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伴随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企业对信用经济发展认识的不到位以及缺乏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正在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和一体化经济浪潮中面临一个很被动的局面,研究国外信用评级的发展历程汲取其经验,尽快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促进信用评级机构快速发展的对策,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信用评级;发展历程;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统一体中,信用评级业作为金融中介行业在我国社会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目前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等原因,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监管无力、制度不完善等一些问题不断地浮现出来。
1信用评级概论
1.1信用评级的概念及特点
信用源于英语中的“CREDIT”,在目前的经济活动下,已经演变为一个经济专有词汇,其基本含义在于合作双方基于一种相互信任的基础不立刻支付相关的费用而获得相关的服务或者物资,在金融行业则可以无抵押获得贷款。
信用评级又被称为资信评估,是专门的评级机构针对经济单位的
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给出被考察单位相应的信用等级的过程,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独立性:信用评级是有独立的第三方评级机构独立产生的,甚至是评级过程中,被评估单位对此均不知晓,因此采用第三方信用评级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独立性。
系统性:本文后面会介绍到信用评级过程中使用的评估办法,第三方评级机构采用的系统评估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排除个人投资者单纯从某一个静止孤立的方面看待问题,因此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时效性:虽然第三方评级机构采用系统的评估方法,但目前信用评估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评估所使用的数据和方法如果在外部大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评估结果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2信用评级的对象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信用评级的对象已经从刚刚开始的债券评级发展到目前常见的包括主权评级、地方政府评级、企业评级、金融机构评级四种。
主权评级面对的对象通常是国家央行以及本国政府本身获得外币补偿国家借款的能力,这种信用评估的对象并不是直接面对的政府信用,而是对该国政府偿还外债的意愿和能力进行评价。
因此针对上述概念我们很容易理解关于国家主权的信用评级为受该国国家管理的任何经济实体发行外币债务的信用等级设定了等级上限,截至目前,在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方面被国际所能接受的只有包括穆迪、惠誉和标准普尔等少数几个国际大型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而且此上几个
大型评级机构的结果也很容易成为判断该国投资环境及经济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
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相对于主权评级而言,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相对比较简单,地方政府的评级主要是针对地方政府独立发行债券而言,目前美国对于地方政府的评级开展最为普遍,其他地方相对而言,开展比较少,但作为债券发行的重要参考依据,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信用评级,主要是企业发行融资债、商业票据以及上市等方面,对企业的主体以及其发行的债务进行一个综合评价,目前为止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是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最常遇到的。
金融机构评级,评估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主要用于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金融债券以及对金融机构长短期存款的财务稳健性和其还款能力进行综合评估,这里所说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信托和投资等方面的公司。
1.3 信用评级的常用方法
目前使用的信用评级方法包括很多,标准不一,对象各异,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
既有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要素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主观评级方法和客观评级法;预测分析法和违约率模型法等。
计分法。
传统的风险评估采用的计分法,将其中涉及到的宏观因素、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和管理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一般讲影响信用等级的因素分成两个部分,即定性部分和定量部分,定性部分包括产业链现状、经营管理风险和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的因素,而定量的部分主要包括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和流动性分析三个方面,这三
个方面的数据可以从企业财务报表中获得。
确定各个因素对于整个风险程度的考量标准并进行综合赋值,最终将所有因素进行加权汇总最终确定风险程度。
要素分析法。
主要是被评估对象涉及的风险要素进行综合考量,目前不同的评级公司采用的评估方法不一样,针对不同的被评估对象,同一家评估公司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目前为止较为经常使用的要素分析法主要有5C分析法(character道德品质;capacity还款能力;capital资本;collateral担保;condition经营环境分析);5P分析法(personal个人因素;purpose借款目的;payment偿还能力;protection 保障能力;perspective发展前景);5W分析法(who借款人;why借款用途;when借款期限;what担保物;how还款途径);还有就是骆驼分析法等。
模型评估法。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式来测定信用风险的信用评定,并且信用风险水平主要建立在对客户比较清楚的了解之上,因此对于模型分析法而言,个人从业经验、判断能力、风险因素等方面的积累显得十分重要。
2 国外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2.1 信用评级的产生背景
信用评级则是专业评级机构通过评估方法对被评估对象进行评价,并且使用简明符号对评级结果进行公布。
通常意义上一般认为信
用评级产生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时代,之所以产生信用评级是资本主义为了减少发展费用,通过独立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对被评估对象减少中间的交易成本,19世纪中期约翰·布拉斯和路易斯·塔班分别开设了自己的评级机构,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评级机构,1909年约翰·穆迪创建了美国穆迪评级公司,并且开始对债券的评估工作,这使得信用评估首次应用于证券市场。
上个世纪的大萧条给新兴的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值得庆幸的,盲目扩张的带来的风险让美国财政部和华尔街认识到资本主义要想获得独立的发展,必须需要设立独立的评级机构,这无论是对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对于类似于的萧条或者经济步入下行周期的提前预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信用评级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信用评级之所以产生,归根朔源是源自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尤其是对于有价证券市场而言,对于投资者而言,对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息掌握的不对称性导致投资者对于经济主体信息的不掌握,从而造成投资的盲目性,因此一个公平公正的评级机构对于经济发展,尤其是避免泡沫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专业评机构的评估结构,可以让投资者对投资标的有一个比较整体的了解,而且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伴随着美国政府对于养老金、保险公司等涉及到国家经济稳定的机构投资者而言,美国政府通过信用评级限制此类机构投资者购买一定级别以下的证券,这从根本上避免了泡沫的产生。
2.2美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及发展历程
美国是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目前信用经济交易额最高的国家,因此美国的信用评级也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可以说美国的信用评级体系是由发达的市场经济驱动并且在自由经济的带动下,信用评级业的产生、生存和发展也完全由市场决定,美国政府对信用评级机构及其运作体系基本上采取不干预的政策,仅仅依靠出台相关的规范对其进行规范和监督,但美国政府明文规定金融机构禁止兼营证券业和银行业,同时对于证券承销商对于承销的有价证券明令禁止其对其进行评价,而把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价意见作为参考依据。
就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而言,为企业进行评级曾经占到评级机构收入的绝大部分,但伴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膨胀,为房贷相关的衍生产品进行评估的势头正在逐渐抬头,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美国评级机构为次级债进行的评估收入正在逐步上升,但伴随着利益的驱动,目前的评级机构目前不在客观,很多垃圾债都获得了3A的评级。
在美国的信用评级有一个极端的案例可供我们参考,穆迪评级曾经向德国的再保险巨头汉诺威公司发出商业信函表示愿意为其进行免费的评级服务,并在以后逐渐参与到其付费的评级服务中,汉诺威公司表示拒绝。
穆迪遭到拒绝之后还是开始为汉诺威开始评级,并连续两年给出很低的评级级别,2003年在其他评级公司都认为汉诺威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穆迪公司突然将汉诺威公司发行的债券级别降至垃圾级导致市场引发抛售潮,很短的时间之内汉诺威公司损失巨大,最终汉诺威公司被迫购买其信用评级报告。
美国对于信用评级公司的监管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认可问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对评级机构的认可采取NRSOR认证体制,虽然直到现在美国也没有对NRSOR 进行明确的定义,但可以认为这就是美国对于评级机构认可的门槛,只有经过NROSR认证的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才具有权威性。
其次是对评级结构的认可,虽然获得NRSOR认证的评级机构得到美国政府的认可,但并不是获得认证的机构所发布的任何认证结果都有权威性,其评级结果只有得到美国政府的认可才能具有其权威性,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美国政府机构对于评级结果的认证问题的管制呈现出放松的趋势。
再次是美国政府对评级机构的及其行为有系列规范措施,美国政府制订了系列禁令,防止评级公司滥用行业支配性地位进行不公平竞争。
2.3法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及发展历程
与美国自由发展式的评级机构发展历程不同的是,法国的评级机构发展是作为法国央行的一个部门纳入到官方管理范畴,因此其发展历程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法国的信用评级机构是法国央行法兰西银行的信用信息局,因此其管理规程和相关的管理制度全部由政府制定,法国的企业信用评级也在此纳入监管范围。
法国的信用评级制度是在政府的推动下产生的,适应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法国公司进入到美国发展时,需要提供相应的信用评级报告,法国的信用评级主要针对企业进行,包括对企业的整体评级、具体业务评级和债务证券化的评级,由美国不同的是,法国不
仅同意信用信息局接受企业邀请进行评级,同时允许该机构主动对市场公开信息进行评级,此举对于中小企业和新兴类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法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比较迅速。
美国次债危机之后,欧盟开始对次债危机进行检讨,并对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管理,法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一致认为对于金融危机,评级机构未能及时提醒广大投资者由此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必须加强监管由欧盟27国共同成立欧洲证券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评级机构的监管工作。
2.4国外评级机构发展先进经验汇总
2.4.1信用评级体系的公开透明十分必要
由于信用评级机构在证券市场的支配地位,实际上掌握着证券发行的定价权,因此评级体系的建设和规范对于证券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支配意义,目前的情况下,评级机构对于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却并不负有责任这就使得信用评级机构对于违规操作的外部成本极低,才会出现上文中穆迪对于汉诺威公司评级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但是评级结果对于证券市场而言却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绝不容小窥,因此加强评级机构的透明和公正建设对于稳定金融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4.2加强评级机构的监管
目前因为评级行业发展的龙头老大在美国,因此在全球的信用评级市场中,目前全球重要的评级机构都具有美国的头两大评级机构
(即标准普尔和穆迪)的身影,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全球的金融稳定受制于美国的事实,次债危机以后世界各国均认识到此种局面所造成的危害,纷纷加强对本国评级机构和外来评级机构的监管工作,建立双重评级制度并对评级机构的股东进行监管和限制,这对于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管理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3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发展历程
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发展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开始主要是银行信贷信用评级,之后逐渐向债券评级和上市公司评级发展,而且目前和国际知名评级机构进行国际合作,引进其评级方法和指导理念,逐步和国际进行相关的业务合作。
我国的第一家评级机构是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其设立是应1987年央行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联合调研提出设立信用评级机构的要求而产生,上海远东评估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独立于金融系统以外的独立评级机构,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晴雨表的意义,因此远东公司的成立对于我国的信用评级业务具有里程碑意义。
自远东公司成立以后,我国纷纷成立许多评级公司,这个阶段包括远东公司在内的这些中小型评估公司服务对象还是债券评级,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市场化程度低,而且评级产品单一单调。
1992年是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国务院下
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这个通知对于中国评级业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文件明确规定了债券评级工作是债券发行工作的一个程序,这就从行政程序上确定了评级工作在债权发行和审批过程中的作用,因此随后存在于市场的几十个中小型评级公司逐渐发生重组和兼并,新世纪、中诚信、大公国际和福建省信用评级委员会(联合资信的前身)逐渐脱颖而出,这个阶段外部评级机构逐渐成立,而面对突然产生的众多评级公司,监管市场显然很难适应,这个时候中国的信用市场发展不太规范,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信用买卖问题严重,这个时候发行的债券违约率很高,为了改善这个问题,
90年代中后期,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内的评级机构进行整顿,这个时候央行陆续认可具有企业债券评估资质的企业评估机构,而信用评估也慢慢向规范化发展。
2004年央行征信管理局的成立,则标志着我国资信评估监管事业发展不如到一个新阶段,伴随着征信管理局出台的系列文件和制度,我国的资信评估市场的管理更加规范。
2005年中诚信、大公国际、联合资信、新世界和远东评估正式成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机构的首批挂牌单位,具有了合法资质,这标志我国的债权评级市场的发展正式步入到规模化和正规化的阶段。
06年我国的评级行业发展迈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中国加入到WTO,中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开始寻求国际合作,中诚信和穆迪
签署合资合作协议,中诚信在新的合资公司占有51%的股份保持控股地位,穆迪占有49%的股份,这是中国金融企业行业内,自从06年商务部发布中国企业合资新规之后首例外资并购,标志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买入到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3.2目前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问题
3.2.1信用风险防范承担机制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评级市场主要的业务品种为企业债券、企业可转换债券、银行债券和这个证券公司债券,主要是债券评级,这和美国评级市场初期评估发展紧紧评估债券的经历是一样的。
从目前债券市场评估过程来看,我国的信用风险评估存在着风险防范和承担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政府和传统企业的信用风险意识比较弱,而且目前的评级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强制推行,政府推进时期关于企业的信用评级标准的指定问题,目前因为经济命脉国有化的管理过程中,政府为化解金融风险使用行政手段化解金融风险,算然维护了国家金融稳定,但对于信用分先而言却不具有积极意义,企业在行政手段的干预之下,对于信用的意识和保护意识淡薄,进而必然产生信用防范的承担机制薄弱,发展不健全。
3.2.2.信用评级结果的认可机制发育不成熟
因为我国的信用评级发展是依附于政府引导而生,市场对于信用的认识也是从政府的强制而产生的,因此我国的信用评估工作是由政府主导之下在进行,这对于自由市场经济对于信用评级的认识产生一定的偏颇,甚至于在中国的某些地区是由政府制定的评级运行工
作,甚至为了经济发展某些地区出现了由政府机构发放的信用等级证书,中国甚至出现某些企业只要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的费用就能获得信用AAA级的等级证书,甚至出现部分地区出现AAAAA级信用企业,无疑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因此对于评级结果的认可工作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我们开始接受ISO的企业认证结果一样,需呀逐步健全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完善认证结果的确认和备案机制。
3.2.3信用评级的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虽然自从征信管理局成立以后出台了大量的部门规章,但从目前的管理角度而言,目前我国涉及到信用评级的相关法条及配套的法律法规仍然分布于各个条块单位,缺乏关于规范信用评级的基础性法规,这对我国的信用监管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在部分领域存在着监管领域重叠,导致监管成本的浪费,大大降低了监管的效率,因此监管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急需解决。
3.2.4 信用评级结果缺乏检索和备案系统
信用评级结果是信用评级工作的唯一成果,且带有很大的时效性,对于评级结果的应用必须有数据库可供查询,这就需要建立评级结果的检索和备案系统,供数据结果的使用者随时备查使用,目前我国的评级单位在完成评级之后的评级数据没有适当的归集和归档系统,评级数据散存于企业和评级单位处,评级结果仅仅针对某个单独的事件使用,国家没有建立相应的数据备查和检索系统,不利于事业的长远发展。
4 加强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对策及建议
4.1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
这里所说的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包括确保评级业务顺利开展的相关制度方面的建设,这需要我国目前经济领域所有的监管单位共同协作,央行的征信管理局、证券行业的证监会、保险行业的保监会、银行领域的银监会、国资委、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监管的制度体系,而不仅仅是征信管理局一家的意见,在所有涉及到信用监管的部门共同出台制度体系,完善制度监管工作。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由征信管理局牵头出台评级机构开展业务的许可制度和退出机制,目前除了五家比较大的评级机构在市场占有绝大多数业务,应该鼓励和支持其他中小企业积极进入信用评级市场,并出台相应的扶持和激励政策,同时完善信用评级的机构认可制度,同时完善管理和惩戒机制,对违规操作、私下交易的行为处以重拳打击,同时对不具备执业资格的机构实施强制退出。
4.2完善信用风险防范与承担机制
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主要使用者还是国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的信贷需求和债券发型需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银行融资的需求十分旺盛,但贷款的目的往往的不到满足,对于国有金融企业和地方政府而言,发生债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融资,只要融到资金,至于融资以后的事情,似乎不再关注之列,因此我国的金融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风险防范意识必须有待加强,而且伴随着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集中到期,主要是地方债券的集中到
期,国家只有通过再融资来弥补到期地方政府债券的资金缺口,这实际也给我们的政府着实上了一课,所以完善我国企业和政府的风险防范意识,尤其是增强风险的承担机制,对于完善我国的信用市场和促进信用评级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3培育成熟的信用评级机构和评级结果认可制度
信用评级的发展是为了节省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评估成本,提高评估的独立性,目前我国信用市场发育尚不完善,甚至出现为了发行债券和骗取信贷买卖信用的现象,这首先和国内的评级机构不重视自身的职业前途有关,同时评级机构的信用结果不能被社会所认可,这也和我国目前对信用的认识和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定位有关,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认识,提升信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应用,培育成熟的评级机构,并且出台全国备查的评级结果备案系统,提高不诚信企业的违法信用机会成本,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信宏,邵立强.信用评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