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研究综述

第26卷第4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4Vol .26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f or Nati onalities

(2008年第4期) (Ph 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s) No .42008

收稿日期:2008-06-18

作者简介:胡文会(1972-),男,湖北天门人,助理研究员,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研究综述

胡文会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组织部,北京100081)

摘要: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方兴未艾。近年来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主要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提出的缘由及合法性问题的内涵;2.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哲学(或能否以哲学来命名);3.关于中国哲学是什么的问题;4.关于中国哲学的发展现状;5.关于中西哲学的差异;6.关于如何化解中国哲学的危机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对于探寻中国哲学的价值、特色以及中国哲学的学科范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哲学;中国哲学;合法性;学科范式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1(2008)04-0139-10

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方兴未艾。笔者收集了自2001年以来国内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论文82篇,并进行了初步梳理。近年来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提出的缘由及合法性问题的内涵;2.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哲学(或能否以哲学来命名);3.关于中国哲学是什么的问题;4.关于中国哲学的发展现状;5.关于中西哲学的差异;6.关于如何化解中国哲学危机的问题。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对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总结。

一、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提出的缘由及合法性问题的内涵

近百年来,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哲学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内涵也在发展变化。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这一问题,如景海峰指出,所谓的“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可以做三重意思理解:一是初级性发问,即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以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模式为标准,反观中国有没有类似的东西,由此提出质疑。这类发问的标准问题是“中国有没有哲学”、“中国思想算不算哲学”等,其答案一望可知,其结论也往往是否定的。二是在肯定中国有哲学的前提下,参照西方哲学的形式,以中国思想为原料,建构起“中国哲学”的历史,或对中国思想作“哲学式”的表达。这一类的工作往往前置着普遍主义的基本信念和西方式的成熟标准,以此作为“格义”的工具和“剪裁”的尺度。它的合法性危机多半来自于对其方式之正当性的追问,以及能否恰切地反映出中国思想之内蕴的疑虑。三是在模糊哲学之边界的情况下,无限地扩展哲学的外延,填充入许多“大词”,将思想的结果和意识活动的内容都堆放在“中国哲学”的名下,形成泛滥之势。对于这种“哲学”的合法性的质疑,大多发生在对当代

哲学的定位上,也涉及思想与哲学的界限问题[1]

。目前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提出的缘由及合法性问题的内涵的探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实质是一种民族化的诉求。方克立认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是在中国哲学现代化和世界化过程中产生的,它以批判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极端形式提出来,其实代表的是一种民族化的诉求,集中体现为三个问题:中国有没有哲学;中国哲学史学科具不具备合法性;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来研

究中国哲学史具不具有合法性[2]

。解丽霞人认为,文化上诉求自立、自信形象所彰显出来的“合法性

9

31

危机”也是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出场的原因之一。[3]

(二)“合法性”问题的缘由来自于对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唐文明探讨了“合法性”之所以生成的历史背景,提出,今人重新提出中国哲学之合法性问题的缘由,首先就来自于对中国古典教化思想之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也就是西方哲学的框架与方法是否能够以及如何能够阐明中国古典教化思想中包含的精神真理,所以,时下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伽达默尔所谓的“真理与方法”的问题。他认为金岳霖、冯友兰时代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自信心不够的反映,现在重提这一问题则是缘于文化自信心的不断恢复。[4]

郭齐勇先生指出,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来源之一是一些研究中国哲学的中青年专家,认为我们所受的全部是西方哲学的训练,近百年来,“中国哲学”学科的诸位专家只不过是用西方哲学的不同话语来宰割中国本土哲学,那至多只是比较哲理研究,并没有发掘出中国哲学的精髓,需要反思这种“汉话胡说”的处境,而要建构一种真正纯粹的即用本民族的话语叙说的“中国哲学”学科。[5]

彭永捷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并没有导致“中国哲学”历史的存在,他说:“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合法性危机,是指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所导致的中国哲学史学科存在意义的危机。……经过学者们的辛勤耕耘,中国哲学史被诠释为新实在论、实用主义、生命哲学、意志主义、唯物史观、现象学,直至后现代主义,唯独成不了‘中国哲学’的历史”。[6]解丽霞认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的新的表述方式出现可以参照彭永捷对它的定义:是指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所导致的中国哲学史学科存在意义的丧失。“学科范式”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方法”问题,按照这样的逻辑推理,“合法性危机”的出现在于“方法”,在于“方法引借”。它包括“方法”引借者造成的“合法性危机”和中国哲学研究现状与中国哲学学科范式重建要求下的“合法性危机”等层次。[3]28

刘桂荣认为,合法性问题是对历史自觉的反思。这种反思包括对中国哲学学科体系的反思和对中国哲学书写方式的反思,是目前国内学者对中国哲学的提问的原因之一。[7]

魏常宝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反映了当代中国哲学界希望破除西方哲学话语霸权的钳制,改变以往简单地以西方的哲学概念范式来剪裁中国哲学文献资料的那种依附局面,摆脱因一味套用西方叙事模式来写中国哲学的历史所导致的自我特性丧失的困境的愿望,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自我反思进一步走向自觉和深入的理论表征”。[8]李存山指出:“中国哲学史的合法性问题,归根到底是中国哲学史著作如何更恰切地表达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问题”。[9]

李景林指出,当前有关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应限于对我们研究“中国哲学”之方式的反思,而不应看作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本身的一种判定。哲学本是一种历史性的学问,从某种意义上讲,哲学就是哲学史。中国传统哲学所关注的历史,一是知识性的历史(事);一是通过经典的诠释开显当下生命存在的意义,即“存在性的历史”(道)。史通大道,道、事一体,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之能够与时俱进、引领现实、保持原创性生机的基本原则。现代的中国哲学研究,偏向于脱离“存在性的史”之基础,退居学院化的知识性一极。突出传统思想的历史文化内涵,强调教化对于义理、“存在性的史”对于“知识性的史”的奠基作用,应是当前中国哲学研究所予以重视的问题。[10]

(三)对中国哲学现状的关注以及对现实的人的生存的关爱。刘桂荣认为,哲学的疾患应该首先是哲学研究者自身的疾患,中国很多学者长期患有的失语症、焦虑症和迷茫症致使他们的原创能力、面向现实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建构意义的能力都成了问题,当然,对于人的现世的生存的人文关怀也就无从谈起[7]。

(四)对西方关于中国古代无哲学言论的回应。陈来先生指出,黑格尔之后,伴随近代西方的强盛兴起,西方文化中心论主导了学者的心灵,一般学者认为中国形上学传统不强,认识论与逻辑不发达,即使中国有哲学,也偏于政治与伦理。其实,这不仅忽视了中国哲学中的道家传统和佛教传统,而且更反映了近代西方哲学问题意识影响下的局限。[11]

郭齐勇先生指出,提出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首先来自一些西方学者和认同这些西方学者的中国学人,以古希腊以来至近代西欧大陆哲学的范型为主要参照,以近四百年的科学理性作为唯一尺度,否认中国有“哲学”,认为中国顶多只有“思想”。[5]15-16

刘桂荣指出,“中国无哲学”的言论充斥于西方的历史和现实,从利玛窦、文德尔班、莱特、维科、康德、黑格尔到胡塞尔、伽达默尔和德里达,他们都否认中国有哲学。这种对中国思想本身历史存在论意

041

义上的反思,是目前国内学者对中国哲学的提问的原因之一。[7]

柴文华指出,海德格尔、德里达等人认为,中国有思想,无哲学,在思想与哲学间划了一条无法逾越的界限。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第一,德语、法语中的“思想”和“哲学”的界限在哪里?如果是两个完全没有重叠意义的词,中国有思想、无哲学的说法尚可理解。第二,退一步说,哲学特指概念思维,思想特指非概念思维,难道中国人仅仅有非概念思维,没有概念思维吗?第三,从汉语语义上讲,哲学与思想两个概念是一而二又二而一的,哲学本身是一种系统的思想,思想的精华部分是哲学,所以,说中国有思想,无哲学,不符合汉语语言逻辑。[12]

(五)对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中的合法性应当理解为正当性。柯小刚在《哲学:一个生成中的词语》中指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应该这样来理解这个问题本身的“合法性”:只有当这个问题是在一种“立法”探讨的意义上进行,它的提出和探讨才是“合法的”———合乎思想创造之“法”、语言文化变迁之“法”。当然,“法”在这里是一个譬喻性的说法,犹如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譬喻性的提法:思想创造和语言文化的变迁并无数学公式一般的“法则”可言,“中国哲学”也并无“合法”与“违法”之类需要律师和法官来辩论和判决的问题可言。再者,如果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中所谓“合法性”指的是legiti m acy而不是le2 gality的话———这在汉语里并无特别明确的区分,根据一种意见(如周濂),legiti m acy应该被翻译成“正当性”,那么,所谓“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应该被更正为“中国哲学的正当性问题”———那么,这就更应该是一个“立法的”而不是“司法的”问题了。然而,可惜的是,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常见的做法是立足于不同的既定的“法条”或“立场”,根据不同的证据而给出不同的裁决,从而把这个问题降低为一个“司法”的问题。[13]

三、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哲学(或能否以哲学来命名)[14]

(一)认为中国古代有哲学。在中国哲学合法性讨论中,有以下学者持明确肯定态度。

陈来先生在《关于“中国哲学”的若干问题浅议》中提出,“……其实,关于中国有没有哲学,本来,即使在19世纪以前的欧洲也不成其为问题,……”[11]之后,他在一次访谈中指出,“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中国有没有哲学’这个提法我不是很赞成,我认为这个提法应反过来,就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经过19世纪、20世纪整个世界文化的相互沟通,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问题应该怎么提呢,应该是‘西方式的对哲学理解的合法性’问题”。[15]彭国翔提出,“有西方学者就曾经举出数十个西方哲学传统中不同的‘哲学’概念。而如果我们根据Pierre Hadot对哲学的界说,即哲学是作为一种‘精神践履’的‘生活方式’,那么中国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的‘合法性’,似乎从来就不成问题[16]”。

张翔龙认为,从冯友兰、胡适到牟宗三,对哲学的理解都是狭义的,即认为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说为范式,以康德和黑格尔为高潮的传统西方哲学的形态与方法是哲学的典范和不二法门。但从广义上讲,在一定程度上被道术化、技艺化的哲学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正是被某些哲学思潮所要求和鼓励的。[17]

景海峰提出,当前对于中国哲学的肯定,构成了现代中国哲学界的主流态势。除了少数学者不承认中国有哲学,或者认为中国学术不必称为“哲学”之外,大部分哲学工作者都接受了中国哲学的说法,并且习惯性地运用之。[18]

郭齐勇先生也明确表态不赞成中国哲学存在“合法性危机”的观点。他提出的理由是:第一,西方的哲学形态也是五花八门的,并没有一个普遍的西方的或世界哲学,所有形态、体系都是特殊的、各别自我的。第二,“中国哲学”学科建构的历史,就是用不同的西方范式来“格义”的历史,其间经历了不少坎坷,但所有经验都值得重视。第三,“中国哲学”学科的完善与发展仍然离不开中西哲学的多方面的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对话和沟通。第四,我们对于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性及其研究哲学史的方法,仍在摸索之中。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和学科范式,需要在与西方哲学相比照、相对话过程中建构。[5]柴文华不认同“中国无哲学”的观点,他认为这一观点在理论上缺漏颇多,难以自圆其说。[12]倪梁康在《一个基于错误的语言哲学前设的假问题》中提出,“汉语哲学”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带有一个语言哲学的前设:哲学是按语言来划分的,而语言是一种文化形态,因此,哲学也有文化形态方面的差别。就像我们说德国文学、法国文学、捷克文学等等一样,我们也可以说,德语哲学、英语哲学、汉语哲学等等。这种对哲学的理解似乎是当今主导性的观点。他没有直接说出中国有哲学,但从他的分析可以推断出,中西之间有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别,但不能否认从广义上讲,中国有哲学。[19]

以上只是一部分代表性观点,目前,在我所收集

141

的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82篇文章的作者中,我没有发现中国学者明确反对中国有哲学。

(二)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作为独立学科的哲学存在,但存在包含哲学思想的历史内容。杨柱才认为,对“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质疑,实质上针对两大问题:中国古代既无“哲学”一词,更无“哲学”这门学科: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学科实践,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独有范式,而是一直随着西方哲学研究范式变化。[20]但他认为:中国哲学确乎仍称得上是一门新兴学科。我们之所以常常将中国哲学视作传统学科,实质并不是就“中国哲学”作为学科而言,而是潜在而又不言而喻地指中国哲学这一名称甚或学科所含括的历史内容而言。从学科的意义上讲,中国哲学虽不足百年,但其形成的规模,达到的水平,取得的成就,是值得充分肯定的。[20]

(三)认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命题是个伪命题或认为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要讨论的不是中国是否有哲学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立中国哲学学科的问题。这方面的论述有以下几类:

鹿丽萍认为,中国哲学之合法性问题乃是一伪问题,真正应该提出的问题是中国现在如何建立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中国哲学。[21]

郑家栋认为他使用“合法性”这一概念的主要用意,并不是如后来许多文章所着力阐发的那样,是旨在追问或论证“中国哲学之有无”的问题,更不是(绝对不是)要追问或质疑“中国哲学”(或“中国哲学史”)学科“是否合法”的问题。他个人关注的焦点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形态和表述方式。[22]陈卫平提出,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实际上就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独立性问题,也就是金岳霖提出的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的史”还是“在中国的哲学史”的问题。“金岳霖问题”揭示了中国哲学内含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矛盾。[23]

方朝晖指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从根本上讲不是中国古代有无哲学的问题,而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用西学范畴和学科体系解构中国古代学术系统,并因此抽空了现代中国学术的意义基础的问题。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学与西学具有根本的区别,中学与西学的结合应是在保持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独立性的前提下,如何在实践中互补共存的问题。现代儒学应回到源头来回答现代性的意义基础问题,而不能停留在宋明理学的道统观上。[24]

(四)认为对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回答,不在于论证有无“中国哲学”,而在于其历史使命,由形式的关注转向民族生命的内在关注。陈明,周瑾在《范式转换:超越中西比较———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儒者之思》中认为,当前对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理解,主要是从学科层面来理解的。但在根本上,这种危机是一种意义危机,表现为当代哲学家群体的工作及其产品,不能与民族生命和文化达成精神上的自觉联系,不能在时代条件下创造性地建构起基于民族生命的表达系统,因而,对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回答,就不在于论证有无“中国哲学”,而在于对民族生命表达的意义自觉;合法性重建的希望则在于对文化功能的有效承担上;合法性危机的克服,更需要超越对中西哲学在学科、文本和学术话语形式等方面之关系的外在关注转换为对文本与时代、社会、民族生命之关系的内在关注。[25]

(五)认为中国古代有自己的哲学体系,但探讨的问题和论述方式不同。陈来先生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中国古代有无“哲学”一词,而在于中国古代学术体系的分类中,并没有一独立的系统与西洋所谓哲学完全相当。中国古代确有自己的义理之学,这种义理之学是中国古代哲人思考宇宙、社会、人生、人心的理论化体系,而其中所讨论的问题与西方哲学所讨论的问题并不相同,论述的方式亦不相同。像宋明理学中所反复讨论而且极为细致的“已发与未发”、“四端与七情”、“本体与功夫”、甚至“良知与致知”等,都是与西洋哲学不同的哲学问题。在这一点上,前辈学者对此似少注意,如冯友兰认为,哲学的内容确定了,其问题也就确定了,他始终认为,中西的哲学问题是一样的,只是深入和讲述的程度不同。张岱年也认为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的态度不同,但哲学的问题及对象相当。其实,中国与西方,虽然都有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理论化的思考体系,但用以构成各自体系的问题并不相同。[11]

(六)认为应当搁置所谓“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的提法,而集中讨论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的合理性问题。李翔海认为,要质疑“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首先就必须确立一个可以成为判断一切思想系统究竟是否“哲学”的普泛性的标准。而这在事实上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在相当的程度上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恐怕就只能是一个“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因而聚讼不己的问题。所谓“中国哲学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的提法又很容易引导人们去质疑中国哲学有没有存在根据,从而可能在有意无意之间恶化中国哲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的存在境遇。因此,笔者认为,应当搁置所谓“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的提法,而集中讨论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的合理性问题。[26]

(七)明确认为中国没有哲学。成澈在《论中国

241

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一文中列举了一些否认中国有哲学的学者:认定中国没有哲学的人,大多有着明显的西学背景。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德里达在不同场合都说中国没有哲学。国内中新生代学人对中国哲学的提法也有所保留。如葛兆光、罗志田等人。而陈春文、彭富春等人明确提出了中国没有哲学。当然,这些观点立即遭到了多数哲学学者的反驳。[27]

(八)关于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的实质是关于哲学的定义问题。胡伟希指出,关于这个问题,争论是激烈的。认为中国没有哲学的人士认为,哲学依其讨论的问题,以及其展开问题的方式,都属于西方学术的范围;中国传统学术中,从来没有与之相当的一门学问。而认为中国有哲学的人士宣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哲学,只不过其名称不同,或者关注的问题不同,甚至言说的方式不同而已。从双方展示的论据来看,各有各的道理,并且彼此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问题涉及的,其实是一个关于“哲学”的定义问题:假如用“哲学”一词指称像西方学术史上那样的一门特殊学科,那么,中国历史上的确没有产生过这样的“哲学”;但是,假如将哲学的边界加以放大,用它来指称不同的民族与文化传统对某些宇宙与人生根本性问题进行探索的学问,那么,很难否认中国传统学术中没有“哲学”。因此,争论双方的焦点,其实是这么一个问题:到底是用“哲学”来指称西方学术传统中一门特殊的学科,还是用它来指称不同民族与文化中对于宇宙与人生普遍性问题进行探究的学问。[28]

四、关于中国哲学是什么的问题

(一)中国哲学就是中国古代哲人的关于人生、世界的思想。陈来认为,中国的义理之学即是中国哲学,虽然其范围与西方哲学有所不同,其问题亦与西方哲学有所不同,这不仅不妨碍其为中国的哲学,恰恰体现了哲学是共相和殊相的统一。[11]后来,陈来在《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一文中指出,就概念来说,“中国哲学”作为人类智慧的一个部分,在内容上可以包括整个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哲学思想体系,如孔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中国哲学,朱熹的哲学思想也属于中国哲学。但是作为学科,中国哲学则是对于孔子哲学的研究,对老子哲学的研究,对朱熹哲学的研究等等,是现代教育和科研建制中的一个领域。[29]

柯小刚在《哲学:一个生成中的词语》中指出,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于连那样以“哲学”为“智慧的他者”而来参照考量“智慧”呢?因为“智慧”在现代汉语的使用中并未确立为一门“学科”。相当于于连所谓“智慧”的这门“学科”,在现代汉语中叫做“中国哲学”,或者更准确地说,有可能叫做“中国哲学”。加上“有可能”,是因为这还是在其使用中生成着的一个词语。结果也许取决于“中国哲学”这个词与“中国哲学史”这个词的渐渐分离,以及在分离之后回过头来影响“中国哲学史”这个词的意义。我便是如此理解陈嘉映教授在其笔谈中所说的下面这句话的:“中国哲学指的不是用汉语进行诠释的工作,而是指(有资格)被诠释的作品[13]”。

(二)中国哲学就是中国哲学史,就是对于中国古代哲人的关于人生、世界的思想的研究(“中国哲学”这个名称的实际用法,不是指中国人做的哲学,而是指专门诠释中国思想的工作)[30]。俞宣孟重提了冯友兰先生的观点,即认为所谓中国哲学有历史上的中国哲学,有经过当代学者整理以中国哲学史形式出现的中国哲学。[31]

李承贵认为,当今被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即自然科学哲学、人文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近世以来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用自然科学原理、人文主义原则和唯物主义思想认知、发掘、整理中国传统哲学内容。[32]

(三)“哲学在中国”与“中国的哲学”的当前含义。中国哲学有两重含义。杨海文指出,从当前的视角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传统的和现代的、本土的和外国的各种哲学思潮与流派在当代中国的“风云际会”。一是指作为知识形态的哲学学科和作为元学立场的哲学在当代中国的“薪火相传”。同样是从当前的视角看,所谓“中国的哲学”,亦即目前人们通常使用的“中国哲学”,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作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的中国传统哲学,即中国古典哲学;一是指中国传统哲学在当代的传承延续和发展,即中国现代哲学。[33]

(四)中国哲学是在吸收中国古代思想、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的哲学创新。阎孟伟,杨谦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真正担当起改造中国传统哲学的任务,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欧洲传统哲学文化的优秀成果,实现了欧洲哲学文化的革命性变革,在有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提供了最先进的理论诠释,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哲学学说,真正有助于把握中国社会危机的性质和根源,有助于为中国社会的革命性变革提供现实的途径和策略。因此,可以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现实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34]

341

乔清举认为,大部分心目中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古代哲学。可是,“中国哲学”在当代中国至少还有两个用法:一是中国哲学界所研究的对象,包括西方哲学、东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法的多样是不是意味着未来中国哲学的多样或多元。[35]

(五)中国哲学一方面是指对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梳理,一方面是指对时代精神、历史走向的把握并主动创造,提出建设性的意向、视界、智慧和概念。王生平提出,哲学是时代的精华,而不是不食烟火的抽象思辨,特别是以“实用理性”著称的中国哲学,更是如此。他认为,“中国哲学合法性”的时代标志,便是以能否在我国构建现代化社会提供视角和路向、智慧和启迪;“中国哲学合法性”的学科标志应是缩影式反映中国哲学历程的文本,而不应是“哲学在中国”的扭曲、变型。文本和关注现实的“双重合法性”,哪一个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前者说,既需对百年风雨的冷静回顾和梳理,又要处理当代新儒家与出土竹简的新篇章各自的角色、身份,“重写哲学史”;就后者讲,必须更进一步,不仅正确回顾历史,而且更要敏锐睿智地把握时代精神、历史走向,迎接挑战,主动创造,提出建设性的意向、视界、智慧和概念……,为中国哲学大厦增添毋愧于时代的新砖瓦。[36]

五、关于中西哲学的差异

在讨论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或研究范式的合法性问题时,特别是在探讨合法性问题的标准时,不少学者不可避免地探讨了中西哲学的差异,中西哲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客体关系不一样。官岳认为,西方哲学主体思维的方式不同主要表现为主客体关系不同。西方哲学以主客体相分离、相对立为主体思维特征,而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与西方哲学思维方式迥然不同,甚至相反。中国哲学是以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为一体为基本前提的[37]。

(二)研究的问题和论述问题的方式不一样。陈来先生指出,中国古代确有自己的义理之学,这种义理之学是中国古代哲人思考宇宙、社会、人生、人心的理论化体系,而其中所讨论的问题与西方哲学所讨论的问题并不相同,论述的方式亦不相同。像宋明理学中所反复讨论而且极为细致的“已发与未发”、“四端与七情”、“本体与功夫”、甚至“良知与致知”等,都是与西洋哲学不同的哲学问题。西方哲学界长期以来拒绝把中国哲学作为哲学,只是作为思想、宗教来研究,正是因为认定中国哲学中没有讨论西方哲学中的问题,或没有以西方的方式来讨论。以西方哲学的问题为“哲学”的问题,或把哲学只理解为论证之学,而判定非西方文化是否有哲学,实质上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表现。[11]官岳也指出了相同的问题。[37]

胡伟希关于中西哲学的差异作了进一步的分类:他指出,哲学作为对形而上学或者说本体的追问,由于思维态势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对本体”与“自本体”两大类型。这两大类型决定了中西哲学各有其不同的基本特征,即西方哲学的思考方式是主客“二分”的,中国哲学的思考方式是“天人合一”取向的;西方哲学借助于形式逻辑的三段论论证,中国哲学则强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主体间性;西方哲学运用定义精确的概念语言,中国哲学则采取含义丰富的“意象语言”。[28]

六、关于中国哲学的发展现状

(一)充分肯定了近代中国文化的总进程。陈来先生指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的总趋向:在整个国家近代化的总方向及框架规定下,在学术教育上,以西方学术的分类为标准,全盘承受之上,通过建立哲学、文学、史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概念而形成中国近代化的学术体系,建立这些学科概念的作用,一是本源于西方学术的分途,可以有条理地了解西方学术的内容;二是便于引进西方教育体制,以这些学科概念为支柱,建立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分科体系;三是与世界文化接轨,使中国现代文化依照这些学科概念的分工加以发展;四是以这些学科概念来分类整理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和学术体系。这是近代发展的大势。[11]

(二)中国哲学正在由“哲学在中国”向着“中国的哲学”生成或转化。李翔海提出,中国哲学学科尽管在起步之初不能不以西方哲学作为基本的哲学型范,时至今日也依然存在着不少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它不仅己初步确立了学科框架结构、逐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哲学的特质,而且在精神理念的层面达到了将中西哲学作为人类哲学之平等分支的理论定位。换言之,尽管“中国哲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的确立是以“哲学在中国”为逻辑起点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它又是逐渐向着“中国的哲学”生成的。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不断开展,己为确立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奠定了坚实基础。[26]

(三)如何“哲学地”“思”以及如何使“说”哲学变成“做”哲学。何中华对于国内中、西、马哲学的发展现状作了整体分析,他认为,目前国内哲学研究

441

在总体上仍呈现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足鼎立之势。它们各自争论的最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不外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辩护、西方哲学的本土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诠释等问题。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间或有某些原创性成分,个别的甚至堪同国际水准相媲美,但总的说不宜估计过高。研究现状中最引人注目者乃是一系列悖谬现象:哲学的自觉与哲学的自我迷失、哲学的创造冲动与哲学的底气不足、哲学的通达与哲学的自闭、哲学的繁荣与哲学的贫乏等等。如何“哲学地”“思”乃是全部问题的症结和关键。面向未来,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如何使“说”哲学(外在的、对象化的、旁观式的)变成“做”哲学(内在的、体认式的、上手状态的)。它的恰当解决,乃是中国哲学研究逐步走向成熟的前提。[38]

(四)认为中国哲学研究总体来讲,它的任务是整理和重述的工作。陈来先生指出,中国哲学学科的建立其实还不到100年,因为古代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本来的发展,现在的中国哲学学科是研究那些中国历史上的中国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学科是对孔子、老子的研究,对朱熹的研究,对王阳明的研究,这个历史的研究还不到100年。这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研究总体来讲,它的任务是整理和重述的工作,这项工作还没有完成。[15]

(五)认为中国的哲学研究尚未走出“格义”阶段。成澈认为,由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导引入对哲学本身的探讨,是触及到问题要害的步骤之一。近年国内哲学界对哲学的关注,多数人还处在从各种定义中筛选最优值的层面,亦即尚未走出“格义”阶段,这样就不可能有对哲学本身的洞见。“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在海德格尔以后西方人就不再这样发问了。因为,这种发问的方式本身就是哲学(形而上学)给出的。[27]

七、关于化解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途径

(一)中国哲学史必须从“依傍”走向主体自觉。由“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发现式研究回归到“中国的哲学”史即中国哲学固有义理逻辑展开历程的研究[39]。陈来先生在分析冯友兰的关于中国哲学的两种研究方法之后,提出了第三种方法:由于中国古代义理之学与西方所谓哲学范围并不相同,故完全以西方所谓哲学之范围而切割古代义理之学中之一部或大部而谓之中国哲学,则古代义理之学的固有体系之完整性可能遭到破坏,且其体系中必有部分不能列入所谓中国哲学。这样一来,在事实上,我们在冯友兰给出的两个选择外,还可以有第三个选择,那就是,我们可以把中国义理之学即作为“中国哲学”,而不必按照西洋所谓哲学严格限定之。可以说,自冯友兰以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都是以此种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即一方面在理论上认定以西方哲学的内容为标准,另一方面在实际上以中国义理之学为范围。20世纪的学者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去在理论上充分解决这个问题。[11]

彭永捷则强调与中国哲学亲密接触,用中国固有的术语、方法来展开中国哲学的研究,是解决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主要途径。他说:“给予中国传统哲学更多同情理解,追求最大限度地接近传统哲学思维;关注中国哲学自身的问题意识,就中国哲学自身问题意识来理解中国哲学问题的展开;复活传统哲学术语,用传统哲学自己的哲学范畴来诠释传统哲学;从传统哲学自身提炼哲学方法和理论,如范畴解释方法和理论、经典解释方法和理论,再用之于中国哲学史研究”。[6]

魏常宝指出,“合法性”问题之成为一个“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中国哲学原创性的不足或主体性的缺失,因而无法有效应对现时代的问题和平等参与跨文化的哲学对话。因此,对“合法性”问题的反思,不能短视地纠缠于中国哲学是否“合法”的证明或者中国有无“哲学”的求解,如果这样,那倒恰好印证了一些学者对“危机”的担忧和对“伪问题”的蔑视。中国哲学只有自信地建立了自己的主体性,才能最终消解所谓“合法性”之类的质疑。因此,如果我们想从根本上摆脱所谓的“合法性”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创立自己的哲学范式,在新的、更独立、更自主、更有效的范式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中国哲学自己的民族化、个性化的解释框架、叙述模式和研究路径。我们应当自觉超越“合法性”危机和“合法性”叙事,以更加富有建设性的姿态和视角,探讨中国哲学新的学科范式和“合理化”重建之路,重新书写中国哲学史,以实现中国哲学研究和发展的总体突破。[40]

(二)中国有没有欧洲形态的哲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接受过程之中怎样塑造了“哲学”。景海峰认为,这样一种“哲学”属于西方的观念,不论是作为客观事实的陈述,还是具体内涵的逻辑推衍,都是一桩可接受的事情。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哲学在东传的过程中不断地附加着理解和接受的成分,对哲学的认知是在一系列复杂的本土意识的映衬之下完成的。普遍存在的比较心态和对比方式,不断地重塑着哲学的身份性、考量着哲学的意味,使整个移植过程充斥着解构和重构的拉锯战,最终消减掉

541

的是纯化的可能性。哲学的身份性建构,呈现了特有的欧洲形态的传播和扩张,同时也发生着裂解与销蚀;更为重要的是,它容纳了非西方传统企盼现代性转换的欲望和要求。所以中国有没有欧洲形态的哲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接受过程之中怎样塑造了“哲学”,以及建构程序上所附载着的厚重的历史诉求和文化密码。[41]

(三)既要吸收西方哲学的学理,又要精研中国哲学文本,从而寻求研究和表述的范式,恢复中国哲学的主体性。杨柱才认为,在精研文本的过程中,当然应当继续吸收西方哲学的学理,作为研究中国哲学的一种参考,一种比较,但不是直接套用。中国哲学有中国哲学的固有问题和演变历史,西方哲学有西方哲学的固有问题和演变历史,在未能真正了解各自内容的情形下贸然袭用或望文生义地作比较,并没有实际的益处,这方面的教训也不可谓不多。我们主张放眼世界哲学,立足于中国哲学,在中国哲学自身当中寻求研究和表述的范式,这个过程很可能艰难而又漫长,但它是有意义的,也是无可回避的。[42]

景海峰先生说:“中国思想主体性的复位和身份重构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方面需要反思近百年来‘中国哲学’建构和发展的历程,从中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来,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并从根本上打破它的局限性,走出目前的困境。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寻求适宜的自我身份和新的表达方式,以化解地方性知识的限制,从而把中华民族的声音带入到世界性场域中去”。[43]

魏常宝先生说:“不能短视地纠缠于中国哲学是否‘合法’的证明或者中国有无‘哲学’的求解,而应当自觉超越‘合法性’危机和‘合法性’叙事,以更加富有建设性的姿态和视角,探讨中国哲学性的学科范式和‘合理化’重建之路。中国哲学只有自信地建立了自己的主体性,才能最终消解所谓‘合法性’之类质疑”。[8]

(四)关于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的三个悖论。洪修平,白欲晓在中国哲学学科建设方面提出了三个悖论,值得研究者注意。悖论之一:中国哲学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始终以西方哲学为参照;悖论之二:中国哲学既要立足于传统,又要面向现代;悖论之三:中国哲学的发展既需要书斋的沉思,又需要大众的关怀[44]。这三个悖论实际上并不是悖论,而是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国哲学的三个原则。

(五)要保持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就要重视中国哲学文献材料的涵泳与契入。彭国翔认为,从今后中国哲学的发展来看,对于更为年轻一辈治中国哲学的学者来说,所患者或许不在于西方资源的吸收与运用,而更多的在于中国哲学文献材料的涵泳与契入。事实上,在当今各种西方思想理论蜂拥而入,“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情况下,要想既充分吸收西方的相关资源,同时又能够合理有效地有所取舍而为中国哲学所用,保持中国哲学的主体性,避免“生吞活剥”,只能以中国哲学自身的问题意识和义理结构为准,否则,难免重蹈以往教条主义中国哲学研究的覆辙,所不同者,只是西方理论话语的变换而已。而中国哲学自身的问题意识和义理结构,则是深深蕴蓄在中国哲学的文献材料之中的。[16]

(六)取代、更新、补缺是正确处理中西哲学文化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东学西渐”研究在我国的逐渐展开和结果表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涉及从器物层面到社会制度形成与变革自至哲学观念等各个层次中西哲学文化的互补性及所遵循的共同发展规律说明,无论是西方哲学文化还是中国哲学文化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全球化时代取代、更新、补缺是正确处理中西哲学文化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这才是我们化解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之道。[45]

(七)注重研究中国思想的特殊性和自我表达方式。干春松认为,对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研讨,关乎中国哲学研究的核心。胡适和冯友兰作为“中国哲学”的主要奠基人,他们的工作从一开始即面临着严重的合法性危机。近年来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正是从对胡适和冯友兰模式的反思开始。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关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就是要充分关注中国思想的特殊性,以便在“哲学”的视域,发现更多中国人在方法论和价值观上的独特之处[46]。在研究中国哲学时,要关注“中国哲学”的自我表达形式。

成澈提出,如何追寻“中国哲学”的自我表达形式?可能首先需要语境的自我警觉。许多人对哲学表现出难得的虔诚,但对语境毫不在意,致使自己的话语要么是一大堆前后混乱的呓语,要么是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没有对语境的警觉,就不会主动培养思境,让真正的思想孵浮出水。这里所说的语境,语言境遇,乃是汉语在白话文运动后的无根状态。这一状态已经延续了近百年且仍在延续。这中间有“西学东渐”的近代潮流,更有中国文人的推波助澜,有日本人的因素,有政治干预学术的原因等。当今语境形式标志性的事件是白话文的运用与普通话的推广,前者让中国学人与古代文化脉动产生了相

641

当大的隔膜,后者则使相当部分的文人在写作中失去了原生态的自我特性。[27]

(八)发展哲学的广义概念,重新结构哲学狭义上的定义。陈来先生提出,非西方的哲学家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发展起一种广义的“哲学”观念,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解构在“哲学”这一概念理解上的西方中心立场,才能真正促进跨文化的哲学对话,发展21世纪的人类哲学智慧。如果未来的哲学理解,仍然受制于欧洲传统或更狭小的“英美分析”传统,而哲学的人文智慧和价值导向无法体现,那么21世纪人类的前途将不会比20世纪更好。[11]官岳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37]

(九)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中,“身份”问题不是关键,应该更多地从“内容”上下功夫。李承贵指出,所谓“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问题,涉及的关键词有“学科范式”、“民族文化主体性”、“西方话语的霸权”、“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误读和肢解”等。我想,这些问题无论多么“深刻”,“中国哲学”仍然是要“活”下去的;而且,我们的祖先靠这种没有“身份”的哲学活得也挺好。所以,对于从事“中国哲学”的学者而言,或许应该更多地从“内容”上下功夫,以使“中国哲学”在永不停息的人类实践(所谓现代化)中释放自己的智能并不断丰富自身,才是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去做的事情。[47]

(十)关于如何创立中国哲学的学科范式。张立文指出,如何走出中国哲学的危机?如何超越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肯定不能照着、接着西方哲学讲,而应讲述中国哲学自己,直面中国哲学“话题本身”:自我定义,自立标准:采取“六经注我”、“以中解中”的和合诠释方法,以中国哲学的核心灵魂解释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摆脱危机和超越“合法性”问题的惟一选择是中国哲学的自我创新,对先前和当前的“问题”、“话题”做出新的义理性的化解。中国哲学的创新需要哲学自由,没有哲学自由,就不可能有哲学的创新,和合学是中国哲学创新的现代理论形态[48]。干春松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讨论,己经开始由对原有模式的怀疑而进入对于新的范式的创立的思考。近年来相关讨论的核心观念和思路,蕴涵着新的中国哲学学科范式创新的四个角度:1.民族主义的延伸,由“以中国解释中国”而展开;2.“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3.从“格义”和“汉话汉说”来看现代中国哲学的话语系统的建立;4.“问题和方法”:走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焦虑的可能路径。同时蕴含着哲学的多样性和普遍性。树立以回应时代问题而进行深刻反思的思考方式,应该是中国哲学发展或树立自身品格的关键。[49]

参考文献:

[1] 景海峰.哲学史类型与中国思想的叙述方式[J].中国人民大

学学报,2004(3):13.

[2] 方克立.回应中国哲学“合法性”质疑的三个问难[J].人文杂

志,2005(4):6.

[3] 解丽霞.方法引借: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一项反思[J].学术

研究,2006(4):28.

[4] 唐文明.古典教化思想的现代命运———以冯友兰为例看中国

哲学的诊释学意义[J].哲学研究,2003(9):54.

[5] 郭齐勇.“中国哲学”及其自主性[J].文史哲,2005(3):15-

16.

[6] 彭永捷.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思考[J]//李承贵.面

向新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热点问题述要,安徽大学学报,2006(3):4.

[7] 刘桂荣.方法与意义-中国哲学的重新建构[J].河北大学学

报,2004(6):7.

[8] 魏常宝.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叙事及其超越[J].哲学动态,

2006(6):7-8.

[9] 李存山.知人则哲,中国哲学的特色[J]//李承贵.面向新世纪

的中国哲学研究-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热点问题述要,安徽大学学报,2006(3):4.

[10] 李景林.知识性的哲学史与存在性的哲学史-兼谈中国哲学

的合法性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2004(4):5.

[11] 陈来.关于“中国哲学”的若干问题浅议[J].江汉论坛,2003

(7):21.

[12] 柴文华.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

110周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1):3.

[13] 柯小刚.哲学:一个生成中的词语[J].同济大学学报,2006

(3):8.

[14] 干春松.从方法选择转向问题意识———对“中国哲学的合法

性”问题的一种解读[J].江汉论坛,2003(7):35.

[15] 康香阁.著名哲学家陈来先生访谈录[J].邯郸学院学报,

2005(6):6.

[16] 彭国翔.合法性、视域与主体性 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反省

与前瞻[J].江汉论坛,2003(7):38.

[17] 张祥龙.“中国哲学”,“道术”,还是可道术化的广义哲学

[J].哲学动态,2004(6):11,13.

[18] 景海峰.以制度化为背景的中国哲学建构[J].学术月刊,

2007(3):59.

[19] 倪梁康.一个基于错误的语言哲学前设的假问题[J].同济大

学学报,2006(3):2-3.

[20] 杨柱才.范式当从文本出[J].东方论坛,2004(3):12.

[21] 鹿丽萍.“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质疑[J].湖北社会科学,

2006(3):92.

[22] 郑家栋.合法性概念及其他[J].哲学动态,2004(3):3.

[23] 陈卫平.“金岳霖问题”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独立性的探求[J].

学术月刊,2005(11):12.

[24] 方朝晖.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与现代中国学术的意义基础[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2):35.

[25] 陈明,周瑾.范式转换:超越中西比较———中国哲学合法性危

741

机的孺者之思[J].同济大学学报,2006(2):56.

[26] 李翔海.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两点思考[J].社会科学战

线,2004(3):26-27.

[27] 成澈.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4

(5):126.

[28] 胡伟希.中国哲学:“合法性”、思维态势与类型-兼论中西哲

学类型[J].现代哲学,2004(3):55.

[29] 陈来.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2004

(1):17.

[30] 陈嘉映.哲学的抽象普遍性与对话式普遍性[J].同济大学学

报,2006(3):6.

[31] 俞宣孟.关于中西方哲学形态的新一轮比较研究[J].学术月

刊,2004(2):5.

[32] 李承贵.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三个维度[J].天津社会科学,

2004(5):17.

[33] 杨海文.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与重写中国哲学史[J].河

北学刊,2004(3):11.

[34] 阎孟伟,杨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合法

性”问题[J].南开学报,2005(6):99.

[35] 乔清举.西方话语: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问题中的隐影[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2):70.

[36] 王生平.中国哲学的两个“合法性”[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4(2):72.

[37] 官岳.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与主体性重构[J].浙江社会科

学,2006(11):128.

[38] 何中华.近年来国内哲学研究状况检讨———一个有限的观察

和评论[J].文史哲,2007(3):5.

[39] 颜炳罡.中国哲学史研究何以回归其自身[J].文史哲,2005

(3):26.

[40] 魏常宝.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叙事及其超越[J].哲学动态,

2006(6):9.

[41] 景海峰.从“哲学”到“中国哲学”———一个后殖民语境中的

初步思考[J].江汉论坛,2003(7):30.

[42] 杨柱才.范式当从文本出[J].东方论坛,2004(3):14.

[43] 景海峰.中国哲学面临的挑战和身份重建[J].深圳大学学

报,2003(5):98.

[44] 洪修平,白欲晓.关于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哲

学研究,2002(1):50,52,54.

[45] 杨永庚.化解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之道———从中国传统哲学

文化对西方的影响谈起[J].青海社会科学,2006(7):67. [46] 干春松.中国哲学和哲学在中国-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

讨论[J].江海学刊,2002(4):190.

[47] 李承贵.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热

点问题述要[J].安徽大学学报,2006(3):4.

[48] 张立文,中国哲学的“自己讲”、“讲自己”———论走出中国哲

学的危机和超越合法性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

(2):2.

[49] 干春松.中国哲学学科范式创新的四个角度[J].学术月刊,

2006(2):59-64.

责任编辑:胡 晓

A Su mmary of Study on Problem s of L eg itimacy of Ch i n ese Ph ilosophy

HU W en-hui

(Depart m ent of O rganizati on of CCPC,Central Univeraity f or Nati onalites,Beijing100081,China)

Abstract:The study on p r oble m s of legiti m acy of Chinese phil os ophy is in the ascendance.I n the past fe w years,the study on p r oble m s of legiti m acy of Chinese phil os ophy mainly talks about the f oll owing contexts:1.why the p r oble m s be asked and what meaning do the p r oble m s include?2.Does China have phil os ophy?3.what is Chi2 nese phil os ophy.4.the devel opment of Chinese phil os ophy.5.the difference of China phil os ophy and western phi2 l os ophy.6.How t o sur passe the crisis of legiti m acy of China phil os ophy.The study on p r oble m s of legiti m acy of Chi2 nese phil os ophy is very i m portant.

Key W ords:phil os ophy;Chinese phil os ophy;legiti m acy;paradig m

841

中国贫困问题

中国城乡贫困问题 材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 汪天平3007208218 李佳悦3007208203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紧要发展阶段,是推进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预测和分析“十一五”期间城乡贫困人口发展趋势,对于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总以上看我国的城乡贫困的原因比较复杂既包括个人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前者如疾病、伤残、劳动能力、劳动偏好、就业机会等,后者如失业、劳动力市场壁垒、社会再分配制度等。而现阶段城市贫困人群中,绝大部分因社会因素致贫。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关的利益调节和分配制度,影响城市居民收入的结构性、制度性因素仍然存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一,城市贫困问题分析: 第一,失业问题将继续存在。失业是市场竞争和经济转轨的产物,也是贫困最主要的原因。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为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了现实的经济收入,保证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反之,将陷入贫困。根据调查,下岗、失业是城市贫困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劳动力市场壁垒仍坚不可破。由于改革不到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许多制度壁垒,并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经济资源的垄断、就业机会的歧视、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使不同行业、企业,不同就业方式下的同等劳动能力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不一样,导致一部分人收入

低下;同时,使不具竞争力的低收入劳动者的岗位“固定化”,他们难以通过改换职业而改变收入状况。失业人员再就业大多只能选择小商小贩、临时工等非技术性职业,收入较低,且收入增长率有越来越低的趋势。因此,对相当一部分劳动者来说,即使努力工作也难以改变低收入状况,他们中的一些人将成为城市贫困人群。 第三,再分配制度短时期内难以完善。我国的再分配制度由于制度设计缺陷、配套措施不到位等因素,预计在今后几年之内,难以完全发挥收入调节的功能。一方面,经济改革使城市低收入职工的福利性、物质性收入降低甚至取消,而原来由单位负担的大宗消费,如医疗、住房、养老等的支付责任转移到职工个人,使低收入者的消费负担超出其支付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再分配制度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医疗、教育等基本需要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第四,城市“新穷人”持续涌现。“十一五”期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保持增长势头。2006—2010年,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966万,如按照70%的劳动参与率计算,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676万,将有200多万人难以就业,形成城市“新穷人”。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据统计,全国现有完全失去土地,或失去大部分土地,所拥有土地不足以维持生活的被征地农民5000万人。由于征地安置补偿不到位,许多失地农民变成城市“新穷人”。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有限性及相关改革的配套制度滞后,城市“新穷人”将维持一定规模。

关于信任的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文献综述 概念界定 信任 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信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行动者通过对人对物的认知累积、在互动过程中面对风险或困惑时的选择,是一种冒险、投资、期望或判断,发源于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并变化于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 韦伯:特殊信任-普遍信任 齐美儿:坚信 卢曼:人际信任-制度信任 政府信任 政府信任是公众在期望与认识之间对政府运作的一种归属心理和评价态度,政府信任高低的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落差大小。 腐败 腐败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它对公共权力滥用,对公共职位的失职,而是将其视为是对于社会法律法规和道德原则的违反和背离。因此,腐败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越轨行为,这是一种个人或群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违反社会中法律法规及道德原则,不合理使用自身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其行为主体就是掌握公共权力和资源的公职人员。 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国外对政府信任的研究的主要着手点是腐败,8篇外文文献中有6篇直接研究腐败现象,探讨腐败行为对政府信任的影响;1篇研究丑闻对政府和制度的侵蚀作用;1篇研究特定环境下教育对制度信任的影响。 国外研究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腐败带来的负面效果。L Ionescu(2013)认为,腐败对人际、政府和机构间的信任有着强烈的侵蚀作用,对宏观和微观经济也有着潜在的影响,制约了GDP的增长以及福利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丑闻是腐败的派生物,丑闻对于政府和政治机构同样有着强烈的侵蚀作用,作用形式为降低对政治家和领导人的看法。Shaun Bowler和Jeffrey A. Karp(2004)通过对美国和英国数据的分析,将公共机构的评价与机构本身的行为联系起来,通过建立公共评价模型与英国数据的模型进行对比,得到更为广泛的结论,丑闻是导致政府信任程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Park H 和Blenkiasopp J基于在韩国收集到的数据作了透明度和信任在政府腐败与公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间关系和发生的作用的研究,指出腐败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透明度和一定程度上的信任调解。 更多的学者通过地区性的腐败现象说明腐败对于政府信任的影响。Juha Tapio K??ri?inen在16个欧洲国家中进行了经验观察,旨在找到公众对警察信任程度产生差异的背后的原因,认为社会资源投入公共秩序和安全领域的程度的提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答案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答案) 1. 《诗经》 2. 《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 3. 《离骚》,作者屈原 4.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 楚辞 6. 主要有三部:《左传》、《国语》、《战国策》 7. 《左传》8. 《论语》 9. 国别体10. 《谏逐客书》11. 门客12. 共叔段 13. 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1 4. 《史记》,作者司马迁15. 《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 16. 《乐府诗集》,编者是宋代的郭茂倩17 汉末文人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 18. 多写五言诗,抒发了忧国治世的愿望,作品具有“慷慨悲凉”之气,被誉为“建安风骨”。 19. 陶渊明20. 王维21 七言诗22. “永明体” 讲究声律和对仗,是沈约、谢朓等人创造的。 23. 笔记体小说,作者是刘义庆24. 《世说新语》 25. 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 2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7. 边塞诗28. 七言律诗29. 李贺 30. 白居易,有2888首诗杜甫,有1465首诗李白,有1045首诗 31. 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32.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3. 孟浩然、王维34. 高适、岑参、王昌龄 35. 李白是“诗仙”,诗风飘逸;杜甫是“诗圣”,诗风沉郁。 36. 元稹,白居易37. 李商隐、杜牧 38. 针对唐初创作中的形式主义,中唐时的韩愈、柳宗元积极倡导“尊崇儒学”、“文以载道”,提倡恢复秦汉文章传统,强调语言“文从字顺”和作家的修养,力求改变文体、文风,这就是“古文运动”。 39.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是由民间的“曲子词”发展而来的。 40. 《花间集》 41.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韩愈、柳宗元 42. 43. 柳永44. 晏殊,晏几道45. 苏轼46. 李清照47. 辛弃疾48. 稼轩体49. 元杂剧 ;套数是由同一宫调若干支曲调连缀而成,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南吕” 是宫调名,“一枝花”是第一支曲牌名,“不伏老”是标题。 52. 《西厢记》,作者王实甫。53. 愿天下有情终成眷属。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债权转让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债权转让若干问题研究 最早的罗马法,认为债是连结债权人和债务人之法锁,如果变更任何一方,将使债失去同一性,因此否定债权转让。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债权人变更,为因应此种需要,罗马法最初采用了因债权人交替之更改、诉权之让与及以收取债权为目的之为自己之委任等制度,逐渐地债乃法锁的观念发生动摇,债权转让获得承认。到了近现代资本主义,债权转让为资本流动所必需,因此债权转让不仅被广泛承认,而且允许转让的范围与自由也不断扩大。[1]我国在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和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均规定了合同权利的转让,为相关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实践总是走在立法前面并且是丰富多彩的,不断地提出挑战,因此,在理论上对债权转让加以研究,为司法者提供参考,具有很大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一、关于债权转让的范围 如前所述,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均规定了合同权利的转让,但是,我们知道,合同之债仅仅是债的一部分,按照债的发生根据划分,除了合同之债以外,还有侵权损害赔偿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等。那么,债权转让的对象只是合同权利,即债权转让范围是否仅限于合同债权?其他债权能否作为债权转让的对象,也就是说是否属于债权转让的范围?自然也就作为问题显现出来。在审判实践中,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人支持前一种观点,也有人支持后一种观点。笔者认为,债权转让的范围不因仅限于合同权利,其他债权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宗旨下也可转让。理由如下: (一)债权的本性决定了债权转让的对象不应仅限于合同权利。债权的核心是财产权,具有价值性,在市场经济社会,债权的流通成为满足当事人利益的必然要求。正如拉德布鲁赫在《法学导论》中所指出的,债权表现的权力欲和利息欲,在今天都是经济目的。债权本身就是法律生活的目的,经济价值不是暂时地存在于物权,而是从一个债权向另一个债权不停地移动。[2]因此,除了少数不以经济价值为主要目的的债以外,原则上均具有可转让性,除非受到法律或当事人约定的限制。如《俄罗斯民法典》规定,属于债权人的债权可以根据契约或者法律移转于他人,与债权人人身不可分割的权利,包括抚养请求权、因对生命或者健康损害而引起的赔偿请求权不得移转。[3] (二)债权转让一般无损债务人利益。对于债务人而言,债权转让的结果是其履行义务的相对人发生变化,义务内容与原债务同一,责任限度也仍然在原债务限度之内,也就是说,债务人向受让人所承担的责任无论在质与量方面,和向原债权人承担的责任并没有区别。“债务人接到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4] (三)并不违背现行法律规定的精神。我国现行法律只规定了合同权利的转让,没有规定其他债权的转让,但不能由此简单地得出一概禁止合同权利以外债权转让的结论。因为,《民法通则》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没有充分

南海问题现状及中国的立场

论南海问题现状及中国的立场 摘要:南海问题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引发各方关注。南海问题并非自古就有,该问题的出现和升温背景复杂。南海争端涵盖了岛礁主权、资源开发、海上航行等多个层面,又因美国、东盟及区域内外其他大国的积极介入而具有复杂性和体系性。中国政府在解决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是一贯的,也为推动南海问题和平解决做出了不懈努力。 【关键词】:南海;危机;背景;述评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风云变幻,5月底到6月初,越南、菲律宾等国再次高调挑战我南海主权,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使得南海事态更为复杂,南海局势成为全球瞩目焦点,未来发展牵动各方神经。 所谓南海问题主要是指涉及到南海的岛屿主权、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3方面的争议,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六国七方"。历史上,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其最早发现可以上溯到汉朝;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还表现为一系列持续和有效的政府行为,这为中国拥有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提供了确凿的法理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包括南沙群岛。 一南海问题的升温 在20 世纪70 年代以前,并不存在南沙争端问题,70 年代以后,越南、菲律宾等国纷纷出兵占领其声称"拥有"主权的岛礁,南海争端开始凸显。南海争端的直接原因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四国对中国南沙海域权益的侵犯,在这一原因的背后还有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 一是东南亚相关国家在利益驱动下,片面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漏洞,对中国领海岛礁进行蚕食、侵占,并不断谋求既得利益的长期化、合法化和扩大化 二是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和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自身需要,没有形成足够能力对南海实施有效管辖,客观上给外围国家染指南海造成了可乘之机。。对大陆而言,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一再表明南海属于中国,南沙群岛的主权归中国所有。但是,由于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国家实力比较弱小,海洋军事力量十分薄弱,根本无力对南沙群岛实施有效管理,更谈不上在南海巡航。 三是美国把南海争端作为介入东南亚地区事务的主要抓手,企图将南海区域纳入美国全球战略轨道,这为解决南海争端增添了制约因素。长期以来,美国在战略上重视南海,但在策略上相对超脱。随着中国崛起速度加快,美国的顾虑也

当前中国贫困问题发生、发展的原因分析

当前中国贫困问题发生、发展的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实施一系列的扶贫政策措施,使贫困人口大大减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有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由于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所以,导致中国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亦非常复杂,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及家庭收入增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情况看,边远地区、山区、老革命根据地居多。这些地区都有生产、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与世隔绝,教育文化、工农业不发达,信息闭塞、商业网点不健全,粮食及其它农产品不畅,社会化服务水平低,收入来源单一而且微薄的特点。这些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因素,也是扶贫开发项目效益低下的最直接原因。“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扶贫县几乎都在山区、高原等自然环境较差甚至恶劣的地区。所以,中国的贫困明显带有区域性的特点,并且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包括其中,这使得占全国总人口不到10%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却要占全国乡村贫困人口的40%。各种自然灾害是导致贫困的又一重要原因。无论采取多么有效的救灾措施,都会有一部分人口因灾陷入困境。因此,自然条件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天灾更是无法避免,它们使贫者愈贫、脱贫者返贫,甚至使一部分生活水平较高的人口陷入贫困境地。 2、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历史上就有很大的差距。改革开放后由于梯度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中、东、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差距又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富裕程度的差距拉大。中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多,比重大,程度深。贫困人口比例在全国约占到8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1996年全国城市贫困率为4.2%,贫困人口为1176万人。其中,东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为188.16万人,约占16%;中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为658.56万人,占56%,西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为329.28万人,占28%;东部地区城镇困难居民家庭人均年生活费收入为2012.98元,其中最高是广东省,为3291.46元,最低的是海南省为1429元;中部地区城镇困难居民家庭人均年生活

基于信任机制的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文献综述(全)

基于信任机制的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文献 综述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把我们带进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信息的同时呈现,用户很难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传统的搜索算法只能呈现给所有的用户一样的排序结果,无法针对不同用户的兴趣爱好提供相应的服务。信息的爆炸使得信息的利用率反而降低。同样,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站在为用户提供越来越多选择的同时,其结构也编的更加复杂,用户常会迷失在大量的商品信息空间中,无法顺利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个性化推荐,被认为是当前解决信息系统超载问题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推荐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代替用户去评估其从未看过的产品,使用户不只是被动的网页浏览者,而成为主动参与者。准确、高效的推荐系统可以挖掘用户的偏好和兴趣,从而成为发现用户潜在的消费倾向,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个性化推荐系统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营销手断,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用户的黏着性。但是推荐系统存在各种缺陷,Rashmi等人提出,相对于使用推荐系统来说,人们更愿意从自己认识的朋友或者熟悉的人那边获取推荐信息[1]。这体现了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更加倾向于从自己信任的人获取推荐信息。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包括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概述、常用的个性化推荐系统算法分析以及信任概念、信任模型。 二、个性化推荐系统概述 个性化推荐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提出来。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正式定义由Resniek&Varian在1997年给出: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是利用电子商务网站向用户提供产品信息和相关建议,帮助用户决定购买什么产品,通过模拟销售人员帮助用户完成购物过程的系统。这个定义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推荐系统的使用者是用户(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用户),推荐的对象是项目。项目是推荐系统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和服务,也即最终的推荐内容。 个性化推荐系统是指根据用户的兴趣特点和购买行为,向用户推荐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和商品。它是建立在海量数据挖掘基础上的一种高级商务智能平台,以帮助电子商务网站为其顾客购物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购物网

中国哲学史练习题

中国哲学史练习题 1、清代学者大多认为初学历史者,最急迫是读《史记》、《汉书》、《后汉书》和《》。 2、有一种观点认为政书体史籍起源于三礼,即《仪礼》、《》和《周礼》。 3、《隋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按经、、子、集四部分类著录存书和佚书。 4、( )是中华民族凝聚结合的核心和主体。 5、西藏三大地区流行的一种圆圈舞是()。 6、()主要分布今贵州省黄平县以西至云南省东部及与广西西部连接地带。 7、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是上法《_________》的。 8、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将《__________》列为“政书类”之首。 9、元朝在藏区设置的行政机构名为()或()。 10、匈奴政权的最高权力机构为()。 11、东北地区最早和中原地区交往的民族是()。 12、唐宋时期西南地区民族乌蛮和白蛮分别建立了()国和()国。 13、《晋书》中《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和《王羲之》的" "唐太宗撰写的,故《晋书》又名为。 14、《南史》和《北史》均为唐_________所撰。 15、_________所撰的《贞观政要》,专谈唐太宗贞观时的政治,全书主要有三大部分:即朝廷之设施、 君臣之问对和。 24、【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___________,以仁为___________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___________,主张人与人之间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 ___________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___________”,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25、【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___________不等于___________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___________的一部分,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1.1 贫困与中国的贫困群体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的贫困群体可以归纳为无法合法地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并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人的集合。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6万农村人口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的入户调查,确定农村贫困标准2003年为人均年收入637元,按照这一标准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2 900万,城市中有2 000~3 000万的贫困人员需要救助。这两部分人口属于绝对贫困人群。 这一贫困群体主要由以下两类人员组成:一是计划体制下的贫困群体。一般是城市中的三无人员, 即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人;农村中的五保户,由集体经济负担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的农村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二是市场体制下的新贫困群体,城市下岗、失业、半失业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在农村中因城市化,而“上班无岗、种田无地、劳保无份”,生活陷于贫困的失地农民,以及流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部分农民工。除了这一绝对贫困人群外,我国还有近2亿的农村人口的年均收入是在850~950元之间,以及一些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的人群。 1.2 中国的贫困现状 1.2.1 计划体制下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由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发展道路,因此在计划体制下,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表现为“普遍性的区域贫困与极端贫困”。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迅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力得以能够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扶贫运动,使一些贫困地区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处境,取得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2004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 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 1.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贫困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中除了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三无人员外,基本上不存在贫困群体,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许多国家给予的优惠,比如就业、上学、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通过户籍制度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区分开来,逐渐形成以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城市经济体制。随着市场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从而使职工的生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城市中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在转轨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造成了自身的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减发、停发职工工资,造成城市“新贫困群体”的出现。 从收入分配制度上来说,由于规范和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措施等存在许多缺陷,从而导致了部分城市居民的收入非透明化、非制度化,同时由于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不力,对低收入群体又保护不足,使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造成相对贫困现象。 2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2.1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特征 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由于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因此它具有和政府与企业相区别的特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五特征法,只要是符合这5个特征的社会组织都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及范例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及范例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 研究综述,又叫文献综述。 对综述的理解和表述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综述,就是根据需要,把收集到的反映某一时期、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某项课题、某项研究在某一时期内的研究发展状况、研究成果的材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整理、分析、研究而写成的综合叙述。它的特点是“述而不评”,即不加评论地综合介绍已取得的某一专业、学科、课题、专项研究的实际情况或研究成果,属于三次文献。另一种认为:综述,是对大量文献经过阅读、思考后,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再把这些看法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就是综述。它不仅仅是对文献的综合概括,而且在表述过程中加进了自己的评论、观点和见解。综述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能真实地反映某一学科、专业、课题项目研究的整体状况,参考利用价值高,特别有助于研究人员开拓视野,把握关键,做好选题,避免重复,节省时间,利用线索,深入研究。 一、综述的类型 综述一般有以下几种: 综合性综述。是指根据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某一问题、某个会议等文献材料情况作出综合性的叙述。如某一学术会议的综述,就是根据某一学术会议的大会发言材料、上交的论文材料,以及讨论情况而写成的综合性报告。 专题性综述。是指对某项课题或某项研究的研究状况或研究成果的系统阐述。如撰写某项课题研究的综述,可在全面系统地介绍该课题的研究背景,主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过程的方式、方法,当前研究的进展情况,或已取得的成就,在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该项成果的各种意见和看法等如实叙述出来。 文摘性综述。是根据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某一问题、某项研究在某段时间发表的文献信息内容,用少量文字摘录出来,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综合排列和叙述。文摘性综述要求逐一标注所引用的文献。 二、综述的基本内容、结构与写法 1、综述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综述要包括以下内容:标题、综述的主要问题、原因、目的、使用对象、收集资料的范围、主题内容,文献材料的主要观点、成就、各种看法、发展趋势、基本结论、附录、作者等。 2、综述的基本结构与写法 (1)标题。标题应是综述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能鲜明地表述该综述的主要问题,重点一目了然。 (2)提要。简单扼要地阐明本综述的主题内容,包括目的、背景、意义、现状、解决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以及本综述所收集的资料的范围和来源。 (3)正文。是综述的主要部分,必须全面系统地从各个不同的面把所收集到的文献材料的观点、做法进行详细的叙述,包括所要叙述的某个学科,或某个专业、某个课题、某项研究的历史,目前状况,主要观点、措施和方法,突出成果、发展趋势,并综合阐明各种不同观点,还有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等等,让读者对他所要了解的学科、专业、课题或研究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4)结束语。是作者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及综述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所作出的结论,并概括性地阐明该课题研究的意义,尚待解决的问题,发展趋势等。 (5)参考文献。一般来讲,要求详细逐一列出本综述所引用、参考的文献,也可以在综述过程中引用的时候加以说明材料的出处。标引参考文献要符合国家著录标准,标明作者、篇名、出版单位、时间,等。 综述可在标题的下面或全文的最后标上作者的姓名。 3、综述应注意的问题 定好题目。定题前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选取当前读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充分考虑它的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理论性、学术性和价值性。 选好材料。确定主题后,迅速确定收集材料的范围、检索途径和方式方法,尽可能做到大量地占有较全面、系统的,与主题

中国哲学史选修课期末试题及答案

1、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 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释义和: 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所谓“和而不同” ,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 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泰而不骄 -- 解释:出处: 1《论语·尧曰》:“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 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2.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凡事保持泰然处之的心境是最重要的。 2.四端、四德 四端即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 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四德即妇德:一切言行要符合忠、孝、节、义 妇言:妇女说话要小心谨慎 妇容:女子容貌打扮要整齐美观 妇功:出嫁女要把侍奉公婆和丈夫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做 3、道法自然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其本身。 1 最高实体范畴;道法自然——这是老子为我们提供的最高级的方法论。 2 人类社会必须遵循的准则 -- 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 4、心斋、坐忘 “心斋、坐忘”出现于庄子。是用孔子与其学生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修行方法。 “心斋”的原文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 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心斋就是抛弃了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 “坐忘”的原文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是 通过废除肢体,停止思想。开窍而去真正感知宇宙,与道大通。“心斋”的境界是虚以 待物,“坐忘”的境界是同于大通。“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 基本范畴,其修养历程是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主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 5.兼爱、非攻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

中国哲学题: 儒家部分: 一、名词概念解释(答题方法:1,谁提出来的;2,含义,前后展开;3, 在……中处处于何地位,小评价) 为仁由己: 由春秋时期儒家学者孔子提出的解答“人何以成仁”的理论。“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中引申出来的,由于为仁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主体性原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P33 克己复礼: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时,在道德自律的意识中提到:“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 。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为西周之礼. 其中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主张对欲望进行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我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杀身以成仁”这一道德要求对后世的志士仁人具有极强的感召力。P34 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由“不忍人之心”论及人的道德“本心”并确证人本性的道德性,明确主张“性善论” ,认为人的“四心”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推导出人具有仁义礼智“四端” ,并再推及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P92 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 心有征知: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关于确认天道可知性的认识论思想。荀子首先承认 物本来就可以被认识,并认为人天然禀得的“性”,只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 心。感官接触与其相当的对象并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感性认识,谓之“天官当薄其类”,而对于天官所接受的各种感性认识,“心”具有分析、辨明、证明和取舍的作用,谓之“征知” 。在荀子看来“天官”提供的感觉是片面、主观甚至虚假的,惟有经过“心”的征知才能获得全面的和可靠的知识。P174 荀子以“当薄其类” 为基础、以“征知”为指导的认识路线,克服了狭隘经验论的局限性,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政治信任研究(20110614)

政治信任研究 ——北京初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信任的衰落成为西方国家公共治理和政治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最近世界经济论坛对47个国家的调查显示:全球41亿民众对诚信问题存在忧虑,对各类机构的信任程度下降,对政府机构表示不信任的人占到47%。政府信任缺失问题已经对各国政治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安定团结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增长速度,2011年初北非各国所发生的政治动荡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于我国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但在经济体制转轨,政治制度转型过程中,我国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因素。经济发展与制度革新间的差距逐步拉开,有些制度不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再加上政府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出现,民众质疑精神开始浮出水面,质疑的声音愈发增多,政府的信任水平和权威性日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各种形式的政府信任危机事件不断发生,从孙志刚案、SARS爆发初期政府公布疫情不实事件、陕西虎照门事件、贵州瓮安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巴东邓玉娇案到听信谣言抢购食盐事件等此起彼伏,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其发展态势基

本可以概括为:数量迅速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延展。而这均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质疑感和不信任感的增强,积极的一面是它彰显了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的觉醒,是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为社会进步的体现。而消极的一面是它对政府权威性产生了极大的损害,从而增加了社会风险,使得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显著下降,于2011年3月发生的抢购食盐事件便是例证。 基于上述考虑,对政治信任流失这一现象进行综合审视,归纳其形态和特点,分析其内在机制和演变趋势,对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究。 一、概念界定 政治信任这个概念由于使用层次的不同,不同的学者给出的定义也有不同的侧重,不少西方学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中国政治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其研究的范式是参照西方政治学研究范式。因此首先梳理了西方政治学领域学者的观点,对研究问题和维度作了基本界分,并在随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参考了我国学者关于政治信任的研究。综合一些著名学者的观点,政治信任更多地被定义为公民对于政府或者政治系统将运作产生出与他们的期待相一致的结果的信心或信念(Easton,1965;Miller,1974;Hetherington,1998;Citrin,1974)。政治信任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它指公民对待整个政治共同体的态度(公民所属国家),此可以由对国家政治理念的信任体现出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以下内容是摘自书中,个人理解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敬请原谅。如有错误请及时提出更改。 一、翻译题(英译汉)共计十题 题目组成是关于仁和道的古文,题目为英语,答题用汉语。五句关于仁,五句关于道。 1.“The child cannot leave the arms of its parents until it is three years old. This is why the three years' mourning is universally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orld.” 答:“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2.“Let the ruler be ruler, the minister minister, the father father, and the son son”. 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The superior man comprehends yi; the small man comprehends li.” 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 desiring to develop him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ce jen.” 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superiors in the employment of your inf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inferiors in the service of your sup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fore, to precede those who are behin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hind, to follow those who are before.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right, to display toward the left.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left, to display toward the right. This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答:“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壬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 7.“Chung and shu are not far from the Way. What you do not like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Serve your fa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on to serve you. ...Serve your rul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ubordinate to serve you....Serve your elder bro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erve you. ...Set the example in behaving to your friends as you would require them t o behave to you...” 答:“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8.“Our master's teaching consis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and that is all.” 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9.“The reason why the superior man tries to go into politics, is because he holds this to be right, even though he is well aware that his principle cannot prevail.” 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0.“Is jen indeed far off? I crave for jen,and lo! jen is at hand.” 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1.“The wise are free from doubts; the virtuous from anxiety; the brave fr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