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书人》解读与教学设想

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蔡桂萍

关于《说书人》的文本解读,很多专家都有见解性的认识。有人认为文本反应的是底层人的悲苦,有人觉得是人性的冷漠,还有人认为说书人对传统艺术的坚守和传承等等。而我对这篇文章最深刻的感受是说书人的悲惨结局,心中自然的会想到这样的结局到底是谁造成的?今天我就这个话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旧时代的“多余人”

《说书人》这篇小说,作者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只是通过自己的三次经历比较完整地刻画了作为社会底层一个“苦人”的形象。然而,更准确地说,说书人是一位旧时代“多余人”的形象。“多余人”是泊来的概念。它缘起于19世纪20至5O年代俄国文学,指的是一批出身贵族的知识分子。他们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虽有高尚的理想,却缺少行动,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浪费自己的才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创造过很多与之相似又有区别的“多余人”形象,如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伤逝》)等,当然尤其是孔乙己的形象,他们穷困潦倒于社会生活最底层、早已泯灭了“学而优则仕”等理想。而师陀笔下的说书人,也是一位读书人,从为之下葬的人所说的“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两句话,可以想象他也是知识分子,拥有过很多书,而且肯定读过;他在大量阅读古典小说、话本、拟话本的基础上,自编自演而成为说书人的。这位“说书人”的形象,无疑是现代文学史第二个十年间又一位“孔乙己”的艺术形象。说书人和孔乙己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其中最本质上的相似,即都是旧时代旧社会被凉薄、被损害、被遗弃的“多余人”。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多余人”,根源在哪里?

二、说书人的悲惨命运的根源

首先造成说书人悲惨遭遇的根源当然是无情的旧时代。师陀出生于河南省杞县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十五岁离家,先后在开封、北平、上海等地求学和工作。抗战时期,身陷“孤岛”的师陀心怀国破之痛,以小说创作初登文坛。《说书人》,选自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原来的副标题是“果园城记之十一”。书中以一系列描写

人物的篇目反映了20世纪初期到抗日战争前期日益凋敝的中国封建乡村小城的生活场景,其基调滞重哀痛,沉郁复杂,带有浓重的乡土情结。在这个表面看似和谐宁静实质没落封闭的小城中,让读者看见了"那个黑暗、痛苦、绝望、该诅咒的旧社会"。《说书人》写于1939年1O月10日,所写的故事大体发生在上世纪2O到30年代,那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其中腐败的官僚、残暴的军阀、为富不仁的地主资产阶级等等罪恶势力横行。以说书人为标识符号的穷苦平民百姓被压迫、剥削、伤害,他们被挤兑到社会的最底层,而使他们处于贫穷、饥饿、疾病、流离失所的境遇之中的就是那黑暗的旧社会及其依附的罪恶势力。所以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叩问这是怎么回事?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这种“荒凉”不再是说书人自己,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叩问。既是对说书人悲惨生命的找寻,也是对时代的无奈。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觉得是读书人个体生命价值的坚守,即说书人本身的不可改变性的根源。文本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定点白描”即指作者的视点放在他说书的“城隍庙月台”,以此固定场合对说书人进行粗线条的“定点”叙说。文章以作者回乡每每去小城城隍庙听说书人说书为时间线索,写“我”对他不同时间段的所见所闻。选择其中有最富思想表现力的场景与细节,展现说书人大半生的苦难历程。(教学时可抓住这三次经历分析人物形象)然而作者在刻画人物时有几点细节是让人难忘的。文章多次写说书人的肖像和衣着,第一次见面“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并且时常咳嗽,。”第二次见面是“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而第三次再见到的是“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扛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从这几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说书人无论生活是多么困难哪怕到死都穿着他那件长衫。这也许就是读书人应有的形象,而长衫也许就是他们作为读书人的标志。文学作品中穿长衫的文人形象有很多,如徐锦澄、孔乙己等(长衫又叫长袍,明代以来,人们特别喜欢穿长袍。因为长袍前后襟特别长,象征着经天纬地,能显示出读书人的风度。并且长袍的颜色、都很朴素、庄重,适合正式场合穿)所以说书人至

死都不放下他读书人的尊严,更别说想通过其他的方式谋生了,他们的生活比一般的平民更艰难。

另一个细节也颇引人深思,就是说书人为了一个馒头而求听客多多施舍的细节描写:“‘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即使是乞讨也带有读书人的硬气。通过这些问题,我们似乎追问着读书人与生存环境的矛盾、与社会的对立,他们在精神和物质之间苦苦挣扎。社会环境也许我们无法改变,但是读书人对生命价值的坚守也是无法动摇的,所以也就造成了说书人只有说书而最终在贫病饥饿中死去的悲惨结局。

三、教学设想

作者用散文化的文字写这篇小说,情节比较简单,重点可以放在对说书人形象的分析上以及探究作者对说书人的情感取向。文本不仅写“我”眼里的说书人,而且写“我”的心理感受,这些描述心理感受的文字充满了喜怒哀乐之情。小说作者的思想总是隐蔽在人物命运的叙事和描写中间的,如写到“说书”这种职业的时候,为了表示“我”的赞赏与倾慕之情,便进行了“赞赏”与“倾慕”的“无限”渲染文中写到“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而我却被迷住了。”“我’,被他“迷住”委婉表达说书人对说书职业的执着以及讲述所展示的英雄世界,也感染了“我”,以至于也成了“我”的一种爱好、一种思念、一种向往,以至于“我”总是要去书场、乃至为之送葬、为之写下此文。不仅“我”被他“迷住”,而且所有听众都被他“迷住”。作品这样描写说书人的说书的艺术感染力。(教学时可以将表现说书人精湛技艺的语段加以分析)

虽然在世俗人的眼里,说书“是一种贱业”,但在“我”心目中把它作为一种高尚的职业。所以作者在表达赞美的同时也深深地对说书人的凄凉离世表示了无限伤痛与深深的哀悼。(教学时可将说书人的悲苦生活展现给学生,如全文贯穿了四次关于说书人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的叙写,先是“时常咳嗽”;后来交代“他咳嗽,并且吐血”;再后来交代“他时常发病,他不能按时开书,有时候他要在中间停好几天”;最后“我”来小城时找他,听人说“他正害病⋯好几天没有来了”,第二天又听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