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五行学说治病扩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五行学说治病扩展浅谈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几千年的实践结果和智慧结晶。
中医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用其分析归纳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和精神情志活动的功能,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并以无形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五脏的生理联系和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其来源于《黄帝内经》历经千年临床实践检验,对中医在临床治病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仍然没有过时。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对肝虚证和肝实证提出的治法,运用了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是对这一理论的典范应用。
1 《金匮要略》中肝实证和肝虚证的五行治法
1.1肝实证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说:“见肝之病,只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提出了治肝实证时要兼顾脾脏,其理论来源于《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
当肝木旺盛时,若脾土虚弱,则可能肝病传脾,此时应该泻肝“实脾”,以防传变;若脾土不虚,则木不克土,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据此以五行学说来推算五脏实证的治法为“抑强扶弱”。
1.2 肝虚证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说:“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论述了治疗肝虚证当从本脏和心脾两脏同时入手,其实质是按照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来治疗。
一是因为心火为肝木之子,子能令母实;二是因为肝木既虚,易受肺金之侮,助心火可以制肺金,益用甘味之药入脾,在于补土制水以助火。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说明了五脏按五行生克制化,相互制约,才能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状态,才能生化不息。
如果五脏之间失去了相互制约的功能,就会出现病理变化。
其治法当为“隔一”、“隔二”治之。
“隔一”,就以是肝脏为轴去治肾,还去治心,从母子的关系上,即我生、生我关系的治法。
“隔二”,就是以甘味药入脾,调补脾胃,是相克关系中治我克之脏的疗法。
“隔三”,就是从肺着手,制约肺金,是相克关系中治克我之脏的疗法。
2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推算五脏病传变
五脏各有所病,一脏病气太过不仅可以反侮其所不胜之脏,而且还要乘其所胜之脏;一脏之气不及不仅所不胜之脏来客,即使是所胜之脏亦会妄而反侮同时我生之脏,亦有受病的可能。
这是根据五行所胜与所不胜的生克乘侮规律而推测的。
2.1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即先有母脏的病变后有子脏的病变。
母病及子,多见母脏不足累及子脏亏虚的母子两脏皆虚的病证,又称“母虚累子”。
因肾精不足不能资助肝血而致的肝肾精血亏虚证,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而致的肝阳上亢证,肾阳不足不能资助肝阳而致的少腹冷痛证,皆属母病及子的传变。
子病及母:即先有子脏的病变,后有母脏的病变。
子病及母,既有子脏虚引起母脏也虚的虚证,又有子脏盛导致母脏也盛的实证。
如心火亢盛而致肝火炽盛,最终导致心肝火旺。
心属火,肝属木,木能生火。
肝为母,心为子.其病由心及肝传于母。
另外还有子脏盛导致母脏虚的虚实夹杂病变,即所谓“子盗母气”,
如肝火亢盛,下劫肾阴,以致肾阴亏虚的病变即是。
疾病按相生规律传变,有轻重之分,“母病及子”为顺,其病轻;“子病犯母”为逆,病重。
2.2 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和“反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
一是因为某脏过盛,而致其所胜之脏受到过分克伐;二是因为某脏过弱,不能耐受其所不胜之脏的正常克制,从而出现相对克伐太过。
如木旺乘土,又称木横克土。
相侮:又称反侮,是反克为害,如木火刑金,。
3按照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确立治则治法
3.1依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基本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
3.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抑强,适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扶弱,适用于相克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基本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四种。
3.3按照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的具体治法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可以确立有效的治则和治法,指导临床用药。
但在具体运用时又须分清主次,要依据双方力量的对比进行全面考虑。
或以治母为主,兼顾其子;治子为主,兼顾其母。
或以抑强为主、扶弱为辅;扶弱为主,抑强为辅。
如此,方能正确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
当五行反生为克时,需补子脏克母脏,制所不胜。
如肺赖脾生,土反克金,则以金补之,佐之以木克土,辅之以水克火。
当子盗母气时,因子需母中求,然母有限而求无尽,需安其子脏,补其母脏,母子平衡。
如肝火亢盛,下劫肾阴,当以金克木,佐之以土生金。
实和肝虚证的治法可知对五脏的补泻不光是从已出现病变的脏腑来着手,还要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来治相生相克之脏从而使五脏达到相互平衡的状态。
4总结
临床上依据五行生克规律进行治疗,确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
但是,基于其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难免会有牵强附会之处,并非所有的疾病都可用五行生克这一规律来治疗,不要机械地生搬硬套。
在临床上既要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又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对病患进行多角度的思索以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