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形成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掌握《红楼梦》人物语言含蓄美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展示课例为第二课时。

一、导语

十年血泪《红楼梦》,两世姻缘木石盟。

一部中国式的经典爱情大戏,一对史上最诗意玲珑的男女主角,一段木石前盟,在镜花水月的故事里辗转千年,最终魂断香散。这令人着迷又令人惆怅的爱情故事里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番。从前文中,我们了解到:经历家庭巨变,林妹妹千里飘萍来到贾府,这一路,她走得步步惊心;这一路,她又命定相扰了谁的一生呢?

二、教学内容

1、请同学们浏览全文,找出集中描写宝黛初会的段落。

明确:13、14段。

2、请同学们自读第13段,标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并揣摩以下两个问题:

宝玉的出场有什么特别之处?

林妹妹初逢宝玉,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明确:宝玉的出场,伴随着一阵脚步响和丫鬟的娇声倩笑,一声“宝玉来了”把我们的好奇心都逗引出来了,都想一睹这位多情男主的风采。联想前文凤姐的出场,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不过一为笑声,一为脚步声,一个火辣热烈、张狂放肆,一个热情活泼、温和亲切。同中有异,可见作者写法之高妙。

见宝玉,林妹妹有一个心理变化过程:先疑后惊。

疑惑源于见面前的印象,母亲眼中宝玉顽劣异常,王夫人眼中宝玉是混世魔王。总之,宝玉是长辈眼中的不肖子。

惊奇源于眼见为实,澄清了众人的不实之词。

3、找出宝玉的肖像描写,并试着描绘一下你想象中的宝玉形象。

提示:两处着装描写,两处外貌描写。

明确:宝玉流光溢彩,俊美非凡。眉间目际,情思飘飞,动人心魄。宝玉的“风骚”与凤姐不同,凤姐体格风骚,侧重写出姿容俏丽的俏佳人形象,宝玉的一段风骚,更体现他潇洒飘逸、无拘无束的气质。

4、林妹妹是远客,宝玉是主人,为何单等林妹妹来了,才借林妹妹的眼睛来刻画宝玉呢?提示:数去最怜君傲世,算来唯有我知音。宝玉之美,也只有黛玉能真正欣赏。在众多的女儿香中,唯有她的眼睛能洞察宝玉的灵魂。

而在世俗人眼里,宝玉又是那副模样呢?

《西江月》二词,正文反作,似贬实褒,突出了宝玉的叛逆性格和先锋气质,这是位“古代先锋少年”。

世俗眼中不肖子,黛玉心中多情郎。宝玉成为她心中的美好画面,以至于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5、曹雪芹写人物很有意思,他喜欢用互现法。人物在看,同时也在被看。所以写一人也是写两人,甚至写多人。在黛玉悄悄留意宝玉的同时,宝玉又是怎样细细打量黛玉的呢?

提示:林黛玉外貌描写。

书中凡描写黛玉处,笔墨最是空灵。有一种美叫林黛玉。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低眉顾盼,罥烟轻染,脉脉含情,楚楚动人,娇柔灵动,飘逸出尘。

思考:前文也借别人的眼睛写过林妹妹,与宝玉所见,有什么不同吗?

提示:宝玉看黛玉,是含着情,带着意的,在宝玉面前的不仅仅是黛玉,还是迷蒙的烟霞,水畔的桃花,风中的弱柳,出岫的轻云,弱质纤纤,风韵淡淡,是花的精魂,诗的化身。总之,黛玉之美,只有在宝玉眼中才能尽情绽放。

6、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们初次相逢便作旧识,瞬间达到了了解和默契。不过,同样额感觉两人却又怎样不同的表现呢?

提示:一个心内惊,一个语中笑。

一个存乎中,一个发乎外。

一个娇羞内敛,一个纯真洒脱。

一个心生好感,一个要表达好感。

7、宝玉用了怎样特殊的方式表达对林妹妹的喜爱?

提示:赠字,摔玉。

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爱博而心劳。

三、拓展思考

你来之前,我惶惶度日,你来之后,我的世界青山绿水,花开嫣然。宝黛爱情,始于美好,却终于寂寥。有人说,这是一开始就命定了的,大家是如何理解的呢?

提示:个人性格方面,黛玉纯情专一,宝玉爱博心劳,注定了感情之路布满坎坷。社会原因,纯洁的理想世界敌不过功利的世俗世界。

四、结语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爱情是幽微灵秀之地,又是无可奈何之天。曹雪芹写尽了这种无奈,也写尽了人生的悲哀。

五、作业布置

以宝黛为主题写一副对联,可以描绘宝黛初会的情景,也可以写出对宝黛爱情的理解和认识。

示例:惊鸿一瞥灵若仙

凝眸暗睹似旧人

《林黛玉进贾府》学情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安排在必修三,突然面对这么长篇幅的文本,学生会有一种恐慌感。虽然学生对经典名著《红楼梦》是熟悉的,不少同学也看过电视剧,但是他们的文本细读能力还是有限的,思考探究能力也正在建设之中。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将文本集中于几个点,由点到线,由线再铺展为面,一方面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一方面也尽量在课堂上做到“小切口、深挖掘”。既避免将文本讲得艰涩难懂,又避免流于肤浅和表面化。

高一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情感世界越来越丰富和复杂,开始对爱情有朦胧的认知和向往。《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于宝黛初会的精细刻画,容易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感受。因此,以宝黛爱情为切入点,能触发学生对人物性格及形象刻画的鉴赏和品味,贯彻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三位一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基础,是连接点。教师与教材隔膜,就无法引领学生发现其中的美妙;教师与学生隔膜,就无法科学有效的促成学生优秀的思维习惯和鉴赏能力。一堂课不仅教师要教得好,还要让学生学得好,不怕考。

《红楼梦》是我熟悉的经典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是我执教过多次的传统课文。如何避开熟路子、老套板,回归原汁原味的文字本身,领悟经典本来的魅力,一直是我思索的主题。因此,我没有先入为主地给学生一些现成的评论或鉴赏,而是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品,在品中写。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路的流转,为课堂把好脉,不囿于成式,不硬性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好的生成,是师生思维碰撞、教学相长的结果。

本节课师生交流畅通,情感融洽,合作默契,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对文本的品味鉴赏,并将思考引向了深入。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有知识的积淀,更有思维的引领;有教师的智慧,更有学生的精彩演绎。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会且行且学习,不断磨砺和提升自己。

《林黛玉进贾府》教材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的重点篇目,也是高中的传统篇目,有很多优秀教师对本课进行过探索和研究,关于这一课的优秀课例也很多,这无疑增加了备课的难度。在熟读文本和精研课例的基础上,我决定将《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重点放在文学鉴赏方面,仔细品味作者在人物刻画和情节推进上的巧妙设计,在“读——品——评”中体会经典艺术的不朽魅力。

《林黛玉进贾府》作为中国古代小说,其学习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欣赏中国古代小说,要从分析环境入手,要认识古代封建社会,看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要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要认真揣摩语言,要细细咀嚼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