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精神慰藉的社会工作介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精神慰藉的社会工作介入

本文介绍了问题的提出与项目背景,阐述了相关理论,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取得的成效。认为,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服务具有较显著的效果。从服务对象角度来看,老年人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加强了彼此的联系,构建多样的互动方式,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增添乐趣,精神需求得到较大满足;从研究者方面来看,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化理论体系,积累了经验,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可行性与有效的介入模式;同时,也提高了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

标签:老年人;精神需求;社会工作介入;实践;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与项目背景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 岁以上人口已达 1.78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之基数之大、速度之快、高龄人口数量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1]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大家庭正被新型的“核心家庭”取代,加之独生子女逐渐扮演社会顶梁柱角色,以及“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80后、90后面临巨大的赡养压力,势必导致原有家庭对于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功能削弱,不可避免地从“居家养老”模式向”社区”与“机构”养老等多样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对于机构老年人来说,活动地域的限制导致老年人社会角色的丧失,集体生活使老年人对生活控制力的削弱,个性化的丧失及隐私保护的限制,这些无疑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高度关注和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之相应的精神慰藉也亟待解决。

“乐享生活·趣味人生”项目立足于朝阳区麦子店街道霞光里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机构,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内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根据需求与可行性分析,开展系列服务活动,丰富机构内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帮助构建有效的朋友联接,促进机构老年人之间交流与互助,并充分挖掘、整合、利用自身与社区的优势资源,激发自我效能,构建社区支持、互助网络,从而改善机构内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使其能够和其他群体一样,共享社会发展的物质精神文明成果,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相关理论

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宗旨,将案主视为积极能动的“主体”,而不只是被动消极的“客体”。[2]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实践手法的重要部分,在互动式参与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学习、支持、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并获得新的生命动力。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求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能够影响人的行为。他将人类的需求分为由低到高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求构成一个具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求满足之后,另一个更高的需要就会产生,成为引导人的行为的动力。

该项目中所服务的老年人从开放的工作范围退缩回到相对封闭的私人环境中已有近20年。随着年岁的增长,进入机构时间增加,老年人会更加渴望与他人保持亲密的互动关系。根据研究者调查发现,日间照料中心里超过85%的老年人日常生活以棋牌为主,由于学识有限以及生理功能退化,看书读报为娱乐活动的老年人仅仅占23%,几乎所有老年人都渴望改变当前枯燥重复的生活模式。以小组工作手法介入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团体氛围中发掘潜能、增强对新生活的希望,提升自己的满足感与自我价值感,同时也能够在同质性小组内找到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获得群体的支持与关爱,更重要的是帮助老年人培养新的爱好,为人生充能。

社会互动理论着重从社会互动关系和互动过程中去理解个体的行为意义、行为选择、行为改变。该理论提出的社会互动过程中的“处境—行动者—演绎—事物(他人)—意义—行动—新处境”的理论观点。阐述了行动者与社会环境互动中的相互作用、相互建构的依存关系。个体的改变存在于与社会双向互动的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逐渐得到了保障,国家、政府和个人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状况。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情况和他们的社会互动状况息息相关。如若老年人的社会互动良好,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适应力、情绪、人际关系、认知和智力、人格这五方面将会非常健康。然而随着公共角色的弱化,老年人进行社会互动的环境不断缩小,不利于他们塑造健康的自我。社会工作的介入正是帮助搭建支持体系的桥梁,进而推动老年人产生新的社会互动,从而影响老年人的自我认定、角色定位、互动方式选择以及行动策略等方面。

三、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取得的成效

项目实施至今,已经成功开展康乐小组五次,养生小组五次,兴趣小组三次活动,帮助机构养老成员之间增进了解与信赖,搭建并强化彼此的感情联结;通过手机、书法等技能教学,减少机构内老年人与社会的剥离感,满足老人沟通交往的情感需求,使其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自我充能;借助团体辅导和视频音频等形式,为机构老年人传递及时有效的养生知识,教授易学的保健技能,提高他们对疾病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身体健康,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实践过程中,研究者根据服务对象的反馈以及迫切期望,目标有细微的调整,比如鼓励尝试并培养此前少接触的活动,如丝网花、书法等,以期丰富老人日常精神文化生活,为他们此前单调枯燥的生活提供更多的选择。

根据研究者收集的数据与访谈结果顯示,在全勤参与活动的老人中,90%非常满意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100%认为自己在参与活动之后学习了一些新的内容并能够和其他小组成员愉快交流;80%的老年人认为活动满足了社会交往以及文化娱乐需要,另外20%认为还有改进的空间;全部老年人表示自己会积极投入到活动并会继续参与下去。

四、总结

社会工作的手法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服务具有较显著的效果,在小组环境

下的团体动力增强机构养老人员的情感联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从服务对象角度来看,老年人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加强了彼此的联系,构建多样的互动方式,同时活动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增添乐趣,精神需求得到较大满足;在研究者方面,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化理论体系积累经验,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可行性与有效的介入模式;另一方面同样提高了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

在未来的实践中,应更加注意把握与“守门人”的关系,特别是与机构负责人、社区主任等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促进项目顺利开展;同时,在活动开展前做好充足的需求评估,切实反映服务对象内心迫切的需要,关注并尽可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在小组活动设计之中,更多考虑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甄别哪些是合适的,哪些是有帮助的;最后,应及时对研究者团队进行督导,防止倦怠和消极现象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