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时代农业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巫建华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 212400)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都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经过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初步建立了以项目式教学为抓手,以校内外基地为平台,以课题化管理为手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做促学,以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互联网时代农业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业职业院校;项目式教学;课题化管理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每个人都几乎可以在瞬间从互联网获取大量的信息。传统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几乎都可以从互联网获得,而不一定要从教师那里获得。互联网时代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改变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任务。只要学生拥有获取知识的热情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自主学习。从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智商方面和其他院校学生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关键在于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缺乏获取知识的热情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方式教学,这些学生上课玩手机、下课玩游戏几乎成为常态。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2]。

经过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初步建立了以项目式教学为抓手,以校内外基地为平台,以课题化管理为手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田野、利用网络、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其特征在于以做促学,以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农业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模式的构建

1.1以项目式教学为抓手,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板块

通过创业项目让学生直接面对现实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取信息,整合资源,最终解决问题。

(1)依托专业设计创业项目。紧扣产业需求、学校特色、专业特点设计创业项目,创新实施“新禾创业计划”,遴选了“新禾果园”、“新禾菇园”等38个创业项目,重点打造了农、林、牧、生物等4大创业板块,让学生有充足的选择余地。

(2)依托项目构建课程模块。围绕创业能力要素,根据不同项目,构建项目课程模块。以新禾果园项目为例:课程模块包括创业专业技能(含基础技能和岗位技能)、创业意识(含创业设计、创业心理等)、拓展技能(含管理、营销等)三部分。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这些技能进行拓展,如利用电商、微信等网络手段开展营销。顺应市场需求,引入“大数据”、“互联网+”、“创客”等新思路,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如在专业建设中,把“大数据处理”引入计算机专业的改革、“微金融”引入金融实务专业课程改革、“跨境电子商务”引入国际贸易教学实践等,而课程教学则积极引进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建立网络教学资源、推广“微课”与“慕课”等;对校园创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更需结合“微时代”背景,引入“公众微信平台”等新型网络互动平台,对学生开展创业思维教育。所以,立足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应通过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发展格局,让创业教育犹如土壤和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成为引领教育创新的潮流。

(3)依托基地实施创业项目。以省创业示范基地为载体,以社团为组织形式,采用“零投入,后结算,目标管理,自负盈亏”的承包经营模式开展创业实践,并以产量及销售业绩对其创业项目进行考核评价,同时作为相应课程成绩。

1.2 以校内外基地为平台,实施双轮并推驱动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学习者必须通过实践激发学习需求,从而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成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提供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高校与企业相融合的立体化创业实训和成果孵化平台,实现了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资源共享。学院以校内创业基地、校外产业基地为双轮,助推创业项目实施,集聚各方力量协同发展,建立了“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四位一体、共建共享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共同培育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同时,让学生通过这些平台,接触到各个领域最先进的技术,能够有

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然后就会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尤其是通过互联网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校内平台: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现代园艺工程技术中心。中心联合组建了农业部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等12个科技创新基地。拥有蔬菜生物育种等7个创新团队。实施校企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将产业前沿最新技术融入实践教学中。选派专业师生进企业顶岗轮训,进行创新人才培养。

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两园一街”。包括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创业一条街(校内大学生创业园)。“两园”占地5000余亩,可承载农、林、牧、生物全部创业项目,现已成为师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摇篮。“创业一条街”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56个创新创业社团和13家模拟型创业社团入驻其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参与学生数近千人。

此外,园林规划设计等38个工作室也满足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自主设计实验实训项目的需求。

在参与创业的学生中,几乎所有人都会尝试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校外平台:为了给学生提供资源丰富、功能齐全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学院构建了共建共享的校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学院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通力合作,“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与连云港市政府、太仓市政府等合作建设了“草坪草”、“彩叶苗木”、“茶叶”、“有机大米”、“蔬菜”等5大产业示范基地。该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积累创业经验。实践基地的基础建设投资全部由政府承担,已形成政府投资、产创结合,创业孵化和技术推广双赢的格局。与碧桂园华东科技新城等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实践苗圃”5家。实践场地、项目指导扶持等由各产业园提供,已形成校内选苗、校外育苗协同培育的生态系统。

在教育部、农业部的指导下,学院联合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中有15家上市公司和2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集团平台已成为学生顶岗实习的主阵地和就业的主渠道。

1.3以课题化管理为手段,确保项目有效实施

加强管理,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项目的完成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成就感。

(1)项目立项。学院创业指导中心发布创业项目指南,组织项目申报。要求以创业社团为组织形式进行申报,项目指导老师一般应具有副高职称或具有5年相关工作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