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的族称族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族的族称族源

土族的自称各地不一。青海省互助、大通及甘肃省天祝一带,土族自称“蒙古儿”、“蒙古尔孔”、“察罕(汗)蒙古尔”(意为“白蒙古”);民和县三川地区的土族,自称“土昆”,甘肃省卓尼地区的土族,自称“土古”、“树阿罗”,其意为“常家户族”。因当地以常姓为正支而得名,汉语即土户家。

土族的族称族源

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关于土族的来源,众说不一。有代表性的有:

1、吐谷浑说。该说在学术界占有优势。土族是以吐谷浑人为主融合当地别的民族而形成的。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吐谷浑国为吐蕃所灭。东迁的一部分吐谷浑人逐渐融合于汉族;降附于吐蕃的吐谷浑人后来融合于藏族;而留居于故土凉州、祁连山一带、浩门河流域、河湟地区的吐谷浑人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并融合了藏、汉、蒙古等民

族成分而逐渐形成为今日之土族。其主要论据为:

(1)土族主要居住的地区,与历史上吐谷浑亡国前后吐谷浑人活动的地区相吻合。

(2)“霍尔”原是藏族对青海境内黄河以北部分游牧民族的通称,可能由汉语“胡儿”一词转来。在藏文文献《红史》、《西藏王统记》中将汉文史料所载的“吐谷浑”译为“霍尔赛吐谷浑”(即黄霍尔) 。中唐以后,吐谷浑简称“浑”,“霍尔”是“浑”的对音,霍、浑乃一音之转。“霍尔”成为藏族对吐谷浑人的专称。至今藏族仍称土族为霍尔,在今土族聚居的互助县,有十几个村庄的名字土族语仍称之为吐浑。

(3)土族的族称“土”字,来源于吐谷浑的“吐”字。唐中期以后,被称为“退浑”、“吐浑”,“ 浑”在蒙古语中是“人”的意思,因此,到元代时,“吐谷浑”演变成为“土人”。

(4)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一半左右的土族语词汇与蒙古语相同或相近。吐谷浑系鲜卑族的一支,与蒙古族先民室韦同属东胡系统的民族,在语言上有着同源关系,也属阿尔泰语系,甚至有的认为也属蒙古语族。

(5)吐谷浑的服饰、丧葬、信仰、姓氏等习俗,在土族中有遗存。

DYCMS_info_next

2、蒙古说。此说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土族是由一部分蒙古人与当地霍尔人在长期相处中逐渐融合发展而成的。其主要论据为:

(1)元代以来,今土族活动地区曾有不少蒙古族进入。在互助县土族群众中也广泛流传着成吉思汗部将格日利特及其属下的蒙古人留驻今互助地区的传说。到明代,进入青海的蒙古部落更加众多,这些人与当地土著,包括吐谷浑人,长期共同生活,逐渐形成为土族。

(2)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约有一半以上的词汇与蒙古语喀喇沁方言相近,在《蒙古秘史》、《华夷译语》等著作中记载的许多蒙古语词汇,至今仍有一部分保留在土族语中,说明土族与当时的蒙古人有着内在的联系。土族即是由一部分蒙古人与当地

霍尔人长期融合而成的。

DYCMS_info_next

3、阴山白鞑靼说。该说认为藏文文献所说的“霍尔”是对黄河以北各游牧民族的泛称。阴山白鞑靼包括在“霍尔”之中,非专指土族。在《安多政教史》中,蒙古人与土族是有区别的,称蒙古人为“索卜”,称土族为“霍尔”。土族自称“蒙古尔”、“察罕蒙古尔”,蒙古族称土族为“尕尕”(即鞑靼) 、“达尔达”、“达拉特”,藏族称土族为“霍尔”。从这些自称和他称中可得出土族源于阴山白鞑靼的结论。阴山白鞑靼,出自室韦,属蒙古语族的部族。

4、沙陀突厥说。主要依据是,在互助和民和地区的土族中,有土族是沙陀部李晋王后裔的传说。

5、多源说。此说认为“霍尔”即“胡儿”一词的同音同语的另一写法,包括匈奴、吐浑、契丹、蒙古等,特别是辽、金时期的阻卜,是主要成分。

6、土鞑说。根据土族的族称又被称为“土人”,土族是由明成化年间,固原、平凉一带反明失败而西逃的蒙古土鞑形成的。

以上所列各种说法,主要是指互助、民和等地的土族而言。至于同仁地区的土族,其来源大都是明初保安四屯的屯丁、屯民的后裔,多为来自内地的汉民,少数(约八个家族)来自互助、民和或卡陇(克而伦),其族源是霍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