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法课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TO下对外贸易摩擦及其法律分析
一、中外贸易摩擦的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愈加密切,中国经济也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却成为反倾销诉讼案件的主要涉案国,反补贴诉讼呈现出增长态势,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摩擦也大幅度增长。据WTO统计,1995年WTO成立以来,自成员方反倾销立案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案件占总数的1/7左右。2008年上半年,中国仍是全球反倾销调查最大的受害者。2007年中国的贸易摩擦仍是居高不下。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中国无疑将面临更多的贸易争端,且会呈现出逐步加剧的态势。未来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化的过程中,中国将会在更多附加值高的产品上可能与其他国家产生贸易摩擦。
二、中外贸易摩擦的成因及其特点
【一】中国对外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摩擦与争端是世界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以科技研究为动力,以跨国公司的经营为载体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产生摩擦与争端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需要通过国际磋商与协调,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来逐步消除和解决。
(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存在以及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生贸易磨擦的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目的使得世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不同的国家始终围绕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来调整自己的贸易政策。发达国家间为争夺世界市场和经济主导而彼此摩擦;发达国家因为其经济地位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挑战而与发展中国家产生摩擦;发展随着经济进一步全球化,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利益不一致所导致的贸易摩擦也从未间断。
(三)世界经济的衰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是贸易摩擦增多的根本原因。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主要的经济体都发生了经济衰退或增长迟缓,需求的萎缩导致争夺市场的竞争白热化,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升温,世界贸易量大幅萎缩,在世界经济疲软的总体趋势下,作为世界贸易自由发展的最大障碍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不可避免地要导致摩擦频繁发生和不断升级。
(四)GATT/WTO相关条款的模糊性为摩擦的产生提供了机会。为了协调缔约国之间的利益,避免贸易自由化对国内经济的过分冲击,GATT/WTO中规定了一些例外条款
(五)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对遏制贸易摩擦产生的力度不够。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实际上促成了贸易摩擦的发生和加剧。首先,其他国家报复违约国的行为必须得到WTO的授权。争端解决机制的种种程序性安排既增加了报复的时间成本,又降低了报复行为的主动性,从而不利于可信性的提高,而可能威胁又是抵制投机行为的必要条件,因此最终也就难以抑制有关国家的投机行为。
【二】中外贸易摩擦的特点
(一)反倾销调查层出不穷。1995年到2004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600多起,其中仅2004年,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障措施及特保调查59起,涉案保金额143亿美元,是被施加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
(二)技术壁垒花样不断。技术壁垒作为一种限制措施,成为很多国家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保护该国产业的锐器。以提高检疫标准、增加检测项目、繁琐的通关程序为手段的技术壁垒日益成为我国外贸的约束条件。
三、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
作为世界上新兴的贸易大国,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发生深刻的变化,贸易摩擦在未来将会继续存在,我们应采取有效的策略以减少损失。
(一)改善外贸出口结构,提高商品市场竞争力。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之所以不断升温,最直接原因在于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严重不合理。中国出口企业要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首先,充分利用国内劳动力和原材料市场,保持价格优势。其次,适当扩大进口规模,太大的贸易顺差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也没有好处;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引进国内急需的先进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弥补国内市场不足,满足国内经济增长的需求。
(二)开拓国外新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有影响力的出口企业可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可在能力范围内兼并或收购国外有科技实力的当地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把生产基地通过跨国公司的形式转移到国外,利用当地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市场,就地生产销售。
(三)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积极反击国外贸易救济的滥用出口企业应积极地面对国外的各种贸易诉讼,认真学习和研究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政府也要加大普及贸易救济知识,贸易部门和相关产业部门应协调做好普及工作,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外贸规则的专业人才;鼓励和帮助企业积极应诉,为其提供有效的信息及应诉成本利益分析。
(四)尽快摆脱"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歧视性待遇。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基本上实现了行业的市场化运营,然而一些国家仍无视客观现实,妄加臆断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以不确定的"替代国"标准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为尽快摆脱"非市场经济地位"待遇,政府应加强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市场经济已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所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企业也要注重国际市场调研,健全财务制度,积极应诉;在单个反倾销案中,企业可以申请市场经济地位。
(五)建立外贸预警机制为防止国际贸易摩擦,保护现有的市场,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外贸预警机制。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应对重点敏感产品进出口在主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趋势和出口增长前景进行系统、连续性的研究,及对国内产业的影响进行监测分析;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随时监控、了解出口产品的动态趋势,如果某一产品在某国市场上销量突增或价格急跌,应提高警惕,考虑是否会引发国际贸易摩擦,提前对可能遭受保障措施的产品做好应对的准备。
(六)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在中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中,存在许多对中国不利的歧视性规定,导致其他WTO成员对中国滥用反倾销、特障等贸易限制措施,恣意制造贸易摩擦。为减少WTO成员对这些条款的滥用,中国应敦促各成员方严格遵守WTO有关贸易规则,积极与有关成员方进行多边、双边贸易谈判,逐步完善WTO协议的相关规定。
四、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发展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适应国际间贸易关系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的一套管理对外贸易的制度。
(1)1949~1977:高度集中的外贸经营管理体制
(2)1978~1991:下放外贸经营权,扩大外贸经营渠道,促进产销结合,重视市场信息反馈的指导作用,并颁布一系列的外贸法律法规
(3)1992~2000:国家先后制定、颁布外经贸法律法规共700 多项,取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贸法制建设突破性进展同时也有不完善之处
(4)2001 入世至今:外经贸法律法规清理工作基本完成;抓紧进行外经贸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制定;进一步提高外经贸立法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刘星红.欧洲共同体对外贸易制度[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6.293.
[2]慕亚平.当代国际法论[M].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126.
[3]黄汉民:论经济全我化下贸易摩擦[J]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
[4]刘崎: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与对策. 经济管理, 2007
[5]丁黎:从贸易角度探讨我国的贸易摩擦与对策. 国际贸易问题,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