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跌倒评分表

儿科跌倒评分表

儿科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分表病区床号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

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高危险防止跌倒措施

△在床头卡上座明显标记 △尽量将患者安置距离护士站较近病房 △ △告知家属应有专人陪护患者△通知医生患者的高危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加强对患者夜间巡视△将两侧四个床栏抬起△必要时限制患者活动,适当约束 标准护理措施 姓名:______ 性别:_____ 年龄:_____ 病区:________ 床号:____ 住院号:_____

Morse跌倒评分说明: 1、病人曾跌倒(晕厥)/视觉障碍:病人在入院之前或入院后曾经跌倒(晕厥)的历史或 是视觉障碍评分为25分,如果没有为0分。 2、病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医学诊断:如果病人有多过一个或以上医学诊断评分为15分, 没有为0分。 3、病人使用丁形拐杖/手杖/学步车则评分为15分,行走时需要的辅助物:如果病人行走 不需要任何物品辅助二步态自然,或使用轮椅,或病人卧床休息不能起床活动,或由护 士协助活动而不需要辅助评分为0分。 4、留有静脉内置管:病人正在进行静脉内治疗(留有静脉内针管)或是使用药物治疗(麻 醉药、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抗痉挛药、轻泻药、利尿药、降糖 药、抗抑郁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均评分为25分,没有为0分。 5、病人步态:正常步态或卧床休息:评分为0分,病人自然挺胸,肢体协调。病人年龄超 过65岁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评分为10分。乏力:评分为10分,病人可自行站立, 但迈步时感觉下肢乏力或无力,需要辅助物品支撑。损伤步态:评分为20分,病人主要表现为从椅子上站立困难,站立后低头,眼睛看地板,病人平衡差,下肢颤抖,当护士协助病人行走时发现病人关节强直,小步态或病人不抬腿或拖着脚走。 6、精神状况:病人表现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睡眠障碍或是病人非常自信, 对护士的评估提醒漠视均为15 分,正常为0分

防跌倒评分表

环境中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 检查日期检查者护士长签名 每月至少查两次,请附查检表

住院期间防跌倒措施落实查检表 病区: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诊断: 每月现场查看5名患者,请附查检表

防跌倒风险告知书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电脑自动生成) 尊敬的患者、家属或患者的法定监护人、授权委托人: 您好!鉴于对您病情的全面评估,您目前的疾病状况具有跌倒的风险。跌倒/坠床的发生会对您的治疗、身体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不利影响,现特将防范措施告知如下: 1、患者须家属或陪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陪护,陪护如需短暂离开时须安置好患者,告知护理人员,如厕、沐浴时尤其注意看护,避免沐浴时间过长,使用防滑垫注意地面湿滑,如有需求可使用卫生间应急铃。 2、树立防跌倒意识,卧床休息时,请使用床栏,日常物品固定放置于易取放之处,需要帮助时使用床边呼叫器。 3、保洁员拖地时避免下床走道,地面潮湿、有水渍时不要下床活动,呼叫我们及时处理,待地面干燥后再下床活动。 4、病情许可能下床活动时(如厕、沐浴、病区散步等)应有人陪护,穿防滑的鞋子(勿穿拖鞋)、长度合适的宽松衣裤(不易过长),走廊行走请借助扶手。 5、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 “平卧30秒→双腿下垂30秒→床边站立30秒→行走”,尤其是夜间,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引起头晕跌扑。 6、如您在行走时突然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下肢无力、步态不稳、不能移动时,立即原地坐(蹲下)或靠墙,呼叫帮助。 7、服用特殊药物,如镇静药、麻醉药、降压药、降糖药、抗焦虑药等的患者服药后卧床休息片刻,避免立即外出活动。 患者或亲属签字: 护士签字:年月日

护理记录:Morse 评分**分,给予标准/高危险跌倒预防措施”。

Morse跌倒评分表.docx

宝鸡市金台医院Morse跌倒 / 坠床评分表 科室:住院号:床号:姓名: 诊断: 性别: 评估日期及评分 项目评估内容 跌倒 / 坠床史□0 分无□25 分有 超过一个□0 分无□15 分有 医学诊断 □0 分不需要辅助工具、卧床休 息不能起床、有护士协助活动而 不需要辅助工具或使用轮椅 □15 分使用拐杖、手杖、助行器 行走辅助静脉治疗□ 30 分扶靠家具行走 进行静脉内容治疗但无陪护需自行 入厕者或使用用药治疗(麻醉药、抗高血压药、抗阻胺药、镇静安神药、抗癫痫药、抗痉挛药、缓泻药、抗抑郁抗焦虑药、利尿药、抗精神药、降糖药) □□ 0 分无□20分有 及用药 步态 精神状态机认知态度□0 分正常、卧床休息不能活动 □10 分年龄 >65 岁,双下肢虚弱乏力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 □20 分残疾或功能障碍 □0 分正常 □15 分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睡眠障碍或过于自信 得分 评估效果 护士签名 评定标准:评分大于 45 分为跌倒高风险; 25-45 为跌倒中风险;小于 25 分跌倒低风险评估说明:高风险一周评估一次;中、低风险入院评估一次,出院时结果反馈即可。 结果反馈:(□发生□未发生) 反馈时间: 病人去向:

护士长 / 质控护士签名: 患者 / 家属签名: Morse 跌倒 / 坠床评分表 评估说明: 危险程度MFS 分值措施 零危险0—24一般措施 低度危险25—45标准防止跌倒 / 坠床措施高度危险>45高危险防止跌倒 / 坠床措施 标准护理措施 跌倒 / 坠床提供足够的灯光,清除病房、床旁及通道障碍 保持病区地面清洁干燥,告知卫生间防滑措施(淋浴时有人陪伴) 将日常物品放于患者易取处 教会患者使用床头灯及呼叫器,放于可取处 指导患者渐进坐起、渐进下床的方法 专人陪住,患者活动时有人陪伴 穿舒适的鞋及衣裤 高危险防止跌倒 / 坠床措施 除一般及标砖护理措施外,还应包括以下措施: 1、在床头卡上做明显标记 2、尽量将患者安置局里护士站较近病房 3、告知家属应有专人陪护患者 4、通知医生患者的高危险情况进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5、加强对患者夜间巡视

早期预警系统在医疗评估中的应用

有场所全面禁烟。护士在帮助那些不能随意在NH S所属场所吸烟的病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 结论 帮助病人戒烟的无烟提议提高了护士在戒烟中的重要性。由于他们有最大的可能记录病人的吸烟状况和提供短暂的干预,这种初级护理的角色使护士们的重要性有了很大的增强。随着更多的基础护理机构制定出病人群体指导规定和尼古丁代替疗法可用性的增加,这个角色对病人来说将会变得更为重要和有影响力。 (董雅光 赵彤霞 王彦琦摘 程显山校) (本文编辑:赵中升) 早期预警系统在医疗评估中的应用[英]/Pal m er R NT 2004,100(48):34 35 不恰当的护理意味着如果急性病人病情恶化直至必须送往I C U时才能被发现这样的护理并不是最令人满意的。而定期恰当地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可以提醒病房护理人员早期发现问题,并能在病人病情恶化前采取措施。早期预警系统即给常规观察一个分值,能够帮助护理人员辨别出病人病情何时恶化,何时需要医学评估及可能的医疗干预。 改良的早期预警系统(M E W S)是一个评估工具,是用来提醒普通病房的医护人员确定那些病人病情有可能恶化和需要增加护理等级。此系统是由M organ等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 W S)演变而来,最近被引入英国奇切斯特市圣理查德医院的医疗评估病房并被运用到每位病人的观察表中,因为大家认为它更可能被广泛应用。 作者在一个高依赖课程中接触到了ME W S,此课程是根据危重症综合护理!一文而为所有病房工作人员提供的以能力为基础的高依赖护理训练,此文推荐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普通病房开展使用,使医护人员能在急性病人中观察到生理学指标的变化,并要求不管危重病人在哪个病房都要为其提供持续的标准化护理。 改良的早期预警系统 ME W S是一种适用于床边的简单的评分系统,易被医学评估部门及病房推广应用。此工具是通过评估以下6个方面生理学指标:呼吸率、脉搏率、收缩压、体温、尿量、AVP U值来鉴别出会发生病情恶化的病人。(AVPU 是指:A-清醒,自主睁睛、讲话;V-对语言刺激的反应,执行指令性动作;P-对疼痛的反应,对疼痛刺激有反应;U-没反应)。 M E W S是一种追踪与激活!预警工具。追踪包括定期观察选择性的基础生命体征和评估生理学指标并给予其一定分值,之后计算总分,分值越高,评估的值越不正常,当病人的分值达到一定的域值时,医学干预系统被激活。 Ahern和Ph il p o t认为M E W S系统是许多用来早期判定急性病人病情恶化的生理学评分系统之一,包括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评分(A P AC HE?),此评分是用来评估病人入I C U时的病情严重程度的。不过,ME W S是唯一的适合床边病人评估的评分系统,它全面、迅速、容易使用,并能对一些常规收集的参数结果进行比较。 引入ME W S的原因 病房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性在不断增加,而病房护士通常只能照顾那些接受复杂治疗的病人,比如持续气道正压(CPAP),或者双水平气道正压(B I PAP)的病人。M akin(2000)认为,工作繁忙的普通病房护士认为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照顾危重病人,这可能会导致病人的预后不良。在这些情况下,ME W S就成了迅速鉴别高危病人的理想工具。 Subbe等(2001)认为,在一组内科急症病人中,升高的ME W S分值与增高的病人死亡率有关。2003年英国护理部的文件指出,当护理现存的、潜在的重危患者时,认真地、技术熟练地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是至关重要的。 M c Qu illan等认为,对病房病人护理不太理想是常见的事情,而且预示病人病情危重的体征经常被忽略。他们认为不太理想的护理是缺乏对气道堵塞、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知识,导致这些异常发现被忽视。不能寻求专家建议和理解临床急症被描述成不恰当护理的原因,所有这些的主要后果是死亡率、发病率增加,病人需要被送往I CU救治。 从普通病房送往I C U的病人比那些从急诊科、手术室、恢复室转来的病人死亡率高,Go l d h ill认为在病人被送往I C U之前,不太理想的护理是常见的。Go ldhill等研究发现,在病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前的几个小时,异常的生理学指标被记录下来,他认为这些病人会从更早期干预中获益。Franklin和M atthe w发现,大部分心跳骤停病人发病前有病情恶化的指征,而护士不能告知医生病人的病情恶化,因此实际上有机会进行干预来改善病人的预后。 急症病人常见的异常表现:呼吸频率增快、意识频率改变、心律异常、血压异常、尿量异常。尽管呼吸率是心跳骤停和入往I C U的重要预测指标,

跌倒评分

跌倒评分表(外科) 注:1-7分,低风险不再评估;8-14,中等风险1次/周;15-21分,高等风险1次/3天。 护理方法 一、低风险: 1、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洗手间铺有防滑垫及防跌倒标识, 保持通道的通畅。 2、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穿防滑鞋,患者服不可过大 过长,病情要求卧床的情况下要在病床上大小便,助行器要放于患者可触及的地方。 3、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特别是镇静催眠药、麻醉药、抗精神病药, 被公认为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

4、放置物品于患者所及之处:如水杯、电视遥控器、纸巾及助行器等。 5、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呼叫铃:告知患者有需求时使用呼叫铃,等待护士到来 后,由护士关呼叫铃。 6、需要时提供合适的助行器:根据科室特点,设有拐杖、助行器、沐浴凳等, 供患者免费使用。老年人心理不服老,有行动能力者对辅助工具多有排斥心理,护士要做好解释工作,加强护患沟通,积极开展健康教育[6-7]。加强宣教、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辅助工具,使其认识到合理使用辅助工具是一种安全措施。 二、中等风险 1、除执行低危组1~6项措施外,加以下两项: 2、按要求上好床栏,每一次查房、治疗,护士主动为患者上床栏,告知上床栏 的必要性。 3、协助患者行走及上下床:在病情容许的情况下,由护士进行评估,选择合适 的助行器,并指导患者使用。 三、高等风险 1、除执行低、中危组共8项措施外,加以下措施: 2、悬挂跌倒风险的高危标识:高危跌倒风险患者(>45分),管床护士除了在患 者床头悬挂“防跌倒”警示牌、还要进行交班,引起值班护士的重视(加强巡视)。 3、必要时予肢体约束:根据患者情况上约束带,但定时观察肢体的血运及受压 情况。 4、根据情况留陪护:要向陪护告知防跌倒知识及助行器的使用。

跌倒、坠床评估表.doc

广西水电医院 住院患者跌倒 / 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记录表 评估要求: 1、属于跌倒 / 坠床危险患者入院或转入24 小时内进行评估,病情改变(意识、肢体活动改变)立即进行 评估。 2、总分≥ 4 分,即视为高危性伤害/ 跌倒 /坠床患者,须执行相关防护措施;告知患者与家属并在告知书上 签字;至少每周评估一次。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日期: 20 年月日 危险因素(可多选) 日期评估 / 打分 / 采取措施分数 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经历 1 意识障碍 1 视力障碍 1 活动障碍、肢体偏瘫 3 年龄(≤ 9 岁或≥ 70 岁) 1 体能虚弱(生活能部分自理,大部分时间要卧床或坐椅) 3 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 2 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散瞳剂□镇静安眼剂□降压利尿 1 剂□镇挛抗癫剂□麻醉止痛剂 住院中无家人或其他人陪伴 1 总分 防护措施(请在采取的相应措施栏内打“√”并落实 1、 1 )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 环境保 2 )患者需活动时,保持病房内光线充足 护措施 3 )地板干净、不潮湿,湿拖地时有防滑警示标识 4 )床、床头柜、椅子等物品按规定放置,不阻碍通道 2、 1 )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的位置,并教会患者如何使用 物品保 2 )睡觉时将床栏拉起,确保其安全 护措施 3 )将患者常用的物品(水杯等)放在易取之处 3、 1 )床头挂高危跌倒 /坠床患者的标识 患者保 2 )定时巡视,为需要大小便的患者提供帮助 护措施 3 )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 4 )避免穿大小不合适或容易滑倒的鞋子、长短不合适的裤子 5 )必要时进行适当部位的约束,以使跌倒/ 坠床的可能性减至最小 6 )运送患者离开病房时,平车须上护栏,必要时约束患者。使用轮椅必须 用安全带 4、 1 )嘱患者应在有人陪护下方可离床活动 护士告 2 )嘱患者改变体位遵守“三部曲”:平躺30 秒,坐起30 秒,站立30 秒,知患者再行走 应采取 3 )嘱患者头晕时,应在床上休息 的保护 4 )嘱患者如上厕所或淋浴时有需要帮时使用紧急呼叫器 措施 5 )教会患者使用合适的助行器具 其它 签名:

(完整word版)Morse跌倒评估量表.doc

MORSE 跌倒评估表 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 日期 时间 病人曾跌倒 没有 =0 ( 3 月内) / 有 =25 视觉障碍 超过一个没有 =0 医学诊断有 =15 没有需要 =0 完全卧床 =0 使用助行器护士扶持 =0 具丁形拐杖 /手杖 =15 学步车 =15 扶家具行走 =30 静脉输液 / 没有 =0 置管 / 使用 有 =20 药物治疗 正常 =0 卧床 =0 轮椅代步 =0 步态 乏力 /≥ 65 岁 / 体位 性低血压 =10 失调及不平衡=20 了解自已能力=0 忘记自己限制/ 精神 意识障碍 /躁动不安 / 状态 沟通障碍 / 睡眠障碍 =15 得分 签名 1. 评估时机: 65岁以上患者、临床上有跌倒危险的病人入院时评估;≥45 分每周至少评估1-2次;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或者口服了会导致跌倒的药物时需评估;患者转到其他科室时需评估;跌倒后需评 估。 2.使用药物治疗:指用麻醉药、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痉挛药、轻泻药、利尿 药、降糖药、抗抑郁抗焦虑抗精神病药。 3.≥ 45分为高度危险,提示病人处于易受伤危险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此量表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Morse 等[3] 于量表是一个专门用于预测跌倒可能性的量表 1989 年研制 ,并在多个国家及地区医院使用。该,量表由 6 个条目组成 ,包括跌倒史 (无 =0 分 ,有 =25 分 )、超过 1 个医学诊断 (无 =0 分 ,有=15 分 )、行走辅助 (卧床休息、由护士照顾活动或不 需要使用 =0 分 ,使用拐杖、手杖、助行器 =15 分,扶靠家具行走 =30 分 )、静脉治疗 /肝素锁 (无 =0 分 ,有 =20 分 )、步态 (正常、卧床休息不能活动 =0 分 ,双下肢虚弱乏力 =10 分 ,残疾或功能障 碍=20 分 )、认知状态 (量力而行 =0 分 ,高估自己或忘记自己受限制 =15 分 )。总分 125 分 ,评分 >45 分确定为跌倒高风险 ,25~ 45 分为中度风险 ,<25 分为低风险 ,得分越高表示跌倒风险越大。

各种护理评分表

各种护理评分表

————————————————————————————————作者: ————————————————————————————————日期: ?

各种评分表评分时间 易跌倒药物:见附表 每次评分后需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见附表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 1、入院2h内 2、≥3分时每周评估1次(周一评估), 3、发生病情变化(如手术、病情恶化,增加易跌倒药物等)时, 随时评估。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1、入院2h内 2、≥10分每48h评估1次, 3、病情稳定后皮肤无特殊变化的应在第2周开始每周评估1次(周一评估), 4、发生病情变化(如手术、病情恶化等)时,随时评估。 管路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表1、首次置管后2h内(院外带来管路应在接诊时由责任护士完成首次评估); 2、≥12分每次交接班时须由接班护士完成评估 3、﹤12分者,要求每48h评估一次 4、患者状态发生改变时(增加管路,手术等),随时评估,直到患者管路拔除为止。 Wells评分表1、入院2h内 2、每周一评估至患者出院或确诊DVT 4、患者发生病情变化(如手术、病情恶化等)应随时评估。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量表1、入院 2、急诊手术当日3、术前一日4、术后三天5、出院 6、转科 患者所服用的药物中,凡是导致精神混乱、抑郁、镇静、心律不齐、直立性低血压、步伐不稳和认知障碍等副作用的药物,均会增加患者跌倒的风险。医务工作者应严密关注易跌倒药物,减少跌倒的发生率。 分类易跌倒药物药品名称 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奥氮平,利培酮 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米氮平,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 镇静催眠药地西泮,劳拉西泮,氟西汀, 麻醉药芬太尼,美沙酮,吗啡,阿片,哌替啶,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布桂嗪,吗啡阿托品注射液,羟考酮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临床应用研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刘坚李筑英张国琴黄玉娟汤定华 20006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儿童医院急诊科 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6.11.015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earlywarningscore,PEWS)在急诊患儿危重程 度评估中的意义三方法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法,对2015年4月至6月我院急诊重症患儿(收ICU 176例)及轻症患儿(好转返家352例)进行分析,分别进行PEWS,比较两组分值,并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曲线分析三结果重症组患儿PEWS评分显著高于轻症组[(3.24?1.24)分vs.(0.66?0.42)分;t= 28.436,P<0.05]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9,可信区间为0.810~0.889(P<0.05),最佳临 界分值为3.5分三结论PEWS评分对评估儿科急诊患者病情二及时识别危重患儿有一定价值三 ?关键词?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急诊;病情评估 儿科急诊患者数量多二风险大二病情变化迅速,故及时识别危重患儿二尽早分流及采取干预措施对提高重症患儿抢救成功率二降低医疗风险有重要意义三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earlywarningscore,PEWS)能快速二客观二有效地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其应用日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1-2]三本文分别对经急诊救治后好转返家及收治ICU的患儿进行PEWS评分,探讨PEWS评分对儿科急诊患者病情评估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评分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6月日间急诊患儿共8637例,年龄1个月~14岁三其中收入ICU176例(NICU及PICU)三由经培训的急诊专科护士对入选病例进行PEWS评分,并记录患儿年龄二初步诊断和转归三评分细则见表1三以收入ICU患儿为重症组,采用系统抽样法从经急诊治疗后好转返家的患儿中随机抽取352例作为轻症组(1?2配比)三 1.2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PEWS评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三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WS评分对急诊患儿病情评估的作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2 结果 2.1 轻症组与重症组PEWS评分比较轻症组和重症组PEWS评分分别为(0.66?0.42)分及(3.24?1.24)分,重症组患儿PEWS评分显著高于轻症组(t=28.436,P<0.05)三 2.2 PEWS评估病情的价值分析依据组别做二分类变量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49,可信区间为0.810-0.889(P<0.05),说明PEWS评分对重症患儿的判定有意义三最佳临界值为3.5分,当PEWS为3.5分时,敏感度为27.3%,特异度接近100%,说明PEWS?3.5分可作为判定患儿收治ICU的警戒,见图1三 表1 PEWS评分标准[1] 指标0分1分2分3分意识正常嗜睡激惹昏睡/昏迷 心血管系统肤色粉红 CRT1~2s肤色苍白 CRT3s 肤色发灰 CRT4s 心率较正常升高20次/min 肤色发灰,皮肤湿冷,CRT?5s 心率较正常升高30次/min或心动过缓 呼吸系统正常范围 无吸气性凹陷呼吸频率较正常升高 10次/min,FiO20.3或 吸氧流量4L/min 呼吸频率较正常升高 20次/min,有吸气性凹陷, FiO20.3或吸氧流量6L/min 呼吸频率较正常减少5次/min, 伴胸骨吸气性凹陷,呻吟,FiO20.3 或吸氧流量8L/min 万方数据

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评估表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护理评估表 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跌倒或坠床 评估内容分值评估标准分值标准分 评估日期精神状况 3分 昏睡或昏迷 1 嗜睡 2 意识模糊或躁动或谵妄或痴呆 3 活动情况 4分 仅能床上活动 2 行走需要帮助或使用辅助工具 或步态不稳或站立时平衡障碍 4 年龄因素 2分﹥60岁或﹤12岁 2 疾病因素 3分 □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 □眩晕症□帕金□森综合症 □癫痫发作□贫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严重营养不良□关节疾病 患一种疾病 患两种及其以上疾病 2 3 用药情况 3分 □麻醉药物□抗组胺类药物 □缓泻剂或导泻药物 □利尿剂□降压药 □降糖药物 □抗惊厥药物□抗抑郁药物 □镇静催眠药物 使用任意一类药物 使用任意两类药物 1 2 感觉功能 3分 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0.3 1 单盲或视野缺损 2 双盲或双眼包扎 3 跌倒史 2分入院前3个月内有跌倒史 2 评估得分 评估人签名 评估结果及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评估得分 预防措施 1.保持地面无水渍、无障碍物,病室及活动区域灯光充足。必要时使用床栏。 2.评估结果为高危患者,床尾悬挂预防跌倒标识,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留陪伴。 3.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导致跌倒的原因,患者日常用物及呼叫器放于可及处。 4.指导患者穿长短合适的衣裤及防滑鞋,提醒患者下床时若有必要寻求帮助,外出检 查时使用轮椅专人护送。 5.护士长督促检查防跌倒措施的落实情况 责任护士签名 1.60岁以上的患者均要进行评估。入院后每周评估一次,手术后重新评估;每项评估情况请在相应评估 项目上作出评分。 2. 评分3分及以上者属高危患者,请在“评估结果及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中选出相关预防措施(若已实 施,请划“∨”)。 3.分数高表示风险增加:轻度风险:3-8分;中度风险:9-14分;高度风险:15-20分.

儿科早期预警系统评分工具研究进展

儿科早期预警系统评分工具研究进展 摘要:早期预警评分工具是预警系统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对护理人员起到警示作用,提醒护理人员监测出现危险情况的患儿,以便于对其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出现不良情况,将临床危险降到最低,极大程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据相关资料记载,引发患儿死亡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为心肺衰竭,在儿科各个病房中,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为0.5%~20%,生还率为25%~50%。而在新生儿早期阶段,呼吸窘迫发生率高达8%。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患儿心脏骤停和呼吸窘迫等指标,便能有效降低儿童的病死率。本文将对儿科早期预警系统评分工具展开综述,分析其进展情况。 关键词:儿科;早期预警;评分工具 引言:在儿科临床上,对患儿的生命指标监测存在很大的困难,因为会受到患儿哭闹、发热等因素影响,指标会出现很大的波动范围。并且不同的年龄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再加上儿童复杂的代偿机制,应用早期预警系统对于及早提供有效护理措施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儿科早期预警系统与成人使用的预警系统相比,缺乏具体的数值,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做出最客观的反应。 1 发展历程 根据喻龙姗[1]等人的文章《HEART评分和改良早期预警系统评分在急诊胸痛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比较》中阐述,早在2005年,在儿科临床上便模拟成人早期预警系统制定了儿科评分工具,内容包括意识、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以此来预警患儿的危险风险。在2006年,国外的学者开发出儿科预警评分工具,并从47项儿童最常见的生理指标当中筛选出16项关键性指标来构成新的儿童早期预警系统。但由于评分的项目过于庞大,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不便。到了2009年,国外专家Parshyram以及其团队对儿童早期预警系统做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将评分进行简化,常规应用到了临床中。2012年,又在常规评分工具的基础上增加了通气方式、血压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等指标,并细化了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评估,对评分工具做出了补充。尽管儿科早期预警系统中包括了婴儿,但并没有明确的年龄分层,忽视了婴儿和新生儿的评分系统,仍需要进一步改良。 2 儿科早期预警系统评分工具 2.1PEWS评分工具 PEWS评分工具是由英国亚历山德拉皇家儿童医院所开发的,其评分预警系统根据成人预警系统所制定,评分内容包含了意识、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三个方面,评估对象为0~16岁的患儿。每个评分值为0~3分,还增加了雾化频率以及术后呕吐情况两个附加评分,每项2分,一共13分。董姗姗[2]的文献综述《小儿外科中应用早期预警系统中的临床效果》中介绍,利用PEWS评分工具曾对3000例患儿进行实验研究,其中评分为0~2分的占比0.23%,评分在9分以上的占比80%,识别危重患儿敏感度能达到96%以上。但是这种评分工具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信效度也无法保证,需要进一步研究,更加精确描述PEWS对儿科临床结果的影响。 2.2改良PEWS评分 英国学者根据儿科临床的反馈信息,对PEWS进行了相应的改良,去掉了应用

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 Morse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高危险防止跌倒措施 除一般及标准措施外,还应包括以下 措施: △ ? △ 在床头卡上座明显标记 △ 尽量将患者安置距离护士站较近病房 △ △ 告知家属应有专人陪护患者 △ 通知医生患者的高危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 加强对患者夜间巡视 △ 将两侧四个床栏抬起 △ 必要时限制患者活动,适当约束 标准护理措施

` Morse跌倒评分表 《 Morse跌倒评分说明: 1、病人曾跌倒(晕厥)/视觉障碍:病人在入院之前或入院后曾经跌倒(晕厥)的历史或是 视觉障碍评分为25分,如果没有为0分。 2、病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医学诊断:如果病人有多过一个或以上医学诊断评分为15分,没 有为0分。 3、病人使用丁形拐杖/手杖/学步车则评分为15分,行走时需要的辅助物:如果病人行走不 需要任何物品辅助二步态自然,或使用轮椅,或病人卧床休息不能起床活动,或由护士协助活动而不需要辅助评分为0分。 4、留有静脉内置管:病人正在进行静脉内治疗(留有静脉内针管)或是使用药物治疗(麻醉 药、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抗痉挛药、轻泻药、利尿药、降糖药、抗抑郁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均评分为25分,没有为0分。 5、病人步态:正常步态或卧床休息:评分为0分,病人自然挺胸,肢体协调。病人年龄超过 65岁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评分为10分。乏力:评分为10分,病人可自行站立,但迈步时感觉下肢乏力或无力,需要辅助物品支撑。损伤步态:评分为20分,病人主要表现为从椅子上站立困难,站立后低头,眼睛看地板,病人平衡差,下肢颤抖,当护士协助病人行走时发现病人关节强直,小步态或病人不抬腿或拖着脚走。 6、精神状况:病人表现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睡眠障碍或是病人非常自信,对

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评估表

项城市卫校中西医结合医院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护理评估表 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跌倒或坠床 评估内容分值评估标准分值标准分 评估日期精神状况 3分 昏睡或昏迷 1 嗜睡 2 意识模糊或躁动或谵妄或痴呆 3 活动情况 4分 仅能床上活动 2 行走需要帮助或使用辅助工具 或步态不稳或站立时平衡障碍 4 年龄因素 2分﹥60岁或﹤12岁 2 疾病因素 3分 □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 □眩晕症□帕金□森综合症 □癫痫发作□贫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严重营养不良□关节疾病 患一种疾病 患两种及其以上疾病 2 3 用药情况 3分 □麻醉药物□抗组胺类药物 □缓泻剂或导泻药物 □利尿剂□降压药 □降糖药物 □抗惊厥药物□抗抑郁药物 □镇静催眠药物 使用任意一类药物 使用任意两类药物 1 2 感觉功能 3分 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0.3 1 单盲或视野缺损 2 双盲或双眼包扎 3 跌倒史 2分入院前3个月内有跌倒史 2 评估得分 评估人签名 评估结果及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评估得分 预防措施 1.保持地面无水渍、无障碍物,病室及活动区域灯光充足。必要时使用床栏。 2.评估结果为高危患者,床尾悬挂预防跌倒标识,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留陪伴。 3.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导致跌倒的原因,患者日常用物及呼叫器放于可及处。 4.指导患者穿长短合适的衣裤及防滑鞋,提醒患者下床时若有必要寻求帮助,外出检 查时使用轮椅专人护送。 5.护士长督促检查防跌倒措施的落实情况 责任护士签名 1.60岁以上的患者均要进行评估。入院后每周评估一次,手术后重新评估;每项评估情况请在相应评估 项目上作出评分。 2. 评分3分及以上者属高危患者,请在“评估结果及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中选出相关预防措施(若已实 施,请划“∨”)。 3.分数高表示风险增加:轻度风险:3-8分;中度风险:9-14分;高度风险:15-20分.

√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表

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岁住院号:诊断:入院/转入日期:评估项目病情分值 评估日期年龄≥75岁或<10岁 1 使用药物镇静安眠药 2 降压药 1 降糖药 1 其它高危药物 1 自理能力无 4 部分 3 感觉视觉、听觉异常 1 身体状况肢体障碍 2 体位性低血压 2 神志烦躁 4 谵妄 2 嗜睡 1 模糊 1 既往史有跌倒、坠床史 2 评估总分 预防措施一 般 预 防 措 施 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满足患者需要 固定床、轮椅、座椅等设施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用药后的反应 告知患者寻求协助的方法 遵医嘱留家属陪伴 使用床档或保护性约束 床头悬挂“防跌倒”“防坠床”警示牌,严格 交接班 环 境 预 防 提供足够的灯光 将物品放置于患者易取处 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 消除病房、床旁及通道障碍 健 康 教 育 穿着舒适的鞋及衣裤 患者活动时有人陪伴 指导渐进下床的方法 告知安全使用便器的方法 教会患者使用床头灯及呼叫器,放于可及处预防 效果 未发生跌倒坠床 发生跌倒、坠床 护士签名

评估说明 1、“跌倒病史”是指因疾病因素如暂时性意识丧失、平衡失调导致的跌倒,不包括外界因素引起的偶然跌倒。 2、“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是由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改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 3、“肢体障碍”包含上肢及下肢的功能障碍。 4、“视力障碍”即任何疾病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视物不清,影响正常生活者。 5、“使用药物”主要是指患者入院前正在服用或住院期间服用高危药物,“其它高危药物”主要包括麻醉药、抗癫痫药、抗痉挛药、肌肉松弛药、缓泻剂、利尿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同时使用两种以上不同类型药物累计计算分值。 6、经评估,患者有表中所列任何一种情况即视为有跌倒/坠床的风险,无此种情况时即在相应评分栏内标记“0”分,总评分≤2分为低度危险,3-5分为中度危险,>5分为高度危险。 7、评估频次:首次风险评估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2小时内完成,入院后行急症手术患者于手术返回后即需完成评估,遇抢救等情况可延长至6小时内完成;评估无风险存在无需继续填写此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如手术、分娩、病情恶化等)时,随时评估;经评估存在危险因素应每周评估1次。 8、如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立即按流程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讨论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以防再发生。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按评估表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诊断:入院或转入日期:年月日 跌倒(坠床)的危险因子评估: □1、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坠床)经历(1分) □2、意识障碍(1分) □3、视力障碍(1分) □4、活动障碍、肢体偏瘫(3分) □5、年龄≥65岁(1分) □6、体能虚弱(3分) □7、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2分) □8、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1分) □散瞳剂□镇静安眠剂□降压利尿剂□镇挛抗癫剂□麻醉止痛剂 □9、有高危跌倒(坠床)病人的标识 □10、改变体位应遵守“三部曲”:即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夜间。 目前评估得分:分 备注:(1)病人入院或转入24小时内评估;(2)病情改变(医师、肢体活动改变)由负责人员评估;(3)≥4分,为高危性伤害/跌倒/坠床,申请备案,每周重新评估一次。 高危跌倒(坠床)的预防方法 □1、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 □2、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或拖鞋),应用合适的助行器等辅助用物,以协助患者之活动。 □3、无论在卧床或下床活动时,应随时有陪伴在患者身旁 □4、蛀牙U呢患者服药后情形,若感头晕、软弱无力时,确保其在床上休息,并请告知医护人员。□5、若患者意识不清楚或乱动时,为维护患者安全,需予以使用约束带。 □6、至卫生间入厕时,陪伴请勿随时离开患者。 □7、病房的医疗设备如有损坏或使用不便时(电灯等),请立即通知医护人员予以处理。 □8、指导偏瘫患者应由健侧边的床缘上下床。 □9、有高危跌倒病人的标识。 □10、改变体位应遵守“三部曲”:即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夜间。 患者家属签名:与患者关系:日期:年月日 责任护士:日期:年月日 再次评估时间:危险因子评估符合那几项: 总分:评估者: 患者家属签名:与患者关系:日期:年月日

跌倒评分表_住院患者跌倒评分表

住院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评估与防范表 科室诊断坠床、跌倒的危险因子评估□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经验(1 分)□活动障碍、肢体偏瘫(3 分)□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2 分)□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1 分)□散瞳剂□住院中无家人或其他人陪伴(1 分)目前评估得分分□镇静安眠剂□降压利尿剂□镇挛抗癫剂□麻醉止痛剂□意识障碍(1 分)□年龄≥65 岁(1 分)□视力障碍(1 分)□体能虚弱(3 分)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年月日入院或转入日期 □10.静脉输液治疗(1 分) 备注1、年龄≥65 岁以上、临床有跌倒危险的患者入院时评估。2、病情变化或使用易致跌倒药物(镇静剂、降压药、麻醉镇痛药等)须评估。3、≥4 分,为高危性伤害/跌倒/坠床,每周重新评估一次。 高危跌倒、坠床的预防方法□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或拖鞋),应用合适的助行器等辅助用物,以协助患者之活动。□无论在卧床或下床活动时,应随时有陪伴在患者身旁。□注意患者服药后情形,若感头晕、软弱无力时,确保其在床上休息,并请告知医护人员。□若患者意识不清楚或乱动时,为维护患者安全,需予以使用约束带。□至卫生间入厕时,陪伴请勿随意离开患者。□病房之医疗设备如有损坏或使用不便时(电灯等),请立即通知医护人员予以处理。□教导偏瘫患者应由健侧边

的床缘上下床。□有高危跌倒病人的标识。□10.改变体位应遵守“三部曲”即平躺30 秒,坐起30 秒,站立30 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夜间。患者家属签名责任护士再次评估时间患者家属签名再次评估时间患者家属签名再次评估时间患者家属签名危险因子评估符合哪几项与患者关系危险因子评估符合哪几项与患者关系危险因子评估符合哪几项与患者关系日期总分日期总分日期总分年月日年与患者关系日期评估者年月日评估者月日日期年月年日月日 评估者评估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