

(I. Rouse)将聚落形态扩展为“人们的文化活动和

社会机构在地面上分布的方式。这种方式包含了社

会、文化和生态三种系统,并提供了它们之间相互关

系的记录”。生态系统反映了人们对环境的适应和资

源的利用,文化系统指人们的日常行为,社会系统

则是指各类组织性群体、机构和制度20。20世纪80年

代,经由美籍华裔学者张光直教授在北京讲学,聚落

形态考古工作遂在中国逐渐开展起来21。近年来在聚

落考古中发展出空间数据挖掘、空间分析的方法,涉

及的范围包括原材料、人工制品、建筑物、遗址、线

路、资源空间以及作用于这些东西的人们,其研究对

象可以是墓地、灰坑、洞穴、加工厂、采石场,只要

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均可以进行空间的研究。22

建筑学及相关领域中,郑韬凯以考古学的多学科

综合研究为主导,以环境、规划、建筑学为角度和框

架,探讨石器时代中国先民的居住模式和居住观念,

指出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类

的居住模式经历了从洞穴居址、旷野居址到聚落居址

的发展历程,这些居住模式也正是人类进化的一种工

具。23

2.5历史学

历史学领域中的聚落研究,通过历史文献的查

找、分析与比较,探求历史上特定聚落起源、发展、

变迁的过程或者在某一时代的历史特征。王杰瑜指出

在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形成了很多军事聚落;随着清代

的一统,大部分则演化为城镇和村落。文章对该区域

军事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迁进行了历史考察,认

为明清时期是山西北部历史上聚落形成和发展的繁荣

时期,这与明代军事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

的关系24。其他较为典型的历史学聚落研究文献还有

《明清鄂西南民族地区聚落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

素》等。25

历史学与建筑学交叉为建筑史的范畴。杨毅通

过文献的梳理,详述了“邑”、“聚”、“里”、

050: NOVEMBER 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