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谢赫六法论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对谢赫六法论之“气韵生动”的理解

“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是中国绘画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述:“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道:“六法精论,万古不移。”

从南朝到现代,“谢赫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并发展着,如张庚《浦山论画》说“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黄宾虹《论画书简》说“气关笔力,韵关墨彩”,这已不是谢赫原意,而是后代艺术家、理论家根据自己的体验、认识对六法中“气韵”的具体运用和新的发展。

山东艺术学院著名花鸟画家沈光伟教授对谢赫的“六法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日前,记者邀请沈教授做客山东新闻书画院五龙潭书画俱乐部,品茗谈艺,以新的认识逐一解读“谢赫六法”。

记者:“谢赫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是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作为一位当代艺术院校的中国画教授,您是如何解读和理解这一重要美术理论的?

沈光伟:我一直有一种认识,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经典,体现了人类和社会、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一个时代对经典的解读。我觉得当代很多人对此少了些敬畏,认识流于表面,少有深入,如此,使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变得狭隘。

因此,对传统画论的当代解读要怀敬畏之心,要深入研究,但又不能僵化地理解,要有新的认识。

记者:您的意思是,要深入地理解其本源意义,并用当代的认识去发展?

沈光伟:对。如果过于僵化,很多理论就会只有美术史意义,而失去了实用意义,更不会具有当代意义。

记者:那么我们首先来谈谈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好吗?

沈光伟:“气韵生动”是六法之首,也是一个总纲,处于统领位置。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最后共同形成“结果”才会“气韵生动”。

“气韵”一词最早用在人物画的品评上,是说人的“风气韵度”,后来逐渐扩大到所有的美术作品。我觉得“气韵生动”有两个意义,第一是品评标准。一幅作品的好与不好,需要看气韵是否生动。第二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记者:传统理解“气韵生动”大多注重字面意义,也就是说画面的气息韵味,生动传神,正如您讲的“品评标准”,那么如何理解“气韵生动”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呢?

沈光伟:首先说“气”,气是生命的存在。气有两个形态,内在形态和外在形态,外在是气势和气魄,画面气要足;内在是胸中之气,是精神状态,画家底气要足,要自信,“气”是画家的自信和果断在画面上的呈现。

潘天寿绘画讲“气局”,吴昌硕讲“气势”,都是气韵的不同体现。气不是做出来的,是养出来的,“养浩然之气于胸”。当然,气可以磅礴,也可以萧散,不论哪种“气”,都是画家精神状态的体现。

韵,是指韵律、节奏,画面的笔墨、造型、空间分割等形成了韵律感、节奏感,和音乐一样,不同的音符产生了节奏,产生了“韵”。

“生动”有两个意义,一是生命的存在,也就是“气”的存在,二是“生气”,是生命的鲜活形态。

“气韵生动”就是气在画面上运动的方式,“生生之气”存在的方式。“气韵”动起来,画就活了,这种运动或平静或激烈,总会产生一个运动形式。有句话叫:舒气为霞。霞光,让人眼前发亮,好的画就像霞光一样。

记者:我们常说看到一幅好画眼前一亮。

沈光伟:对。如何亮?舒气。气要畅,气韵鲜活地存在着、像音符一样律动着,那么这件作品就有了灵魂,有了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